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88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转帖】正面评价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9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善待学生的黑点

[2009-1-1616:12:00|By:dfdf]






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董霏

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带着久违的清新吹进了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更是涤荡着年轻的心,在与课改同行的日子里,我实践着,探索着,努力使自己善于思考,成为一名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案例描述:

有一次上阅读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让一位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出来朗读。唉,他读得实在差劲,一句简单的句子竟读错5个地方,我实在忍不住,就说:“怎么搞的,读成这样子!”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也纷纷评价起来:“他读错了4个字。”“他添了两个字。”“他读得结结巴巴的,一点也不流畅。”“他老是重复。”……那位同学,面对居高临下、毫不留情的点评,一脸羞愧,只好灰头土脸地坐下了。接下来他显得坐立不安,注意力很不集中。我猜想他的心已经七上八下的,老师和同学地指错让他心神不宁,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以后的一连几天,这个孩子始终不主动要求读课文,听同学读课文时也是无所事事。

此后的一周,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惊弓之鸟》,其中有一个这样的片段:

师: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大家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

师:停下来,把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

(该生第二遍仍然把“”丢掉了。)

师:再看,“”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

生(读):

师:对了!“”字读出来了,第三遍读对了。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经验好不好?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生:要看准课文。

师:对!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

生:三遍!

师:三遍不行,四遍!反正时间多着呢!这就是你的经验。再往下读。(该生一直读到“”都没错一个字。)

师:非常好!非常好!接着往下读。

生(读):(把“弦xián”读成“xuán”了)……

师:再读这句话。

生(读):

师:对了。

生(接着往下读):(该生添了一个“”字)

师:很遗憾,多了一个字,再读一遍。

生(读):

师:你很顽强,不怕失败。(笑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胜利。请接着读。

(该声接着往下读,再没出现错误)

贾老师的“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不行,四遍!反正时间多着呢!这就是你的经验。”“非常好!非常好!接着往下读。”“你很顽强,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直到胜利。请接着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初读课文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非常流畅,有的略有小错,而有的却错误百出。如果我们纠缠在那些错误之中,不仅耗时多,而且还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丧失学习的兴趣。效果真的很不理想。还不如学习贾老师,虽然短短的几句话语,却暗含着老师的期望和信任,使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这一天,我做了一次尝试。在初读课文前,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评价状态,并对孩子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仔细听读,听后说说他的优点。然后,我分别叫了几个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初读课文,听到了这样的评价

生:他的声音很响亮,这一段只读错了一个字。

师:是呀,请把这个字再读一遍。看准了,再读一遍课文。

生:他比以前进步了,只重复了一次。

师:为他的进步鼓掌!

生:他的第二句读得很流畅。

师:某某,愿意读一下其他两句吗?

生:他不仅读得流畅,而且有些地方很有感情。

师:不愧是班中的朗读之星,还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想不想像她一样地读?

整堂课,学生都处于一种激昂的读书热情之中,哪怕是平时羞于读书的学生也是如此。有的学生读得很正确、流畅,有的还能声情并茂。看来孩子们被吸引住了,努力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我,也感受并分享了学生的喜悦。

反思:

从同样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教师以等待和宽容看待学生的“尝试”,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喜悦。有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把微笑献给学生,把欢乐和自由还给学生,把成功的喜悦带给学生,是完美教学艺术的展示,更是良好师德修养的体现。”

本案例如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鼓励表扬,激励是一门教育艺术,它对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是鼓舞,对尚未取得成绩的学生的作用乃是唤醒,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它让学生树立自信,感到自己重要,进而产生内驱力,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事。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激励因素是发挥人的作用的因素,包括求成、求知、求美,比如获得好评、取得成就、追求竞争胜利等。学生一旦激励因素满足了,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的积极评价随时都有,到处可见这是教师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上进心强的心理,恰当地把评价机制引进朗读中来。它刺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你看,“学生们争先恐后,个个不甘示弱,将课文读得淋漓尽致”就是这种效果的生动写照。

任何教学都需要评价,否则就无法得到改进。评价具有导向、诊断、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正面的评价、热情的鼓励不仅能够鞭策、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同时它也是一种积极反馈。比如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作业和练习,教师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其本身就是信息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了学习积极性的持续高涨。案例已证明了及时反馈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积极评价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当然,如何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我们不能仅看表面现象,而应掌握其基本原理。

认知心理学家把促使学生学业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分成三种内驱力:

一是认知内驱力,也即求知欲,就是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愿望。小学生好奇好动,喜欢凭兴趣做事,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和兴趣促使他们认真学习。这是认知内驱力。如果学生学有所得,得到满足,反过来又增强了认知内驱力,更加爱学,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满足这种动机的激励来自学习本身,所以它被叫做内部动机。而内部动机是学习最可靠的一种动力。

二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它是学生为了在学业上赢得荣誉和成就的一种需要。它往往与自尊心、荣誉感、功利主义联系在一起。不仅能推动他们完成当前的学业,还能促使其对将来的学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是一种外部动机。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再配合内部动机(认知内驱力)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

三是附属内驱力。这是学生为了获得其他人的赞许、奖励而学习的一种需要。这种学生往往在感情上对给其赞许、奖励的师长产生依附性。存在附属感,所以叫附属内驱力。这也是一种外部动机,是不稳定、不可靠的动机。

上述三种内驱力,随着学生年龄和个性的变化而变化,在学习中起着大小不同的作用。比如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时期比较突出,小学生努力学习,求得好成绩,大多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和奖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附属内驱力逐渐减弱。

明白了争取在评价中获得积极的鼓励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外部动机,那么我们再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时才能有的放矢: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它只是一种外部动机而加以忽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这种“奖励”作为刺激学生学习和提高质量的唯一手段而不看时机、不顾条件地去滥用它。否则,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为评价而学的不正常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shwyyan + 5 + 5 正面评价是正向心理循环中的一环。
我爱飞飞 + 3 + 3 好文章,应用到家庭中更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3-21 01:00:12 | 只看该作者
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喜悦。
-----------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3-21 08:26: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来教自己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3-21 09:54:0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应用到家庭中更好。谢谢楼主转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21 10:53:06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儿子朗读就是这样磕磕巴巴的,我就是经常打击他的。
看来要改变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3-21 13:35: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受教了。对孩子正向引导的确要好得多。用负面的打压的方式养育孩子,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3-27 06:08:1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如此,与其责骂不如正面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46 , Processed in 0.32765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