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子曰①:“天命之谓性②,率性之谓道③,修道之谓教。”则天明④,遵圣法⑤,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教⑥,而弟子知所以学⑦。 ④
子思子:子思,即孔伋(公元前面483年?——前402年),春秋战国时人。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著有《子思》一书,唐以后散佚。
《列女传》曰①:古者妇人妊子②,寝不侧③,坐不边④,立不跸⑤,不食邪味⑥。割不正不食⑦,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⑧。夜则令瞽诵诗⑨,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①
列女:诸女,众妇。《列女传》:汉代刘向采集古代妇女事迹,所著的书。本文见《列女传》卷一《周室三母》,文字略有不同。
④
边:偏。坐不边:古人在地上铺着席子,象现代人跪着,叫坐。坐不边,就是不偏着身子坐着。
⑨
则:即,就。瞽(gǚ古):眼睛瞎。瞽人,懂音乐或诗的盲人。 《内则》曰①: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②,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③。男鞶革④,女鞶丝⑤。六年,教之数与方名⑥。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⑦。十年,出就外傅⑧。居宿于外,学书计⑨,衣不帛襦袴⑩。礼帅初(11),朝夕学幼仪(12),请肄简谅(13)。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14)。成童(15),舞《象》(16),学射御(17)。 二十而冠(18),始学礼。可以衣裘帛(19),舞《大夏》(20)。惇行孝弟(21),博学不教,内而不出(22)。三十而有室(23),始理男事。博学无方(24),孙友视志(25)。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26)。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27)。七十致事(28)。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29)。执麻枲(30),治丝茧,织纴组紃(31),学女事,以共衣服(32)。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俎醢(33),礼相助奠(34)。十有五年而笄(35),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36)。 ③
唯:应答之声。男唯:男子快速答应。女俞:女子缓缓答应。
④
鞶(pán盘):系衣盘的带子。革:皮子,去毛并加工的兽皮。
⑨
书计:字的构成、写法和算数。书,六书。书法。计,九数。算法。
⑩
帛(bó剥)襦(rú如)袴(kù库):丝绸的衣服。帛,丝织品。襦,上衣。袴,裤子。 ⑬
请:向老师请示。肄(yì易):学习,练习。简:书篇。谅:信,诚实。这里指应对之言,即有礼貌的答应和谈话。
⑯
兵团象:唱着《象》,踏着《象》的节拍拿着干戈跳舞。《象》,歌颂周文王的诗。
⑱
冠(guàn惯):戴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21
惇:厚,质朴。孝弟:孝,敬爱父母。弟,即“悌”(tì惕),敬爱兄长。
25
孙(xùn迅):同“逊”,顺,退让。视志:视其所志,视藏龙卧虎志意所向。
29
姆(mǔ母):以妇道教女子的女教师。婉娩(miǎn):柔顺的样子。
31
织纴(rén人)组紃(xún寻),指妇女的纺织。纴,织布帛的丝楼。组,编织,织。紃,绦,圆形细带。
33
浆:醋。笾(biān编)豆:古代祭祀的礼器。笾、豆是古代盛食品的器物。俎(zū租):醃菜,胙菜。醢(hǎn海):肉酱。
35
笄(jī机):女子成年的礼仪。笄,簪子。行礼时把笄插在头上,表示已成年。
36
奔:趋。没有经媒人正式聘定而男女结合。女子不聘定而跟随男子。 《曲礼》曰①:幼子常视毋诳②,立必正方③,不倾听。《学记》曰④:古之教者,家有塾⑤,党有庠⑥,术(州)有序⑦,国有学⑧。孟子曰⑨: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⑩,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11),教以人伦(1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②
视:即“示”示范。毋(wu无):不,不要。诳(kuán狂):欺骗。 ⑥
党:古代行政单位:五百家为党。庠(xiáng祥):古代称乡学为庠。 ⑪
契(xiè泄):传说中商族始祖帝喾的儿子,舜时帮助禹治水有功,任命为司徒:主管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