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里这样概括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增广贤文》里,有部分儒家思想的继承,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阐述这个孝道,不过,今天的课,我不做过多的展开,只是抛个砖,留给朋友们学习的时候深入思考。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讲珍惜自己的身体,这是孝的起点。 其实,当我们读了诸多经典之后,我们知道,这个小孝,不仅仅是停留在爱惜自己的身体上,小孝有着多方面的。我们学习经典,就要让经典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生活在现代社会,更需与时偕行。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个梳理:
在《增广贤文》里,“只有和气去迎人,哪有相打得太平?”“忠厚字有忠厚报,豪强一定受官刑。”“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 都间接地告诫世人,能做到珍惜自己的身体,就要修身,不要暴躁,要有颗淡定和气的心,这样,遇到所谓的“不公平、不合理”之事,我们不会以武力解决了。 “贫寒休要怨,富贵不须骄,”“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因为“一日春工十日粮,十日春工半年粮。”“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这个身体,是要勤劳的,而不是懒惰的。这也是修身。 而提及修心的,就非常之多,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读书,学习。因为大部分人,是通过学习,才得以明理的。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我们就是一群好学者,比太阳都起得早的人,每天,我们都在累积的大道上,学习着,努力着,分享着…… 因为这些学习,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不断地反省,修正,我们开始了新生,明白了活着的意义、责任和使命,并走在了完成自己使命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