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71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分享] 孩子,改变了我的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0 10:4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信每个妈妈都有一段痛并快乐着的经历,我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自然也不例外。而今,苦尽甘来,回首那段痛苦的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孩子、自己、家人反复的生病,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的矛盾与困惑等等,一路磕磕绊绊的走来,走上了正途,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之路。中华传统文化浩瀚如海,包含了中医、育人、为人处事之道……。如果我能早点接触,哪些问题就不会对我造成困扰,而且采用类似大禹治水的办法会防止矛盾的激化,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由于我所知甚浅,仅把自己窥到的冰山一角与大家分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隐患
认识我的爱人前,我是一个性格内向、温顺、怯懦、缺乏主见、不懂拒绝别人的人,就算是碰到了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也因为矜持,不会主动去争取。所以,是我爱人追的我。

当时我爸和他爸曾经做过同事,两家人又住在同一个小区里。他大学毕业后的一天。婆婆在路上碰到我爸,跟他说要我做媳妇。然后就开始了相亲……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买房首付款、聘礼等引发了激烈冲突,差点谈崩。男方没钱,我父母以为他们舍不得出钱,还有男方给我买的鞋子和裤子太便宜,加起来一百多元,我爸觉得自己女儿被人轻视,决定要一笔两万元的彩礼以示尊重(私下里爱人和我沟通,由爱人借了钱我们婚后再还给人家)。和公婆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俩根本就是存不住钱的人。这场冲突根本就是误会,通过好好沟通就可以解决,可当时的我觉得帮婆婆说话会让爸爸认为我还没出嫁,胳膊肘就往外拐,掩耳盗铃的躲在自己房间里装睡,任由爸爸在婆婆面前气愤的大呼小叫。事后婆婆跑到她父亲的坟上大哭一场,看在我和爱人感情不错,圆了这场婚事。


结婚

举行婚礼的那天,婆婆说我戴皇冠不戴花不好看,哪有见过戴皇冠还戴花的?我是新娘,我的装扮为什么要听她的?我不敢直接拒绝,求救的看着爱人,他说:“叫你戴你就戴吧。”我不情愿的戴上了,这个细节也表明了以后在家庭发生矛盾时我爱人的态度。

婚后第一天,爱人舒服的躺在床上睡懒觉。听见开门的声音,原来是公公来了,帮我们打扫卫生。我一愣,不知道他们还配了钥匙,我们不住一起,他特地跑来帮我们打扫卫生,我不喜欢被这样照顾,却说不出口。房子是他们一手操办的,我一点力都没出,当时有个奇怪的想法,没有结婚我就不是这里的女主人,我有什么权利对这所房子指手画脚的?我下了床,光脚坐在了地板上,看着这个装饰的古板、老气的房子,有种陌生、疏离的感觉,我好像并不属于这里。

怀孕

婚后两个月,我有了身孕。婆婆说她婆婆没给她带过孩子,年轻的时候吃够了苦,她不要我再吃这种苦了。到了怀孕7个多月的时候就搬回来和公婆一起住了。他们说话都是命令的口气,我很不习惯,但是碍着他们是长辈,我又不好说什么。和爱人说过这些对他父母的感觉,可他就像是一堵厚重的墙,我说过的话起不了一点作用。

怀孕期间婆婆对我很是照顾,我去医院产检基本上都是她陪护,去洗澡的时候她都跟着,甚至怕我不方便,帮着我穿裤子。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也不是一个娇气的人,可是我苦于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怀孕的时候看了很多的书,知道了顺产的好处,大意说是人体有经络,剖腹会损伤经络,产后也不易恢复;孩子经过产道的挤压,会更加聪明、健康。(关于孕妇保健,产前产后调理,顺产VS剖腹产可以参考此贴
http://www.shod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9&extra=page%3D1

我上班一直到预产期那一天,过了几天,孩子还没有要生的迹象。后来到医院检查说是羊水混了,不能拖了。打了一天催产素,没有效果。让我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人工破膜后再打催产素,我很快就感觉到剧烈的宫缩。一查,要进产房了。因为以前人都是顺产生孩子的,既然她们可以,那么我也可以,所以对于顺产不是特别害怕。生孩子还是很痛苦的,不过我进去1个多小时就生出来了。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医生进行了侧切,没想到选择了顺产还是要挨一刀,这个侧切疼的我一个月才恢复,还留下了伤疤。后来才知道侧切其实不能帮助生孩子,有人用塑料袋口打比方,在塑料袋口上剪一口,然后再使劲崩袋口,剪一口的地方更容易撕裂。

孩子出世
有人说,生孩子前家里挺好的,有了孩子,矛盾就多了。其实有孩子之前这些矛盾就存在着,孩子出世后这些矛盾凸显出来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全家的话题都是围绕孩子,孩子笑,我们就开心,孩子哭孩子生病我们就跟着难受。我和公婆之间的话题,除了孩子,几乎无话可说。由于育儿观念的分歧,家里爆发过几次大的争吵,每次吵完我就后悔,是我沉不住气,让家庭气氛变得如此糟糕,可是不吵,心里的郁火就越积越多。我渐渐明白,我还在用小孩子发脾气的那一套,发泄了情绪,也激化了矛盾。想通这一点之后,我会挑他们容易认可的观点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效果还不错。有的观点虽然当时婆婆没认可,可是也播下了种子,经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开始认同我的部分观点。同时我上网查阅资料,寻找调和婆媳关系的办法。

改变他人从改变自己开始
20109月我看到天涯河山听韵先生的帖子《一个古老的占卜术,共同谛听远古的声音》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50792.shtml,提报姓名(可读音)和性别,生年,用音韵占测法占卜,替人解惑。对于问题的解答是一针见血,一下切中问题要害,更神奇的是可以算出某人的面部特征、从业经历等,八九不离十。昨晚我又重新翻看了他给我的回帖,他明明白白指出了一条路,就是“百善孝为先”,他说:“孝和慈,如同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修好了,出世间法便不修而修了。孝做到了慈便做到了。”我当时心里还有点不服气,想着公婆也有错啊,应该让他们也改改。我大部分的精力还是花在了叶子上没有花在根上,所以今年继续上演着婆婆带孩子,我抢不到的一幕。如果我们夫妻能把公婆的生活放在第一位上,关系相处融洽,公婆满意了我们,自然愿意让我们带孩子他自己也省心,公婆不满意我们,所以才要坚持自己的观念带孩子。

这里插一句,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介绍去找河山听韵先生算命,那不是我的初衷,其实不管是和家人、同事、朋友的相处,有矛盾都可以参照“改变他人从改变自己开始”入手。有空的话,去看看他的开示,你要的答案就在其中。
  把河山听韵先生回复的内容贴在这里:
  
  孝和慈,如同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修好了,出世间法便不修而修了。孝做到了慈便做到了。对小孩慈爱就要教育小孩孝道,教育小孩子孝道,我们最好以身作则示范给小孩子看。所以你的机缘很殊胜,你可以示范给小孩看啦。
  
   就知道是慈有余孝不足。天平都倾向于小孩身上了,教育小孩子多大的精力和耐心都有,但和老人沟通时没多大耐心。谈的话题都在围着小孩,并没有围着老人。当然,这个现象很普遍。就像修佛的人,很多人修不好,一心扑在出世间法了,世间法修不好,所以修佛越修越傻,越修越贫,皈依佛两足尊,但去看看此类人,哪里有福慧具足呀?世间法不修好,出世间法便难修。孝不修好,慈便难修,一个道理的。

  
  事事自身找问题才叫真觉悟,才叫真修行,才会真圆满,这是我帖子交流的一贯指导方针。我是金子,则我走到哪里哪里就光灿灿的,我是太阳,则照到哪里哪里没有黑暗。如果大家对这个孝没有全部理解,我想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所以在后面还有朋友越说便发现老人的缺点越多,反而没有发现自身缺点了。说着说着也认为老人的一切言行观念不可更改,这就是一个观念,若一直抱这个观念,岂不也是反映了自己观念的不可更改吗?自己观念不改变却凭空期望老人观念改变,这是不是。。。。。。,呵呵。孝心,我想大家都具备甚至叫具足,孝行,我想我们也都具备,可能会不太具足,具而不足不太圆满而已。所以首先我肯定我们大家的孝心都是具足圆满的,我们只讨论孝行的圆满。

  
   1、当时如果我和老公能积极的正视问题,会好很多吧。2,我上学的时候光学习课本知识了,怎么没人教我做人呢?

   你这两句话多么智慧多么觉悟呀!
   比如说,作为男人我们对岳父母的孝尽到了关系融洽了,岳父母是不会在男人面前来数落自己父母一堆不是的,即便自己父母真有不是,他们也不会这么做的。作为女人也一样,我们和公婆处好了,公婆自然也不会在我们面前说自己父母的不是。所以公婆具体说自己父母什么,其实不是问题的根源。与婆婆关系的融洽才是根本。就如同谁来带孩子,父母满意了我们,自然愿意让我们带孩子他自己也省心,父母不满意我们,所以才要坚持自己的观念带孩子。其实在有时候,可能孩子已经被当作婆婆向自己表示不满抗议的一个受害工具了,婆婆也许有时候把一些自己也知道不太正确的观念甚至会在孩子身上故意放大来表示对我们的抗议了。所以才说归根结底,是我们孝没有做到,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抓住实质罢了。
   有朋友说:“只要双方父母把你们小两口和孩子的生活看在第一位上,你们的矛盾总会慢慢缓和乃至解决”。如果试着把这句话反过来思考才有意义,不要想着别人把我们放第一才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对。否则这句话叫做妄念。“只要你们小两口把双方父母的生活看在第一位上,你们的矛盾总会慢慢缓和乃至解决”。毕竟作为丈夫或者妻子的,我们会买很多育儿和早教的书来学习,看看我们床头,我们是否买了几本甚至一本关于养老和老年人身心调治护理和行孝的书来学习呢?谈育儿经我们很在行,谈养老经呢?因为孩子是小皇帝,所以老人就成了什么。。。。。。。是太上皇?皇太后?还是什么,我们思考一下,呵呵。
   有朋友说:“世人都是如此了,爱孩子胜过爱父母,我觉得这是天性吧”。其实,由于自己爱孩子就要想到父母曾经也是如此的爱我们,继而我们不忘本我们学会感恩,才更加懂得孝顺父母这才是天性,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劲儿的只知道爱孩子,对孩子的爱远远胜过对父母的爱,没有反照到父母当时对我们的慈爱而对父母的爱淡化了,其实是人天性的遗矢。
   有朋友说:“我也主张孝,但是不要用孝来绑架后代和我们自己”。其实真学会了孝做到了孝,恰恰是解脱了我们自己和后代。往往是我们做不到孝,所以才处处烦恼,家庭琐事六亲关系才处处给了我们枷锁,成了我们生活的障碍,让我们自己作茧自缚了。

读经
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我注册了儿童教育论坛,接触过杜曼、七田真、蒙台梭利、读经等,而读经“读”的是中华五千年智慧的结晶,仅这一点,不客气的说,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比不上它。学习经典,我从《弟子规》上手,它浅显易懂、郎朗上口,是一本值得读一辈子、实践一辈子好书。学习应该按照“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的顺序循序渐进,不然塑造的就是像我和我爱人这样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可喜的是,现在中国开始盛行读经之风,许多有智慧的爸爸妈妈都选择了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有了经典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可以走的更远。

在读经的过程中,我遇到两个问题。一是觉得朗读累,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上早读课时别人在读,我只能默读。二是毕竟经典距离今天有几千年了,好多都看不懂,白话文的翻译又不尽如人意。通过网友子乐的推荐,我知道了吟诵。他说:“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朗读伤气,吟诵养气。”“吟诵的最高境界就是情通古人,修身养性。”在他带头建了《吟诵学习专贴》
http://www.shod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3&extra=page%3D1&page=1从网上收集了叶嘉莹、屠岸、杨一、徐建顺等前辈的一些吟诵作品和讲座。徐建顺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诗歌,其涵义不仅仅通过文字来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声调、韵律、节奏、曲调等等声音的形式来表达。声韵是有涵义的!一百年来我们丢掉了这个角度,实际上丢掉了中国诗歌涵义的一半,甚至会完全理解错误。”他还介绍了吟诵的学习方法,一听二模仿三举一反三。每天下班以后,和孩子一起听听吟诵,再哼上两句,一天的疲劳一扫而光。

寻访良医
孩子在一岁前只去过一次医院,开了点药。一岁后因秋季腹泻挂水,又在医院里感染了咳嗽,抗生素、激素、止咳化痰药全用上了。之后就经常往医院跑,感冒、咳嗽、鼻炎、胃炎、肺炎,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肺炎那次最严重,挂水和口服抗生素持续了二十多天,期间还照了两次X光。有同事提醒我这样下去孩子会菌群失调的,我和家人才醒悟,转看中医,吃了二十多天的中药,又咳了一个多月才好。期间我来到了山药社区,了解到抗生素、激素的危害,社区里的妈妈用绿色疗法给孩子治病,效果很好。我开始学习按摩、吮砂、艾灸等,买了许多养生的书籍,《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等,也开始在自己和孩子身上试验。由于悟性差,自己身体也弱,即使这样也有几回瞎猫碰上死耗子,蒙对了。公婆比较固执,他们历来的做法都是有病去医院,医疗卡上的钱是月月光。由于之前的经历,所以孩子生病都基本上去看中医,我的那一套用来辅助治疗。孩子一直在老中医那里看,他一般是上午在,周末休息。找他看的人很多,他每天7点多就来了。发热39度以下的,他都开中药和中成药,并叮嘱病者家属不要挂水,水果寒凉,也不宜多吃。39度以上的,他会开几天的青霉素。之后我孩子因为扁桃体炎,高热,又开始挂水。

那时我对中医的认识是:中医可以通过汗吐下等方法将人体内的邪气排出体外,而不损伤人体的正气。可是为什么医院里的中医连小小的发热也要通过西医的方法来治疗?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中医文化,对付发热都束手无策?

在寻访良医的路上,有三个人对我的影响很大。一位是胡涂医,我拜读过他在新浪博客里的文章,讲述的是玄妙的古传中医。很喜欢他讲的四时养生和因天之序,合道而行,24小时如何过?看胡版白话《黄帝内经》、《道德经》等片段,是种享受。他在博客中提到的几个治病案例,让我了解到治病不是非要用“药”的,无形为上。第二位是山药社区原亲子健康板块感恩的心版主的师父金针门何老师,感恩姐姐在他的带领下,进行了42天的辟谷。他在给感恩姐姐脉诊时,同时诊出了其爱人和女儿的疾病。第三位是龙卫权医生,二十年前他用便宜的中草药治好了身患白血病(家族性噬红细胞血病)的小哥顿。去上海在听何老师上课时,认识了我的老乡罡罡妈。今年4月底,她向我介绍了龙卫权医生的网站--多成中医。还给我看了大洋妈的在山药社区的贴《我已找到健康的金钥匙了!》http://bbs.51yam.com/thread-56424-1-1.html

之前也看过这个网站,没当回事。这一次,我静下心来,一头栽了进去。多成中医网上医院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不需要挂号排队,不存在误诊,方子就在网上,只要有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使用。诊金随奉,月收入或可支配经济能力低于200美元者免费。看起来像美好的神话,因为我的经历、对老乡的信任,还有大洋妈的贴引起我的共鸣,我愿意尝试一下。在使用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一系列的排病反应,有些反应还在螺旋进行中。下面把我10月份整理的自己和家人使用多成后的变化贴出来:
1、几年前面部皮肤过敏,起红疙瘩、起皮,特别是春秋之际,刚用上多成能纸后,过敏反应就来了,一波又一波,挺过之后脸上的皮肤光滑了,听说皮肤也是需要呼吸的,于是就清水洗脸,再不伺候它,到了秋天也不觉得干燥。
2、每天八小时对着电脑,颈椎不好,眼睛也时常酸涩疲累,用了半个多月后,我的颈椎好了,最近测试视力后发现两眼度数各提高了0.1
3、怕冷,不是一般的怕冷,冬天穿再多也觉得冷,入秋后我就用热水袋了,不用脚暖和不了,没法睡觉。现在刚过了寒露,脚没以前凉了,凉脚进了被窝一会儿后就自己捂热了,我的热水袋还没拿出来用呢。
4、我有霉菌,换了几家医院,霉菌还是反复发作。用多成后,经历两次类似反应,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发作了。

爱人:
1、在使用了能纸一周后,摘掉了“懒虫”的桂冠,能踩着钟点上班了。
2、因工作需要,经常喝酒应酬,还有过几次喝醉后去医院挂水的不良记录。现在他主动提出不喜欢饮酒,喝酒的次数、饮酒量都比以前减少。
3、半夜咳嗽,咳几声就是一口浓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痰,不咳了。
4、鼻炎。刚刚一波反应过去,打喷嚏、擤鼻涕、吐痰、睡觉打呼、嗜睡,正在调理中。

父母:
1、父亲使用后痰变少,脚后跟开裂好了,最近又开裂,还经历过一次较严重的瞑眩反应,一日凌晨3时浑身难受、一动就出汗、腹部一碰就疼,至下午两次大解后缓解。
2、母亲的牙疼在经历过几次疼痛之后,坏牙自动脱落。

多成治急症:
1、公公醉酒,用多成网上日历偷偷塞其枕头下,第二天一早公公和平时一样买菜、烧早饭,一点都没有第二天宿醉后的难受。
2、清清跌跟头,摔着腰了,用能纸敷在患处,十几分钟后他说不疼了,第二天我检查他患处,未出现淤青。

多成的方法太玄了,能够接受的人不多。我把自己使用的效果和别人(实名注册)在多成论坛里的分享告诉亲戚和朋友,许多人都因为其不可思议而不相信,有作用也是我的心理作用。有许多疾病他们服了不少药都是治标不治根,而多成的使用方法简便,效果实实在在,他们直接拒绝,连试一下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我只能为他们惋惜。

再补充一组数据:多成中医音乐列入丹灶敬老院健康項目,今年10月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門診人次下降89%,住院人次下降68%p<0.001 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令人震撼(80多歲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好)!

多成中医网站http://www.duosuccess.com/希望看到这篇帖子的人不要错过!

以上是我六年来的经历,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没有“舍”就没有“得”,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做得与失的选择题,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想知道做的对不对,答案就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ydiajin + 2 + 2 拜读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1-30 12:09:2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没有“舍”就没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51:02 | 只看该作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3 09:19:3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哲理的哦,就是太长了点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4 07:24:1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使我知道什么是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4 11:39: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6:28:42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啊,是我六年的生活经历,所以有点啰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1:03:02 | 只看该作者
一位远方的朋友问我近来可好?自接触多成中医一年多来,我经历着身心、人事的瞑眩反应,现在每天学着用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面对一切人和事,空闲时学学吟诵,读读经典,烦恼少了许多,心定了许多,感觉幸福的同时又觉得愧疚,因为所得的远大于我所付出的。

  有时看看天涯婆媳关系板块的内容,想到人微言轻莫劝人,欲言又止。于是在自己的帖子里,分享下自己的经历,希望能帮到路过的朋友。

  此贴首发于多成论坛:http://duosuccess.com/bbs/viewtopic.php?f=3&t=3657 看不惯繁体的朋友,可以看下面的简体。

  自怀孕后期我们就和公婆住在一起,至今已有七年。住在一起的原因是公婆要照顾我们。 期间我并未因公婆无微不至的关怀生出多少感激之情,倒是为着生活方式习惯和养育孩子的观念不同处处迁就他们,丈夫又不理解不安抚,家里的事清的事基本不管,时常觉得家不是自己的家,我不是孩子的母亲,郁郁寡欢。忍让了近一年,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家中爆发了好几次争吵,盛怒之下口不择言,事后非常后悔,跟婆婆道歉,承认全部是我的过错却又口是心非。每次都是强压下不满的情绪,不久又卷土重来,彼此的心中旧痕未去,又添新痕。

  后来接触了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从“上善若水”学习到柔能克刚、不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找自己的不是……,夫妻关系好了许多,婆媳关系也有所缓和。用多成一年多时间里(公婆被动听音乐),我情绪上大大小小的瞑眩反应此起彼伏,有时在梦里有时在生活中。有过两次争吵,想来也是婆婆的瞑眩反应,我没能做到逆来顺受。

  我最大的负面情绪是想到丈夫体内的肿瘤,清的体弱多病和婆婆过度疼爱、一有病就用药压下去不无关系,好不容易找到上医,可清反应时常常被她干扰,心中充满怨恨。这种情绪持续了近半年,突然就好了。现在遇到问题会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从正面的角度想想能做什么,怎么做。

  有句话叫“妻贤夫祸少”,丈夫的病是不是也和我有关?培养自己的德土不就能够帮助他逢凶化吉吗?公婆年纪大了,又经历了这次重创,我能为他们分担些什么?孩子养育等方面的争执先放下,人微言轻莫劝人,调好自己的身心,处理好与公婆的关系,说话才有分寸分量,才会有人听。我的奶奶常常劝我量大,“量大福也大”,我的气量太小。婆婆要求严格,常指出我的不足,诉说别家孩子的妈妈如何如何,我会不服气、生闷气。现在尽量做到不往心里去,说的对的我改正,不对的也不去争辩。

  当婆婆大声的呵斥清,我也会受其影响,愤怒害怕。现在能看着她发完,情绪波动不大。婆婆也能意识到自己过了,不久又和清好言好语。以前我护着清说上两句,婆婆会更加生气,家中两个女人闹别扭,全家不得安宁。我爸说过“家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想象一下爸爸伫立在风中的情形 ,没敢告诉他这话不适合。

  清以前很怕婆婆凶他,有过几次“恨恨”的情绪反应,婆婆都不在场。现在有时会做鬼脸逗婆婆笑,他知道奶奶笑了就凶不起来了。有时会和婆婆发脾气,我看着他们反应,忍着不说话,过一阵子就好了。

  婆婆的焦虑症好了许多,清“生病”时,婆婆不再“愁云惨淡万里凝”,还能和我们有说有笑。婆婆说公公脾气渐长,以前是婆婆占上风,现在有几次是她被公公凶的不吱声。她还和公公说我长大了,懂事了。

  丈夫也能理解支持我了。有一次和丈夫促膝长谈,他能理解我的不满、发脾气是想要一些独立的空间。孩子的养育问题他也会听从我的建议和公婆沟通了:公婆怕清生病,对于清的运动、大笑、出去玩都有诸多限制,在丈夫的努力下,已经开了口子 。

  最近公公陪丈夫去京复查,我每日起来烧水热早饭,能察觉出婆婆的欣慰,我亦感到开心。单独和婆婆相处也自在了,我融入到这个家庭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2-26 11:30:16 | 只看该作者
不懂你的多成什么,感觉有点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0:29:40 | 只看该作者
是传统中医,创始人是龙卫权医生,加拿大多伦多《企业家报》2000年12月第三期第六版有一篇他的报道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38243010168zp.html,当时还没有多成中医呢,现在就医更方便了,足不出户,只要有台上网的电脑就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25 , Processed in 0.08734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