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cpe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言两语之五:加洲,home school等教材与国内教材的对比,更应该适用“拿来主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6-21 17:47:2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理念不一样 ,教材当然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但是如果一直在国内,就要适应体制内教学。羡慕来也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2:09:5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理念从何而来?是从成年人为什么活着而来!怎么活而来!教育就是成年人如何把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告诉给民族的后代。

教育理念不同,是因为活着的理念不同。

有的民族建立人间天堂,有的民族建立人间地狱,就象李承鹏所说:有国家的人对比谁更优秀,而我们国家的一些人,就会比谁更烂!

国内的孩子的又如何?每个孩子从出生,就有得到知识和真象的权利,而不是必须被谎言所蒙蔽,必须满足一些老师的私欲,一些教育机构的私欲。

所以这不是羡慕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的选择的权利。

国内的很多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这种选择的权利,让孩子也放弃了这种教育的权利,不管这个群体人数多少,这也不能说明他们是明智的,对比一下国内外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差距,结论是非常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2:22:4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体制内的教育是什么特点?

看看我们周围亲戚朋友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所学的成果,每个家长有不同的体会,特别是经历了教育15年产业化改革以来,所突出的家长出钱择校,老师收钱补课教育问题。

体制内的教育是基本特色之一是什么?

没有任何的特色,没有任何的主题内容,没有任何的思想延续,上学就是为了考试,很多老师借机收钱。

一句话:教育就是初一一个样,十五一个样,现在是什么样,还无法说清,因为还在改!

在论坛的很多家长,不是羡慕,是已经有勇气去放弃,有勇气去选择自己孩子成长的轨迹。而有些家长,恰恰是自己的懦弱,不仅放弃了本来应当自己的进行选择,也替代孩子放弃了孩子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27 00:32:1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不出国的,更要借鉴美国的教材和教育理念,我理解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首先,当今这样的礼崩乐坏的社会,怎么把孩子教好,让孩子内心强大起来,是需要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不然就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制教出来的人才大家有目共睹,除了少数有天分的人,不管怎么教育也能有骄人的成就,其他人成年后都在干什么?创业成功的只有极少数吧?而只有更少数的人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创业成功的吧?所有人都在拼爹,没有条件拼爹那是没办法。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创新能力带来的现状。

所以我觉得,如果不出国,想在国内活出个人样来,还真需要学习人家美国的教育理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7:14:53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应该只局限在国内的体制、国内的教育理念等等固有的思维中,除非是老师,因为老师是这种体制,这种教育理念的受益人,只有他们这些人才是维护这种体制、这种教育理念的坚定份子。

在孩子选择小学时,我找了一些国内优秀小学教师派到美国、英国等小学进行考查而后写并公开发表的论文,这些文章大多在小学学习的形式上,比如:作业问题,上课讨论,上课分班等等,当然这是教育理念的组成部分,所以现在的很多教改措施,也大都是借鉴国外:减少小学生在校时间,减少作业,增加动手能力等等方面。

可是,教育理念重中之重是教育的内容。而这个,在教师出国考查中,基本提及的很少。作为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美国系列教材二年级,感觉到国内与国外教育理念的差异,是学习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7:34:05 | 只看该作者
是国外的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国外的教育方式,

而不是国外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国外的教育内容。

比如:国外小学的课内的自由讨论,

源自于二年级的教育内容:speech free,express free,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自由,和说话的自由。

而我们的孩子,没有这个学习内容,家长也没有这个,所以学习课内,也不可能有自由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3:56:01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汉字的劣势也体现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过去国内对汉字的讨论很多,大多是情绪化的语言较多,但最突出的差别是在计算机的应用而体现出来,

根据目前,计算机对英文和汉字的存储计算,百度公开的资料:

7000个汉字,需要1750K 存储单位,而7000个英单词,只需要10K存储单位。

同样,在人的大脑的存储也一个道理。如果使用7000个汉字的存储来学习存储英语单词,可以达到120万个英语单词的空间。而只是到了2012年,英语单词也刚刚达到100万个。

汉字的使用,让国人在学习7000个汉字的过程中,等于学习60万个英语单词的精力和时间。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在同龄时,有着种种人文的差距。等我们的孩子把7000个汉字学完,国外同龄的孩子已经阅读完基本的人文著作了。因为在小学阶段掌握了一万到二万个英语单词,就可以阅读大量的知识。

所黑格尔也说,中国的文化是人类的幼年,也是应该考虑到了汉字的劣势。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3-7-3 14: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5:17:2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从汉字的自身的劣势,注定了在一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要在信息的输入量上,远远少于使用拼音文字的同龄孩子。道理很简单,等我们的孩子学会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拼音文字的孩子已经阅读很多了,而等我们的孩子阅读了,人家已经扩展了。

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毛主席也说过,汉语要走拼音化的道路。这都说明,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差距,不是不知道,只是我们这些家长还不知道!

所以我们的汉语教学,永远的主题就是改革,但是与英语的教学差距,在内容上,越来越大。实际,是不可追赶上的。

而很多孩子,语文学不好,特别是男孩子,这不是因为这些孩子学不好,是不可能学得很好。

这也是为什么语文教学,都是以应试为主,因为除了应试之外,也没有什么可学的!

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中国的小学生与国外小学生的差距开始产生,而这个差距,影响他们的成长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3:54:5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在学习英语三年级HEALTHY 健康教材,其中有头脑与情绪的健康部分,也出现了与三年级小学教材不一样的理念。

健康教材的理念出自哪里? 还是从3500年前的BIBLE而来。

Good character: caring, respect, trustworthiness, responsibility, citizenship, and fairness.

caring :理解为关爱。

respect: treating others as you want to be treated. 这就是BIBLE中的金律,你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

trustworthiness: tell the truth,讲真话,不可说谎。

responsible: you can be counted on to do what you say you will do . 说到做到。Jesus:  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还有剩余的两个,citizenship and fairness,

如果说前面这几个都在古文中有所体现,程度不同,但是citizenship and fairness,却正是古文经典所剥夺中国人几千年的理念:

公民(即人)的权利和公平。不解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18 , Processed in 0.208016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