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溪流水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理念] ellen的爱优思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5-18 08:4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小溪流水0 的帖子

对的,我们也存在这个问题。不过我想通过反复的接触这些词汇,慢慢会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5:3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Eva2002 的帖子

eva爸,你们家的加一是怎么进行的?

除了课堂,平时都怎么配合课堂?我们是听音频、读课文,而且我买了配套的练习册,准备加深课堂知识。你们有配套练习吗?

而且,课文的内容很容易随着进度而遗忘以前的,我准备让孩子整理新单词、词块,再复述或者概括书写课文内容,并和孩子讨论主题。我想,这样做应该是比较全面了,但是,这一切需要大量的时间,孩子作业多,中文阅读也要加强,时间的分配成了问题。我这样做合理吗?

你怎么安排孩子的整个时间的?有没有好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5-18 17:2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溪流水0 于 2012-5-18 15:39 发表
eva爸,你们家的加一是怎么进行的?

除了课堂,平时都怎么配合课堂?我们是听音频、读课文,而且我买了配套的练习册,准备加深课堂知识。你们有配套练习吗?

而且,课文的内容很容易随着进度而遗忘以前的 ...


我们一开始没有准确地理解课程不需预习的意思,后来发现最好还是预习一下,尤其对于Eva这种处于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的娃。

当然,预习时参照虫老师建议的以不失去对上课的热情为度,因此仅是每次课前花30分钟不到一点的时间预习一下。

预习的内容包括:生词的释义、新的语法点、以及前面课程中发现的不熟悉的教师课堂用词,如你在前面帖子中列举的sentence、character。预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孩子上课时的一些可能的学习障碍。

配套的练习我们也做的。

根据我对虫老师课程安排的理解,G1、G2本质上是口语课。生词只要她在上课时还记得就行,课后忘了就忘了吧。因此我们课后一般不复习生词。(老师授课的教学用词除外)。

其实不复习生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你所说的孩子时间很紧。孩子目前对英语学习还是有兴趣的,我不希望压力上得太快让她失去对英语的热情。因此,宁愿保守一点,以免过犹不及。

我们目前也属于小孩在学习(学英语),我们也在学习(向坛子里的牛妈学习如何指导小孩学英语)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11: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英语一直是在家以听说为主的学习,我的水平一般,所以语法也是稍微涉及。所以,我们的英语学习进行的比较乱,好在孩子的听说在我感觉还算可以。

昨天让孩子作了一下第一课的配套练习的单词填空,呵呵,虽然平时说没什么问题,但是做的还是比较差。借此给孩子以题为例,给孩子讲了一下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动名词的用法。系统的讲,太多,孩子不知所从,而这样遇到就讲有感觉太散。呵呵,阶段性的总结一下是否会更好。

ellen已经上小五,时间还是紧张,在英语上又不能花太多的时间,所以很矛盾。加州的课好像还不太适应。我们平时只是听、读课文,现在老师的一些理解性的问题很好,让孩子去思考,可对孩子来说有些挑战。我想,慢慢适应一下会好的。预习、复习、总结对孩子的提高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没有目的,也容易浮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25:50 | 只看该作者
学英语有阶段的,元元的模式是前期抓大放小,即看重听力,语感,先不学语法,不死背单词。等孩子的听力起步了,有了些积累,然后学习一些自然拼音的内容以形成拼读意识,阅读慢慢跟上。通过听力,自然拼音,阅读的合力来增加单词量,而不是简单的死背单词。语法等到孩子有了非常好的听读基础之后,再来学习,这时既轻松,又高效。

相反,如果前期细化学习单词,语法(中国绝大多数孩子的学法),孩子很可能一直处于一棵棵盲目种树状态,永远看不到语言森林的全貌。

这是元妈对元元的英语学习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借鉴,所以拷过来,提醒自己。并在此谢谢元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Eva2002 + 1 + 1 学习了,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5-21 10: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小溪流水0 的帖子

我们总是临时抱佛脚,每次上课前读一下课文,复习一下上次课的单词,昨天连课文都没读。

加州的课我对老师提的一些理解性问题也感觉很好,不过这类问题也是孩子最害怕的,因为语言能力还跟不上,常常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表达,这时我就对孩子的词汇量和语法有点着急了。不过我想慢慢地也许能力就能提高了。

预习、复习、总结能做好对孩子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只是我总是没做好,时间真的很成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43:52 | 只看该作者
5月21日  第三次英语课

这次课还是进行第二课的内容。
老师让孩子读课文,遇到生单词解释一下,并讨论课文的一些内容。孩子上的还算顺畅,但是依然是语法有时出现问题。这次的视频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坐在那里摆着架子,还不断的关注自己的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5-22 15:16:21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截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溪流水0 + 2 + 2 这个打不开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9:03:49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目前用SR、Side by Side、Let's Go等课程的孩子的共同问题是英语信息量积累得太少。
学外语靠的是信息量,这是我们这里反反复复说的一个观点。

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是没办法形成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无论是听、说、读,还是写。
多数人不会反对这个观点,但却是低估了这个量,以为带孩子多报几个课程几个班就可以搞掂。
但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英语好的孩子,很少报课外英语班,而跟我们罗列了一堆学了这个那个课的孩子,英语能力却不怎么样。
那是因为,英语好的孩子是在家里养出来的,而家里才可以提供较低成本的、较有效率的、量比较大的英语信息量的输入。
如果能善用课外培训班的资源,把它当作一个激发器,带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动家庭教育的进程,让孩子积极地从家庭生活环境中吸收积累大量的英语信息,这样孩子的进步会非常快,这样的投资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们一直在观察孩子们的上课情况,一直给家长们提供建议,但听的效果怎样就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在咨询环节,很多家长认为我们低估了他们孩子的能力。孩子本来仍处于能力培养阶段,家长却认为应该上能力发展阶段的课程;该上G1的,却想上G2;G2的还没过关的,就想到G3......  在课堂上,不仅老师推进课程推得辛苦,孩子遭罪,家长跟着受累;家长累了,我们这边只会更累!

再说听力语感训练,我们希望同学们趁着在这里上课的机会,在家里把听力也加强一下。象《粉红猪小妹》、《卡由》、《小乌龟学美语》,这些资源的视频、mp3,以及操作方法我们在Q邮上都不知发了多少遍,但事隔多月后却发现他们还在Q群中问同样的问题......

还有SR的学员,多次提过要引入听写环节,但目前除了榴莲说了几次下决心的话之外,没有一人跟我反馈进行情况。
殊不知,SR课程结束后,很可能他们会进入能力培养阶段的Let's Go 或是Side By Side之类课程,如果能够在之前打下一点读写基础,到时候就不会再惊讶地发现原来孩子不会写。

再看虫老师的帖子,进一步了解爱优思的课程和教育思想,受益匪浅。更全面了解这里的思想,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做好家庭作业。

我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大困扰。

[ 本帖最后由 小溪流水0 于 2012-5-24 09:0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Eva2002 + 1 + 1 说的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6:44:07 | 只看该作者
加二语文在进行中。三节课了,孩子也在适应。但是就内容来说,我们只是浮于表面,完成老师的要求。但是,感觉真正的学习止于此是不行的,易让孩子思考和对自己的要求太浅。

如果深入学习掌握的话,该怎么做?怎么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解决提高和时间的关系?

我在思考、摸索中。

听:每课的内容反复的听,培养语感熟悉内容。进而提问孩子,让孩子总结,复述。但是,现在的音频是一页一个,需要整合成一课的更有利于反复的听。

读:这个环节必须加强,也是输出的前提吧。在听的基础上,跟读,尤其是长句,断句去读。我对孩子的读,听辨能力太差。只有让孩子在听的时候注意,上课是老师如果能给指导一下就更好了。


写:孩子对简单的单词能自己拼读,而一直以来没怎么注重孩子的写,以为会读差不多也能写了。
意识的错误,昨天晚上让她默写读的内容。虽然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些陌生的单词孩子有误;也有语法错误。所以,写能发现孩子最根本的问题。而且,长期来看,写亦必须加强。

课文内容,也是扩展孩子知识面和培养能力的一个途径。加州语文里的很多故事还是很好的,而且对学习各环节的设计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对我们学习汉语也有帮助。

需要结合孩子的情况,随时调整创新。做教育孩子的有心人啊!
我是一个很粗线条、大大咧咧的人,但是孩子的成长让我改变了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Eva2002 + 1 + 1 我觉得你很细致啊!
dawnch + 2 + 2 我们的预习材料绝大多是一课一个音频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1 , Processed in 0.341356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