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到的一篇好文章,分享之怎样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用此方法保证让孩子能考上国家重点大学)
周教授讲述的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孩子的能力,目标直接指向考分......一定要认真的看完,只要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个不用质疑的. 如果你把这套方法教给你孩子的时候,孩子还给你的一定是硕果累累的金秋!- 当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时,正是帮助孩子的最好时机。因为大树从来不是在温室里长成的,而是在风霜雪雨的洗涤中参天的
一、学习的“三大要素”: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有:
1、规范的学习行为;
2、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效学习方法的形成:当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为稳定的行为;当稳定的行为持续三个月,超过了100天就可以成为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以后就会形成孩子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上新课之前能有效的预习将要学的课文; 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让孩子先复习后再做作业 ;记录每次完成作业的时间。
二、 学习的“八大环节”。家长要具体从八个方面进行着手,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1、计划管理:要让孩子制定好整个学习计划(什么时间学什么的计划表)。
2、预习管理:有效的预习:“读、写、练(做习题)”。用两三分钟把全篇读完,把不理解的写在预习笔记本上,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家长要用预习管理表来管理孩子,预习了打钩,没预习打X. 要赏识鼓励孩子坚持下来,每门新课程预习的时间5-8分钟足够,不要太长,太长影响预习质量。有效的预习是提听课效率、质量以及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
3、听课管理:家长要同孩子沟通,不要爱屋及乌讨厌某某老师,喜欢某某老师,导致偏科。听课要跟着老师思路走,抓重点,当堂懂。将自己预习记录本上所记的重点和难点听懂并记忆在脑子里。
4、复习管理:有效复习的核心:一是让孩子闭目回想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想起来的是已经掌握的,等于重新复习了一遍,回想模糊的地方正是需要复习的;想不起来的要从头再学。二是查阅一遍就可以查漏补缺。三是让孩子复述课文(听明白不是真明白,说明白才是真明白。)。每隔一段时间(20天左右)要复习才能记牢固。
5、作业管理:要限时学习,超时说明方法有问题或不懂、不会。45分钟内不要动,不要三心二意,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然后休息10分钟再学。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孩子做到:
⑴不复习不作业:做作业前必须先复习。
⑵不计时不作业: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一定要让孩子记下来。,
⑶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做完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有无错、漏。
⑷不小结不作业:作业做完一定要让孩子写小结,学到了什么。
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在叫孩子将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记录下来。并要限时学
习,学习时间不要太长。
6、错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管理本”将做错了的原题记录上后,写明错的原因,再将正确的解答记录下来,并将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都记上。并归纳错题的题型,过一个月后复习一遍。还不会做的,要更进一步查找原因)。
7、难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难题管理本”将难原题和解答方法记录下来,
以及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都记上。归纳题型,有一个统计的功能,看属于哪个知识点,重新巩固在解难题时要让孩子先做,在20多分钟都解不了的题,允许孩子可以问其他人,弄懂其解答的道理。
8、考试管理:用丢份统计表来统计每次考试,看问题出在哪里,是审题或是计算错误。除学校考试外,并每隔一个月把学生的错题、难题的原题抄下来让孩子再做一遍,达到温故而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