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8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辩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 00:3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red">我看到的一篇好文章,对于不习惯独立思考的国人,应该是有所启悟的,习惯了一个角度一个声音,看看不同见解,很有益处,文章写得很好,有理有据。 <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red">理论文章,放在心情或许不适合,放在灌水觉得糟蹋了,勉强放这里吧,表达我对这项国策改变的一种个人企盼心情吧。有了这个可爱的孩子,我还希望给他一个伴呢。 <font face="宋体">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辩论(一) <font face="宋体">何亚福 <font face="宋体">甲: 中国人口太多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 <font face="宋体">乙: 首先, 你说“中国人口太多了”, 这句话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是的, 中国现在有13亿人,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从人口密度来看,中国为134人/平方公里,韩国为470人/平方公里,日本为336人/平方公里,德国为235人/平方公里,英国为245人/平方公里,可见,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那么, 你能不能说“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的人口太多了”? <font face="宋体">甲: 但是中国的西部有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 你算中国的人口密度时应该把这些地方去掉再算. <font face="宋体">乙: 是的, 中国的西部有许多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 然而日本等其它国家也同样有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 现在假定日本和韩国的全部国土都适宜人居住, 中国只有一半国土适宜人居住,即使这样算,日本和韩国的人口密度还是高于中国. <font face="宋体">甲: 看一个国家的人口, 不能单看人口密度, 还要看人口总量! 韩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虽然比中国大, 但人口总量并不大. 中国有13亿人口, 实在是太多了! <font face="宋体">乙: 你如果一定要看人口总量, 那么假设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合并成一个“外国” ,人口总量就有50亿, 岂不是比13亿更多?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省, 人口也不过一亿左右,比不上日本的人口多. 既然你说日本的人口总量不大, 那么河南省的人口总量也不大了. 如果中国的每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都不是太多,那么合起来的中国人口又怎会 “太多”了? 这就好比, 如果欧洲联盟的各个成员国的人口都不算太多, 那么合起来的欧洲联盟人口又怎会 “太多”了? <font face="宋体">甲: 不管怎么说, 中国的人口都是太多了. 你看这张上海市区的照片, 街道上车水马龙, 人群熙熙攘攘, 你说中国的人口是不是太多了? <font face="宋体">乙: 仅凭这张上海的照片你就断言中国的人口太多了? 我曾看过一张加拿大多伦多市区的照片, 上面显示黑压压一大片人群, 如果仅凭这张多伦多的照片就下结论说 “加拿大人口太多了!” 岂不是太荒谬了? 多伦多人口密度大不等于加拿大的人口密度大; 同样道理, 上海的人口密度也代表不了中国的人口密度. 如果你看到一张新疆天山草原的照片, 你能不能说: “中国人口太少了” ? <font face="宋体">甲: 现在中国有很多人失业, 这不证明中国确实存在“人口过剩”这种现象吗? <font face="宋体">乙: 如果说存在失业是因为“人口过剩”, 那么俄罗斯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应该不存在“人口过剩”这种现象, 为什么俄罗斯也存在失业现象? <font face="宋体">甲: 现在中国还很贫穷, 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了. 你看, 中国的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但如果按人口平均,就可能排倒数第几位了, 这难道不是由于中国人口太多吗? 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半, 那么人均自然资源就会比现在多一倍, 人均GDP也会比现在高一倍. <font face="宋体">乙: 在1960年,中国的人口确实仅相当于现在的一半,为什么那时的中国人不但没有富裕起来, 反而还饿死了那么多人?你以为人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就会富裕吗? 非洲国家的人均自然资源比欧洲国家和日本丰富得多, 为什么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很贫穷? <font face="宋体">甲: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 也应该控制中国的人口. 你看中国的西北部, 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了, 黄河都变黄了. 人口越多, 对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 也应该控制人口的增长. <font face="宋体">乙: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 人口越少, 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少? 然而黄河可是黄了几千年了, 要知道几千年前, 中国人口只有几千万.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原本是森林,也没有人为破坏,但它就那么一点一点的变成了沙漠。 澳大利亚的中部几乎渺无人烟,照样有大片大片的沙漠。又如,中国的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只有16%;日本的人口密度达336人/平方公里,然而森林覆盖率高达66%。可见,生态环境的好坏, 决定性因素不是人口的多少,而是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是否注意保护环境。 <font face="宋体">甲: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增长, 那么将来中国的人口增长到20亿、30亿、50亿、100亿怎么办? <font face="宋体">乙: 你以为人口像孙悟空的毫毛, 吹一下就能变出成千上万个吗? 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 其他国家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难道他们都“人口爆炸”了? 事实上, 人口的增长是有内控机制的. 一般来说, 农村人口出生率比城市人口出生率高, 穷国的人口比富国的人口增长快. 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 人们的生育率就会下降. 欧洲国家和日本过去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甚至现在还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但现在他们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都很低甚至负增长. <font face="宋体">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辩论(二) <font face="宋体">甲: 中国人口在1900年只有4亿, 在1950年只有5亿, 到了1980年增长到将近10亿, 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 是第一人口大国, 不实行计划生育是不行的. <font face="宋体">乙: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中国人口增长迅速, 但同时世界人口也迅速增长. 中国并不是现在才成为第一人口大国的, 早在唐朝时, 中国就是第一人口大国了. 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来看,十九世纪初,中国人口有4亿,世界人口是12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长期战乱,中国人口仍然是4亿左右,而世界人口增长到16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现在中国人口为13亿,而世界人口已达64亿,中国人口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见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下降. <font face="宋体">甲: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中国少生了三亿人, 大大缓解了人口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环境压力. <font face="宋体">乙: 是的, 计划生育成功地控制了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 但却造成了人口结构的恶化: 人口性别比失衡和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的误区, 就是只重视控制人口数量而忽视改善人口结构. <font face="宋体">甲: 人口性别比失衡不是由于计划生育造成的, 而是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造成的. <font face="宋体">乙: 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不是现在才有的, 而是几千年以来就一直存在. 在1980年以前,中国还没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性别比失衡并不严重. “一胎化”政策是从1980年开始推行的, 从那以后, 人口性别比就开始攀升. 20年间就从1981年的108上升至2000年的117,即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117名男婴,大大偏离了103至107的正常范围,其中海南、广东等省更高达130以上,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达到的比例。 <font face="宋体">甲: 计划生育怎么会影响到人口性别比失衡呢? <font face="宋体">乙: 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由于中国许多农村都实行这种计划生育政策: 如果第一胎是男孩, 就不许生第二胎; 如果第一胎是女孩, 就可以生第二胎. 这种政策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一结合, 男多女少的现象就不可避免了. 专家们认为,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直接原因主要是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普及和选择性别的引产。 据统计, 在2000年,中国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为100:107.1,到第二胎就猛升到100:151.9。 这不说明是B超人工选择又是什么?为什么第一胎与第二胎之间相差这么多?不是计生政策造成的又是什么?失调的性别比将大大引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 <font face="宋体">甲: 那么人口老龄化应该与计划生育无关, 因为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现在不是也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吗? <font face="宋体">乙: 是的, 一个国家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 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 也会出现生育率下降而进入老龄化社会. 但计划生育大大加快了中国的老龄化进程. 原因很简单: 计划生育只能减少小孩的数量而不可能把老、中、青、幼的人口同时按比例地减少. 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少生了三亿人。我们假设当初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那么中国就会增加三亿人口,这三亿人现在的年龄是0到20多岁。可见,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现在减少了三亿年龄从0到20多岁的人,但老人的数量并不因计划生育而减少。因此,老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就上升了。怎能说“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无关”? <font face="宋体">甲: 老人不是由小孩变成的吗? 既然计划生育减少了小孩的数量,那么当然也就减少了老人的数量。 <font face="宋体">乙: 老人当然是由小孩变成的,然而,小孩要到几十年以后才会变成老人,因此,中国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并没有一个老人的减少是直接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允许为了计划生育而杀害老人。如果一个国家坚持几十年实行“一胎化”的计划生育,那么小孩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必定会越来越少,人口老龄化必定会越来越严重。 <font face="宋体">甲: 现在发达国家不是也进入老龄化了吗? 老龄化有什么可怕的? <font face="宋体">乙: 发达国家由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他们的普遍规律是: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美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00美元。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就有能力解决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在本世纪初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应对老龄化的能力也会大受影响。 <font face="宋体">甲: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什么问题? <font face="宋体">乙: 首先就是工作的人少了,领养老金的人多了。你知道许多国营企业是怎么垮的吗?一个五百名员工的企业如果有两千名退休员工领退休金,这样的企业能有多少活力?还能支撑多久?从宏观上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人口远远少于领养老金的人口, 这样全社会的劳动人口还能不能供养整个国家? 中国的社保养老金目前是现支现付,都已经入不敷出,随着老龄化的持续发展, 整个社保体系就有可能崩溃! <font face="宋体">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辩论(三) <font face="宋体">何亚福 <font face="宋体">甲: 现在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了, 即使实行计划生育会带来人口结构的恶化, 也不能放松计划生育, 因为中国只能养活16亿人口, 如果放松计划生育, 中国人口就有可能突破16亿这个上限, 就会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 <font face="宋体">乙: 我知道中国有一些专家“论证”过: 中国只能养活16亿人口, 并认为如果我国人口超过 16亿,社会就会崩溃,所以计划生育必须抓紧,不能松。这种悲观的论点纯属杞人忧天!按照这些专家的论点,日本早就应该崩溃了,因为日本的人口密度是336人/平方公里,中国的人口密度是140人/平方公里,而且日本的自然资源极为缺乏。类似的悲观论点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 1850年,当时清朝的人口为4.3亿,达到空前的高峰。被一些人称为“中国的马尔萨斯”的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 在汪士铎看来,中国能养活的人口似乎不会超过6亿;而在今天,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口,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准比汪士铎时代不知提高了多少!因此,现在来谈论几十年以后的中国能养活多少人口,制定人口上限,无异于画地为牢、自我禁闭!这些专家的错误在于, 他们只看到局部历史,根据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人口数据总结出一个规律,然后再无限地预测未来. <font face="宋体">甲: 那么你认为中国能养活多少人? 而且, 人不同于一般动物, 除了要维持基本的生活, 还要有其它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也就是说, 我们说的“养活多少人”, 应该是指能维持正常生活这种“养活”. <font face="宋体">乙: 是的, 我们所说的“养活多少人”, 当然不是指像养猪那样“养活”, 而是指能维持正常生活这种“养活”. 然而, 似乎你认为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 人们的生活质量比较低? 事实上,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较大, 如日本、德国、荷兰、比利时. 就中国来说, 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 生活水平往往也比较高. 我认为在不同的时代, 中国能养活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 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可以肯定的是, 在二十一世纪, 中国养活20亿人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 按照中国现在的人口结构、生育率和生育愿望来计算, 即使现在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中国人口在100年内也不可能达到20亿. 所以中国根本没有必要为人口太多而担忧. <font face="宋体">甲: 你说中国能养活20亿人口? 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我还是倾向于认为中国只能养活16亿人. <font face="宋体">乙: 我举一个例子来反驳16亿这个所谓的“上限”: 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 距离16亿这个所谓“上限”还有3亿, 即中国不能比现有的人口多出30%. 平均来说, 中国的每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都不能比现有人口多出30%.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中国最大的两个海岛: 台湾岛和海南岛. 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 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这两个海岛的面积和自然条件都差不多, 能养活的人口应该也差不多. 台湾岛现有人口2300万, 仍没有突破人口上限(因为台湾现在仍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海南岛现有人口750万, 有谁会相信, 海南岛的人口如果比现在增加30%(即达到 1000万), 海南岛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不要说1000万, 就算海南岛的人口比现在增加一倍, 达到 1500万, 海南岛也不会面临灭顶之灾, 否则台湾早就崩溃了, 或至少也要实行“一胎化”政策了. 而且, 现在海南岛的人口密度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font face="宋体">甲: 不管怎么说, 现在中国人口仍在增长, 所以计划生育仍然要常抓不懈. 只有当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时, 才能放松计划生育. <font face="宋体">乙: 一个国家的人口要保持稳定(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平均每对夫妇要生育2.1个孩子, 这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 中国的生育率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现在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 那么,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口仍在增长? 那是因为现在的出生人数多于死亡人数, 而死亡的是70岁、80岁的老人,这些老人出生那时中国才四亿人,你要现在就人口负增长,那么就是要现在出生的人口少于那时候四亿人的出生人口, 那人口结构就出大问题了。 <font face="宋体">甲: 现在中国的就业形势仍很严峻, 如果现在放松计划生育, 就会有更多的人口出生, 就会增加就业压力. <font face="宋体">乙: 你担心现在出生的婴儿会抢你的工作吗? 婴儿不是刚出生就能成为劳动力的, 至少要过十几年、二十年才能工作. 二十年之后, 由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老龄化日趋严重, 中国有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现在出生的婴儿到那时正好能成为劳动力. 而且, 现在出生的婴儿多一些, 反而有利于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 因为至少可以刺激与此有关的乳品、医疗、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政、幼儿教育、游乐等等行业的发展. <font face="宋体">甲: 中国为什么要从1980年开始推行“一胎化”政策? <font face="宋体">乙: 这是因为, 1980年9 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一千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中国当时认为:人口每增加一点,都是对“四个现代化”的冲击, 以致于得出结论:“唯一的出路就是少生”。定下了这样一个“宏伟目标”之后, 中国的人口政策在1980年骤然收紧,即从“晚、稀、少”迅速转变为“一胎化”。 其标志是1980年9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其主要内容就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如果不是因为要把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个奋斗目标, 中国在八十年代也许会沿袭七十年代推行的比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 而不是“一胎化”政策.. <font face="宋体">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辩论(四) <font face="宋体">何亚福 <font face="宋体">甲: 1798年,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他认为, 人口以几何级数率增加, 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由于几何级数增长的速度要远远大于算术级数增长的速度, 因此战争、瘟疫、饥荒等天灾人祸将伴随着人类。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保罗恩里希在他的畅销书《人口爆炸》中宣布,鉴于世界人口可以预见的爆炸性增长,地球终将不能养活人类,“为养活人类而进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70年代,世界将经历一场高比例的饥荒——上百万人会被饿死。” 可见, 人口的警钟时时敲响, 计划生育千万不能放松! <font face="宋体">乙: 然而, 马尔萨斯、恩里希等悲观主义者的预言都失败了. 2001年,世界人口已经跨过60亿大关,人类的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根据联合国的材料,自从1961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农业产量已增加了52%. 现在,全球饥荒受害者在不断减少,人类平均寿命从100年前的30岁延长到现在的67岁。马尔萨斯等人只看到人类的繁殖能力, 而看不到人口的增长有着内在的自控规律: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时, 人口的出生率就会下降, 也就是俗语所说的 “才(财)丁不能两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全球各地的人们,生育越来越少,生育率自1972年以来下降了一半,由每名女性生育6个子女跌至2.9个,而人口学家表示,生育率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 地球面临的新威胁不是人口过剩而是人口减少, 而生活富裕正是出生率剧降的原因之一。 <font face="宋体">甲: 如果中国人口真的能减少, 那肯定是一件好事. 美国的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 人口只有3亿, 所以美国的人均收入那么高. 中国如果能通过计划生育把人口减少到3亿, 中国人民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了. <font face="宋体">乙: 你希望通过计划生育把中国的人口减少, 然而, 计划生育难道有能力把现有的13亿在保持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变的情况如刀切蛋糕般降到3亿吗?计划生育只能减少小孩的数量而不可能把老、中、青、幼的人口同时按比例地减少. 通过计划生育减少人口与因为天灾人祸导致的人口减少, 这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计划生育还会伴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恶化, 老人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 小孩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少. <font face="宋体">甲: 现在生活费用那么高, 要养育一个孩子都不容易了, 生两个怎么养得起? <font face="宋体">乙: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 要维持人口的稳定, 平均每对夫妇要生育2.1个孩子. 如果你现在养不起两个小孩, 那么将来你的小孩养得起四个老人吗? <font face="宋体">甲: “养儿防老”是封建思想. 我不靠孩子养老, 我在年轻时多挣一点钱缴纳社会养老金, 将来年老了就有养老金了. <font face="宋体">乙: 养老保险或社会养老其实是“养儿防老”的社会化:大家来养小孩,今后一起享受养老金. 然而, 如果一个国家的老年人远远多于年轻人, 那么你的养老金就会贬值了! 因为钱本身并不等于物质财富, 养老金所购买的消费品或服务也需要年轻劳动人口提供。 如果钱本身就等于物质财富的话, 那么一个国家什么都不用干, 就专门印钞票好了! <font face="宋体">甲: 老龄化有这么严重吗? 连我的养老金也会贬值? <font face="宋体">乙: 我举日本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据外电报道,现在日本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经降到战后最低的1.34,远低于维持人口平衡所需的临界生育率2.1。一个老龄化的日本,面临无人养老送终的残酷现实,缴纳养老金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因为没有足够的服务可供购买以至于等自己老了时养老金会贬得一文不值。连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都开始欠缴养老金了,你说问题严不严重? 日本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 是“先富后老”, 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是“未富先老”.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比任何国家都更严重! <font face="宋体">甲: 实行计划生育, 会加速老龄化进程; 不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出生率又会反弹. 这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中国在五十年代采纳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而实行计划生育就好了! 真是“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啊! <font face="宋体">乙: 如果中国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更好吗? 这样中国在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就会赶上当时韩国的水平了, 这样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哪里还用得着实行计划生育? 中国之所以在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是因为建国后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失误, 导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才产生了“人口过剩”的现象. 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 其原因不外有两种: 一是为建国后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失误寻找“替罪羊”, 二是在特定年代下“病急乱投医”的产物. <font face="宋体">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辩论(五) <font face="宋体">何亚福 <font face="宋体">甲: 我看到一份统计数据说, 现在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比很多发达国家还高, 因此现在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应该不是很严重. <font face="宋体">乙: 事实上, 单看出生率是看不出老龄化问题的,只有生育率才密切影响老龄化。出生率和生育率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区别在于生育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育龄妇女的关系(育龄妇女一般指年龄在15~49岁的妇女),而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全体人口的关系。出生率是指某年每1,000人对应的活产数。 对于人口结构来说, 最重要的指标是生育率而不是出生率. <font face="宋体">甲: 出生率越高, 人口的年龄结构就越年轻, 怎能说“单看出生率是看不出老龄化问题的”? 为什么你说“只有生育率才密切影响老龄化”? <font face="宋体">乙: 我举例来说明这一点: <font face="宋体">假设有A、B两个国家现有人口都为200人并且男女比例都为1:1, 出生孩子都为100人,那么这两个国家的出生率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国家的生育率: <font face="宋体">A、B两个国家的三代人状况分别是(父母辈、年轻辈、孩子辈): <font face="宋体">(1) A国父母辈100人,年轻辈100人,生出的孩子100人,则年轻辈母亲生育率为2.0. <font face="宋体">(2) B国父母辈50人,年轻辈150人,生出的孩子100人, <font face="宋体">则,父母辈,母亲生育率为6.0。(女性25人生出150人) <font face="宋体">则,年轻辈, 母亲生育率为1.33。(女性75人生出100人) <font face="宋体">甲: 上面A、B两个国家的出生率相同, 但年轻辈的生育率却不同: A国为2.0, B国为1.33, 这两者对老龄化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font face="宋体">乙: 从这两个国家的生育率可以看出: A国的生育率在世代更替水平附近, 人口增长平衡,人口结构比较合理,社会新劳动力补充没有根本变化, 现在的就业问题不严重,今后老龄化问题也不严重; 而B国以前生育率高(高达6.0), 现在生育率低(只有1.33),现在就业问题严重,但将来工作人口减少, 老龄化问题严重。A国就相当于美国的人口结构,B国就相当于中国的人口结构。 <font face="宋体">甲: 那么中国现在的生育率是多少? <font face="宋体">乙: 中国在九十年代以前的生育率数据比较可信, 没有引起大的争论, 例如1970年总和生育率为5.81,1977年降到3.0,到1979年则降为2.75;八十年代后,总和生育率从1980的2.24回升到1982年的2.86;1985年下降到2.20之后,到1987年再次回升至2.59;而到1989年又回落到2.35。人口学家公认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31的总和生育率是准确的。但在九十年代以后, 生育率数据竟然变得扑朔迷离了.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当时总和生育率只有1.22, 但计生委认为这个数据不可信. 一般认为, 中国在九十年代初的生育率就已开始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2.1, 现在的生育率更是远远低于这个水平了. <font face="宋体">甲: 生育率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意味着什么? <font face="宋体">乙: 生育率远远低于2.1, 意味着人口持续老化, 并且从长远来看, 人口负增长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中国的人口虽然仍在增长, 但等我们的父母辈到了七、八十岁开始去世的时候,人口将会一下子负增长,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font face="宋体">甲: 即使中国将来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人口减少的现象, 到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不就行了吗? <font face="宋体">乙: 你以为人口的再生产是像电源开关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开就开、想关就关的吗? 中国从1980年开始推行“一胎化”政策, 采取了许多严厉的计划生育措施才把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大幅度降下来. 如果说要控制人口数量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的话, 那么, 要鼓励生育就更不容易做到了! 许多发达国家都为生育率下降伤透了脑筋, 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生育, 但仍然无法挽回其一路下滑的生育率. 因为一个国家富裕后, 人们抚养小孩的成本增加了, 人们的生育愿望降低了. 许多发达国家如果不引进外国移民, 人口早就负增长了. <font face="宋体">甲: 既然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已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也就是说, 即使从短期来看人口仍在增长, 但从长远来看, 中国人口的负增长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中国仍在推行“一胎化”政策? <font face="宋体">乙: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 我推测中国现在仍在推行“一胎化”政策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 中国某些专家认为, 中国只能养活16亿人, 所以害怕放松计划生育后, 中国人口会突破16亿这个所谓的上限. 我在前面已驳斥过这种论调. 第二, 中国现在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许多中国人都被“人口第一大国” 这个表面现象蒙蔽了眼睛, 看不到人口结构恶化的严重性, 仍然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 其实, 如果1947年印巴不分治, 现在印度人口就已经超过中国了, 而印度的国土面积远远不及中国的一半. 中国现在的人口形势与二十多年前相比,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中国现在仍在推行二十多年前制定的“一胎化”政策, 真令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2 00:38:0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2 12:44:02 | 只看该作者
若是中国人口还有缓冲,主张把一对夫妇的生育限制增长为2到3个,毕竟人口的恶性膨胀是由于那些一生就六七八九十来个的人带来的。若是有一天,出门就遇见老头老太太,也不是一件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2 14:24:32 | 只看该作者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有能力生养多个子女的家庭,根本不在乎民政部门的处罚,而那些贫困地区超生游击队还有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穷了还有救助,又拿他们没办法.生存,教育,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问题.随之而来.总之一个字"晕"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12 20:27:0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看着很有道理,值得一看,据说现在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所松动了,我也想再生一个,只是真的养活不起呀,教育的花费这样大,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2:18:06 | 只看该作者
要不是有所松动,这样的文章也不会出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4 16:04:33 | 只看该作者
计划生育政策是该有所改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14 16:47:06 | 只看该作者
生育政策只能约束一部分人,还有很多都在多生,偷生。他们又有谁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23 21:09:1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不过总共有30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24 11:35:2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好文章。
不过,如果我乐意生个5、6、7、8个也没有谁能来管我。不过,我目前倒是真的没有兴趣生第二胎。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个小孩比较好,有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51 , Processed in 0.08319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