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aisl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韩寒方舟子论战意外带红杭外高中生书单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3:3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paisley 的帖子

我原来看过两篇文章,有一篇是英文的,大意是现在的英国美国年轻人在标准化考试和思维深度上都严重低于80年前的同龄人。另一篇意思也差不多,不过是拿现在的总统文笔/口语与几十年之前的比较。

不过一时找不着了,只好先空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2-19 19:36:02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或许我真的对杭外了解太少,或许他们初中就已经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高中再适时读一些哲学、历史、美学之类,是个很好的衔接。不了解是不应该胡说八道哈

我呢,去年遇到几位北京名校高中生,看他们的书单,我都吓了一跳,数量庞大而且巨多大部头哲学书。沟通过一阵子之后,我又失望了,敢情人家是冲着那些书名气大去读的,多聊几句,就漏底了。所以看到这份书单,难免有点担忧。说实话,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英美人的平实天真了。

当然,我一贯认为孩子的阅读难度是可以无上限的,只不过前提一定是真实的愉悦体验或者有长辈指导。比如一个孩子不喜欢文学作品,那也不必强求,对音乐的爱好也能弥补感性的不足,而且对音乐的细腻似乎更加增强感性的敏感。

高中年龄,我个人觉得要学会发问,对日常见闻发问,对时政发问,对自己的心灵矛盾发问,种种问题的提出,都可以拓展上升到文哲史范畴,这种发问的本身就是人文素养。不记得是听谁说过,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问题完了,我们也不需要哲学了。我觉得这人说的是内行话,不自己生发出问题是没能力进入哲学阅读行列的。哲学是给少数人读的,普及的东西必定不是哲学,哲学的艰深就在于不仅仅是固定的学术术语性,还在于它的行文脉络是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的,文句紧凑,每一段都要求读者有良好的理解力。一般的书我们可以一目十行,而经典的哲学书稍微漏了一句,下一句就不知所云了。一般的书如果可以迎合我们的大脑的话,哲学书绝对是重塑你的大脑结构,你时时刻刻都会体验到书本的冲击和你的抗力在较劲。没有内心真实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能读得进去。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青少年在高中时期可以大量阅读经典了,这也可以说明这份书单确实会让人对杭外心生羡慕。前几日看了一本书《浅薄》副标题: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作者试图证明现在的全球思维开始出现了弱化,以前日本人也写过同样的书,提醒现代日本人进入弱智商时代。与此同时,也出现了21世纪是数据化时代的预测,不懂文哲史你照样有饭吃,不懂数学,可能将来谋生都难。时代变化太快,电视机前的土豆现在演变成了互联网前的幽灵,这个时候,有高中生愿意阅读经典,想来还是应该鼓励。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学习一下。
V3V + 2 + 2 我好喜欢。。。
我爱飞飞 + 3 + 3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2-19 20:36:31 | 只看该作者
很感慨,孩子思维训练,孩子能思考读确实让家长很向往,每次回来看看,翻翻贴总有所得,呵呵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2-19 21:26: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2-2-19 12:21 发表
哈哈哈,第一次看见僵硬写这么长的帖子,第一次看见僵硬这样语带恼怒。

果行说得一点没错,你以为那些书很好读啊,一学期20本,相当相当快了。一学期20本,等于一个月4~5本,也就是一星期一本。上面那单 ...


长帖子,我写得应该不少吧

首先,我觉得有个误区,大家看到读书量就人为这个读书量中书就全部是这个书单中的书。这个显然不是事实。
我相信,这个书单仅仅是个参考,孩子们不过从中选取部分而已,除此以外还应该其它阅读。
基于这个假设,我才认为这个读书量是不够的。
市面上针对各个年龄段都有很多版本的书单,有些书单也令人咂舌。对于孩子们来说,只要能有时间阅读好书就已经很有福气了。

看到这个帖子,确实为孩子们感到悲哀,从某种意义上说,杭外的孩子是幸福的。洋洋2年级下期的时候,也没什么时间阅读课外书,这让我也很愤怒和无奈。幸运的是,3年级开始,孩子重新拥有了阅读的时间,1个学期里,完成了绝对不低于20本的阅读量,其中包括《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名著,《从一到无穷大》这样的旷世科普之作,以及《夏洛的网》这样老师带领下的精读,甚至还有林清玄的散文集。

没有时间读书的民族的未来是堪忧的。这和高考没什么关系。把读书的时间挪去做题,未必就能提高高考的分数,然而我们的教育者并不明白这一点。
如果孔子真是教育者的榜样,那么我们在论语中能找到一句学习需要刻苦的句子吗?很遗憾,我没有找到,也许是我水平太差。我从论语中读出,学习可以快乐,教育应该等待,但是没有学习必须刻苦。

不过你说对了,我没有通读诗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2-19 22:1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2-2-19 12:38 发表
飞飞,《夏洛的网》在欧美就是小学三四年级读的书,而且一般作为精读书,要反复讨论的,一点都不超龄,呵呵。

此外我个人认为孩子从很小开始就能够阅读并理解超龄一些的书了,我是不大赞成给孩子提供刚好适龄 ...


非常的赞成,只要无害是的,读书没有什么超龄不超龄的
孩子会自己去判断什么超龄什么不超龄。无需成人为其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2-19 22:2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2-2-19 19:36 发表
我呢,去年遇到几位北京名校高中生,看他们的书单,我都吓了一跳,数量庞大而且巨多大部头哲学书。沟通过一阵子之后,我又失望了,敢情人家是冲着那些书名气大去读的,多聊几句,就漏底了。所以看到这份书单,难免有点担忧。说实话,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英美人的平实天真了。


读书,不必强求读懂,高中阶段能够读,实际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2-20 10:43:35 | 只看该作者
唉。。。。对Paisley所说的大学教师的阅读情况,就我个人来说:对号入座了。
不过这个帖子除了有益的关于阅读材料的讨论外,倒是让我有了了解下杭州初高中学校的兴趣。

对于阅读,只要孩子不拒绝的原意读的就让他们读好了。学校提供了书单,有的家庭可能有份另外的书单在等着,这就是这个帖子对我的启发。
家长需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给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可能该把书单做到高中,等到上大学,家长可能只能是提提建议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术业有专攻,你是理工科老师,不是我指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1:2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呵呵,我现在明白果行一开始的反感是为什么了,因为有坏例子在先啊。

非常赞同“问题意识”一说。由问题驱动的读书,心态真诚的读书,其结果一定是所读过的书高低参差不齐。高下夹杂的书单正反映了寻求答案的曲折之路。齐刷刷一排全是经典作品,大当无当,大概也就是或炫耀或猎奇的“为人之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ozma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1:3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新叶 的帖子

我看了一个视频,杭外老师统计的结果,寒假20多天里那些学生平均每人读了4本书。如果都是那份书单里的书,我觉得挺不错的了。还看到有个学生janeko2000说他们的作业要求是这样的:

“学校教给我们的看书方法其实是一种探索的方法。学校并没有说要学生看完这些书,而是要从这些书中自己选择一些,然后非常仔细地阅读,阅读完以后去自己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在思考的基础上每本写出3000字以上的报告,报告内容不限,可以针对书中的人物、情节,可以针对书本身,可以针对作者写这书的情感,可以针对作者的生平。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以自己的视角、思考为支撑。”

要这么着写读书报告,还要读4本书,很累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1:4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jiangying 的帖子

为什么洋洋现在又有时间读书了?我有点好奇。你们给他换学校了吗?

你对夫子的把握很准确,夫子的学习一直乐在其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5 + 5 换老师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28 , Processed in 0.086953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