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34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怎么家校配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23: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常常讲,家校配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家校配合是怎样想的?在自己孩子的求学过程中做过些什么?

我自己的观点是:

在学前,教育一事儿百分百是家庭教育。

上学后,特别是上小学后,教学上,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所以具体做法上,除五年级外,我们没有给孩子报任何课外的文化课学习班。与学校的配合上来讲,则是老师让学习上必须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签字的,我们一丝不苟地按老师的要求检查签字。但作业我们只看是否完成,完成得正确与否不在我检查的范围内,这也是跟老师沟通后达成了一致的,但我们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正确率。

但在小学阶段,就人生观世界观和性格品质教育上,我们还是认为家庭教育占主,学校教育为辅。具体做法上,我们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他看各方面的书,接触各种思想,而对他表达的观点都注意倾听,不会随意打压,以至于他敢和我拍桌子瞪眼睛争论问题,而没有足够的理由,可别想轻易让他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对于一些品行上的事情,则不会给予太多的自由,比如科技制作的实验中,当他表现出对某种结果的倾向性指读时,会严厉批评,然后告诉他“真实数据”对科研的意义,准备答辩时,也明确反对他想要选择更有利于证明他预想的数据的潜在渴望。在与学校的配合上,会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有没有违反纪律的情况发生,有没有特别需要家庭配合的地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花时间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帮助整改。同时,也会就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与老师沟通,请老师配合家庭的教育重点督促孩子在学校也注意不犯同样的毛病。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看我们很重视教育,基本上没有告过孩子的状,有几次提到需要改过的地方,也确实是对孩子未来发展不利的地方。反而老师们常常觉得我们过于严厉了,还会护着孩子。

上中学后,教学上肯定更是完全交给学校。教育上慢慢转为学校为主,家庭为辅,但前提是尊重他个人的观点。比如他曾经问过我是否必须要入团,如果不入行不行。我明确答复这取决于他的愿望,如果他想入团,我们肯定鼓励,如果他想当个白丁,我们也支持,但他必须要承担做出这种选择的后果,有些可能是对他不利的。在与学校的配合上,除了协助老师完成些事情(比如带孩子们锻炼、准备点表演需用服装等),其他的基本上不过问了。但会关注老师在孩子周记上的评语和在家长会上的讲话。定期(一学期两次吧)会通过电话与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的学习生活(住校)情况有没有什么大的起伏,需不需要家庭配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如果 + 20 + 50 入选11月22日《近期热点置顶贴》奖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1-19 00:2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happy_99 的帖子

哈哈,今天刚好(老)师(家)长见面会,这个话题就来了,真好哇!

对于学校,其实我没什么特别的观点,就希望有个好的环境,能让孩子长大成人,健康、善良、热情、独立自主、奉公守法、肯负责任,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当然,热爱生活、努力工作,这也很重要。


至于家校配合,怎么个配合法,我好像一直没怎么摸到门道。


之前在公立学校,每天都去教室帮忙维持秩序、提醒初入学的小朋友整理书包、坐好早读,算是义工。因而数次看到老师令人发指的对着学生宣泄怒火,只能在私下旁敲侧击的跟老师说说,尽力多提醒小朋友快快适应老师的“规范”。。。说实话,这样的配合(其实并不是为自己的孩子了),实在是让我觉得心力交瘁。
我通常算是比较平和的人,不喜欢和别人发生冲突,所以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就早作打算,及时抽身了。


换到现在的学校,家校配合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是在我儿子比较调皮的情况下。估计如果孩子不像我家这小子这样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需要配合的。而且即便我儿子够淘气,据班主任说他远非最让人头痛的。

第一次被老师叫去是因为孩子说谎、上课骚扰他人,等等。
当时狠揍了儿子一顿,为这事,还找了论坛上的几个朋友倾诉,从此金盆洗手,再也不打孩子了。
当时跟老师是约定了一些鼓励措施,严密监视(主要就是多问、在作业记录上随时留言)孩子的“动向”。
结果到期末的时候,孩子得到了第一个Star。

后来基本上每年换一次老师,都是老师登门拜访,了解孩子的特点及家长对孩子成长最关心、最要求学校配合的方面,以便根据家庭的要求予以配合——当然了,如果家长的要求是培养一个妖怪,学校肯定是不会配合的


儿子平均每年会被老师投诉一次。

去年是因为用一种乐器敲同学的头。不但自己敲,还带着其他小朋友敲。当然喽,为这,他也去校长室逛了一圈。

今年是因为在学校露营过于兴奋,黏纸被扣光了,他自己得拨冗去见校长助理(现在学校大了,管理层增加,行为失当的学生要见的层级也就多了,不再是直接见校长,而是先见助理,下次才是见校长),同时还得到了一周的“行为严密监控表”,表格上每节课的老师都会打分,记录excellent、good、过得去、还是need support。每天这个表格要带回家让我们签字——老师跟我打电话的时候特别提到,请我看到上面的记录时一定要多表扬和鼓励他的进步。
一周结束后,他的黏纸补齐,下周才不用麻烦了。
期间他在校车上打闹,又被校车司机投诉。正好我在学校开会,见到班主任,就这件事进行了简单的沟通。
今天我特别订了班主任(数学老师)的约会,就是想了解一下他最近这方面到底进步了多少。
结果一见老师,寒暄之后,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你简直太了不起了。。。” (其实她只是听到我和儿子的几句对话而已。。。)
总而言之,就是,经过我和老师的“家校配合”(说实话,我都不觉得我到底配合了什么,那段时间我正好焦头烂额,连签字都多半是他爸爸签的),儿子现在行为方面好多了。班主任经过最初的家访和后来的每天相处,能够真正看到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他现在无法百分百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在可控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手段努力纠正他的行为偏差,其实我是真的感谢老师和学校(没有学校精心挑选老师并为老师提供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老师很难做到这样细致入微)。

英语老师直接告诉我,他没等我家校配合,就直接把我儿子给“镇压”了。用的是男人间处理问题的方式,一次性把他给撂倒了。
原因嘛,当然是因为孩子太调皮,不专心,等等。
老师也没找我,就叫儿子去单独谈了,告诉他这是他的last chance,再不老实点,他就别想have fun,上课只能到教室外面去了。
“从此以后他就很好。He works really hard。。。fantastic。。。”
因为带足球队比赛的事,J老师以前是常见的。很多妈妈都以为他是体育老师(他的确也兼上体育课),其实他的主营业务是当英语老师
不过他处理我儿子的方法倒是火候正好,可见英语老师教教体育也挺不错。

科学课的老师则一见我就开始诉苦。
我们家这淘小子,他是受不了了。最后告诉我,我儿子人是机灵的,只要用心,没有做不到的,只会excellent。关键的问题是他不肯用心,甚至特意找茬。。。
我当然马上就建议他和J老师谈谈,现成的实用经验,完全可以照搬。
当然喽,以后遇到具体问题,我也欢迎他给我发邮件,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好找儿子谈话。。。

这次师长见面会,我约满了三位主课老师、两位副科老师。
计算机和体育老师对他印象都还不错。计算机老师给我show了一些他的作品,说他做事快,完成任务之后就走来走去的帮助别人(也不说他应该守规矩坐在那里乖乖的样子),基本没提需要我家校配合的事。我找体育老师主要是为了担心他不喜欢游泳的问题。跟老师谈了,了解了老师的安排,也就安心了。。。

因为事先订好了时间(一个老师十分钟),所以我今天去学校,楼上楼下的跑了(怪我自己没订好约会,自己给自己下了套)几趟,一个小时就彻底搞定,收集了一大堆信息之后,很快就离开了学校。

通过这样的“家校配合”,我很高兴的看到孩子依然是他本来的样子,只是逐渐的被修整得更能适合人际、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而他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越来越多。。。

所以我个人的经验是:选个好学校,家校配合就很省心。
当然,这样的学校不好找,找到了也很贵。。。贵在高素质的老师和教职员工,而不是漂亮的校舍、无微不至的溺爱型管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5 + 5 人人都像英语老师那样,可能那样也不管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19 07:17:15 | 只看该作者
好话题,偶也说几句。家校配合,说实话,真难哈。要考虑老师和孩子的感受,家长夹在中间,如何做才好,还真是一项艺术呢。老师要的是考试成绩,孩子需要健康成长,既不能得罪老师,又要在应试的夹缝中给孩子留出健康成长的时间与空间。比如最近学校会有比较重要的机会想让孩子参与,偶抓紧了孩子的“学业”,期望在期末考试中能排在前边,给老师面子,老师才会给家长面子。现在老师收入很高,用rmb贿赂不行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5 + 5 新鲜的贿赂方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19 17:26:27 | 只看该作者
家校配合,说实话,真难哈。我都只有為了期中,期末考時才配合一下進度
其他時間從未按照學校進度, 學校進度太慢了
按照自己的schedule操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21 13:40:3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正为家校配合的事苦恼呢。

老师打电话告状了,说俺家姑娘在学校推别的孩子了,偶心里真的很吃惊啊,俺孩儿啥时候有暴力倾向了?老师说孩子们排队,她后面的同学占了她的位置没让她(但老师说人家孩儿是没看家我家孩儿!),结果我家孩儿就暴力解决问题,恰好被大队辅导员看见了,然后挨批了!

这只是个开头哈,老师说真没想到这孩子一直强调是人家不让她,她自己就不认错!总之,老师轮番批评了10多分钟,俺家孩儿才认错!老师觉得很意外,平时这么乖巧可爱的孩子怎么可能这么犯拧呢?而且还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净找借口!这事要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孩子就会撒谎、不诚实,那问题就大了!要把这种趋势扼杀在萌芽状态!

偶问孩儿了,孩子承认她推人了,但是她说她跟后面的同学说了好几遍,那个同学就是不理她。我提醒她是不是人家没听见啊?她特委屈说自己声音特别大,前面好几个同学都扭头看她了!我问孩子怎么推的人家啊?孩子说我用一只手和一个肩膀一顶她,就挤进去了!我问孩子为什么不和老师说啊?孩子说老师催促大家快点排好队,她一着急,就……我接着问,那老师批评你你为什么不承认错误啊?孩子说老师只批评我,一点也没批评我同学,是她不对在先的……

我没刻意继续批评孩子,她已经知道自己推人不对了。我跟她讲了三点:第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是什么情况,学会温和的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老师和家长;第二,老师如果批评你了,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使受冤枉了,也要单独找老师谈清楚,不可以当面顶撞老师;第三,错了就是错了,承认了改正了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这些话对于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是不是太抽象了。把《弟子规》中的一段话找出来教她了“无心失 名为过 有心失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说实话,我没觉得孩子的处理方式有什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1-21 13:54:2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心里对老师的处理方式还是有些许不认同的。因为老师也说了以前她觉得俺家孩儿还是挺勇于承认错误的啊,比如偶忘签字了,孩子跟老师说:老师我也有错,我忘了检查忘了提醒妈妈!

既然老师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没有考虑到后面这件事偶闺女不认错的深层次原因呢?肯定她觉得事出有因,但是老师又只批评她了,所以不服气!

孩子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确实应该批评!但老师就上纲上线地认为孩子这么发展下去就会撒谎不诚实,是不是也有些过了?优点用的地方不对就成了缺点,缺点因势利导也能转化成优点,关键还看怎么去引导。

有点担心老师今后会把她当成“问题儿童”。我答应老师一定做好配合工作,让孩子学会犯了错勇于承认。但我也发现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孩子的一件学具被老师没收了,我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说:我打开文具盒拿尺子,那个学具掉出来了,老师以为我在玩学具,就给没收了。我问她怎么不跟老师解释一下啊?孩子露出恐惧的眼神说,我不敢!我不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1-21 14:05:05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有点矫枉过正了。哎,尺度啊尺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1-21 18:21:09 | 只看该作者
happy妈妈
你所讲的一学期和老师电话联系固定两次,我觉得似乎次数少了点哦
不知道你孩子的老师是怎样的饿,至少我所接触的一些老师都是希望家长能多多和老师联系沟通的
你们孩子有老师每周的评语,应该也能知道孩子的一些情况,
但是总不如电话直接联系更清楚些吧
所以我想再这个电话联系的次数上是不是最好再多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1-21 21: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liu_haoyu 的帖子

说实话,我没觉得孩子的处理方式有什么问题。有时候,在实力对比没问题的情况下,直接动手比什么都好。
只不过,在现阶段、在学校里(那个孩子是老师喜欢的吗?)、在老师不可能看得到所有孩子的举动、在他们根本不会仔细去了解孩子所有行为背后的原因的时候,这么做就会很吃亏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跟老师可能没什么好沟通的。因为我的孩子并没有太多的过错。凡事都有因果,只看到一个片段,显然有点过分。
不过,跟孩子倒可以沟通下。

1、不妨先问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然后问问她,现在老师只看到她动手,不问她为什么动手,她觉得公平吗?如果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明显无处讲理,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算是更好的做法?
3、也可以跟孩子分析一下对方孩子这么做的动机。有时候孩子不让你,不见得是讨厌你,反而可能是想和你玩,看你着急他就高兴。所以这种时候,你不急,他反而可能要着急。
所以孩子对于这种问题,处理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都不必要用到手脚。先让她想,下次遇到这种问题可以怎么办,实在想不出,你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也可以。
比如孩子的位子不对了,她是不是可以另外找个位置站好,等老师自己去发现问题呢?
或者直接呼叫老师,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了——别去轻易控诉他人,说他人占了自己的位子,避免把小矛盾暴露在老师面前——是不是也行?

总之,在老师刚愎(也未必真的是刚愎,有可能他们实际上管的孩子太多,只好追求效率,运用高压、镇压的方法,处理最快捷)的学校和班级,遇到这种问题,跟老师沟通,其效果未必是正面的,跟孩子商量出对策倒可能比较好些。

不由得想起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时我读高一,老师有一次找我妈谈话,说我“可能”偷了同学的钱,因为那个同学带了10块钱去,只有我知道。
“只有我知道”,于是这桩案子就栽到我头上了。
我妈当然很生气了,当场就说,我女儿不会干这个事的。
老师的解读就是:这个家长肯定护短。。。于是对我的严密监视一点没少,只是不再和我妈沟通了。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偷没偷钱早已不再是个重点。但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就是:以后我如果有个孩子被老师指责,我决不和她当场顶撞,而是回去先问清楚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有什么证据或人证,等等。能马上还孩子一个清白固然好,但在不能的情况下,和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怎样的做法最容易让自己做到自己要做的事而别人无可指责,就是更好的选择了。
毕竟孩子还小,很多事,不管当时的对错,都是教育他们的机会。
当孩子知道遇到问题,她可以在很多种方式当中选择,而且出于现实的考虑,有些选择就比较容易陷入被动,有些选择则让她可以很主动,她一定会乐于那样去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liu_haoyu + 2 + 2 我很赞同。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分析的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1:3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钢泵妈 的帖子

钢泵妈,我固定的一般是一学期两次,分别在开学两周到一个月这间,半期考试后一次。

但如果某段时间我观察到孩子有异常的情况,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身心上的,都还是会主动与老师联系的。

学习上,如果孩子某段时间某门功课起伏很大,比如这学期,孩子的数学就一会儿前几名,一会儿倒数几名,我就与数学老师多沟通了两次,了解孩子有没有知识结构上的缺失,老师说没有,也就放心不少。再比如小学有一次,发现他拿回家的作业本上叉叉出现频率很高,也打电话询问了老师,了解是因为作业原本对他们那个年龄就偏难,全班都完成得不太好,还是他个人有什么原因。

身心上,比如孩子回家脸上有大面积青紫团,会先问孩子是怎么摔到或者碰到的,再打电话问问老师当时的情况,不是兴师问罪,主要是看看情况严重程度,是否需要上医院等。再比如已经从其他孩子处知道孩子犯什么错了,也会主动与老师联系。儿子小学一年级时,用剪刀把一小女孩的衣服下摆剪成刷子状,我们就第一时间与老师联系了,表态向对方家长道歉,已经买了类似衣服赔偿,当然,对方不满意的话,会按他们的要求重新购买。其实这样一来的结果,孩子知道某些事情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到目前为止,儿子也就那次撞的祸最大吧。

当然,老师找上门来的问题肯定就更加重视,一定会有反馈意见给老师的。比如儿子小学时数学老师反应他上课接嘴太过,基本上老师题一问完,他答案就出来(喊出来了),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思考积极性,影响了全班的课堂效率。我们立刻表示会教育儿子。然后就与儿子交流了,指出他这种做法确实不好,也跟他讲清楚了老师还是肯定了他的思维能力,但老师并不是教他一个学生,所以从职业道德上讲,这位老师很了不起的是克制住了“只喜欢优生”的心理,而客观地关注了整体。最后与他约定今后逐步(对于小孩子,一蹴而就是不行的)改正,他自己定下计划到什么时间接嘴频率控制到一半,到什么时间减少到一半的一半,到什么时候基本改掉。后来他真的就做到了。同时他对老师也认识得更全面了。现在他还很想念这位老师,而且越来越觉得当年这位老师是真的喜欢他。在与儿子协商好改进计划后,马上与老师联系,告诉她我们是怎么与孩子谈的,也讲了孩子的计划。老师很理解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改掉毛病,很通情达理地提醒我们,可以建议儿子在开始不能控制自己喊出答案的时候仍然喊出来,但声音小点,只让周围几个同学听得见,不要全班都听见就可以了。然后慢慢地就只在心里喊出答案。老师同时也表示她会适当给出些比较难的题,等没有人答得上来是叫儿子来答,以满足他的“虚荣心”。也让我们转告儿子她会用这个方法,所以让孩子千万不要不答问题了就开小差,到时候点到他他答不上来可就没面子了。

所以啊,我觉得家校配合,真的是全方位的,不单单是学业一件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25 , Processed in 0.267410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