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zt:谈谈一个家长8年的家庭教育历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4:55:02 | 只看该作者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1 20:55
孩子写作的几点反思:
1、一定要想法设法让孩子喜欢上作文!
2、一定要让孩子大量阅读,要教会阅读方法!
3、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赞叹孩子的作文,尽管看上去还十分粗陋!
4、一定要给孩子丰富的经历,这样他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1 21:12
3、不要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
说句实话,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很聪明,但就是缺乏创新精神。中国产品原创的不多,仿制的几乎可以乱真。中国确实缺少核心竞争力!我并不知道兴趣和创新是否对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从事他自己的事业时有所帮助。但不管怎样,作为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激发他的创新精神还是必要的。

举个案例吧,五年级的时候,孩子非常喜欢音乐课,(孩子有时候喜欢什么完全是由一个好老师决定的),经常捣鼓那几根我看不懂的豆芽菜(我们小时候学的可是1234567),不过,我从不阻止孩子正当的兴趣爱好。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孩子递给我一个神秘的礼物,打开一看,原来是孩子自己谱曲、自己作词的一首歌,而且这首歌已经在音乐课展示过。收到这样的礼物,尽管我啥也看不懂,但心情却十分激动。过后,遇见音乐老师,她显然也十分激动:教了十几年音乐,您的孩子是第一个自己谱曲自己写歌词的!孩子也十分喜欢科学小实验,什么再生纸的制作、孔明灯、黄豆种豆芽……
我认为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不要束缚孩子的思维,要让孩子学会与众不同的思考问题。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1 21:17
总体来说,五年级,孩子还是比较轻松的。他总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奶奶的,屁大的孩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不过,“苦难”的六年级转眼就到了!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1 21:22
本帖最后由 家有学子2010 于 2009-12-21 22:02 编辑

六年级:
1、转学。
由于工作的调动,为了更方便的接送孩子,连哄带骗的把孩子转到一所名校。其实一开始也很担心孩子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年,是否能够适应新的学校,是否得不偿失,但事实证明,转学没有错!转学后,一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也就1、2个星期。很快,孩子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原来的班级前3名是稳的,经常也能轮到第一,但现在似乎突然间到了中等水平,不过孩子生性开朗而且极有上进心,不服输的他开始奋起直追,他对我说,1个学期后,我要进前15,毕业前进入前10!其实到了六年级,我根本没花什么心思,除了一个劲给他打气,就是每周送他去上奥数培训班一次(1-5年级从不上奥数,六年级了,没法办脱俗啊!毕竟好的初中是要考的。)
2、答问:楼上有家长问:“六年级下半学期的战斗生活,这才是小学生活的精华!我想有很多的家长想知道您的孩子是如何进前10 的,以及最后升学的选择”
回答:首先,六年级下半学期的确是“战斗生活”,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小学生活的精华,充其量只是小学生活的尾声,是毕业考试冲刺的精华。我认为真正的精华在前五年的教育历程(如果您仔细阅读帖子,完全可以体会到),到了六年级,水到则渠自成!六年级,我更多地是培养他良好的心态和自信。继续实施“不看分数看过程”的教育理念,给孩子的心灵松绑,因为我发现孩子自己越来越看重分数,越来越要强。至于如何进10的,很简单,孩子自己的努力+快速的适应能力。转学的这个班真的非常巧,正好一个孩子到国外读书,空出一个名额,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就进去了。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个班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平均分也是最高的,最后毕业上重点初中的比例也很高。孩子在高手如林的班级里,之所以一开始跟不上,是因为许多其他孩子很早就开始学习奥数,甚至是补习奥语、奥英,但是孩子五年的“快乐童年”不是白过的,在关键的一年,发挥出关键的作用,在学习了半年的奥数后,孩子数学成绩直线上升(这里的数学成绩主要指带有奥数成分较难的试卷,班级期中期末考试试卷普遍都不难,基本不会低于95分),而语文本来就是强项,一点都不比别人差,英语,死记硬背,多读多写,也没啥大问题,因此一个学期下来,就进入“优秀”同学行列了。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1 22:16
本帖最后由 家有学子2010 于 2009-12-22 09:05 编辑

3、奥数的作用。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奥数是为了考重点初中。但是,我却认为,大多数奥数培训只不过把孩子训练成解题机器,孩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是记住了一大堆公式和解题技巧,这不是我所期望的。所以从一开始,一到五年级,我都没有送他去学奥数,就是到了六年级学奥数,我还是反复在孩子面前强调:学习奥数,就是训练你的思维,是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公式。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孩子思维能力迅速提高,达到了我送他上奥数的目的。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1 22:19
本帖最后由 家有学子2010 于 2009-12-24 19:24 编辑

4、选择初中。
六年级的下半学期,孩子即将毕业,作为家长的我也面临孩子上初中的选择。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一些公办和民办的“重点”初中,但是我有自己的考虑和判断,首先是两不去原则:1、把孩子当做机器来灌输,每天作业要做到很晚的学校,不论多有名气,升学率有多高,坚决不上(不是说这种教育方法不好,只是个人觉得学校教育要留有空间,不宜把孩子教得太“死”)!2、全市顶尖学生会集的学校,不去。(这一点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下文再谈)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初中):1、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方法。(事实上残酷的升学率往往让老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这一点在孩子毕业时特别明显,这是国情啊。)2、一手抓“智商”,“一手抓情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过我总觉得学校老师抓“智商”比抓“情商”要热情得多。)3、重视身体和心理健康。(偶尔也会听说一些学校甚至是小学,经常会缩减孩子体育运动的时间,用来“提高”,我对此深恶痛绝。)4、开设各种兴趣班(当然最好是免费的),让孩子的兴趣得到充分的尊重。

接下来就谈谈自己对孩子的认识(毕业前的考量):
优点:1、小学六年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总体是快乐的、轻松地,学习成绩也是比较优秀的。毕业前搞了个统考(好像是无锡市的),孩子三门功课295.5分,其中数学100,语文和英语记不住了。2、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比较外向、比较阳光),有一定的主见。3、具备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委屈和挫折。4、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5、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动脑筋。

缺点:1、粗心、马虎。这个缺点从一年级开始一直跟随到现在,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有所好转。2、不属于绝顶聪明,和大多数儿童一样:智力正常。(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缺点,只所以列为缺点,就是要说明为什么要放弃顶尖学生会集的学校)3、比较贪玩。(从小就“玩”惯了,上了初一还是十分贪玩)

正因为孩子不是那种超长智商特别聪明的,并且奥数只学了一年,语文和英语都没有额外提高,因此,我判断孩子参加“大桥入门第一考”基本不会进线。不过,我还是说服孩子去参加了大桥的考试(唯一的一场非毕业考试的考试),主要目的希望看看孩子究竟在全市顶尖的学生中排名如何(真正的目的是想了解我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否会真正影响孩子的应试能力),考试那天,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无锡市大凡有希望进大桥的都去参加考试,因为我事先就和孩子谈过,考大桥,我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希望你通过考试看看在无锡市同一届学生中大致排在什么位置,这样可以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因此,孩子是十分轻松地去参加了大桥的考试,考完后,孩子觉得数学不难,比较容易,语文有点难度,英语还行。最终还是如我所料,并未入大桥的前400名,不过还行,我相当满意,最终我为孩子选择一所住宿制的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4:55:37 | 只看该作者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4 19:26
总结篇: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总结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供各位家长参考。


家有学子2010 2009-12-24 19:55
本帖最后由 家有学子2010 于 2009-12-24 21:28 编辑

一、幼儿教育时期家庭教育的几个原则(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幼儿期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良好的教育将有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几个原则:
1、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这个思想必须至始至终牢固树立,如果条件许可,尽量不要把孩子全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爷爷辈的人对第三代的爱总是如滔滔的长江水,一发不可收拾,爱有时候是要放在心里的。

2、从孩子诞生到这个世界起,教育就就开始了。我想一些年轻的父母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的新生儿晚上习惯很好,不哭不闹,有的却非要抱着哄着骗着才肯睡,不然又哭又闹。其实,当孩子降生到这个世间起,他就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当孩子一哭,换来的就是大人的抱抱,那么不需要几次,孩子就掌握了这个“技能”,受苦受累的当然是父母或爷爷辈的了。

3、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0-1岁期间,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但尽管把他当成一个“大人”来进行交流。我做过实验,我的孩子满月后,我就在家里门上、墙上贴满了古诗,每天都抱着孩子看这些古诗,读给他听,几个月后,你读哪首古诗,孩子就会用小手指向那首诗。虽然不会说,也不明白意思,但是到了幼儿园后,我发现孩子学习古诗特别快(不是学校教的,家里学的),上小学前,能被几十首古诗。

4、尽早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我个人一直认为孩子在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他在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学习、玩耍,这是大人无法取代的。

5、多和孩子交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孩子上幼儿园起,特别是初期(苗苗班或小班)最好每天能和孩子进行交流。我一般都会问:小朋友,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要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开心的,不是去受苦受难的,这个问题我问了8年,直到现在,孩子都会主动和我说在学校最开心的事情)为什么开心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也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如被老师批评,与小朋友吵架或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等等,我认为家长一定要从正面进行教育,千万不要说,老师做的不对;明天爸爸去帮你打那个小朋友,看他还打我们的宝贝;……其实,孩子很多坏习惯都是从大人身上学来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如同一张白纸,首先在纸上书写的就是我们父母,因此,每一笔每一划都要认认真真地写,始终坚持正面的教育。

6、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就承担自己的责任!说个故事吧,美国小朋友被凳子绊倒,父母默然,任凭孩子哭闹,直到自己爬起来。中国孩子跌倒了,大哭,父母立即跑上去,抱起:打死你这个凳子,把宝宝摔倒了,不哭,妈妈打他…… 不同的教育产生不同的结果:美国孩子再次跌倒,他知道没有人会帮他,必须自己爬起来;中国孩子跌倒了,他知道,会有人抱他,他要做的就是哭。所以当美国孩子长大后,他会想办法用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困难;而当中国的孩子长大后,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美国父母认为凳子是死的,孩子应该学会判断,如果绊倒,这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因为你不能要求凳子为你让路;中国父母给孩子从小的教育是责任都是别人的,即使是不会动的凳子,那也是错的,因为他绊倒了孩子,孩子永远是没有责任的(因为他还小)!

因此,一定要让让孩子从小有责任意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能行的!

7、从小培养自信心(非常重要)。孩子的自信心从幼儿园就要开始不断地树立,而让孩子自信的最好办法是父母亲夸张的鼓励和表扬。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一首歌,唱给大家听,尽管童声稚嫩,尽管可能跑调,但父母一定要用最热烈的掌声来奖励孩子。

8、不放过孩子任何一点原则性的错误。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原则性错误,比如撒谎,一定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放任。我对孩子从小就明确,无论你犯什么错误,做过什么错事,但只要不撒谎,老老实实地说,爸爸妈妈都不会打你,但是,如果撒谎、骗人,不管什么原因,首先要打屁屁,而且是狠狠地打。所以,孩子直到现在都非常清楚,不能犯原则性的错误!

9、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做人的“大道理”要大讲特讲。除了原则性的错误没有平等可言,其他任何时候,我都会把孩子当成朋友,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把他当成大人一样交流,不要担心孩子小听不懂,从小就要灌输做人的“大道理”会在今后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就好比前面所述古诗的例子一样)

10、家庭教育,只能有一种声音!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在于好的教育方法,还必须做到孩子始终只能听到一种声音。而往往现实的情况会出现夫妻教育思想的不一致,爷爷辈对教育子女的干扰等。说个案例吧,孩子上小班了,但吃饭的习惯越来越差,总是不肯坐着专心吃,磨磨蹭蹭、挑三拣四,甚至要追着喂。终于有一天,我们决定采取断然措施,晚饭时猛然把孩子的碗摔碎,夫妻俩口径一致,不认真吃饭,就不要吃饭了。孩子虽然大哭,但都不理睬,一直到晚上8点多,孩子的奶奶来,发现尚未吃饭,十分心疼,但我们一致坚持不能给孩子吃,直到九点多,在孩子做出保证后,才让他吃了几块饼干。从第二天开始直到现在,我们再也没有为孩子的吃饭担心过,即使初一寄宿在学校,我们也不用操心。试想,如果当时发出了另外的声音,孩子的错误习惯得到了包容,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即使到了小学甚至初中,也会出现父母或爷爷奶奶追着喂饭的现象,所以,家庭教育,只能有一种声音!特别是幼儿时期!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2-1-6 17: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让雪花飞 + 2 + 2 精品文章!(收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5:02:12 | 只看该作者
家有学子2010 2010-01-17 20:53
3、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

    孩子到了三年级,很关键。这个时期的孩子我感觉属于躁动时期,因为2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已经完全适应了,而身体发育很快,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分数在不同的孩子之间开始出现分化。1、2年级很难拉开距离,但到了三年级,“差生”开始出现。如果一二年级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三年级要想改变就比较困难了。我的孩子在三年级时养成的最好的习惯是上课专心听讲,不论什么课,40分钟从不开小差。最坏的习惯是粗心,从一二年级的小马虎变成了三年级的马虎王,不过奇怪的是每到期中和期末考试,又贼仔细,所以分数一直不错。
   
    三年级要特别要防止孩子说谎。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比较“暴力”的,父母特别看重分数的,孩子说谎的可能性就越高。因为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分数开始出现分化,又新增加了英语,负担比一二年级重,所以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否则适得其反。  

  希望将来考大桥的家长可以从三年级起让孩子参加奥数的培训,不过我个人是反对的。但从考取大桥的学生来看,许多都是从三四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的。由于奥数难度较高,容易让孩子厌学,所以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确定,而且一定要多鼓励,这点在开始学习奥数时特别重要,鼓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的良药。

   三年级起,如何尽早发现孩子学习上的变化?作为家长,最头疼的恐怕是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尽管现在有网络,有什么家校通,但往往是老师通知家长到学校才发现孩子出现了一大堆学习问题。因此,尽早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将有利于家庭教育及时跟进。我是这样做的,开学初到学校与主课老师交流一下,掌握学校一共有几本练习册、练习本,练习卷,以及平时测验的规律。然后告诉孩子,我会经常抽查他的作业,每次考试的试卷必须拿回家给我看,分数不重要(从来没有因为没有考好而责怪孩子或打屁屁),但如果不拿回家,后果很严重(恐吓了一番,呵呵)。这样,家长就可以从孩子的作业和试卷来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
    A--  作业或试卷正确率高,可以高枕无忧。但如果连续几天出现错题,而且数量有上升趋势,那么家长就要重视了。看看是概念错了,还是粗心大意。如果是概念性错误,甚至是不会做,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查找到原因:上课不专心?开小差?听不懂?还是其他原因等,然后对症下药。

   B--    突然一段时间孩子拿回家的作业少了,试卷少了,家长也要高度重视,是不是拖拉作业了?或者早晨去抄作业?一定要搞清楚。

   C--  边做作业边玩,时间很长,速度很慢。这时家长要高度重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我认为在家里边作业边玩的孩子,估计上课也会是这样,边玩边听课,这是一二年级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如果到了三年级,家长还未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后患可能就无穷了!   

   D--  学习以外,可以让孩子的兴趣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6 20:38:5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
谢谢新叶分享!
受益匪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是啊,适合我们普通家长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6 22:23:39 | 只看该作者
热帖留名,顶一下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7 11:46:0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先藏着。到时再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1-7 20:02:18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好,辛苦新叶了。初中以前的教育观点都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是啊,值得学习下,至少了解大概的过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8 21:22:3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谢谢分享,慢慢品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9 22:42:5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学习了。谢谢上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11 13:07:2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贴,有初中以后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9 , Processed in 0.115673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