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va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理念] Eva的学习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3: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0 伊伊妈妈 的帖子

非常非常感谢伊伊妈妈!感谢你的各种建议。

现在想想,在Eva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走了很多很多弯路,做了很多无用功,实在是很后悔的,来到这里,得到大家的很多帮助,理清一些思路,慢慢来进步,真的很感激!

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3:30:42 | 只看该作者
2012-6-14
今天课前复习了Ben Franklin的内容,念一遍课文,查一下不懂的单词的意思,中间老妈发火了,因为让她反复念念错的单词,不肯,非自己乱念,气得我发飙了,有好的方法告诉你为什么就不肯照做呢?!结果最后预习又没来及做。

今天上A close look这部分内容,因为没预习,好多词都没念对,有些词老师问意思的时候,我听Eva怎么一个劲嗯,不回答,探头过去一看,人家正在查在线词典,怪不得回答那么慢!!!

今天的一些问题感觉有点难度,需要理解,感觉Eva的理解力还稍欠缺。老妈我只记得一个问题了“What do you want to find about plants?”忘了Eva怎么回答了,反正句子是乱七八糟的。还有一些好像是问各种学家,如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生物学家…分别是研究什么的?还有好像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很喜欢这种形式,不过Eva的阅读理解还有待提高。

头疼的是Eva很不谦虚,不能听取大人的建议,总是自以为是,效率极低,跟她建议应该怎么做,非强辩说自己的好,咋就这么不懂事呢?!Eva爸爸说是老妈的方式不好,老妈也有点自以为是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大大姑娘 + 2 + 2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孩子自己会成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12-6-15 10:0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a2002 于 2012-6-14 23:13 发表
非常非常感谢伊伊妈妈!感谢你的各种建议。

现在想想,在Eva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走了很多很多弯路,做了很多无用功,实在是很后悔的,来到这里,得到大家的很多帮助,理清一些思路,慢慢来进步,真的很感 ...


是的,我记得来的时候帖子太多,无从入手,就是伊伊指点了一些首先拜读的入门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12-6-15 10:56: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a2002 于 2012-6-14 23:30 发表
2012-6-14
今天课前复习了Ben Franklin的内容,念一遍课文,查一下不懂的单词的意思,中间老妈发火了,因为让她反复念念错的单词,不肯,非自己乱念,气得我发飙了,有好的方法告诉你为什么就不肯照做呢?!结 ...


关于上课查字典的问题,我觉得虫老师在另一个妈妈的类似问题的回帖的内容可借鉴:

“本来查字典没什么,但是查字典比较费时间,既然有老师在就不如直接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没法猜时就不如直接问题老师,这样一节省时音,二练习了发问,三也让老师知道什么学生什么会什么不会”

我觉得要不仅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更要说清楚为何我们觉得这是正确的,其他方式的问题可能在什么方面。

假如孩子有怀疑,我觉得也是正常的,正如Helen妈妈说的,要允许试错。否则我们既鼓励孩子勇于探索,又限制其探索,就有点自相矛盾了。

我们要做的也许是让试错的代价尽量小一点,以及尽快让孩子自己体会到不同方式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12-6-15 14:26:3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真好,爸爸妈妈一起上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Eva's_father + 1 + 1 一起努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21:45:36 | 只看该作者
2012-6-15
今天上picture story,一开始复习了第2课的vocabulary,blow和blow on的差别忘记了。Describe pictures还是语法错误一堆,今天感觉几乎没有一句句子语法是对的。今天第二课上完,第3课老妈没听清主题,先上了vocabulary。Eva上课一会插上耳机,一会拔掉耳机,害老妈听得断断续续的。等着看今天的录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12-6-15 22: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6 Eva2002 的帖子

我们的Picture Story跟在你们后面,踩着你们的脚印走啊。向你们家小妹妹Eva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12-6-16 21:34: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hh223 于 2012-6-15 22:44 发表
我们的Picture Story跟在你们后面,踩着你们的脚印走啊。向你们家小妹妹Eva学习。


Picture Story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特色的。由于我们家Eva也在上加州G1(每周两次课),为了不让孩子的学习负担一下增加得太多,Picture Story一周仅上一次课。目前看来,她还是蛮喜欢爱优思的课程的。

在爱优思,我们也是新手,并且Eva一年多以后还面临小升初,如何平衡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虽然小升初没有统一考试、但是竞赛成绩以及各校的书面测试其实也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小孩的时间是固定的,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每一样又都是很重要的,又不想将小孩压迫得太厉害,几乎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22:08:34 | 只看该作者
2012-6-17
今天的G1课程开始的内容还是有关scientist的,老妈听得有些单词Eva不熟悉:soil, observe, make a plan, amount, measure, identical, follow, conclusion, communicate, result, record the results. 老师反复教Eva,Eva看来还是不太容易掌握,虽然学过一点自然拼读法,可是看来没能实际应用。要早点知道这里就好了。

后一部分是新课,Have you heard this silly tale?这个部分先预习了一下,也查阅了glare, trick的含义,不过上课的时候Eva还是忘记了,只听她沉默半天之后,叽里咕噜了一堆不知什么东西,老妈没听清,也不知老师听清没有。Eva但凡没有把握的,那声音立刻就非常低,非常的含糊,下次得请老师多提醒她大声些,让她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

老妈不能坐在 Eva边上听课,坐边上她就不愿动脑筋,只有靠听了,虽然没法看到教案了,但也能感受到虫老师教案的精心设计。

ps. 突然又想起一事,上Have you heard this silly tale?之前,老师问Eva有没有喜欢的故事?妈妈有没有给讲过故事?Eva想不出故事名字,竟然一概回答NO。气死老妈也。估计那头老师也很纳闷,这个妈妈连故事都不讲的么?

[ 本帖最后由 Eva2002 于 2012-6-17 22: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12-6-18 02:05: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va2002 于 2012-6-17 22:08 发表
2012-6-17
今天的G1课程开始的内容还是有关scientist的,老妈听得有些单词Eva不熟悉:soil, observe, make a plan, amount, measure, identical, follow, conclusion, communicate, result, record the result ...


关于没把握声音就低,我觉得可以理解的。俗话不是说理直气壮嘛。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我觉得Eva有时讲话声音太小的原因是信心不足。

信心不是要求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就如孩子高考,家长一味说不要紧张是没有意义的,其实是空话,只有具体的解压措施才有价值。

提高信心一是学习内容要合适,让我和刘翔比跨栏,我也没信心。二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向刺激的感受要较多地大于负面刺激。例如,假如我在餐桌上讲笑话,若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许会越讲越来劲,越来越放松。反之,可能没有信心讲笑话了。

因此,我觉得没必要过于强调声音小这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在其声音大小合适时给予肯定,以及在合适的环境下得到合适的正反馈(假如表现不佳,违背事实的吹捧和“鼓励”并不合适,孩子自己也有感受和判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9:01 , Processed in 0.08532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