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孩子一年级拿回来的数学书,让我大吃一惊,因为现在的数学书就是美国(新加坡)小学数学的中文版,只是少了分数,(FRACTION),钱,由美元换成了人民币。
如果再仔细考查各门课程的不同,发现美国的教材不仅知识点全面,而且自学习起来轻松,说明美国的四系列教材把握了孩子的学习心理发展。
但是国内的教材就显得有些用词华丽,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国内的小学教材不是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是展示编者的高深的语文水平,但是这样的文章与孩子的心理有距离。
因为我让孩子自学,发现他经常能读懂英文书,但是中文的教材自学有的就不懂,因为很多词查新华字典也看不明白。(新华字典没有少儿版,而英文字典有first dictionary, children dictionary)
又比如:奥数教程,经常就几个公式,书中讲的看不明白,没办法,只能花钱上奥数补习。如果用学生的看得懂的语言讲出来不好吗?但是真的是没有这样的人写这样的书。
再比如:作文,还没听说过应该有一个标准的作文吗?哪不成了八股文?可是如果老师就是要求你一个标准,否则分数上不去,没办法,只能花钱上补习。
时间一长,发现本来很简单的一事,为了让学生花钱补习,讲得很少,但是看上去很难,这种事在初中,高中发生的更多,学生不明白,没办法,只能花钱上补习。
本来不应该现在讲,不顾及学生的心智,提前讲,学生听不懂,没办法,只能花钱上补习。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考试,大量的难题,怪题让学生无暇作任何想作之事。
最后学生被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没时间体育锻炼,身体差,带眼镜,成了普遍的事。
国内的考试难得有点离谱,除了考试之用,基本也没有和实践相联系的,只能体现出难怪题的存在,与生活,科学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温总理讲了一句:教育要让懂教育的人来办。这说明教育产业化十五年,是失败了,教育产业化,肥了一些老师,也害了几代学生。
所以说现在来看,在还没有找到教改出路的思想混乱期间,与其说等着搞教育的找到新的思路方法,(就怕等到孩子长大了,也没找到。)不如直接使用美国这四个系列开始学习(所谓的拿来主义),知识也得到了,英语思维也形成了,最大的可能性是:孩子通过英文知识的学习,找到自己的爱好,兴趣,终身受益。
至于教改,家长的期望就不用改课本了,象数学也是美国数学的中文翻译,这还改什么?学校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我们孩子就可以了,比如一天上半天学,或者一周上二天课。业余时间学什么,家长心理有数。当然这只是做做梦。
也许明天老师就会要求你的孩子出去补习,但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一切,我赌孩子用英语学习知识,就不管这些。
忘了最主要的部分:国内教育最害人的是教学方法:添鸭式教学。直接把孩子的创造性,智慧的火把全部扼杀。但是自学的养成又需要从小培养。如果小学没有培养成,到了初中,想学什么,知道如何学的人,少之又少。反之,如:美国四系列教程科学:让小学生象科学家一样思考,教给孩子学习思考的方法,这两者形成了对比。看看周围的高中生,大学生,基本都是听课的多,自己看书学习的少,也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没有人文思想,没有活力。所以不仅用英文学知识,还要用英文学习到真正的学习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2-2-28 18:0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