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59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数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9 16: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孩子就参加了华校学习,是从全市各校推荐6000个孩子中,通过考试方能上的。孩子为此感到骄傲,并且认真学习。
    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就是对奥校大加鞭挞,对各种竞赛一律反对,北京市就将已经有20年历史的迎春杯竞赛给禁掉了。似乎奥校是罪恶之源。这也有点矫枉过正了吧。
    看看现在的课本,极为简单,用孩子的话讲“一年级讲这些,二年级还讲,简直是把我们当成了弱智。”,小孩子确实是吃不饱呀。我有能力给他讲新课,但是毕竟不系统,教学方法也不能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再就是没有同伴,没有竞争,小孩子学起来也缺乏动力。基于这些原因,加上老师认为他有能力做到,所以,我们也支持他去考。
    现在看来,华校的学习,对于他确实存在很大的益处。
    1。在本校,他几乎没有对手,各项考试没有难度,所以助长骄傲的情绪,在那里就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种实际的教育,比我们说的都有用。
    2。华校的学习,类似于大学的学习,需要孩子主动学习,才能有所成效。于是孩子养成每次上课前一天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上课积极与老师沟通,课下主动答疑。这对于他将来适应更高阶段的学习颇有助益。
    3。华校的学习,确实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至少要比别的孩子在数学上多处2天的学习时间,这就要求他做事要抓紧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平时作业的正确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为他明白改错既要耽误时间,又换来老师的批评,不合算。平时上课也能集中精力了,基本杜绝了上课看课外书的习惯。做到专时专用。
    目前来讲,孩子对这些还是有兴趣,每做出一道题,都会欢呼。可以为一道题,写一个晚上。这种干劲能保持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尽可能鼓励他。

    凡事对这个孩子合适对另外的孩子未必就好。我们周围也有孩子参加各类的奥数班,孩子确实很痛苦。有些平时考试也只有6、70的孩子,家长没有从孩子的基础知识入手,而是拼命拔高,无异于拔苗助长,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这时,确实应该不要再学了。这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但这不是奥校的错,而是家长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积极引导的恶果。

    常常有人指责“奥校”学习是束缚了孩子的个性,浪费时间也没有培养什么世界顶级人才,是计划体制下的产物,只是为了夺取金牌,争取虚假的荣誉。其实他根本就搞错了华校的目的和其意义。 数学学习,对于将来搞工科的人,其重要性非外人所能理解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的科学技术无一不是建立在各种数学基础上的,随便翻开一本专业书,都可以印证我的话,我们的数学不是多,而是少了。不是深,而是浅了。我们的孩子学习数学,不是培养什么数学家,搞什么发明,而是培养数学素养。就如让孩子会一种乐器,是为了培养音乐修养,而非音乐家,是同一道理。
数学教育,对于将来搞文科的人而言确实是浪费时间,他们只要会用计算器算对钱就够了。而国家的建设是需要千万个工程师。所以高中才要分文理科。大学也要分各种专业。这时是适合孩子的年龄发展特征的。

    在此之前,每个孩子应该接受基础的教育。培养各种素养,包括数学、音乐、体育、品德。。。这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在为孩子的将来打下一个宽广的基础。只有地基深广,上面的楼才会高。我们没有必要指责奥校、华校。也没有必要把素质教育放在嘴边。一个孩子有能力,并且愿意,家长和老师当然要鼓励。如一个孩子喜欢跳舞,就应多多鼓励,创造条件帮助他。这只是特色教育的一个方面。为那些将来准备做工程师的孩子们打开一条成功之路。为什么要压制,要拿统一的框框来呢?凡是对孩子未来有好处,我们家长就应该做,孩子的成长本没有一定之规,而在于家长发现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

    现在有一种非常功利的想法,就是有用的才学。那么谁能预知什么对自己将来有用?一个作家,不需要化学吗?如果他是侦探小说家,恐怕不但化学要好吧,至少应该是个杂家。看看现在的所谓主持人,有多少是纯文科出身?至少是自己所主持内容的行内人,否则满嘴是外行话。所以说只有知识广博才能有所成就。

    拿我的孩子而言,不但对数学有兴趣,而且对历史、宗教方面的知识也很有兴趣。学得宗教、历史,能明白过去和现实发生的种种事件,比如以巴冲突的根源,中国现代和过去发生事件的背景。使他思考问题不会偏颇。他的作文就非常有思想。比古论今,文采飞扬。数学对他而言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文理平衡发展才将给孩子一副飞翔的翅膀。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能使孩子充分发挥,才是一个明智的家长。此帖由 寒风独立 在 2005-09-14 16:28 进行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小猪的铺子 + 2 + 2 精品文章!
可人妈妈 + 2 + 2 我很赞同。绝大多数奥校的孩子都有很好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9 17:39: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一下!孩子长大了,“奥数”离孩子已经很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0 17:02:20 | 只看该作者
安然的贴,就是独到、精辟。
她的贴,我总是要反复地看、仔细地看。 
可以看出,她对孩子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在看来,也是比较成功的。
从她的贴中,可以看出,她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好地把握了“赏识教育”的精髓,比如在这个贴中,提到
引用:<<!--quote1-->这种干劲能保持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尽可能鼓励他。

对于别人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她都能进行合理地分析,拿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

不少人问我,赏识教育如何进行啊?安然就给出了实例。
安然: 给你加金币,以表达我对你的感谢。想给你加声望,没能加得上,不知是怎么回事。希望你空的时候,多来本专题表现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11:31: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的夸奖。
我是工科出身,深感数学之重要。在这个论坛,相信学文科的家长居多,对于我的观点未必能感同身受。一个孩子,如果想站在高处,将来在工程上有所作为,坚实的数学基础是必须的。就是经济学家,也要具有良好的数理统计的基础,才能分析出经济的运行脉络。
数学,不只是演算,而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运用。很多想法如果只应用于纯数学,就不能称之为一种素质,它应该溶化在头脑中,自觉地应用于方方面面。即给孩子以工具
同样,人文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它从另一个方面培养孩子。参透古今,看明世事,不至于在未来生活中为许多不良事物所诱惑。遇到坎坷,丧失目标,陷入沉沦。即给孩子心中一个目标和动力。

有了这两样,我想已经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2-4 17:33:23 | 只看该作者
安然紫晶的贴的确很独到,可是现在的家长是爱孩子也不是害孩子,像你说的孩子学的东西多了有好处.那得要孩子能接受得了.可是你身边的家长一看你的孩子学的那么多,自己孩子没学那还行,一定要学.不学还了得.把孩子逼的很可怜.我女儿的身边就是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和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10:32:47 | 只看该作者
sparrownu+-->引用:sparrownu 安然紫晶的贴的确很独到,可是现在的家长是爱孩子也不是害孩子,像你说的孩子学的东西多了有好处.那得要孩子能接受得了.可是你身边的家长一看你的孩子学的那么多,自己孩子没学那还行,一定要学.不学还了得.把孩子逼的很可怜.我女儿的身边就是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和孩子.

如果家长不能适时和适合地指导孩子,那是自己对孩子不了解。孩子总要长大,必然要学习各种知识,包括课本内的,也包括之外的。孩子应该各有各的优势,才能将来在社会上生存。考试成绩只是现阶段对孩子的一种衡量,受到挫折的孩子,更需要家长找出他的优势,充分发挥,才能重建信心。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如果以自己孩子之短比人之长,是家长的失误。也是教育的大忌。

至于学习多少,当然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了。如果家长看人家孩子学习的多,会心里发慌,然后采用不适当的方法强逼,这样当然要痛苦了。不过,反过来看,如果没有压力,恐怕这世界上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写汉字吧。所谓痛苦,基本上都是舆论造成的,家长心疼出来的。如果让他任意看动画,吃冰激凌,啃麦当劳,恐怕没有人说孩子很痛苦。难道我们的父母看不到,孩子所享受到的,正是我们整天辛苦工作的报答吗?凭什么他们就不能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铺就幸福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3-13 21:34:14 | 只看该作者
难道我们的父母看不到,孩子所享受到的,正是我们整天辛苦工作的报答吗?凭什么他们就不能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铺就幸福之路?
太精辟了.好文章,受益了.06
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3-14 11:04:52 | 只看该作者
问点实际点的问题:我女儿六岁了,在上幼儿园大班,对一年级的奥数题感兴趣,可不可以让她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3-21 21:52:3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我也着手辅导孩子吧!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4-6 01:06:3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厉害,家长也很牛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6 05:25 , Processed in 0.082660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