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读经——当代中国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 16:4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经利弊讨论已久,小民不愿身陷口水仗中(高挂免战牌!新年快乐!)但推下文供各位参考:代表一种声音。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 face="宋体">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12-30 16:12:53   <font face="宋体">来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宋体">南方周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朱学勤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宋体">岁末天寒,回顾这一年思想文化事件,可圈可点处不少,能说能论者不多。笔者拟集中论述这一年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事件。 <font face="宋体">  先说事件和趋势。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face="宋体">蒋庆读经与龙场会讲蒋庆本为深圳行政学院教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1<font face="宋体">年提前退休,于贵阳龙场王阳明悟道之处建阳明精舍,讲习儒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 face="宋体">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 face="宋体">日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font face="宋体">日,蒋庆邀请盛洪、康晓光等文化保守主义人士以“儒学的当代命运”为主题,会讲于阳明精舍。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 face="宋体">“公祭”孔子孔子诞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55<font face="宋体">年,作为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核心内容,祭孔大典首次由民间活动转为官方主导,即所谓“公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 face="宋体">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font face="宋体">日,曲阜市市长颂读祭文,献花篮,之后孔、孟、颜、曾后人及教师、海外华人、境外人士等代表团分别向孔子敬献花篮,拜祭“万世师表”。此前曲阜祭孔,都由民间承办,当地政府介入,则为建国后第一次。此举由新华社报道后,立刻引来舆论不安与尖锐批评。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face="宋体">北京文化峰会及甲申文化宣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 face="宋体">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 face="宋体">日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face="宋体">日,以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王蒙五位的名义发起,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2<font face="宋体">位名流参加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 face="宋体">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全球化与中国文化”。闭幕会上通过和公开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向海内外同胞,向国际社会表达”他们的“文化主张”。目前可见的批评,可能以袁伟时先生最为尖锐。他针对此事撰文指陈:要创造中国文化新的辉煌,传承固有的优秀文化成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尊重知识的环境,让具有原创力的当代优秀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能够脱颖而出,这才是中国文化惟一的出路。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 face="宋体">读经论辨另据报道,民间悄然兴起读“经”之风,截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font face="宋体">年底,中国已有五百万个家庭、六十多个城市少年儿童加入诵读儒家经典行列。蒋庆则主持编辑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系统地提出以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旅美华人学者薛涌发表文章,激烈批评上述现象,题为《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一场以‘文化保守主义’为旗帜的愚民运动似乎正在开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 face="宋体">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2<font face="宋体">日,《南方周末》刊出薛涌、朱国华、秋风和刘海波的四篇文章,讨论蔓延到网络论坛,反对者众,支持者也并不微弱。 <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 face="宋体">在读经争论中,一批原来被认为可能持不同意见的学者,比如刘海波、秋风、王怡、范亚峰,明确支持儿童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包括儒家经典。他们的学理依据与蒋庆及北京文化峰会不同,并不是来自儒家圣贤,而是来自哈耶克和苏格兰道德哲学,一种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宪政主义框架。在他们看来,建立宪政制度,与保守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之间,并无矛盾之处。法学界也出现一批学者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持同情的理解:夏勇从民本思想发展出民权思想,武树臣从中国司法传统中发掘判例法(普通法)传统,杜钢建提出儒家宪政主义,萧瀚提出科举宪政主义,并主张恢复繁体字。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  二 <font face="宋体">  蒋庆读经非今日始。但今年能闹出这样大的动静,则恐非蒋庆一人能料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4<font face="宋体">年我去深圳开会结识这位朋友,那时他已经开始穿中式大褂。十年来他行装不改,主旨不变,应该得到众人尊重。<font color="red"><font face="宋体">我以为,民间活动不涉国有资产流失,确实应取“可以、可以、也可以”的态度,无论是《易经》、《圣经》,或是《可兰经》,都可以读。即使那批中青年朋友要从儒家、老子那里寻找传统资源,我也不反对,尽管也有保留。但所有这些文化保守主义取向,是否也应有两条共识:对内不能强制,倘若只可背诵,不许质疑,则确实与现代蒙昧无异;对外则不能借行政力量以壮威,像曲阜地方政府所为,引起不必要的历史记忆,理应批评,甚至谴责。 <font face="宋体">若以这两条共识衡量,蒋庆关于读经只能背诵不可质疑的说法,确实过火;但他的对外原则却处理得较好,远走贵州龙场,可谓洁身自好;群贤毕至的北京峰会则反而不如这位“文化个体户”,无论是聚会场所,还是发表宣言的地方,取舍之间欠思量,出处辞让乃儒者大节,似不应那么随便。<font face="宋体"> <font face="宋体">……<font face="宋体">有兴趣的见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00412300115.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 21:45:18 | 只看该作者
02 老公:读经吧!老老实实读———逗你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2-26 15:38:32 | 只看该作者
有缘千里来相会有缘千里来相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18 , Processed in 0.07837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