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别讯息] [转]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30 16:5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辑:李芬芬  文:孙燕(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读者来信说,读初二的儿子突然不愿意上学了。儿子平时的成绩还算优秀,母亲百思不得其解。不想读书,那就是缺乏学习动机。家长先要弄清楚,“什么原因”让孩子不想读书,不是“为什么”。因为当你问孩子“为什么”的时候,言外之意,孩子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有的孩子真是不适合走一般的读书之路,而有自己特别的梦想、特长或爱好,这就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探讨他/她的生涯规划。人对当下缺乏动力,往往是因为看不清楚前面的方向。当孩子清楚、认可方向后,自然就有了学习动力。有的孩子觉得读书无用,尤其是当家里物质条件较好时,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来分析,就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已经满足,其他就是爱、归属与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了。家长可以和孩子谈谈,找到能调动他们动力的切入点。孩子不想读书也可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和个别同学的关系,某个老师的一句话……把孩子说的事当回事,孩子才会把你说的事当回事。

和孩子对话,不是要"搞定",而是平等地沟通,也许你跟孩子聊学习,孩子会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有一位资深的中学老师认为现在孩子不想学习是缺乏信念所致,青春期正是思考人生的时候,孩子想这些问题很正常,也是好事。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种要成长的动力。家长并非要制造出这个动力,而是要帮助孩子把内在的动力激发出来。

来源:《心理月刊》2012年五月号


[ 本帖最后由 1717 于 2012-4-30 16: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6:56:54 | 只看该作者
ARCS--一动机激励模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凯勒(John Keller)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可从4个方面着手,即:注意力(Atention )、相关性(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 和满意( Satisfaction ),简称ARCS模型。
模型的主旨:首先要引起孩子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其次使孩子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自己密切相关;第三要使孩子觉得有能力完成任务,从而产生自信;最后让孩子产生完成任务后的满意感。
家长可以用个人化或情绪化的材料唤起孩子的感知,用提问、反论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用形象化实例增加学习的情趣。要与孩子共同制订目标,说明学习效用。在学习上给孩子决策机会,帮助孩子将成功归因于自已的努力和能力。还要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新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用表扬、正面反馈、象征性奖励等办法,促进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满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7:00:10 | 只看该作者
相关绘本:

《长大以后做什么》
文:[日]寮美千子
图:[日]秦好史郎
译者:彭爵
南海出版社2007-09
定价:22.00元
《玛修的梦》
作者:[美]李奥尼
译者:阿甲
南海出版社2010-08
定价:25.00元
《毛头小鹰》
文:[美]卡鲁斯阿鲁哥
图:[美]杜威
译者:柯信华
明天出版社2011-02
定价:31.80元


图片请自行网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7:51 , Processed in 0.2302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