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9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宋)朱熹《小学》选编(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5 15:4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旧题宋代朱熹撰,实为朱熹与其弟子刘清之合编。书的发凡起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有出于弟子刘清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儒家人物、理学集大成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
    刘清之(1134—1190),南宋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人,字子澄,世称静春先生。
    朱熹曰:“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书,那个是做人的样子。”
    《小学》全书六卷,分内外两篇。内篇有四个纲目:前三个是立教,明伦,敬身,第四个是鉴古。外篇分两部分:一是嘉言,二是善行。鉴古、嘉言和善行,均各有立教、明伦、敬身三纲目。鉴古,按三个纲目记载夏商时三代时圣人贤者已行之迹;嘉言和善行则是按三个纲目记载汉以后贤者的嘉言善行:这三部分都是相对应地实证内篇的论述的。三个纲目中,最主要的是明伦。立教的目的是为了明伦,敬身也是为了明伦。什么是明伦?明伦便是明人之伦,便是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人之伦理不明则尊卑上下轻重厚薄之序混乱而不可理,所以教者必须以明伦为教,学者必须以明伦为学。
    《小学》是旧时的小学教材,宣传孔孟之道,讲究节气,重视品德,强调自我节制、发愤立志等等,在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结构方面,理学是有影响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5:45:34 | 只看该作者
《小学》原序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①。今其全书虽不可见,而杂出于传记者亦多。读者往往直以古今异宜而莫大之行,殊不知其无古今之异者,固未始不可行也。今颇蒐辑以为此书②,授之童蒙,资其讲习,庶几有补于风化之万一云尔。
淳熙丁未三月朔旦晦庵题③。
注释

扞(hàn汗)格:牴牾,格格不入。

蒐(sōu搜)辑:搜集材料并编辑。蒐通“搜”,寻找。

淳熙:宋孝宗年号。淳熙丁未,宋孝宗十四年,即公元1187年。朔旦:初一日。晦庵:朱熹室名,因以为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5:49:52 | 只看该作者

卷一 立教

卷一   立教
子思子曰①:“天命之谓性②,率性之谓道③,修道之谓教。”则天明④,遵圣法⑤,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教⑥,而弟子知所以学⑦。
注释

子思子:子思,即孔伋(公元前面483年?——前402年),春秋战国时人。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著有《子思》一书,唐以后散佚。

天命:由天(自然规律)所决定。

率:统帅,保持。道:道路,自然规律。

则:效法,遵循。

圣法:圣人之法度、教导。

俾(bǐ比):使。

弟子:年幼的人,学生。
《列女传》曰①:古者妇人妊子②,寝不侧③,坐不边④,立不跸⑤,不食邪味⑥。割不正不食⑦,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⑧。夜则令瞽诵诗⑨,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注释

列女:诸女,众妇。《列女传》:汉代刘向采集古代妇女事迹,所著的书。本文见《列女传》卷一《周室三母》,文字略有不同。

妊(rèn任)子:怀孕的妇女。

寝:卧,睡。

边:偏。坐不边:古人在地上铺着席子,象现代人跪着,叫坐。坐不边,就是不偏着身子坐着。

跸(bì闭):站立不正,腿变曲。

邪味:不正的滋味。

割:切。

淫声:不正的声音。

则:即,就。瞽(gǚ古):眼睛瞎。瞽人,懂音乐或诗的盲人。
《内则》曰①: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②,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③。男鞶革④,女鞶丝⑤。六年,教之数与方名⑥。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⑦。十年,出就外傅⑧。居宿于外,学书计⑨,衣不帛襦袴⑩。礼帅初(11),朝夕学幼仪(12),请肄简谅(13)。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14)。成童(15),舞《象》(16),学射御(17) 二十而冠(18),始学礼。可以衣裘帛(19),舞《大夏》(20)行孝弟(21),博学不教,内而不出(22)。三十而有室(23),始理男事。博学无方(24),孙友视志(25)。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26)。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27)。七十致事(28)。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29)。执麻枲(30),治丝茧,织纴组(31),学女事,以共衣服(32)。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俎醢(33),礼相助奠(34)。十有五年而笄(35),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36)
注释

内则:《礼记》中的篇名。

诸母:父亲所有的妻妾。可者:可以做老师的人。

唯:应答之声。男唯:男子快速答应。女俞:女子缓缓答应。

鞶(pán盘):系衣盘的带子。革:皮子,去毛并加工的兽皮。

丝:丝线、丝制品。

数:数字。方:方位,东、西、南、北等。

数日:计算日子。日,指朔、望、六甲等。

外傅:教学的老师。家外正式的老师。

书计:字的构成、写法和算数。书,六书。书法。计,九数。算法。

帛(bó剥)襦(rú如)袴(kù库):丝绸的衣服。帛,丝织品。襦,上衣。袴,裤子。

帅:循,顺着。

幼仪:儿童学的礼仪。

请:向老师请示。肄(yì易):学习,练习。简:书篇。谅:信,诚实。这里指应对之言,即有礼貌的答应和谈话。

舞勺,歌颂周武王的诗。

成童:十五岁以上的少年。

兵团象:唱着《象》,踏着《象》的节拍拿着干戈跳舞。《象》,歌颂周文王的诗。

射御:射箭和驾奴车马。御,驾车骑马。

冠(guàn惯):戴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裘(qiú求):皮,皮衣。

大夏:大禹时的乐名。
21
:厚,质朴。孝弟:孝,敬爱父母。弟,即“悌”(tì惕),敬爱兄长。
22
内:纳,容纳,接受。
23
室:妻。妻常在室中,所以称妻为室。
24
方:常。
25
孙(xùn迅):同“逊”,顺,退让。视志:视其所志,视藏龙卧虎志意所向。
26
方物:随事。方,常。物,事。
27
服官政:统理一官的大政。
28
致事:退休,把官职所管的事还给皇帝。
29
姆(mǔ母):以妇道教女子的女教师。婉娩(miǎn:柔顺的样子。
30
麻枲(xǐ喜):麻。枲,不结子的大麻。
31
织纴(rén人)组紃(xún寻),指妇女的纺织。纴,织布帛的丝楼。组,编织,织。紃,绦,圆形细带。
32
共:供。
33
浆:醋。笾(biān编)豆:古代祭祀的礼器。笾、豆是古代盛食品的器物。俎(zū租):醃菜,胙菜。醢(hǎn海):肉酱。
34
奠:设酒食祭奠。
35
笄(jī机):女子成年的礼仪。笄,簪子。行礼时把笄插在头上,表示已成年。
36
奔:趋。没有经媒人正式聘定而男女结合。女子不聘定而跟随男子。
《曲礼》曰①:幼子常视毋诳②,立必正方③,不倾听。《学记》曰④:古之教者,家有塾⑤,党有庠,术(州)有序,国有学。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11),教以人伦(1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注释

曲礼:《礼记》中的篇名。

视:即“示”示范。毋(wu无):不,不要。诳(kuán狂):欺骗。

正方:正向一方。

学记:《礼记》中的篇名。

塾(shú熟):家学,私人设立的学校。

党:古代行政单位:五百家为党。庠(xiáng祥):古代称乡学为庠。

术:似为“州”字之误。序:古代称州学为序。

国:天子和诸侯的首都。

本文见《孟子》的《滕文公》上篇。

逸:安闲,无所用心。

契(xiè泄):传说中商族始祖帝喾的儿子,舜时帮助禹治水有功,任命为司徒:主管教化。

伦:次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子墨宝贝儿 + 5 + 5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5:50:08 | 只看该作者
舜命契曰①:“百姓不亲,五品不逊②。汝作司徒③,敬敷五教④,在宽。”命夔曰⑤:命汝典乐⑥,教冑子⑦。直而温,宽而栗⑧,刚而无虐⑨,简而无傲。诗言志⑩,歌永言(11),声依永(12),律和声。八音克谐(13),无相夺伦(14),神人以和。”
注释

本文见《尚书》的《尧典》篇。《小学》对个别字名作了改动。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契(xiè泄):传说中商族始祖帝喾的独生子,舜时帮助禹治水有功,任命为司徒。

五品;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逊:恭顺,谦逊。

司徒:主管教化的官,为六卿之一。

敷(fū夫):布,施。五教:五种教育:父子教之以亲,君臣教之以义,夫妇教之以别,长幼教之以序,朋友教之信。

夔(kuí魁):舜时乐官。

典:掌管,管。

冑(zhòu宙)子:古帝王与贵族的长子。

栗(lì力):严肃。

虐(nüè):侵害,残暴。

言:表达。

永:长。

律:十二律,乐律的统称。声:五声,宫、商、角、徵、羽。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克:能。谐:和谐。

伦:次序。
《周礼》①,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②。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③。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④。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⑤。以乡八刑纠万民⑥: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婣之刑;四曰不弟之刑⑦;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⑧;八曰乱民之刑。
注释

周礼:原名《周官司》,是一本讲周代礼仪制度的书,故称《周礼》。今文家认为是王莽时刘歆伪作。

大司徒:主管国家教化的最高长官司。三物:三件事。宾兴:乡大夫论其贤者能者而尊为宾,向朝延举荐。宾,宾客。兴,举。

知:通“智”。圣:整理通明。

友:兄弟友善。睦:与九族亲善。婣(yīn音):同“姻”。对姻亲友善。任:信任朋友。恤(xù序):怜惜救济贫困的人。

御:驾御马车。数:数学。

纠:矫正,纠察。

弟:同“悌”,弟顺从兄,兄弟友爱。

造言:造谣。
《王制》曰①:乐正崇四术②,立四教③,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④。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注释
①《王制》:《礼记》中的篇名。
②乐正:乐官名。掌教之官司。崇:崇尚,推重。四术:诗、书、礼、乐。
③四教: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教育内容和要求。
④顺:依。造:成,造就。
《弟子职》曰①:先生施教,弟子是则②。温恭自虚,所受是极③。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弟④,毋骄恃力⑤。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⑥。夙兴夜寐⑦,衣带必饬⑧。朝益暮习⑨,小心翼翼⑩。一此不懈(11),是谓学则(12)
注释
①《弟子职》:《管子》(管仲作)的篇名。
弟子:学生。则:法则,效法。
极:穷尽。
弟:同“悌”,善事兄长。
毋:不,不要。恃:依仗,凭籍。
式:敬,榜样。
夙(sù俗):早。寐(mèi妹):入睡,睡。
饬(chì斥):整顿,整齐。

益:增。

小心翼翼:恭敬谨慎。

懈(xiè谢):怠,松散。

学则:学习的法则。
孔子曰①:弟子入则孝②,出则弟③。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兴于诗⑤,立于礼,成于乐。
《乐记》曰⑥: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子夏曰⑧:贤贤易色⑨,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⑩,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本文见《论语》的《学而》章。
弟子:学生,年幼的人。
弟:同“悌”,敬爱兄长。
泛,广,广泛。仁:仁者。仁,仁爱,爱人。
本文见《论语》的《泰伯》章。兴:起,开头。
乐记:《礼记》中的篇名。
期须:短暂,片刻。
本文见《论语》的学《学而》章。子夏(公元前507年—— ?):名叫卜商,子夏是字。春秋卫国人,孔子的学生。
贤贤:以贤为贤。色:好色,喜欢美色。
致:委,献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子墨宝贝儿 + 5 + 5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57 , Processed in 0.13513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