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peiape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哈佛小子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2-17 16:39:35 | 只看该作者
说到梦想,有一个童话,大家不必纠结于其逻辑。

话说有一天,水滴妈妈累了,带着两个小水滴在汹涌的河岸边休息,这两个孩子第一次上到岸边,看着汹涌的河水惊讶的问:“妈妈妈妈,他们这么急着要到哪里去呀?”
水滴妈妈:“奔向大海呀”
两小水滴:“为什么奔向大海”
水滴妈妈:“因为大地形成的河床一直通到大海,而我们要到大海成为大海里的一滴水,为大海的博大出一份力。”
两小水滴:“是所有的水滴都要到大海去吗?”
水滴妈妈:“不一定,有一小部分要飞到天上,然后化作雨水滋润大地,一小部分到人类的家里,为他们服务,……”
水滴妈妈:“你们梦想要到哪里去呀?”
小水滴一:“我要到大海里去,为成为大海的一滴水”
水滴妈妈“这很好,只要你努力跟上大伙,别掉队就会实现梦想。”
这时小水滴二正看着山上开得鲜艳的花儿入迷。
水滴妈妈:“小二呢,你的梦想呢”
小水滴二:“哦,我想,我想到山上去,陪伴那些漂亮的花儿。”
水滴妈妈:“这很好,但是你要力争游到河流的表面,让太阳晒到你,然后,化成水汽,升到天空变成云,然后要努力的飘向这个山顶,我想有一天你会实现的,但是会很辛苦哦,很辛苦你也要去吗?”
小水滴二:“再辛苦我也要实现我的梦想。”


我觉得,我们目前的文化里缺少梦想教育,我们就像那汹涌的河水一样,一直狂奔,目标就是大海,就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具体是什么工作,什么类型的,并不重要。就是按照目前的模式,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这个模式已经很成熟,就像那些经年形成的河床一样,父母不必想太多,只要孩子不掉队,上学不落下,就会到达好工作的大海。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是社会多年形成的模式,父母也省事。但是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确切的理想或者梦想,他们甚至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父母做的,因为这些都是父母叫他们做的,至于为什么做,不清楚,考试成绩不好认为对不起父母,而且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有梦想,那可不太一样。梦想,看字面,是梦里实现的理想,或者梦寐以求的理想。一个积极的梦想,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拥有巨大的能量。追逐梦想的路上,再苦再累你也会觉得甘甜如蜜。心怀梦想,哪怕遇到挫折,也只当是梦想的垫脚石。

我想在杨利伟搭神六上太空那会,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的梦想是成为太空人。但是又有多少父母和孩子商量,定下实现梦想的步骤和详细的做法,并不断的督促和鼓励。有些理想可能遥不可及,但是却能够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原动力,让孩子知道,他在为他的梦想学习,不是为父母,不是为祖宗,也不是为老师。而且要实现梦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些也会激发孩子加倍努力。长期的梦想,可能形成一种信念,一种强大的信念,让孩子面对挫折而能够坚强、坚韧、自信。让他们的眼睛永远炯炯有神,而不是迷茫和迷离。即使有一天他们发现这些个梦想不可能实现,父母骗了他们,那时他们可能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很多人崇拜的偶像。

有些梦想在成人看来是比较一般,比较幼稚,但是父母要悉心呵护孩子的每一个梦想,特别是自发的。前面看过一个贴说,有个孩子的梦想是当幼儿园老师,在别人面前说起来,搞得父母很尴尬。其实,为了生计而当幼儿园老师和为了梦想而当是两回事,为了生计,你可能怨天尤人的抱怨工资少,奖金少,可是如果心怀梦想,用心去爱孩子,你可能成为一个教育家。

这要靠父母的梦想教育,就像水滴妈妈一样,让他们随心逐梦,为他们指点加油督促喝彩,加入他们的那一伙,甚至跟随他们一起为梦想而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2-17 22:3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peiapei 于 2012-2-17 15:17 发表
貼這篇出來不是跟风跟潮流
因為我家最近就面臨這個問題 而且很急迫
我建議女兒讀附近的高中 因為車程十分鐘 校風淳樸
有一些不錯的社團 吉他社 熱舞社 英語小說社
而她想去念第一志願 因為她的PR值98  不去念很浪費

我認為再這種扭曲人格的升學主義下 根本是浪費青春
人生苦短不如開心一點

問題是爸爸跟她的看法是一樣的.


哈,我觉得没什么好纠结的呀。

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不知道在台湾叫什么,在我们这里就是这么说的,指智力和智力之外的天分和能力吧)都能达到的话,念第一志愿也不错啊。

我们以为她会苦,也许她根本就不觉得苦,反而如鱼得水呢。
就像大陆知名的中学一样,有些孩子进去不但不觉得紧张,而且因为学校提供的机会多,连带把其他能力都发展了——这些孩子的学习和其他能力够强,可以轻松消解应试教育的压力。

我有时候说不提倡参与应试竞争,其实是为能力不够强的孩子说的,包括学习能力,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有些人就很强,有些人则很弱。但那些“能力不够强”的孩子,如果不只是看他们的学习能力,他们其实可以有很多强项,包括踏实、包括仔细、包括可靠,这些对于普通或高级白领的工作来说正是必不可少的。
能力强的孩子,如果你给她更大的舞台,她可能会发挥得更好。
而能力弱的孩子,如果能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也有可能非常棒——成才的路又不是只有一条。

所以只要你善尽劝说义务,孩子仍然坚持,那就放手让她决定并承担后果就好了。
如果事实证明她的天资还达不到在这种变态的升学序列里游刃有余的地步,还是可以退回来的——也许有一些曲折,但不让她试试,她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天花板在什么地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2-17 22:42:3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个想法,就是要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他在我们眼皮底下犯错误,错了我们帮他总结,教训就成了他未来作其他决定时的一个考虑因素。。。不然,我们总是占上风,他们的想法永远无法实践因而也无从检验是否正确,他们现在和将来都不会谅解我们,甚至把自己人生的不成功都归咎于父母。。。当然,我让孩子犯错,是一定会先表达我的意见,说明我有这个意见的理由的。主意他自己拿,但事后无论成败,我也还会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和教训都很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阿豆妈妈 + 2 + 2 受教了~非常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2-20 09:45: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访谈对我启发蛮多。谢谢ape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19 14:27:39 | 只看该作者
林书豪被时代周刊列入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喜欢这小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23 13:38:0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林书豪是标准的香蕉人,就是说骨子里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已经看不出来任何中国文化的基因了。信仰对于人家的意义是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人不能理解的。对我们中国父母而言参照的意义不太大。

楼主这样的妈妈还真的是挺少见的呢,因此一定不是大陆的妈妈,大陆的妈妈一定会鼓励女儿争取上一流名校的,我们大陆就是在争抢中过来的,哪里有自愿放弃竞争的?只有有竞争的机会,我们一定会去争抢,不管抢到是萝卜还是白菜,所以,还是去抢吧,经验告诉我们,需要抢的八成是好东西好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24 13:1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哈佛小子

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成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2 , Processed in 0.07874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