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怎么了?这些拿东西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17 16:4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上濒教育怎么了?
www.shangbin.com.cn
这些拿东西的孩子们!---海上濒

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心咨询孩子拿东西的情况特别多,引起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在整理了一系列的案例之后,我对这个看似结果一样,但是里面的原因却是各种复杂,不仅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原因包含在内。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重视。让我先从三个案例说起,这样利于我们的理解。
情景一:
丁丁上五年级以后,家长发现原来从来不向家里要钱的他却是屡屡向家里要钱。开始还没有引起家里的注意,直到有一天,老师告诉家长丁丁拿了数额达到600块左右的钱去学校。。。。。。
丁丁就读的是一个私立寄宿学校,因为丁丁的成绩很好,但是由于父母的严格,平时到学校每周只有2元的零花钱。而其他同学经常在他面前炫耀,说他是“穷佬”。并且还强迫他请客,否则就嘲笑他。丁丁的成绩很好,由于经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开始从家里拿钱,并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而是一种逞强或者是虚荣的需要。
问题分析:由于丁丁处于逆反期和需求认可期,所以他很容易被激怒,容易被需要认可而采取一些捷径。
情景二:
冰冰六年级,父母很严厉。并且和冰冰的沟通比较少,冰冰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孩子,而且非常渴望和父母交流,可惜父母对于她喜欢说话,特别是喜欢和他们说话的情况表现出极其的不耐烦。经常用“闭嘴”等语言来打断。
所以,冰冰把自己的时间给了小说。小说里一些搜集物品的情节非常吸引她,她也开始搜集。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她就会拿家里的钱去买东西。并且在她的意识里,始终认为家里的东西也是她的,她可以进行随意支配。
问题分析:需要得到认可,吸引家里注意,对原则性的东西没有概念,比如说不经过允许就拿家里的东西。

情景三:
家家三年级,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他在学校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于是有时候就拿家里的钱去换礼物和零食分给全班同学吃,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当他需要一个物品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获得,所以会直接拿了。
问题分析:希望得到认可,不知道通过何种方式来达到目的

以上的三个事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寄宿学校,攀比心理、家庭原因,希望重视都是构成孩子这种行为的原因。
所以,家长一定不能只看到“拿东西”的行为,而应该重视后面的原因。因为可能现在这种原因的体现形式是拿东西,但是下次,我们不知道孩子们会采取何种形式表达,如果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当变成习惯以后,我们就很难就行调整了。
总结起来,家长需要分析:
1)是否环境对孩子有了不利的影响,学校同学之间的环境是否对孩子产生了一些压力。如果是,家长应该做好引导(明天我会登出我给这个孩子的一封信)
2)孩子对于“拿”家里的东西是否有概念,是否明确知道别人的东西自己没有得到允许也是不能用的,包括父母的。
3)孩子是否需要得到重视和认可,如果是应该告诉孩子如何才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认可,然后看是否作为家长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检讨和反思。
4)孩子是否明白当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可以向家长提出要求和申请。(平时比较严厉的家长特别注意)。
5)家长应该教会如何是正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

写到这里,自己不仅觉得有一丝沉重。谁在忽略孩子? 忽略孩子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认为他们小,不懂,不知道。我们只会象要求成人一样要求他们力争上游,却忽视环境和我们对他们的影响,忽视他们的需要,忽视他们需要的帮助,因为他们可能还不会提出需求,因为他们不知道需要求助。我们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心理变化,往往以孩子都是单纯的来总结一切。孩子是纯真的,但是他们也有心理需要,也同样存在千分之一秒的变化。
希望我们摒弃掉自己的忽略,希望我们一定要去重视,重视原因而不是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6:32 , Processed in 0.21912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