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zfeihu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烦恼求助] 孩子老做噩梦,恐惧中,请高人指点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2-29 20:49:30 | 只看该作者
哈利·波特第一节飞行课就被老师从课上叫走了,也有不少同学老师在知道他会飞后,很惊奇。

您儿子最近在迷哈利·波特,还在写续集,或许梦中的事情,是他的大脑在构思故事的内容,所以是完整连贯的,不必紧张。很多作家都是在梦中写出佳作的。

另外,如果四五岁时就开始了,而且一直没有中断,又确定是和孩子的学业压力无关,那会否是你们夫妻之间平时会有小小口角,或者孩子亲近的朋友之间经常有纠纷出现,使孩子感到过度紧张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zfeihua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07:4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77498139 的帖子

前面说到的恐惧是指我自己。你说恐惧源于对生死的执着,其实我自认为对生死还是比较看得开,只是孩子是软肋,对孩子的一丁半点事都无法做到淡然。

说到生死,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婴儿在母亲子宫中生长,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你将要以新生命的形式诞生。婴儿不乐意了,说这里有我熟悉的温暖的怀抱,你所谓的生对于我是谓之死。我不愿意离开这里。可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终究他又降生在一个更为宽阔更为美丽的世界。然后忘了以前的一切,一天天慢慢地长大、成熟,直到死亡又必将来临。这时,他又不乐意了,说我不愿意死去,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留恋的世界。可是谁又能明确否认,今日谓之的死会不会是另一个新生,会有另一个更为宽广美丽的世界在等着?

这个故事我也告诉过孩子。本意是想告诉他死亡并不可怕,不知会不会年岁小,反而会以我设想之外的方式在理解?

我想人的内心恐惧的确是源于未知太多,就象我儿子自己总结是对未知太好奇了。。但是浩瀚星球,沧海一粟,人的认知力量有限,比如谁又知地球是否高等生命的唯一?所以人不可避免会接触很多无法理解无法解释的现象。。不过上次他说做梦地点居然是在科学博物馆,讲科学的地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07:5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绿豆糕 的帖子

夫妻口角问题我也思考过,当然夫妻之间确有口角,但这口角我觉得很普通,一年也没几次,就跟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家庭一样。我想也不能只给孩子创造一个完全理想没有争吵的环境吧?如果在一个普通正常环境中他仍然有焦虑,那会不会是他自身防御体系有需要增进的地方?我总觉得人应该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迁就人。现在我都觉得给他呈现的环境过于美好了,在同学中特别幼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2-30 08:39:56 | 只看该作者
按我老家的说法,孩子小时候被惊吓失魂了,要由孩子母亲帮孩子“叫魂”,孩子就会好转。你家的时间这么长了,可能要叫久些,才能慢慢好转。信不信由你。老祖宗留下的玄妙的东西,没办法解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zfeihua + 2 + 2 谢谢你了。这种我信一点,又不全信。呵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2-30 13:2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zfeihua 于 2011-12-30 07:40 发表
前面说到的恐惧是指我自己。你说恐惧源于对生死的执着,其实我自认为对生死还是比较看得开,只是孩子是软肋,对孩子的一丁半点事都无法做到淡然。

说到生死,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婴儿在母亲子宫中 ...


人们惧怕死的原因其实很是简单,只是担心死会以哪种方式到来,它来时将会带给人哪些未知的痛楚,这才是人们真正惧怕死的原因。对于死后会怎样一般都是一些神经粗大无聊的人才会去关心的
前面说了很多,最后我把孩子的梦简单归为是大脑的涂鸦,就是说给你听的。目的,是让你对他的一些现状能够释怀,泰然处之。后来,你把你对梦的担心当成是孩子的,所以也就顺势的介绍一些实例,让你了解实际上梦是可以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的,只是看你怎么去看待它罢了。其时对于这件事一直纠缠不清的是你本人,结在你那里而不是在孩子身上。孩子第二天仍然生龙活虎,一如既往的坚持他的爱好和兴趣,可想梦对于他来说并没带来多大的不快于心理障碍,反而可能会带给他一些灵感。恐惧,害怕,不解是人类众多感受中的一种,有时我们是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已去独自面对和解决的,不要做孩子左膀右臂与他的第二个大脑,长此以往以后当他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会不知所措的,这不是帮,而是害了他。孩子是我们的掌中宝,心头肉使得我们见不得他们受一点点伤,哪怕是在正常不过的人生必经的试错过程也给孩子剥夺了,真是悲哀!看来多说也无意了,说了这么多实则是一点忙都没帮上,也罢!
最后说一句:想解决孩爱作梦,作梦多的问题,其实很是简单,白天多运动,晚上睡前听一些舒缓轻音乐会有助于好的睡眠。

本来还想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再与你做进一步的探讨,我看还是免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zfeihua + 2 + 2 呵,你误会了,其实帮得挺多。请继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2-30 14:3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gyh 于 2011-12-30 08:39 发表
按我老家的说法,孩子小时候被惊吓失魂了,要由孩子母亲帮孩子“叫魂”,孩子就会好转。你家的时间这么长了,可能要叫久些,才能慢慢好转。信不信由你。老祖宗留下的玄妙的东西,没办法解释。


“叫魂”是一种心理暗示
玄妙之处是它利用了人的一种自我修复能力
这种方法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只对神经敏感,认知不广的人才起作用
于“鬼神”扯不上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2-30 16:2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77498139 于 2011-12-30 14:39 发表 “叫魂”是一种心理暗示玄妙之处是它利用了人的一种自我修复能力这种方法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只对神经敏感,认知不广的人才起作用于“鬼神”扯不上关系
所谓“魂魄”,并非“鬼神”。如果说,这是心理暗示疗法,也许有一点道理。但是,在我老家,给小孩子叫魂,是在深更半夜之时、小孩子事先及事后都不知道被“叫魂”了,而对小孩受惊吓的治疗效果真的非常好。那么这又怎么能简单解释为“心理暗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2-30 16:4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gyh 于 2011-12-30 16:24 发表
所谓“魂魄”,并非“鬼神”。如果说,这是心理暗示疗法,也许有一点道理。但是,在我老家,给小孩子叫魂,是在深更半夜之时、小孩子事先及事后都不知道被“叫魂”了,而对小孩受惊吓的治疗效果真的非常好。那么 ...


小孩偶时的受惊本就在正常不过了
根本就无需什么“治疗”,因为本来就没病
这种做法如其说是治孩子,到不如说是给大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慰藉
如一定非要说是“治疗”了什么,不如说花钱买了一颗“定心丸”来的更恰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7: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77498139 的帖子

也许我本身想法就很矛盾,科学与迷信(姑且把不能解释的称为迷信吧)并存。。再加上辞不达意,不好意思,让你误会了。。其实你的回复能带给我很多思考。。哪天有空的话,请继续赐教。。其实每个朋友不管从哪个角度回贴,都能给予我帮助。。或者理论上,或者实践上,或者只是单纯的感慨。。我还想着等几天空了后再慢慢疏理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77498139 + 3 + 3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2-31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叫魂之所以有时候会有作用,而且年龄越小,作用越明显,是因为成人自己的精神状态缓和下来了,对孩子也形成了一种心理影响。这是一种由环境引起的接近暗示。

我提到的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口角,我还提到了孩子身边朋友的关系。一个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已经有了社交关系了,但是他是否能应付自如,这些交往有没有给他带来紧张感,这是另一个问题。你提到你的孩子在同龄间稍显幼稚,那小朋友们对他的反应又是如何的呢?是否曾经有人取笑过呢?

从孩子本身可以接触到的一切去考虑,从孩子自己是否过度沉迷某种兴趣,导致自我加压去考虑,这些事情并不难分析清楚。但是如果你在面对孩子时也是心存“怒气”,认为对他已经如何如何,他却还是如何如何,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施压。很多时候,做为一个家长,并非一定要打骂出口才能伤人,孩子们的心是非常敏感的,有的孩子,即使是家长的一个眼神也能让他倍感委屈却说不出口。

扯远了,呵呵。只怕楼主读到这里,又会怒气上冲吧?呵呵,其实我上个帖子中就已经说明你的孩子近段为什么会做连贯性的噩梦了,不必紧张。至于以前,如果解决了这段时间的噩梦问题后没有再反复,也不必多追究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zfeihua + 2 + 2 呵,我怎么会怒气上冲。看来我表述真有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2 , Processed in 0.096415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