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4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分享] 转帖:中国故事之大学生贬值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2 11: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版权声明:



   
【北大才子咋就不能当屠夫】2003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曾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当年,陆步轩以全县文科状元考上北大中文系,毕业后进企业。企业破产后,2000年租房办“眼镜肉店”,打造出闻名全国的“陆步轩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此行为是否浪费人才的大讨论。

出处:
http://news.cn.yahoo.com/lingleijiuye1/#lingleijiuy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19:25 | 只看该作者

  • 【卖猪肉也照样卖成千万富翁】五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毕业于北大靠卖猪肉卖成千万富翁的“广州猪肉大王”陈生,以年薪8万聘30个岗位,竟引来包括中大、华工在内的1500多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前往竞聘。而前来应聘的研究生们也不避讳:高薪是他们丢下面子卖猪肉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0:10 | 只看该作者

【放下身段,曲线就业辟蹊径】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放下身段,流入了传统意义上的“非高学历行业”。他们绕开激烈的正面竞争,转入就业偏门,实现“另类就业”或“曲线就业”。他们有的毕业于名校,却干着不起眼的工作;有的学的是热门专业,毕业后却另辟蹊径……图为2010年9月3日,在宁夏固原寨科中学,特岗教师贾亚娟下课后抱着电子琴返回教研室。贾亚娟大学毕业后,应聘来到贫瘠山区成为特岗教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0:47 | 只看该作者

  • 【擦鞋也能擦出200分店】“初生牛犊不怕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多怀抱梦想,敢于尝“第一口鲜”。来自湖北十堰的徐成春家庭贫困,靠四处打工勉强读完大学。2001年大学毕业后他的梦想是创业,他发现,只有擦鞋的投资门槛最低,一个箱子、一张小凳、一套简朴的工具就可以开始干了,经过5年的经营,擦鞋店从一家店发展到全国200多家店,徐成春的资产滚到100多万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1:15 | 只看该作者


【贪玩学到拉糖真手艺】王莹是江苏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店老板”。因为偶然的一次“贪玩”。他跟一位做手工姜糖的老艺人学到了手艺。出于对传统手艺的兴趣和对市场的敏感,毕业后他和几名同学在扬州东关街开办了一家名为“扬八怪”的姜糖店。如今已经开了多家连锁店。图为2010年5月27日,大学生王莹在姜糖店的制作间内进行“拉糖”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1:40 | 只看该作者

【卖红薯照样卖出名堂来】大学生就业难说到底就是家贫大学生就业难!家庭重负让他们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生存。来自邵阳农村的李铿锵,5年前来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就读国贸专业。由于家里困难,大学期间摆过地摊、收过废品、开过寿司店。毕业求职时发现待遇太低,难以撑起家里的经济重负,“卖红薯”的念头便闪现了。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创立了10家连锁店,3家是自己的,另7家则是找不到工作、家里条件较差的同学加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2:12 | 只看该作者


【就业,既拼能力又拼爹?】就业,拼能力也是拼“背景”,选择一条常人少走的就业路,或许也是一种无奈。就业资源优先,“特权抢食”后,又能剩下多少残羹剩饭。当权力赤裸裸展示其优越性,当“贫二代”为求一职东奔西走而不得时,这种反差只能让弱者选择放弃。普通百姓的子女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动力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

[ 本帖最后由 1717 于 2012-3-12 11: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2:34 | 只看该作者

【殡葬业挤破头是好事还是悲哀?】一些大学生的择业让人目瞪口呆,但再看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又似乎“合乎常理”。2009年3月,上海出现418个殡葬岗位吸引5000名大学生现场咨询的新闻。大学生争相竞聘殡葬工,并非完全是由于“就业难”,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殡葬业待遇太诱人。据行内人士透露:“工作稳定,至少比公务员待遇要高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3:09 | 只看该作者

【民工为什么不能每天赚300元?】当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时,北京民工每天300元的待遇引来热议。据北京一家安装外窗的公司介绍,现在北京部分安装小工的工资已经达到了每天300元,而且是一天一结,北京建筑行业对农民工求大于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4:03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其实是好事】一边农民工招聘,用人单位找不到工;另一边大学生求职,市场人满为患,曾经的“弱势群体”变得紧俏无比,即便上涨工资也无济于事;而过去的“天之骄子”变得无人问津,就算自降身价也于事无补。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生这棵萝卜到底能不能填补农民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23:17 , Processed in 0.20457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