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artina-M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考试吧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6-23 07:24:17 | 只看该作者
唉,我的孩子自己对考试很上心,热爱考试

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老师最近给的评语里提到,孩子太渴望胜利,担心有不择手段的倾向,希望家长注意。老师的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给我的印象就是如此。所以以后在生活之中,恐怕还得尽可能的让孩子关注面更广一些,不要只盯着成败。

好处当然有,他的很多成绩的确很不错。
但这些成绩到底有多重要?我得让他想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妈妈们就这样在这种那种的问题中思考、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7:5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2-6-21 17:33 发表


像MM这样,理念比较清楚的妈妈,具体实践上,既然学校教育绕不过,就不妨参考一下别人不动声色的灌输法。
最高准则是不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这个原则之下,怎么做并没有一定之规。
我不需要做这些,也 ...


这几天对要不要增加些灌输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太追随学校老师的指挥棒,毕竟我们还在低年级,没必要那么看重分数。孩子自己学习能力,自我归纳总结能力都是需要自己习得的。在现在的体制内,孩子保持中等,没准还更有时间和精力学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嘿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说得好!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8:5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eno 于 2012-6-23 07:24 发表
唉,我的孩子自己对考试很上心,热爱考试

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老师最近给的评语里提到,孩子太渴望胜利,担心有不择手段的倾向,希望家长注意。老师的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给我的印象就是如此。所以 ...


妈妈们就这样在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中思考、担忧,并与孩子一同成长。考试成绩到底有多重要,可能家长、孩子都要多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6-24 23:30:52 | 只看该作者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大环境下,要做小众,需要勇气和坚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是的,勇气和坚持会不易,但值得一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5:2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6-24 23:30 发表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大环境下,要做小众,需要勇气和坚持。


是的,勇气和坚持会不易,但值得一试。我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拥有灿烂美丽的笑容。

-----受到严格制约、训练和压抑的不自由的孩子,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看得到他们的身影。从一所死气沉沉的学校,后来又坐在一个更乏味的办公桌前或者工厂的更凉的板凳上。他驯良,听从命令,怕批评。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一切教给他的东西,然后又把他的心结、恐惧和失意再交给他的子女。(摘自夏山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6:06:01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又传出一名十三岁的小学毕业生因考试失利自杀,说可为父母省10万择校费。父母和孩子要有多大的焦虑,才会让一个花季少女轻易放弃生命啊!

为什么这一代的父母会对教育如此焦虑呢?大都市的焦虑,小城镇的焦虑,高学历的父母焦虑,低收入的家庭还是焦虑。。。想想我们小时,升学率比现在低得多,可能选择的成才路径也少得多,可父母们并没多大的焦虑,我记得父母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我们现在到底是怎么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4:36:33 | 只看该作者
这二、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阶层也是极速分化,贫富差距更是空前扩大。于是,这社会几乎每个人都怀着莫名的焦虑和不安。这种焦虑和不安又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了教育界,传导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身处这么个特殊的时代,父母要更清醒地认识到过分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可能带来的危害,尽量去把握孩子成长所需弄清的核心问题和大方向,别被当下的各种乱象迷糊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5:00:3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对青少年教育的思考(2011-07-01 10:03:39)



标签: 教育分类: 易成教育

在教育的当下,青少年面临着如此的尴尬处境:
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
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独立的思考越来越少;
外在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

十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一直对青少年教育的现状抱以极大的关注,尤其对如今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刻的反思。我们现今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把孩子教育成标准化的人,如同流水线上规格统一的标准化产品。
令我们最为担忧的是: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无法发挥自主学习的潜力,很多人只在乎考试成绩,却不关注学习对人生成长的意义,不会因为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学习。对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言,如果不能激发终身学习的动力,根本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的要求。
其实,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教育在《牛津英语词典》里的定义为“滋养或养育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唤起每个人全部内在潜能的终身过程。教育具有赋予学生人生之意义的目标,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可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受他人尊重,使学生能够发展自身,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就需要我们给孩子提供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每个孩子所拥有的各式各样的内在动力发展成为积极的爱好,而非成年人以自己希望孩子所具有的动力来替代孩子本身具有的那些内在动力。无论教得多么出色,无论学习机会多么难得,没有内在学习动力者仍然学不到任何东西。有内在学习动力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无师自通。学习者具有内在动力时的自主学习是效率最高、记忆最佳的一种学习类型,这种学习类型不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也不会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
内在动力并不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从外部灌输而来。在教育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供其选择。学生没有必要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内容。他们应当知道,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而我们不能把学习强加在他们身上。
我们的社会现在已经进入另一个时代,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现有的教育体制尚来不及赶上这种变革。这种变革的本质在爱因斯坦的一段著述中可以得到最为简明扼要的表述:“人们应该警惕,不要向年轻人鼓吹把通常形式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求学期间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做事动机是做事的快乐、对其结果感觉到的快乐以及知晓这一结果对社会具有价值。”
未来的竞争赢在观念上,看得越远,就越能占领未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不仅要精通自己所研究和从事的领域,还得不断学习了解其他的领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在人才培养上,如果我们不能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那么我们的未来竞争力令人堪忧。

易成教育总经理:付小平


[ 本帖最后由 Martina-Mm 于 2012-7-3 11: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7-1 16: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榴琏 的帖子

别急,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7-2 17:07:01 | 只看该作者
"从老师给的复习卷看,老师根本等不及孩子们慢慢领悟,对知识的掌握都显得特别急迫。"

确实如此,所以能尽量少丢分的方法也会跟孩子说 ————  咱不必要去惹那些麻烦。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坚持自己的家庭教育的节奏,该读的读,该玩的玩 ...  

内心先给自己备好底:可能孩子考很好或很差,到时要HOLD住,他的实际水平如何自己最清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50 , Processed in 0.151331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