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0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视生活中的作文六要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2 11: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某天,我井中月在公交车上,旁听了约5岁女孩和妈妈的对话,孩子基本说的是上午幼儿园组织采摘苹果的事。孩子说的当然琐碎,可这位妈妈最后一句话让我佩服:“你是说,今天你和小朋友到果园去摘苹果,你爬树摘了两个被老师夸奖了?”参见《带孩子寻找春天的脚步》。
  
  对童年期孩子的父母来说,有不少操心孩子作文的,生怕写不好影响语文成绩。而当孩子作文真写不好,家长就火烧眉毛般到处寻找秘籍和技巧,以此提高孩子作文水平。例如,看到作文高分孩子的父母说阅读最重要,马上就给孩子买一堆书;每每听到勤能补拙,就让孩子天天写日记;看到获奖的孩子作业,就让孩子去模仿,等等。参见《“具体化”是提高表达法宝》。
  
  要说影响孩子作文水平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许多技巧也不是不能使用。但问题是,如果孩子缺乏太多的基础技能,再好的技巧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那怕是孩子使用技巧有很大的进步。所以,父母真想孩子的作文出彩,应该去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然后针对性解决。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幼儿阶段,就需要未雨绸缪!参见《丢钱包与无所不在的生活教育》。
  
  孩子最早学写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也就是说要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情相关的人物,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说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最后的结果。只有把这六个方面都写清楚了,才能使看的人明白写了什么事。但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必备的要素。那位妈妈之所以让我佩服,很重要的是她说的话竟然暗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参见《学画画和按照范文写作文》。
  
  孩子在1岁半到2岁时,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到3岁就基本会说完整句了。幼儿说话方式多以活动为背景,缺乏连续性和无逻辑性,结合情境才能理解。随着思维逻辑性的萌芽,开始出现连贯语表述。此时,父母与孩子对话就要注重倾听,更要教孩子说话,例如,按照作文六要素来和孩子进行交流。参见《培养爱学习孩子之喜欢做作业》。
  
  孩子说话能说清楚一件简单的事,是他们重要的语言学习,也是人际交往和沟通的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与人进行沟通中表达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这对孩子未来写好作文,是有极大的帮助的。所以,父母不仅自己说话尽可能采取记叙文六要素的方式,也尽量在生活的许多需要沟通的地方,要求孩子这样做。参见《培养爱学习孩子之发散性思维》。
  
  当幼儿孩子愿意和你说,父母一定不能嫌他们啰里啰嗦、颠三倒四,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孩子说话告一段落,你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对当天活动的猜测,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孩子省略或忽视的内容,完整的复述出来。这种良好的倾听方式,孩子会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你表述错误的地方,他们也会纠正。次数多了,孩子也知道怎么说更好。
  
  比如,你问孩子事情是,在设计提问方式时,就可以参照记叙文六要素的方式,省略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来进行提问。比如,“你今天这么高兴,在幼儿园做了什么事情,就多得了一朵小红花?”,或是“你今天这么高兴,在幼儿园都发生了什么?”。这种带条件的开放式提问,能帮助孩子理顺事情,也让孩子知道如何进行表述。参见《在生活中锻炼孩子观察能力》、《观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
  
  再比如,家长在给孩子讲绘本或讲故事时,上来就先说故事标题,然后按照正常习惯讲。等到了故事结束,别一句“故事讲完了”就收手,而是要加上一句总结的话。例如,在你给孩子讲了《大卫,不可以》,最后就说:“大卫是很可爱的孩子,每天在家里不是自己去拿糖就是玩锅,虽然给妈妈添了不少麻烦,但妈妈依然很爱大卫!”参见《绘本解读:<大卫不可以>不可思议的讲法》、《绘本<我的兔子朋友>深层解读》。
  
  当然,在和孩子交流中也不应该呆板,不妨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没有必要次次涉及六个方面内容。比如,太应景的对话,像大家都明了的时间、地点、人物可不点明,否则说话就显得别扭了。另外在用词方面,父母最好也多变换一下,可把生活场景融入,例如说傍晚,像晚霞、华灯初上、太阳落山、晚饭前、放学后等等。参见《孩子音乐启蒙要自然一点》。
  
  另外,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天空。”指的是晚上,等等。这既然让孩子对自然现象和景观有了进一步了解,也使他们的说话更有意境和丰富多彩。参见《让孩子在生活中“见”到成语》。
  
  也许有朋友会说,总是这样与孩子说话,多累呀!这就有意思了,难道是等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才愿意花钱、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你在生活中,只是多注意一点说话方式,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教育了。如果你偏说与孩子对方采用六要素法,这很复杂也记不住,那我也就没有办法了,你都感觉难,那孩子学不好也正常,呵呵。参见《孩子的学习效率和二次认知》。(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6:45 , Processed in 0.06978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