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2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孩子们是怎样认识“教育”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8 10:3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news365.com.cn/bhygb/201205/t20120507_394541.html
日期:2012-05-06  作者:吴非    来源:新民晚报

孩子们是怎样认识“教育”的
  吴非

  儿童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我,他发现来就诊的一些小学生对病情往往并不像家长那样焦急,他们对医院的一切甚至饶有兴趣;有不少孩子仿佛很希望生一场不大不小的病,这样他就可以不去学校;他就能得到关心,也不会有人强迫他去做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

  这位儿科专家很了解儿童,我完全相信他的话,我也的确见过那样的孩子。然而,现在孩子们连生病的“待遇”也常常被剥夺了。我经常见到连生病也不敢请假的中学生,因为他害怕“拉下功课”;而少数家长,孩子生了几天病,即使老师没有要求,这些虎妈狼爸也会要他们“把欠下的作业补起来”!蒋士铨在《鸣机夜课图》写母亲那样逼迫自已苦读,是因为她自认为孤儿寡妇,处在绝境中只能那样挣扎;如今毕竟是现代社会,很多家长也有文化,对待子女教育应当有理智一些的方法,可是虎狼式家庭教育的新闻一波接一波地传来,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为什么不多和孩子们沟通,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呢?我的同事在写一篇教育笔记时,很想知道儿童眼中的“教育”是什么,于是她问儿子:“告诉妈妈,你知道,什么是‘教育’吗?”三岁的儿子平静地望着妈妈,慢吞吞地说:“‘教育’,就是骂小孩。”听到她的转述,老师们都大笑不止,笑过之后,所有的人都不得不感慨起来。

  真理往往在儿童手里,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没有任何忌讳地说出所看到的真相,只有他们,才会不加修饰地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中国式教育中的“骂”,让一名儿童对教育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又可能跟着他走过漫长的岁月,直到遥远,并传给下一代。

  有小学校长介绍,说老师一周内给全班每个家长发了30条短信,——并非是电信公司搞什么短信比赛抽奖活动,而是该校“教学管理常态”;事无巨细,教师都直接告知家长,家长不胜其烦,也不敢提意见。友人夫妇难得带孩子去公园玩耍,刚进公园,手机响了,是老师打来的。老师语气严肃地问孩子在做什么,家长支吾一会儿,只好说“在公园”。老师认真地说:“我并不反对游玩,但明天要检查英语背诵,请你把手机交给孩子。”孩子听说是老师的电话,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情,接过手机,老师要他把明天上课要检查的课文背一遍。荒唐的一幕就这样出现了:一家人站在公园里,让孩子对着手机背课文。孩子既恐惧又别扭,背得不好;老师让孩子把手机交给家长,对家长说:“情况你们大概也看见了,孩子已经这样了,还能带他出门玩吗?”就这样,一家人默默地离开了公园。

  我经常和中小学老师交流,也常听家长们倾诉,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不得已,但我最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教育的看法。固然,人在童年少年时对教育的认识未必正确,每个孩子都会依据自已的想象描述的模样,但是,我们能不能运用自已的智慧,让孩子们对“教育”有个美好的印象,留下生命中的美好记忆?为什么要让他们的教育记忆变得那样不堪?愚蠢的教师,加上愚蠢的家长,苦工一样的学习生活,一路竞赛一路考试,熬到大学毕业,有一份比较好的收入,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然后,自已开始做愚蠢的家长……人生,教育,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传承的么?

  孩子们究竟是怎样认识“教育”的,让我们都来听听他们的意见,好么?

建议:请您回家也问一下孩子,:“告诉妈妈(爸爸),你知道,什么是‘教育’吗?”看看他们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5-8 11:5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白分明 于 2012-5-8 10:30 发表
http://www.news365.com.cn/bhygb/201205/t20120507_394541.html
日期:2012-05-06  作者:吴非    来源:新民晚报
三岁的儿子平静地望着妈妈,慢吞吞地说:“‘教育’,就是骂小孩。”


我常常觉得,孩子从来就不是“傻小子”或“傻丫头”。他们也许知识不比我们多,但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却丰富又直接。很多童言童语,说出的都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5-8 12:06:4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我们家长最需要的是向自己的孩子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9:2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家问女儿,你觉得教育是什么,或者说在你的眼里看到的教育是什么,回答说“不知道,教育就是教育呗”。 已经麻木了?还是我问得太突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8 21:3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黑白分明 的帖子

这个问题太生硬了,太正经了,孩子觉得被考问了,就不会愿意回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23 , Processed in 0.13777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