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526|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听《蒋勋细说红楼》散记,兼说亲子共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1 14:3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非常感恩坛子,使我得到《蒋勋细说红楼》。
最近开始听,在每天来回的班车上,一天能用上约70分钟时间来听一听,真是如食甘饴,余味无穷,在我是人生一大快意

坛里听蒋勋的不少:
这里是secretgarden114版主的“我和儿子共同学习系列之一——《细说红楼》听课随记
http://bbs.etjy.com/thread-249206-1-1.html

这里有《细说红楼》MP3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57048&pid=4535084&page=1&extra=#pid4535084

这里有姚锡娟原文朗读版《红楼梦》音频和87版电视剧视频,其中电视剧视频受网盘限制已不能分享,但在本贴9楼可以取得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49292&pid=4538762&page=1&extra=#pid4538762


这里有儿童版红楼梦被我翻出来了:http://bbs.etjy.com/thread-94983-10-1.html,原贴放在doman和七田真版的。

[ 本帖最后由 蓝田 于 2012-7-14 23: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6 金币 +36 收起 理由
紫竹林 + 1 + 1 支持!
dragonfly_re + 10 + 10 捧场。
你带来的幸福 + 25 + 25 先捧场,再细看,等着蓝田你的贴等的好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4:54:21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是计划和孩子一起听的,因为儿教的关系嘛,有资源总是先想到给孩子用是否合适。
试着随便取了一回,好象是三回上,一起听了,孩子觉得好听,但不大懂。
既如此,不妨我先享用吧。

如今听完了第三回下。

先生在开篇就讲了“首先要声明,我不会碰太多的红学。因为我觉得红学简直像大海一样,你掉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了。我的很多学生现在还在修研究所的《红楼梦》,他们到最后都碰不到任何跟小说有关的东西,全是在外围打转,比如作者是谁,家世如何,这个叫做红学考证。我觉得考证不是不重要,可是当胡适之这些人做了红学考证以后,也使这里面产生了一个矛盾。我相信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它就是小说,它读起来很好看。”

嗯,听他的话,轻松地从小说角度出发,听一听,很能心旷神怡。

蒋勋先生讲得妙自不在话下。
基于我个人对于红楼梦的理解,狂妄一点说是对于红学的理解吧,也有些微不甚同意的地方,这方面我属“狂生”一类,不被原作者的光辉吓到噤声,不吐槽不快,权当狂言罢。

[ 本帖最后由 蓝田 于 2012-7-11 14: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穆小柔 + 2 + 2 精品文章!
我爱飞飞 + 3 + 3 呵呵,就喜欢狂言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7-11 15:09:26 | 只看该作者
让您说馋了,也想来听听。上面的MP3是全部的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田 + 10 + 10 看链接是全部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20: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回下,先生讲到红楼梦里面很多诗词,其实都是暗喻。并举了个求签求到“董永卖身葬父”何解。就说起古典的东西里面,典故很多时拿来做人生的隐喻。可以往正面解释,可以往负面解释,永远是不定。《红楼梦》的诗词也是如此。
另外讲到人生因果时,举了俄狄甫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为例
喜欢的就是这点,先生离开原文,往往就是讲“意”,他能娓娓言传出来~~~

顺带:我仍很喜欢严凤英、王少舫版的黄梅戏《天仙配》,55年版那个。

[ 本帖最后由 蓝田 于 2012-7-11 18: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27:07 | 只看该作者
蒋勋先生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想起原书中,作者因脂砚斋之劝,删去秦氏自尽那一段,非但不觉遗憾,反觉一颗慈悲之心~~

在先生的细说里,也是处处透着这个无限善良温和之气,令人在无法排遣的感伤的同时,也那么美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那段,雨村提到的一串名字,被先生大讲特讲,足足讲了10分钟,害得我回家后狂翻书补课
这些人名在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那段,讲天地间的正气当时,尧舜禹汤文武周召……生,邪气当时,蚩尤、共工、桀、纣……秦桧等生。后面又提如前代之许由、陶潜……卓文君、薛涛。讲到薛涛,她“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对着一株梧桐树口占了“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两句,要女儿续诗。薛涛应声而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其父听了,以为不祥,谁料日后她沦落风尘。”然后引说宝玉抓周。

总结了这两天不同意之处:
1、先生把秦桧(音“汇”)读作“勤快”,小小不同意一下。
说雨村自认为与贾府“不搭界”,先生读为“不搭盖”,跟粤语发音一样,是不是闽南语也这样发音?呵呵
2、疑惑之一:林黛王进贾府那段,先生几次说这条街(荣宁街)是黛玉最后一次走这条路,进了贾府再没出来,直到死。我想先生指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走”,人生经过的意思,并不是行动的“走”吧?
因为原文中黛玉父亲病重时,她回老家了,那次约半年的探父葬父回来后,才是“再没出过”贾府,直到死。当然,随贾母去清虚观里打醮这些近郊旅行,来回通过荣宁街,不算离开贾府哈,忽略
3、疑惑之二:黛玉被邢夫人带去见舅舅。说“出了荣国府,进了宁国府”,这个我不认可,除非我听错了,又听一次,又是“辞了邢夫人,离了宁国府,过到荣国府王夫人正室这边”
我这么理解:其实荣府这一支,都住在荣府,宁府最高辈份的是贾敬,只因他住道观,实际是贾珍及以下辈分的人居住,荣公之妻史太君贾母生再多的孩子,也只能住在荣公的院子,哪会是住在宁公的院子呢。
4、记下一个小遗憾:
黛玉进贾府,大量地讲到建筑,蒋勋先生每提到建筑,总拿台北的什么大宅来比。正房几间、垂花门、进门的影壁,都拿台北的比较,我心下感觉十分牵强,大约先生要照顾到台下听讲的学生多数只是在台湾长大吧。真想大呼:北京的老建筑,老王府,是多么生动鲜活的比较!
但教授可能也没办法在台湾学生面前总是提到北京 内中只提到过一次“旧时北京官员住的大宅子”

还有,关于自身的疑惑:我这算不算死心眼呢,死抠着原著(而且还是最普通的程高本)批驳人家大师~~~`

[ 本帖最后由 蓝田 于 2012-7-12 08: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嗯,可以理解,对着台北的孩子讲北京,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52:45 | 只看该作者
听细说时,同时也听《阅读与欣赏》时有几篇红楼,内容暂且不表,只是语气,中央台“文学欣赏”栏目的出品真是颇为铿锵。
对比起蒋先生的温言细语,忍不住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阅读与欣赏的那些有点听不下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11 17:05: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蓝田开帖。

喜欢蒋先生娓娓道来的感觉!
那个读音我忽略了,权当台版读音。

其他的还真的没注意呢!

[ 本帖最后由 yaoxiaosai 于 2012-7-11 17:0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田 + 10 + 10 谢谢支持!一起来说说吧,我有很多也不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26:19 | 只看该作者
有喜欢87版红楼梦电视剧(1-36集)的同学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共10.4G

[ 本帖最后由 蓝田 于 2012-8-30 10: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SZHFL + 1 + 1 我好喜欢。。。
杨阳ILU + 2 + 2 哈哈现在看明白了,谢谢蓝田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8:52:55 | 只看该作者
1、黛玉初至,“印象派与野兽派”(13楼已解)

2、说政世袭工部员外郎,似不大通。

贾母和贾代善之长子贾赦袭了一等将军,一等将军为宗室爵号,朝中正三品。后面讲到贾珍为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这两个爵位是世袭的。
次子贾政仅被额外赐了一个主事之衔,后升为工部员外郎,在清朝属五品。这是个官职,不是爵号,所以蒋先生这点忽略了。

3、为何次子贾政住正房荣禧堂而非长子赦?
原因猜测:
a\贾政本人虽然没有袭世职,却也在朝里做官,最重要的是他的女儿元春作为好象还当权的皇贵妃,政作为国丈,就被贾母安排贾政住正堂。出于国礼考虑.
b\贾政似乎常常忙于公务,好象挺受皇帝重用,他办公需要这样的正房大室.而贾赦却好像空有职务名称而无所事事.
c\贾政的太太王夫人,出身名门,娘家有权有势,而贾赦的妻子邢夫人却是家境败落,贾母对两个儿媳妇的态度一冷一热
第三回,黛玉第一次在贾母处用晚饭,两个儿媳妇中执侍膳之礼的就只有王夫人,而赦一家住得那么远,要坐车.

[ 本帖最后由 蓝田 于 2012-7-18 09: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26 , Processed in 0.093343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