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今中国不缺少大学生 缺少的是民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0 11: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几年前,那个调皮捣蛋的坏学生“黑将”彭成,被父亲的爱唤醒之后,寒窗苦读,
三次中考,终于跳出了“农门”。而今天,时代不同了,已然成为“感恩教父”的彭成却
在他的感恩演讲经常大声喊出这样一句话:“现在的中国不缺少大学生!”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苏剑2008年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
闭幕式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高等教育‘平民化’,大学生已不再是社
会的精英阶层,而成为中国最基本的劳动力。当今中国不缺少大学生,缺少的是民工。”
   “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工作……”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吧!有多少人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然后又天天重复着这句话直到自己的孩子长大?
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有出息,胜利打好高考这一战是孩子18岁前唯一的任务,这种理念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父母的集体潜意识。
考大学真的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吗?考上大学真的就能有出息吗?
请看下面这两份资料——

资料一:2012年3月,曾在小学时年年获得三好学生,后来又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的男子王小林,因对毕业分配的工作不满,辞职回家,不工作不劳动,宅在家中14年,把劝他劳动的母亲打到骨折,最后竟然被发现活活饿死在家中!这是发生在湖北十堰郧县一个村庄里的真实故事!
资料二:根据人口抽样资料,2005年,全国16-24岁青年劳动力失业率为7.0%,其中城市青年失业率为10.6%,农村青年为4.2%,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以上。
大学生是青年劳动力的主体,他们的就业状况同样堪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87%。也就是说,有大约13%的大学生处于失业状态。而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到630多万,大学生“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
而即使是在城镇失业人群内部,大学生的就业优势似乎也不显著。比如在2008年全部城镇失业人员中,有16.8%的失业者是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这个比例几乎比小学及以下的失业者(占6.7%)高出10个多百分点。
由此看来,一向被认为是“高素质”代表的大学生群体,他们面临的失业风险要远远大于农民工群体。我们只看见各地纷纷出现的“民工荒”,却未曾听说过哪里闹“大学生荒”、反倒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息满天飞。
资料三:有一份报告对内地674个亿万富豪做了详细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没读过大学的富翁占到大半!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郑渊洁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大学文凭的真正含义是好找工作,而找工作的真正含义是给别人打工。因此,大学文凭实际上是加入打工族的特别通行证。没有大学文凭的真正含义是不好找工作,不好找工作的真正含义是逼迫自己创业当老板。因此,没有大学文凭实际上是进入老板序列的特别通行证。”

亲爱的读者朋友,看到上面这几份资料,您有何感想?难道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真的不如农民工受欢迎吗?
还记得那句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深思的“钱学森之问”吗?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临终前留下这样一句遗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
杰出人才?”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曾提出,未来人才要做到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
会生存、学会共处。
由此看来,中国不缺少大学生,并非不缺少人才。恰恰相反,中国非常缺少有能力懂感恩懂合作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苏剑苏剑认为——
当今,并不是“大学生就业难”,而是大学生普遍不愿把自己的能力定位在动手操作上,大学生不再是“精英阶层”,高等教育也日趋“平民化”。市场需求变了:从分数第一到实用第一。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个人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读书到底是为了考上大学,还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加自己的见识和学问,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到今后谋生的手段和把握幸福生活的能力?
    父母、老师、孩子12年如一日,“浴血奋战”,只为孩子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却集体忽略了一个残酷现实:中国不缺少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已面临空前危机!
学习不是为了考大学,而考上大学却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问题是,你正确认识和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和环境了吗?
曾经有一位网友在他的一篇博文里向中国的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和忠告:
是谁在嫌弃我们的大学生呢?难道当今中国真的不缺大学生吗?
别抱怨在学校里学不到东西!
你敢说学校里就没有一个好老师吗?如果有,他的课你好好听了吗?退一步讲,就算没有一个好老师,你敢说不好的老师教的东西里就没有一点有用的吗?如果有,这一点你学到了吗?就算什么都学不到,那么,十几年的时间你干什么了?如果你知道老师教的东西不行,那你总该自己学点“有用”的东西吧?你学了吗?
个人的期望值可以无限高,人也必须具备接受现实的能力和准备。
企业没有创造留用你们的环境?企业用人是要你来创造新环境,而不是请你们来享受环境的。当初,欧洲殖民者来到北美大陆时,谁为他们创造了环境了?现在,他们为什么可以用好环境来“挖人”?请注意,他们挖的是“人才”,你是吗?如果你是,你也会被挖走,可能就没有时间抱怨了。

中国真的不缺少大学生了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宁可用能力强的高中生,也不愿用拈轻怕重的大学生?
现在的用人单位最需要的是这样几种人才: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有管理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才,有合作精神人品好能上能下的实用型普通人才,敢闯敢做不怕拒绝会经营人脉能为企业带来业绩的销售人才,最后就是能吃苦耐劳的廉价劳动力。
你是哪一种呢?


本文摘自潇竹即将出版的新作——《感恩教父彭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好问题,值得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8-11 09:32:34 | 只看该作者
好问题,值得思考。谢谢转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8-12 08:56:57 | 只看该作者
大学只是人生学习的中继站,绝非生活的目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9:38 , Processed in 0.07891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