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宝宝独立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8 19:5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爱因斯坦
  我们都知道,宝宝的大脑发展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给予丰富的刺激会发展得更完善。然而作为父母却过于关注宝宝学习的结果,轻视了学习的过程。其实让宝宝学会独立思考,是他一生最大的收获,我们要做的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美国人特别推崇孩子的独立思考。要陪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拱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英国剑桥大学的迪-博诺教授说:“一个人很聪明或智商很高,只是说明他有创造的潜力,但并不说明他很会思考。智力和思考的关系,就好比一辆汽车同司机驾驶技术的关系,你可能有一辆很好的汽车,但如果驾驶技术不好,同样不能把车开好。相反,你尽管开的是一辆旧车,然而驾驶技术高超,照样能把车开好。很显然,这里在智商高和会思考之间画上了不等号。”
  
  多向宝宝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如果宝宝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大脑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因此,父母要想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就要多向宝宝发问。向宝宝发问,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宝宝的能力,问一些答案不是惟一的开放性问题,如回形针有些什么用途?如果让你去郊游,你会选择哪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可见,向宝宝发问还要有一定的技巧。
  向宝宝发问的技巧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了“十字诀”就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发问时以“假如……”开头,让孩子进行思考。
  “例”:就是让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多举例子。
  “比”:就是让孩子比较两件事物的异同。
  “替”:就是让孩子思考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就是多问孩子“除了……还有什么”。
  “可”:就是让孩子思考可能的情况。
  “想”:即让孩子想像各种情况。
  “组”:教孩子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并思考组合在一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让孩子类推各种可能性。
  
  引导宝宝提问
  
  一张脏了的白纸,宝宝会提出将它洗一洗;一只洁白可爱的绒毛小狗,宝宝偏要给它画条花裙子;一颗发了芽的蚕豆,宝宝会问:“它为什么会长叶子?”……您也许会奇怪,为什么这些我们大人看来荒唐甚至可笑的事儿,却常常在宝宝的脑中闪烁不停?
  宝宝对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那是开始独立思考的进一步的提升。
  爱因斯坦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一语道破了创新的真谛:好奇心、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地探求是成功的前提。
  请宝宝多一些提问,他就会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此时,您最好为宝宝提供创造探索的条件,支持、鼓励他大胆提问,相信他的能力将在一次次的提问中获得提高。当然,在回答宝宝的提问后,您还要适当地启发提问,或对宝宝的提问进行深一步的发问,引导他思考,帮助他掌握学习的方法。疑问是知识的钥匙。
  
  给予宝宝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关注太多,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其实放手让宝宝自己玩。这并不等于说父母可以对宝宝任意,而是在必要的指导和引领之后,远观孩子、“解放”孩子。自己玩并不是大宝宝的专利,父母可以尝试让小宝宝体验自己“当家作主”的乐趣。
  3岁半的鸣鸣正摆弄着自己的毛绒玩具,一会儿扮演熊妈妈,一会儿又充当兔妈妈,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对于喜欢的游戏或玩具,她总是很投入,能独自玩上很长时间。宝宝对于喜欢的游戏,思维能力也特别的活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宝宝一个人在房间里玩得不亦乐乎,你应该为他感到高兴,这是宝宝独自游戏的开始。千万别打破这个小小的私人空间,让他充分享受独自游戏的机会和乐趣。
  
  允许宝宝犯错
  
  宝宝由于年龄和经验都还少,思维逻辑能力还没发展完善,因此常常会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但我们必须要允许宝宝出错,用宽容的心对待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不要责备宝宝,更不要对宝宝失望,因为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他总能在一次次错误中总结着成长,在一次次错误中纠正着前进。
  
  为宝宝的独立思考创造感官环境
  
  0—4岁是宝宝感官发展最敏锐的阶段,需要各种感官刺激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父母在家中可以在视、听、看、说等方面创设感官刺激,促使宝宝自发去探索秘密、满足天生的好奇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07 , Processed in 0.09969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