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102|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样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优秀(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5 14:2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样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优秀
作者:孟令军(个人博客:http://shwyyan.blog.163.com/
小学之路

任何专制的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极力降低国民的心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真善美,真最重要,没有了真的善是伪善,美是臭美,德是缺德。
                                       ——叶开


    你愿意给孩子吃激素让孩子生理上早点成熟吗?你愿意给孩子吃三聚氰胺、地沟油补充营养吗? 为什么到了精神食粮这里,您就认为这一切都正常了呢?
——孟令军

学龄前的孩子通过适当的阅读和游戏,应该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点式思维),基本的价值观体系,基本的心理行为能力,清晰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的知识。到了小学阶段,应该发展和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具有基本的抽象思维能力(线性思维),良好的价值观体系,良好的心理行为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知识体系。这个目标达到并不容易。在学龄前是家庭教育起主导作用,只要作为父母自身拥有基本价值观,基本的心理行为能力,基本依照科学的教育规律去做,那么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上了小学,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不可能不受学校教育的影响。这需要我们了解学校教育目的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应变。
任何专制的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极力降低国民的心智,这一点中国的教育并不例外。教育手段采用暴力、高压、恐吓、谎言、利益等各种手段灌输统治者的思想,迫使受教育者服从并养成习惯,成为被奴化的顺民,不会或者不敢思考,泯灭个性趋于相同。具体在生活中就是,在家做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做老师的好学生,在单位做领导的好下属,在皇帝面前做好奴才。至于什么是好的标准,你不需要明白,这是由父母、老师、领导、皇帝决定的,不容质疑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听话。
学校教育当然也要为这个目的服务。语文教材大量采用造假、篡改、肢解剽窃过的文章,给孩子灌输一种伪善的价值观。从语文教材的文字看,很多教材编写者自己的文字功底都是不入流的。这样的文章孩子耳濡目染,能够学到什么?而且语文教学,也包括英语教学,都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这一点我在第一章《为什么阅读》里阐述的很清楚了。正如叶开先生批判的那样,“语文教学仿佛三聚氰胺般暗藏毒性。”当前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比较现实所能够作的,就是让孩子多读适合他们读的经典,进行排毒。
小学阶段不像学龄前,学龄前书籍的选择相对比较单一。小学阶段可以选择的书籍类型非常丰富,数量浩如烟海。而且还有一个从图画书向文字书过渡的问题,选择起来是需要费点心思的。但是您无论怎样选择,有一个前提条件不能改变,这就是选择的书籍里的文字,必须清晰、流畅。聪明的您,肯让自己正在学说话的孩子,去和口吃的人学说话吗?道理就这么简单。
对于这个阶段书籍的选择,我觉得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好的科学读物与文学读物是孩子飞翔的两翼。
前面我不止一次的谈到想象力,在这里我再一次的提起她。其实在正常的教育制度下,这个阶段是不应该把想象力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上的。但是我们国家的情况不太一样,趋同理念下的应试教育严重的摧残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多选择一些想象力丰富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来冲淡应试教育的影响,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同等重要,可以选择严谨的百科类书籍(特别推荐德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什么是什么?》),其中自然科学科普书应该优先考虑(特别推荐《昆虫记》),还有一些严谨的科学幻想类书籍也可以考虑(特别推荐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构建价值观体系和培养心理行为能力,可以选择比较经典的成长类儿童文学,比如《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E·B·怀特的三部童话、《窗边的小豆豆》(这本是自传)、《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可以选择比较客观真实的传记类文学作品(包括自传)。传记类文学应该优先选择知名作家所撰写的传记(推荐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凯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不同行业的传记中,优先选择自然科学家的传记,尽量少选择政治领袖的传记。如果开个玩笑,说政治家都是骗子,那中国近现代的多数政治家更是骗子中的极品。中国近现代的政治领袖传记,还有中国近现代史,这里面真真假假,雾里看花,涉及的价值观和历史观非常的复杂,在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没有形成之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只有不择手段的邪恶,没有不择手段的正义。用谎言、欺骗构筑起来的价值道德观体系,本身就意味着邪恶,迟早要崩塌的。当你品行越端正,信仰越纯洁,虚幻的光环突然爆裂的时候,那种揭开伤口后的愤怒和阵痛就越强烈,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所感悟的。
2,读图要向读文转变。
6岁以后孩子视觉的敏感期过去,69岁文化敏感期到来,读图向读文转变正当其时。图画故事书本身就是一种桥梁过渡书。
以图生图的想象,完全依赖于原始的图画,想象力受到局限。而以文字生图,想象力如野马奔驰,任意驰骋。荷马史诗中描写海伦的美时候,说海伦走进来,长老院的元老觉得打这场仗值了。为了一个女人,打了十年的仗,居然还值得了,这个女子该有多美?读者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想象海伦的美,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海伦。但如果把她画出来,那就只有画家自己的海伦了。
读图只是一种浅阅读,而阅读好的文字书籍,需要思考的深度参与。而且,文字的概括、构词、表达功能是图画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文字书籍对人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作用更大,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同样如此。文字书籍的信息量也是图画书难以比拟的,大信息量的输入是学习语言的不二法门。
由图画书向文字书,由亲子阅读向自己阅读是一个过程,不是你今天有想法,明天孩子就能做到,作为父母应该循循善诱和有耐心。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智慧。
3,书籍的选择以国外优秀作品为主。
这样做,具体原因还是我在上学之前一章里已经提到,此处不再赘述。不过不同于图画故事书,儿童文学这一块起步要早一些。如果说以国外优秀读物为参照,优秀的国内图画书只能算及格水平,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达到良好了。国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郑渊洁、梅子涵、杨红樱等人的一些好作品,都可以一读。作为一个阅读品位很高的父亲,我当然会选择给孩子推荐最好的图书,但是具体到孩子那里,只要孩子喜欢读书,好的秦文君们和更好的E·B·怀特们,让他自己选择去吧。
科普读物不同于文学作品,他没有国界,也不需要考虑传承文化,所以个人建议选择国外优秀读物就可以了。国内的科普读物,严谨了就不好看,好看了就不严谨。随处可见的国内科普图书,大量的是剪刀加糨糊,拼凑而成的所谓百科。
当代的中国是一个山寨文化的大国,造假、跟风、抄袭已经见怪不怪。聪明的父母是不是该擦亮眼睛,也引导孩子学会擦亮眼睛,保护好我们的孩子呢?
4,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估计有些“爱国”人士等不到这里,就按耐不住要开骂了。“我堂堂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四大发明照耀全世界。你丫的只推荐外国人的书,你个崇洋媚外的汉奸、卖国贼、西奴、美狗。”列位看官您别笑,说这种语言的人在网络上和生活中时有所见,这是典型的中国应试教育摧残出来的残次品,人格和思维有很大的缺陷。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有谁舍得自己孩子成这样?
有的父母比较担心都读国外作家的书,会不会把中国语言的味道丢了。这一点您过虑了,其实真想读外国人的书,应该读原版。译者在把原版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是要考虑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您应该担心的是如何选择出版社和译者,建议选择一些顾忌自身形象的大出版社和像马爱农这样知名有口碑的翻译家(叶开老师的推荐版本很专业,建议大家参考)。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但是自宋亡于崖山之后,每隔一朝就会有野蛮的“异族”从“北方”入主中原统治中国,大量的杀害各族民众,中断文明进程,摧残和破坏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每一个清醒的父母,有责任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学习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吸取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那些妄图拿祖先的阔,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和无知。
我们中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基本都在古代。现代的白话文和古代的文言文差异很大,让孩子一夜读懂古文经典是不现实的,以唐诗宋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是孩子入手的最优选择。这些诗歌她不仅仅是语言相对浅显易懂,她更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同时,我建议应该读一下诗词的启蒙读物《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对北方讲普通话的朋友尤为重要。南方很多地区的朋友只要用自己的方言读就可以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南方的这些方言才是真正的中国话,我们北方人讲的普通话和接近普通话的方言其实是“胡”化了的语音。
现在有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就是读经。我对此有两个观点,一是儿童本位,二是循序渐进。孩子因我们而来,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有想法,但是不能把我们的想法给孩子。教育的一点一滴,都要以孩子为出发点,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提倡读经的人(也有人说了,经不仅仅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是经,哈默雷特也是经,圣经也是经。这个有点捣糨糊了,当然您要这么理解经,那我也不好反对啥。),也晓得孩子是看不懂的,所以硬要编造什么“孩子小时候记忆力好,记住就行,将来就懂了”之类的鬼话,本质上还是把他们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儒学的四书五经,道学的《道德经》《庄子》,佛学的经藏,都是很高的智慧 ,需要很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悟的明白。人的学习如同盖楼,思维能力和一定量的知识如同地基,地基不打牢,直接去盖顶层,这是违背常识的。地基未打牢之前,硬性的去撬高智慧的大石头,君子大师的确是出来了一些,但是这依赖于他们的天赋,更多的则是伪君子,书呆子。估计有人又要拿唐宋说事了,那我告诉你,唐以诗取仕,宋以文取仕,明清以八股(范围是儒家典籍)取仕。活诗文胜过死读经书,唐宋的文人的精气神、才华也是明清文人比不了的。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读经的事情还是老老实实的来吧。文言文的难度从先秦开始到明清越来越低,学文言文的顺序也应该从明清倒推回去。在学习文言文之前,也要有一定的白话文阅读和唐宋诗的积累量。从目前我自己孩子的进度来看,读经怕是要到初中了。至于孩子读还是不读,到时候看孩子的意愿。我知道我的这套方法“笨”,为了孩子的教育我做的就更“笨”了。孩子读的书,我基本都读过,我现在正在读孩子已经不读了的图画书。《全唐诗》、《全宋词》、《诗经》、《楚辞》(屈原)、《论语》、《孟子》、《道德经》、《易经》、《古文观止》,我也读过。我的“笨”法不超前,也不新颖,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天才,可能不适合懒妈懒爸们培养天才的需要。我不懂怎样培养天才,可我懂常识。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除了阅读,还可以通过其他很多种方式,比如围棋,毛笔字书法、太极拳、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等,只要孩子感兴趣,能够入道都是可以的。事业的成功其实很简单,培养孩子形成几种兴趣,把其中一种作为一生的职业和追求,其他的作为业余爱好。
5,少看名著的缩改版
这样做的原因我上学之前一章里面提到过,实际问题也远远比图画故事书严重。图画故事书涉及文字和图画两个作者,图画作者选择一些名著或者传统故事,作为图画书的文本是很正常的,图画里面凝结的是作者的心血。名著缩改版,往往选择的都是国外过了版权保护期的书籍。虽然原著过了版权保护期,但是译著还是有保护期的。很多缩改版把他人的译作,大幅缩减,局部进行一些修改,绕过了译著的版权,本质上是一种剽窃。缩减修改的工作也不可能找那些知名的翻译家和知名作者来做,可以想象得到这些缩改版的质量到底如何。
《金银岛》里面望远镜客栈这一章,为后来西尔弗后来制造叛乱的情节,埋下伏笔。缩改版里直接取消了这一章,吉姆到布里斯托尔后,直接跳到了上船出海发生叛乱,非常的突兀。金银岛第一章里面,医生和船长初次见面交锋时说的那句话“如果你继续这么喝酒的话,世界很快就会少一个最下流的恶棍。”是一股正气压倒了邪恶。缩减版的作者把这句改成了“如果你继续这么喝酒的话,你很快就要死的。”不知道缩编者是怕原话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还是怕污染了他自己纯洁的心灵。《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里面哈克提到上学后,他能把乘法口诀背到六七三十五了。我们的缩编者显然觉得马克·吐温很愚蠢,把这句改成了背到五七三十五。计算正确,但是幽默没了。
不管是把名著剽窃删改称缩改版,还是把别人的文章剽窃或者删改成语文教材,我发现他们都打着一个共同的旗号,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能读懂,为了孩子不受污染。而他们真理永远在握,智商总是那么高高在上,道德总是那么的纯洁无暇。至于其他对他们也许不重要了吧。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缩改版本就都不好,只是在这些诸如拼音版、拼音美绘版、少儿版、青少版等等五花八门的缩改版里面,好的的确是太少了,太少了。各个年龄段都有大量的适龄经典作品,冒险没有任何的意义。
6,心理共振
儿童的心理和个性普遍是非常活泼好动的,他们读到一些能够和他们心理和行为合拍的书籍比如《淘气包埃米尔》《西游记》,就会产生心理共振。这种心理共振现象,并能绝对的说好坏,关键是怎么利用。我儿子非常的调皮淘气,能量比较强。我在为孩子选择读物和影视作品的时候,是有很大失误的,淘气捣蛋的东西看的太多了,强化了他的心理和行为,淘起来的时候像个“小疯子”。还好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一直在引导和调校,见到些成效。文静内向的孩子,倒是应该多看看这类作品,少看多愁善感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很有道理的。当然,这也有个度的问题,真要是把孩子的淘气劲全磨没了,怕是孩子的灵气也一起消失。
心理共振也有好的一面。孩子在电影《夏洛的网》中看到夏洛即将死去的那一段时候,眼泪一直在眼眶里面打转。爱、友谊、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应该让她们在孩子心中深深的扎根。
7,四大名著该不该让孩子看
这个问题也是当前争议比较大的话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区别对待。首先是西游,对于孩子,主要的缺点就是上面提到的心理共振。孩子喜欢的话,完全可以少看一些其他的淘气包,给西游留个地儿,数量要控制住,别太多了。其次是红楼梦,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作为中国人,最好读一下(黛玉这个类型还是少看为妙)。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一方面她还是太深了一点,另一方面这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书,里面有些内容也不适合孩子看。小学这个阶段还是不看为好。最后,我把三国和水浒放在一起说。这两本书体现的价值观是崇拜权术,崇拜暴力,张扬厚黑、狡诈,张扬残忍、残酷、嗜血和善恶不分。您如果看过这两本书,仔细想想,是不是像黑社会?这两本书艺术成就很高,近几百年来,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我们本身就活在水浒和三国里。所以我强烈建议,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之前,不要看这两本书。
8,无法避免“毒”物怎么办
上面陆续提到的“毒”物,比如造假的传记,剪刀浆糊百科,价值观混乱的《水浒》《三国演义》,乱删乱改的缩改版,不符合孩子年龄的成年人书籍,读了怎么办,特别是语文教材,避无可避,只要上学孩子是一定要“毒”的。
我觉得第一个是跟年龄有关系。含少量的三聚氰胺奶粉,20岁的成年人吃了可能啥事没有,10岁的孩子可能打两瓶水就好了,不到一岁的孩子可能吃死了。所以孩子越小,越要远离“毒”物。
如果像语文教材这样的“毒”物无法避免的话,那就大量的喝安全无毒的奶,稀释毒性。除此之外,如果作为父母,您自身品行优秀,文化素养也高,那么您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教育,仿佛是孩子“体质”的一种锻炼,可以提高对“毒”物的抵抗力,甚至具有免疫力。

后记

我自己的孩子目前只有三年级,初中以后书籍的选择,我自己的经验也不是很多。如果孩子从小有正确阅读的习惯,正常而言,到了这个时候,读书的品味已经建立起来了,应该相信孩子们的选择。
初中的孩子,重中之重的事,应该是培养平面思维能力,当然前提是孩子已经具备了直线思维能力。这个时期,可以考虑从简单一点的书籍入手学学哲学吧。看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很多也都是哲学家。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经济学界,巴菲特等投资界的大师,很多都是半个哲学家。人文学科,看起来不如专业技能实用。但是越是看起来“没用”的学科,对人成就的大小作用就越大。
教育是一个细致的慢活,功夫都在细节里面。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不要去和别的孩子比,拿别人的优点伤害自己的孩子,是愚蠢的。阅读对于孩子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不能把它看得太重。无论如何,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才是第一位的。
我接下来会把我孩子读过的书单列出来,我会在每一本书后面详细的解释选择它的思路,它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什么,能提高什么。重要的是学会选书,这样才能推而广之。当然这有一个大前提,是孩子喜欢他,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bluebirdfriend + 10 + 10 我很赞同。
为了女儿们 + 1 + 1 精品文章!
我爱飞飞 + 3 + 3 http://bbs.etjy.com/thread-243304-1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1-6 10:30:04 | 只看该作者
很长的文字,一口气读完,很过瘾。

谢谢你,如果可能,书单也请列出来,包括选书思路,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靠阅读外国译作来提高中文水平,有可能吗?
真正优秀的中文作品,除了阿甲老师的博客,还有什么地方有推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自己带孩子 + 10 + 10 同样的期待,同样的疑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0: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Xieno 的帖子

书单我正在整理,以我个人的这种谨慎性格,这需要点时间。望大家海涵。
译作的译者绝大部分是中国人来做的这件事情。很多译者本身就是文学大师。
比如,巴金译的《快乐王子集》,夏尊丐译的《爱的教育》。就拿当代的一些译者,
很多也是佼佼者,比如《绿山墙的安妮》的译者马爱农,必如《夏洛的网》的
译者任溶溶。任溶溶先生过去也是知名的童话作家,先生自己非常有自知之
明,知道自己怎么写,也写不过那些国外一流儿童文学作家,近年来一直从事翻
译工作,译作颇丰。您的这个担心多余了,就像我文章中提到的,应该担心译者
和出版社选的合适不合适。
阿甲老师主要是学龄前这一块比较厉害。还有彭懿老师这一块研究也很深。文中都提到了。
上了小学以后,叶开老师、梅子涵老师他们的推荐单我看过,比较专业。朱永新他们搞的那个
书单差多了,官方的东西,快成扶贫会了。彭懿老师,过去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知名作家,他
有一本书《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好像是这个名字,里面推荐的也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很欣赏您的语文观。现在我们的教育整体 ...
Xieno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9 23:44:4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后来考虑了一下,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无法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字怎么优美流畅都只是花瓶。
所以译作不译作的,还是不去纠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9 23:50:2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置顶的推荐,细细读了,感谢楼主好文!

说到译作,最近饭后会和孩子轮流朗读《以撒辛格童话》。中图网的特价书,很便宜。很长时间都没读,现在拿出来,孩子一听就迷上了,每顿饭后都要求轮流读。

他有他的理解,我也有我的收获。
比如第一篇《海乌姆村的长老和珍妮蝶儿的钥匙》,故事真有趣:

可惜,译文似乎不是太好,至少不如我找到的这个音频好,有些地方译得前言后语不太接得上,还是这个台湾出的故事比较完整。
但即便译文不是很好,内容可是棒得不得了。。。
想想吧,缺酸奶,就把水和酸奶换个名字,就彻底的把问题解决了
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可就太多了
当然我不会跟孩子讲太多无趣的现实,就这样让他听这些有趣的聪明的故事,慢慢在现实中去体悟生活的荒诞,也挺好呀!

贴一本相关的绘本文字,同样有趣又有意思
海乌姆村的鲤鱼
海乌姆村住着很多傻瓜。当地人习惯在安息日吃鱼,有钱人吃大鱼,穷人吃小鱼。海乌姆的主妇们通常会在星期四买鱼,杀好,在星期五做成冷盘,好在星期六吃。一个星期四的早上,柴菲尔带了一个装满水的水盆来到葛隆南家。
葛隆南是海乌姆村的村长,也是当地最有势力的人。柴菲尔带来的水盆里有一条活鲤鱼。柴菲尔说:「村长,这是海乌姆湖有史以来最大的鲤鱼,我们讨论的结果决定要送给您,以表达我们对您伟大智慧的崇敬。」
葛隆南开心的说:「谢谢你们。我在书上读到吃鲤鱼的头会增加智慧,虽然我已经够聪明了,但是再增加一点也无妨。对了,听说从鱼尾巴的大小可以看出它脑袋的大小。」于是葛隆南这个大近视弯下腰,靠近水盆准备看个清楚。
不料这条鲤鱼竟然不知好歹,扬起尾巴,啪的在葛隆南脸上打了一巴掌。葛隆南大吃一惊说:「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对我!这条鲤鱼真的是从海乌姆湖抓来的?我不相信!海乌姆湖的鲤鱼一向又聪明又懂事。」柴菲尔说:「它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坏最卑鄙的鲤鱼。」尽管海乌姆不小,消息还是很快的传遍整个村庄。
不一会儿,海乌姆村的长老们全挤进葛隆南家,呆子崔特、驴头珊得、笨蛋希门和迟钝雷基,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著。
葛隆南气呼呼的说:「我不打算在安息日吃这条鱼,它又笨又坏,吃了它不但不会变聪明,反而会变笨!」「那我们该怎么处理它?」柴菲尔问。葛隆南用一根手指点着头,表示他正在思考,过了一会儿,他说:「在海乌姆没有任何人或动物可以打葛隆南,所以这条鱼应该接受惩罚。」「我们应该给他什么样的惩罚呢?」崔特问:「所有的鱼到头来都会被杀,我们又不能杀他两次。
「我们能把它关起来吗?」希门纳闷的问。 「海乌姆没有关鱼的监狱。」柴菲尔回答:「而且要盖一座鱼的监狱,得花很多时间。」「我们把它吊死,怎样?」雷基提议。珊得哼了一声,说:「你想吊死鲤鱼?想吊死一样东西,那个东西必须有脖子。可是鲤鱼没有脖子,你怎么吊死它?」
但是我们应该给他某种惩罚,这样才能显示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打了我们村长大人后,还能逃避处罚。 」希门说。 「我建议把它活生生的丢去喂狗。」崔特说。 「这样不好。」葛隆南摇摇头说。 「我们海乌姆的狗既精明又谦逊,假如它们吃了这条鲤鱼,搞不好会变得又笨又坏,就像这条鲤鱼一样,那可怎么办!」长老们讨论了半天,也想不出好方法。最后葛隆南下了一个结论:「这个案子需要好好的考虑,我们先把这条鲤鱼留在盆子里。身为海乌姆最具有智慧的人,假如没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不是很丢脸吗?」「鲤鱼待在水盆里太久会死掉。」以前是鱼商的柴菲尔提醒大家:「要让它活着,必须把它放进一个大水缸,而且要经常换水,另外还要喂他吃东西。」葛隆南下令:「去把全海乌姆村最大的水缸找来!然后小心的照顾它,直到审判那天。等我想出惩罚它的方法,我会告诉你们的。」葛隆南的话等于是法律,于是长老们立刻找来一个大水缸,装满水再把那条罪犯鱼放进去。从那天起,长老们轮流喂罪犯鱼新鲜面包,以及其他鲤鱼爱吃的东西。
葛隆南还派他的保镳米尔在水缸旁站岗,防止贪心的海乌姆村主妇把鲤鱼杀死做成鱼丸。不过葛隆南一直很忙,所以他不断的拖延审判日期。而这只鲤鱼似乎也完全适应水缸生活,在水缸里悠闲的吃,悠闲地玩,长得比以前还肥,完全不知大祸就要临头。
葛隆南的反对者四处散布谣言,说葛隆南根本想不出怎么惩罚这只鲤鱼,只好等它自然死。于是长老们更加小心地照顾,深怕罪犯鱼在审判前就死了。然而,结果总是令人吃惊的,如同往常一样。半年后的某个早上,葛隆南突然宣布审判结果:这只鲤鱼被判淹死罪!葛隆南过去虽然有几次聪明的判决,但都没有这次天才,连他的反对者听了也都不禁为葛隆南高明的判决案吃惊。 「淹死」对这条卑鄙的肥鲤鱼而言,真是再适合也不过了。当天海乌姆的村民聚集在湖边,准备观看死刑。只见这条比以前肥上好几倍的罪犯鲤鱼被囚车载到湖边。鼓手和喇叭手奏起哀乐,刽子手高高举起肥嘟嘟的鲤鱼,用力往湖边丢去,溅起无数的水花。海乌姆的村民齐声高喊:「淹死那条笨鲤鱼!葛隆南万岁!」葛隆南被一群崇拜者高高抬起,回程不断对他唱着赞美的歌曲,有些女孩甚至向他抛撒花瓣。
连一向嫌他笨的妻子珍妮,这次似乎也对葛隆南心服口服。当然海乌姆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总有一些爱忌妒,喜欢挑毛病的人。他们在事后说,这么做根本无法证明鲤鱼会不会被淹死,每个星期五都有上百条鱼被杀,为什么这条笨鱼反而用纳税人的钱,在水缸里舒舒服服的住了好几个月,还平安的回到海里,嘲笑海乌姆的「公正」。不过大部分人并不相信这些中伤的话,他们指出:好几个月过去,那条鲤鱼并没有再被抓到,可见他已经死了。当然它也可能学会躲过渔网,但是这条笨到打葛隆南耳光的鱼怎么可能这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海乌姆的长老们还是发布一则法令:假如这条笨鱼拒绝被淹死,而且再被抓到的话,他们就要为它盖一座特别监狱。那是一个池子,它将被判终身监禁。这条法令在海乌姆的官报上以大写字母印出来,下方则有葛隆南及长老们的签名。

不好意思,歪楼了,抱歉哈。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1-9 23: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bluebirdfriend + 5 + 5 很有意思的故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0 10:09: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写得非常棒,继续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6:1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eno 于 2012-1-9 23:44 发表
其实我后来考虑了一下,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无法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字怎么优美流畅都只是花瓶。
所以译作不译作的,还是不去纠结了。

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无法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字怎么优美流畅都只是花瓶。
这句话说的很对。但是正如我文中字提到的,您会跟一个口吃的人学说话吗?选择文章的时候,
优美不是必要的,但是流畅却是必要的。文字的流畅说明了作者思路的清晰,有很好的思维。
长期和这样的文字打交道,慢慢的也会提高自己的相应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自己带孩子 + 10 + 10 想请教一下,如果有条件,只读英语原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3 21:13:45 | 只看该作者
选书是对家长的考验,耐心等楼主的书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22 12:41:21 | 只看该作者
过瘾过瘾,写得非常好。我一般就不给孩子看译作了,觉得有点翻译得古里古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1:5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veika 于 2012-1-22 12:41 发表
过瘾过瘾,写得非常好。我一般就不给孩子看译作了,觉得有点翻译得古里古怪的。


如果您觉得译作古里古怪,只能说明您看的好译本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7 , Processed in 0.088883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