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76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导孩子交友的原则和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7 12:3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本文发表于2012年第7期的《少年儿童研究》,同时也是《缺少玩伴的童年是很可怕的》的续篇。
  
  某天,一位妈妈和我说,她上小学二年级女儿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几乎没有什么不良习惯,但相对缺乏主动性。可最近她发现家里零食消耗极快,但又没有见孩子怎么吃。经过仔细观察和侧面了解,原来是女儿带零食去学校,给另一个女孩吃了。她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对此,我问了才了解到,这女孩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每天日程安排的满满的,不是上英语就是学钢琴,只有中午那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孩子带零食去给别的女孩吃,完全是期盼别人带她玩!于是,我问为什么不给孩子找一个伙伴,她妈妈到也痛快,上来就说:“我给她报了怎么多兴趣班,还不是就是想让她多和其他孩子接触,成为好朋友?”参见《
如何从孩子的视角看学前兴趣班?》。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当我问她有没有留下其他孩子的联系方式,或找时间约对方孩子一起出去玩,或约到自己家里来,等等,一串的“没有”,噎的我说不出话来!孩子们课前、课后几分钟打招呼的时间,难道能找到玩伴或朋友吗?家长一边要求孩子上课用心听讲,一边却认为这是交朋友和拓展社交,完全是一厢情愿和不可实现的想法。
  
  人是社会性动物,孩子也是一个社会人,未来终究要进入和融入社会。同伴关系在孩子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他们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满足他们归属感,以及爱和尊重的需要。特别到小学以后,其归属感从家庭开始向伙伴转移,他们需要伙伴的支持、友谊,从中获得安全感和精神寄托。
  
  同伴交往使每个孩子都处于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在这种交往中,孩子各自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比如,有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热情、善于交往的受欢迎类型孩子,也有具有攻击性、不尊重同伴的不受欢迎的孩子。当然,也存在依赖或顺从,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的受忽视类型孩子。上面说的那个女孩,恐怕就属于常常被人忽视的,因此孩子采用物质收买的方式,以期获得“友情”和关注。参见《
孩子未来成功基础是人际交往》。
  
  话说到这里,这位妈妈开始和我探讨什么是孩子真正的玩伴。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孩子选择玩伴的因素。孩子选择朋友是一种相互关系,不同年龄阶段各有其倾向性,且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和具有动态性。通常相互邻近的客观条件,使孩子具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在低年级孩子中多以行为、品质、兴趣相近,和学习成绩为选择玩伴条件。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影响孩子结交的主要因素变为学习成绩、行为特点和人格特征,以及集体协同合作机会。
  
  虽然有许多因素影响到孩子结交玩伴,但最基本的因素还是孩子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家长是否给孩子创造了认识朋友的机会。家长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在同学、亲朋好友以及邻居中,甚至是在陌生人中找到玩伴。当然,这需要家长自己也善于和主动结交朋友,直接给孩子示范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并教会孩子接纳同伴的缺点。
  
  那如何给孩子找一个玩伴?家长对此可不能太随意,万一不合孩子的“胃口”,那就等于帮倒忙!对低年级孩子,在延续“只要能和自己一起玩就是朋友”情况下,发展到“只有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才是玩伴,更倾向于单向帮助关系。等到了高年级,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双向帮助大为加强,尽管会带有许多的功利性。而等到青春期以后,孩子之间的关系才接近成人,在兴趣一致的基础上会相互分享和帮助,并出现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听了我一番解释以后,本来很自信的这位妈妈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了,于是,我为她提供一个相对较通用的原则和技巧。
  
  原则一:只要孩子有时间、有机会,他们一定能够自己找到朋友,无须担心他们受挫,因为这也是成长的经历和代价。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也就是说放开孩子,孩子一定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按照对方的要求控制情绪,最后都能自己找到玩伴;参见《
放权就意味着要相信孩子》。
  
  原则二: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孩子喜欢,能玩到一块去,就随他们自己去玩。孩子之间有嫉妒、争斗都很正常,只要打完了还想一块玩,那就说明两个孩子之间吸引大于矛盾。反过来,如果孩子由于矛盾而和某孩子长期不和,家长反而需要观察自己孩子,看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参见《
孩子为什么不愿和小朋友玩?》。
  
  原则三:不要以成人主观看法去限制孩子的交往,例如,孩子经常和一个卖菜家庭的孩子玩,家长可能会很喜欢。要知道,与不同层次的孩子玩,这也是一种教育,即如何平等对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他人身上的优点。孩子愿意经常和对方在一起,对方孩子身上一定有吸引人的地方;
  
  原则四:成人对待孩子的玩伴,也切忌有功利心。例如你想要和某位领导或老师搞好关系,就怂恿自己的孩子与对方的孩子交朋友,甚至还“语重心长”的讲解对方的爸爸妈妈有多么的重要。童真是纯洁的,不要把成人的阴暗和自私的一面,展示给正在建立人格的孩子;参见《
案例分析:教育孩子别教人性的劣根》。
  
  原则五:如果家长观察或了解到对方孩子的家庭,有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需要你的介入。例如,对方孩子的家长游手好闲,整天抽烟酗酒打麻将,那么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接触到这样的环境。而这种影响,对孩子是有害和难于抵御的,但这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楚原委,而不是单纯的禁止;
  
  原则六:当你发现对方孩子身上确实有很多坏毛病,而你的孩子却坚持和对方一起玩的时候,你需要引导孩子,和他一起客观的正视这些问题,然后再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为什么自己孩子会被这样的孩子吸引,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否过于忽视孩子需求?
  
  假设你的孩子本身在人际交往上比较怯懦,缺乏主动,那家长就不能等待,要采用一些技巧进行引导,且巧妙地不让孩子感觉有压力。如果期望他们交朋友,一定要“引诱”,让他们产生内在动力,并驱使孩子自己主动走出第一步。如果孩子有压力,感觉到父母“强制”他们去交朋友,孩子反而会更加退缩。
  
  技巧一:多和有年龄相当孩子的同事、朋友、亲戚交往。比如,父母可以邀请这些人来自己家玩和吃饭,或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但不管何种方式,父母都不要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身上,可以让他们单独在一起,甚至是在家附近玩。如果自己孩子对某个孩子很中意,可以让孩子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给他们交流的空间。
  
  技巧二:约孩子喜欢的同学一起写作业。现在的父母很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期望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当你观察孩子多某些孩子不反感,就让孩子约对方一起写作业。当作业写完以后,再一起玩一会,或共同阅读。此时,如果家长有一定的辅导能力,能指导孩子写作业或答疑解惑,对方家长会非常乐意的。参见《
培养爱学习孩子之喜欢做作业》。
  
  技巧三: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你的孩子喜欢表演或爱玩机器人,那就鼓励孩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队,一起排演节目或联合个人优势做最好的机器人。孩子在这些丰富的集体活动中,既增加了自己的能力和交到了朋友,也会适应团体的游戏规则。当然,父母能找到一些比赛让孩子参加,就更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参见《
我是如何培养孩子领导力的》。
  
  技巧四:带孩子参加社会团体的活动。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公益组织,常常会通过微博和亲子论坛发起各种有意义的免费活动,而参加活动的人多半也属于“情投意合”。所以,当家长发现某个活动和孩子的兴趣相吻合的时候,就带孩子去参加。这样,不管是参观博物馆还是植树,孩子都能在玩中学到知识和认识年龄不一的朋友。
  
  技巧五:创造机会,让孩子结识陌生孩子。许多带孩子出去玩时,可能约不到朋友,但去的地方往往会有同龄孩子出现。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机会,主动去找一些临时性的玩伴,也许一个好朋友就此诞生。比如,你带孩子在野外捞小鱼,旁边有同龄孩子你看着顺眼,就可以让孩子送几条鱼给对方,并找机会一起行动,甚至是一起野餐。参见《
案例分析:幼儿为何会惧怕男人?
  
  技巧六: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让孩子邀请同性朋友来家住一天,或去别人家住一晚。这种做法,对大孩子是非常有吸引力和对他们信任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表明你的家庭已经得到对方家庭的高度认可。当然,在此之前要和孩子说清楚,不管谁去谁家,一定要遵守对方家庭的界线和生活作息习惯。
  
  所以,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别过多占用他们的时间,同时一定要珍惜孩子的伙伴关系,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还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孩子的童年是很短暂的,失去快乐童年的孩子,在未来很可能遭遇各种麻烦,甚至是丧失“活”的希望。所以,难道做父母的,真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到外面去寻找欢乐和爱?(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和育儿书籍《
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jerryhao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7-27 14:29:23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没考虑过要怎么教孩子交朋友呢。

俺家孩子相对比较内向,但也有主见、有好恶,他自己选择想要的朋友,我觉得就可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7-27 21:39:1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今年一直在做的工作, 女儿在学校只和一个女孩子玩, 而那女孩子有其它的孩子, 所以女儿很难过, 我每天要在上学前对她说: 今天要交朋友的哦,回来告诉我们今天和谁成为好朋友了.
比较难.
班上有一些孩子的妈妈, 我很熟悉, 可能也是太熟悉.对女儿不是很友好.
上次一起出去玩的时候: 我解说没用, 情急之下, 我就说了: XXX, 你再这样, 我们XXX不要和你玩了.
那个孩子直接就过来了: 我谁要和她玩了.
我内伤
也怪我, 一直在和男孩子的妈妈混, 班上女孩子少, 少10个, 且娇气.

这个话题真好, 我希望女儿在班上有多多的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7-27 22:21:3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着让孩子以后能多一些社交圈子,尽管幼儿园时学了两年钢琴,进小学后改学大提琴了。因现上的小学有自己的弦乐队,希望孩子三年级时能加盟进去。更希望将来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不仅能用音乐丰富自己的内心和修养,还能以乐会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08: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Martina-Mm 的帖子

太单一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28 22:5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井中月 于 2012-7-28 08:10 发表
太单一了,呵呵。


哦,这只是我们为增加孩子社交机会的措施之一呢。我想表达的是,在选择孩子所学器乐时,我们都考虑了作为业余爱好,弦乐可能有更多的与人合作与交流的功能。

在其它的方面,孩子除了学校的活动,我们会在节假日安排与同事或朋友的孩子们一起出去活动或外出吃饭;会在周末去住得近的同学家玩。这次暑假学游泳,就是与同学一起去报的班,如此,学游泳时便加入了游乐与竞争,效果非常好,双方家长因可轮流去接送也轻松不少。

随着中国慢慢进入工商社会,人际间的沟通与合作会越来越重要。而孩子们这方面的能力,不是看书或跟着父母能学会的,只能多经历、多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29 14:1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2-7-27 21:39 发表
这是我今年一直在做的工作, 女儿在学校只和一个女孩子玩, 而那女孩子有其它的孩子, 所以女儿很难过, 我每天要在上学前对她说: 今天要交朋友的哦,回来告诉我们今天和谁成为好朋友了.
比较难.
班上有一些孩子的妈妈, 我很熟悉, 可能也是太熟悉.对女儿不是很友好.
上次一起出去玩的时候: 我解说没用, 情急之下, 我就说了: XXX, 你再这样, 我们XXX不要和你玩了.
那个孩子直接就过来了: 我谁要和她玩了.
我内伤
也怪我, 一直在和男孩子的妈妈混, 班上女孩子少, 少10个, 且娇气.

这个话题真好, 我希望女儿在班上有多多的好朋友.


妈妈给的压力太大了吧?

我以前和一个女孩子关系近起来,她当时最要好的朋友就很吃醋,结果还很拉锯了一段时间,最后居然是她和那个女孩子硬生生的“决裂”了!

其实更好的方法,还是心放宽,广交友。

另外,妈妈和孩子一起出去,有些事,孩子之间的,妈妈是不是最好不要直接插手?
孩子有孩子的交友之道,我们不干涉可能是最好的。
除非孩子找我求助,否则我只会鼓励他去和别人玩,而不大关心玩的具体内容,或者是否吃亏。

孩子有时会在家里说别人不好,这时我一般会告诫或启发他,问那个孩子有没有什么好的地方,请他给我想一想、说一说。
孩子和人交友,如果那个人他根本就瞧不上,他不会跟那个人有良好的关系的。而我们不能去勉强孩子喜欢谁不喜欢谁,只能去引导孩子想想,那个人有没有什么地方好。他想清楚了,会看到对方可爱之处,自然就能跟他玩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29 14:19:47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对孩子交往还有一些细节的要求,比如尽可能的不要去别人家,而是在楼下玩,在户外玩。
一来,是为了防范可能的风险,另外呢,户外活动对孩子的眼睛、身体,也都更有好处。——在别人家里,看电视、电脑、玩游戏,机会都是多多的。。。——瞧,我还是有些功利,只是我不明着说出来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29 23:40: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真好啊,孩子的交友是非常需要关注的,不是孩子和谁交友,而是孩子和其他人相处的能力、原则等等

一直没回想过这些问题,现在总结一下,也供楼主参考吧。

儿子从小到大也有不少朋友啦,孩子交朋友的范围和原则也都在变化。小时候院里一起长大的孩子、幼儿园的孩子、我好朋友的孩子、学校的同学、一起打篮球的孩子、乐队的孩子、奥数班的同学、同年级的同学都有不少他能玩得来的朋友。

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交友的原则很有趣,他们班有个男孩子,几乎每天会打人,公认的问题少年,可是儿子却和他是不错的朋友。

上学了,交友的原则有了些变化,儿子属于性格温和的,所以他就不喜欢那些比较闹的孩子,以及老师不喜欢的孩子。这点其实让我挺苦恼的,因为不希望他以学校或者老师的标准作为他的标准。还专门请过他们班的一个比较“笨”一些的孩子和他一起去坐冰车玩,希望他了解更多的孩子。

不过孩子还是有自己的原则,有个他们班的女孩我们觉得更方面都不错的,可是儿子却不太能和他做好朋友,据他说那个女孩太喜欢挑唆人之间的关系啦。

对于其他班的一些孩子,我们经常组织一起去郊游,但似乎其中只有个别的会成为他的朋友。而他课外其他活动里,他倒是自己交了不少自己的好朋友,尤其喜欢和一些高年级的孩子打得火热。

所以总结起来,我觉得孩子交些朋友一定是我们期望的,而且现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玩伴,我们做父母的也都是尽力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他的朋友交往。但这个事情我们没干涉过,哪怕孩子和“问题”孩子交往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去担心。但确实也去做过点干预,主要是不希望孩子的标准被世俗标准带坏。

但儿子的眼光肯定和我们不尽相同,孩子不喜欢和某些孩子玩,我们也只能认可,前段时间有消息传来,说儿子最近和隔壁班的做大队委的女孩关系很密切,我们也关注过,但没有去做什么干涉,今后也不会。我们都从孩子长大过,应该最能了解作为孩子的那种友情的。

这是孩子交朋友的一些情况,其实除了交友,还有就是孩子和周围孩子们的关系,也是我们所关注的。曾经有一年,孩子做班里的军体委员,负责每天整队出操,他就不自觉的要去管别人,所以导致那年孩子评优秀时,得的票比以前下降了不少。那年我们就和孩子谈了,不希望他继续做军体委员了,因为做那个不可避免的会让一些孩子对他有意见。孩子其实很喜欢做,所以当时都哭了,但后来还是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尽管我们愿意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我们还是不愿意让孩子从小养成管人的和高人一等的习惯。事实证明,那个建议是很好的,后来孩子被选为大队委,今年又高票被选为三好,说明他和别的孩子的关系,在不断改善。

人活在这个社会上,绝对不能一直宅着,他总是要和社会交往的。除了从小培养对孩子今后和群体交往的技能,比如音乐、体育等等,也要培养他们和其他人、包括陌生人交往的技能呢。

一些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2-7-29 23: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7-30 08:30:34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说我家孩子交友的片段。女儿11岁,性格开朗,活泼,喜欢玩,又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所以交友方面我们没操过什么心。不过据我观察,近半年来女儿交友的对象有些变化,以前一位最好的朋友ZK,现在不很喜欢一起玩了,以前很少一起玩的几位同学却交往多起来了。几周前的一个周末早上,和女儿的一段对话(大意):

我:丫头,给ZK打个电话,看她今天有没有时间,带你们去山里玩。
丫:爸爸,能带WJK去吗?
我:可以呀,那也给WJK打个电话吧。
丫:我是说,只带WJK去行吗?
。。。
从山里回来后的一段对话(大意):

我:丫头,能说说为啥不愿意和ZK玩?她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
丫:爸爸,我现在不喜欢和GG交朋友了,ZK就是GG一个。
我:GG?什么意思啊,能教一下我吗?
丫:就是goody goody。
我:还是不懂,算了,爸爸老了,学不了新词汇了。
丫:goody goody就是语文数学英语学习都好但是体育不好的学生,还有,those who never break rules.
我:明白了,GG原来就是乖孩子呀,谢谢丫头,又学了个新词汇。

最近和女儿一起玩的那位WJK,是个十足的昆虫迷,本来就对小虫子感兴趣的女儿,现在也迷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50 , Processed in 0.305720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