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共读读书会] 信谊图画书工作坊:“说文 说图说书”之说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 10:3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间:2011年11月28日 14:00-16:00

主讲嘉宾:

张杏如执行长、陈致元先生、曹文轩教授

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说文——

何为绘本?在我对绘本更广泛更深入的接触之后,我越来越觉得绘本是难以界定和定义的。我隐隐约约地觉得,我们关于绘本的各种说法,大多都具有独断的意义,这就是我要站在这里发表这个看法的背景。我们往往把一种绘本的特征引申为全部绘本的定义,或者说,把绘本的某一个路数,扩大为全部绘本的路数,并将这个路数法令化,本质化。以为凡绘本必须在这一路数上,凡不在这一路数上的,就一定不是绘本。那么下面,我就绘本作者的组成方式、文图配合方式等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绘本作者的组成方式

与儿童文学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绘本的作者确实有它特别的方面,因为相当数量的绘本,文图为一人。对于这样一种方式,我们尽可以谈论它的诸多好处,但不能因此就断定这便是绘本最佳的作者组成方式,更不可将这种组成方式描绘成一种方向,以为只有在这个方向上,才有可能制作出优秀的绘本。实际上,绘本作者的组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都是可以的。就目前中国的实际状况来,我的判断是——关于在这个判断,我曾经与明天出版社原社长刘海栖交换过看法——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原创绘本,常常会由画家和作家共同完成。可以构思一个精、巧、美的故事,同时画又是一流的画家,并可以把故事画出来的,我以为这在目前的中国大陆还比较少,可能不能成为普遍的组成方式。但这肯定不是中国不能出现一流绘本的症结所在。相反,我倒以为,如果我们不能出现一流的绘本,愿意主要是没有漂亮的故事。

我作为搞文字的人,在我心目中最好的绘本,它的最主要的品质是有没有一个漂亮的故事,这是我衡量绘本非常重要的一个尺度。我们有画家,画家的资源倒是可以进行无限量的挖掘,但是故事,我就想要问在座的诸位,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吗?我对此并不是很乐观。所以我的看法是在目前的中国大陆,绘本作家的组成方式,最主要的可能还是画家和文字工作者联手来做更好一点。

二、画并非是至高无上

绘本、图画书,顾名思义,图画是本。我们确实看到的是极其讲究,费工费时的画法,比如《铁丝网上的小花》,那些绘本使你在翻阅的时候时常有不光明的想法,这就是,把它一张一张地撕下来,然后用精致的小木框装好挂在墙上。不少绘本确实是因为它的画成就了它们。我就曾经说过,好的绘本每一页都应当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品,可以一幅一幅地剥开来出售。这些绘本的绘画,一、表现了精湛的绘画艺术,二、有很多绘本之画特有的机关设定,三、单在工时耗费这一点上就足以高价出售。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绘本的画就是至高无上的。事实上,不少人口口相传的所谓的经典绘本,就绘画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功夫,它们只不过是一般的画而已,甚至是很一般的画。简单的线条勾勒,大红大绿的颜色平涂,既无独到的画面,也没有功底的显示。但因为有一个精彩悦人的故事,使这些绘本依然成为优秀的绘本。这些绘本的画的水平,我想在中国大陆,可以搜罗一个加强营了。从我个人的欣赏趋向而言,我当然是欣赏如我上面所说的,每一张都可以独立作为艺术品欣赏的绘本,比如姚红女士画的画。但我还是想说画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事实上许多口口相传的绘本,其绘画是一个一般画家就可以画出来的。

三、画与文可以平行进行

我们倾向于这种说法,那就是,好的绘本,是画与文共同完成的一个故事。画承担文字未完成的部分,文字承担画未完成的部分。它们和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成的叙述。这些绘本,画与文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画就成了令人费解的画,而文更成了令人费解的文。绘本的文是空缺性的修辞,因为那一部分修辞是由画去完成的。我们把这一点看成了绘本的基本属性之一。而我以为,这一点固然可以作为绘本某一种很重要的品性去强调,但绝不可以作为一个绝对的判断。如果这样做,就是作茧自缚,庸人自扰。事实上不少绘本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那些原先并非是为绘本准备下的精湛的文字作品,而后转而成为绘本故事文本,如何遵循这一原则?因为那些文字在几十年前是由一个作家写的,在写这一个作品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有一个人会根据他的这些文字画成一个绘本。事实上,这些文本的一些作者甚至早已不在人世了。他们在写作这些文本的时候,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文字文本进行经营的,而从来没想过它以后会成为绘本的文本。但就是这些文本依然成为以后很多优秀的绘本的故事文本。可以有这样一些绘本,画就是画,文就是文,它的配合主要是画对文的配合,这种画可以是解释性的,展示性的,文字是可以脱离画而独立存在的。当它与画相结合的时候,就变得更加生动,并且由于其自身的优美,使读者越读,就对画有越深切而美好的感受。

我的观点很清楚,绘本可以有名词范型的绘本,也可以有形容词范型的绘本。有这样一种绘本,文字世界也花枝招展。我随便举个例子,我们说“太阳升起来了”这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我们不必因为画面上画了太阳升起来了这个情景,就一定要省略掉“太阳升起来了”这样一个陈述句。而且也不要因为太阳在画面上显出是金色的,在文字上就不必要使用“金色的”这个形容词了。为什么不可以说“金色的太阳升起来了”呢?孩子们看绘本,或者说一个母亲给孩子读绘本,完全可以有这样一种方式,就是它可以是被看的,也可以是被说的,还可以是被朗读的。让绘本的文本成为朗读的文本,这可能没有必要,但是让绘本的文字成为讲究的文字,我觉得是未尝不可的。让孩子在读、听绘本的时候,同时学习语言,提升语言的能力,大概是可以的吧。“金色的太阳”,给他一个“金色的”词,让他与那种画面产生联想,大概不是太对立的事情吧。画文结合,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把绘本描绘得只剩下画呢?

至于文字要给画面留出空间这一说法,我也以为是个语焉不详的话题。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空灵的、独立的文字文本,难道就堵塞了画家的思维空间,使画者再也没办法发挥了吗?我写的,的确是文字的,不是图画的,我说“太阳升起来了”,你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太阳,各种升起的方式,你可以用画创造性地诠释我的文字,你尽可以自由地去构图,构成你一个图画的物质世界,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字图画共同叙事,倒是让图画降为文字的一种补充、补缺、补白了。所谓留有空间,不应该是补充、补缺、补白意义上的。

四、字多字少只是相对的

绘本文字不多,这是肯定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字越少,就越接近文学的本质或者说性质。我们现在说的绘本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是给小娃娃看的,它是给大娃娃、儿童,以至不分年龄阶层的人看的。文字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在2008年写的绘本故事总是担心文字多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绘本文字的文字好像极少,少到只有一个句子,甚至无字。字少,当然是绘本必须的,但是究竟少到多少呢?我心里担忧着,唯恐在字数上就不是绘本故事了。所以在写作之前我买了大量的绘本,然后逐字逐行地去数,去计算,等到计算出我的故事的字数并没有超过那些经典的字数为止,才算放心。其实,真正的绘本故事,只要这个故事需要,字多少没有一定的限定。

我以上一些话,只是对把绘本神圣化、神秘化而说的。我希望我们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画地为牢。究竟何为绘本,我以为在理解上易宽不宜窄。所以我在这里作“无边的绘本”这一概念。既然绘本本来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创造的,那么绘本的规律、规则也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定。以前我用橄榄球为例,将过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从来没有橄榄球,它不是必然的,橄榄球的规则也由我们自己界定,不是必然的,不然人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橄榄球的玩法,有美式橄榄球、英式橄榄球,还有澳大利亚式橄榄球。我以为绘本与橄榄球同理。艺术、艺术品才是最重要的。好画、好故事,意味深长,富有诗性,留下很多巧妙的机关,可以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可以超越民族,超越文化,超越语言,超越时代。倘若不是这样,我们还在乎什么呢?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心中的绘本的时候,中国就有了绘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童童ma咪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13 , Processed in 0.15546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