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听话的更有效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7 13:1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这天,他想尽了办法要让这只乌龟探出头来,可却怎么样也没办法。他试着用棍子敲它,用手拍打它…….,但任凭他怎么敲,怎么拍,乌龟都动也不动,气得他整天嘟着小嘴,好不开心。
  
  来看他的祖父看到了,笑了一笑,便帮他把乌龟给放到一个暖炉上面,不一会儿,这只乌龟便因这温度而渐渐地把头、四肢、尾巴给伸出壳外。
  
  男孩开心地笑了。最后,祖父对小男孩说了一句话:“当你要别人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变时,不要用攻击的方式,而要给他关怀与温暖,这样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很多时候我们期待孩子听进自己的意见,或是要孩子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去改变时,我们会怎么去说?
  
  人,有一个很习惯的做法,就是喜欢按照自己最擅长和最有力量的方式去做。在成人之间,大家很喜欢采取体现理性的方式,因为这是最有效率的。比如,直接说要求,或使用命令,或强制和利用薪酬来控制等,就算对方不情愿,但双方都明白自己的地位、职责、任务,故对方基本都会按照要求去做。所以,许多家长回到家里,也经常沿用这个方法。参见《父母要抛弃自己的思维惯性》。
  
  麻烦的是,孩子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更感性一点,也还不太明白职责,以及不管自己是否喜欢都需要做某些事情。当父母使用成人的交往方式,来要求孩子去做某些事情时,争执、对立就必然出现了。而当孩子不听的时候,家长就认为孩子不听话、顶嘴。于是,家长为加强进攻能力,会升级自己的“武器”,诸如严肃、严厉、训斥、责备,甚至是打骂!
  
  孩子在未到青春期后期以前,在身体状态和力量上,远不如家长,经过几次抗争,会知道违反父母的“旨意”,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吧。所以,在这点上,和故事中的乌龟略有区别,乌龟遇到攻击会躲在乌龟壳中,而孩子没有地方去躲,只好按照父母要求去做。结果,许多父母为自己的“大获全胜”而趾高气昂!参见《为什么你的孩子就是不听话?》。
  
  可是,父母没有想到的是,人虽然没有直接保护自己的铠甲,但应激后,在其心里会建立一道墙和加一把锁,孩子也是如此的。表面上看,家长采取攻击的方式,使孩子变得乖顺和听话,可实际上是孩子在心里一笔笔地记账!这不仅使孩子的安全感下降,以后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说,也使孩子对你所要求的产生厌倦,由消极、磨蹭,逐步发展到变相反抗。参见《“磨蹭”后面隐藏的大秘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其经常使用一些比较激烈的手段与言语,远不如故事中那个祖父所讲的那样:“当你要别人照你的意思去做,去改变时,不要用攻击、批评等的方式,而要给他关怀与温暖,这样的方法反而更有效。”因此,最好的教育模式,是父母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孩子的长处和问题,采取温和的方式调动其兴趣,使孩子自己产生内在的动力。
  
  另外,就是在成人的工作、生活中,多注意一点方式方法,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事,不仅同样可以提高效率,还会使人际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当然,这也是比较考量人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痒痒肉”未必是在一个地方,且承受力度也不一样。对此,我们只能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且多用善意的眼光看人。(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hwyyan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6-27 16:56:1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话,要以对方内心理解和接受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22:38 , Processed in 0.10097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