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736|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兵法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15:3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对孙子兵法着了迷,听朗诵一个月,又打印出原文自己学着铿锵有力地读,真是和读儒家经典完全不同的感受。

    喜欢看架空历史类小说,当然主人公如果是穿越的,更有代入感  里面主角要想改变历史,总离不了权谋和兵事——权谋我不大喜欢,里面的战争和涉及到兵法的部分却总是比较关注。当然,看这些,远远不如看史书,但胜在轻松有趣是不是?不管怎么说,兴趣起来了,也就想多了解些历史上的兵法之类。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支持你哦
果行育德 + 10 + 10 纯粹支持。
druckerlou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39:54 | 只看该作者
兵法

百科名片
兵法,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相关的著作有《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目录
基本释义 详细内容 相关作品 三十六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祝贺开楼,这几天一直惦记这个兵法呢,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56:48 | 只看该作者
    《孙子兵法》人称“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的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注解。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汉以前兵家著作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兵家》谓:“阴阳、技巧之书,今已尽亡。权谋、形势之书,亦所存无凡。大约兵阴阳家言,当有关天时,亦必涉迷信。兵技巧家言,最切实用。然今古异宜,故不传于后。兵形势之言,亦今古不同。惟其理多相通,故其存在,仍多后人所能解。至兵权谋,则专论用兵之理,凡无今古之异。兵家言之可考见古代学术思想者,断推此家矣。”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详见上篇“相关作品  ”

    光听说三十六计,可叹到现在才知道,那全是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故事演绎而出。不过,里面那个曾经“讽齐王纳谏”的邹忌形象相当不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6: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6:13:24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详细内容如下。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6:18:00 | 只看该作者
权书

《权书》由宋代苏洵所撰,虽经年月,但仍为世人所用。其中精髓,如下言述: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也,则武王合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攻、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 焉。”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而我以此书为不得已而言之之书也。故仁义不得已,而后吾《权书》用焉。然则《权书》,为仁义之穷而作也。

目录
心术
法制
强弱
攻守
用间
孙武
子贡
六国
项籍
高祖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11-18 16: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6:19:19 | 只看该作者
兵法二十四篇

  “兵法二十四篇”据说为诸葛亮晚年时候所著,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的经验。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在死前曾将此书和“连弩”之法传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了诸葛亮最有力的继承人。

目录
【简介】
【内容】
【作者简介】
【全文】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11-18 16: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6:30:46 | 只看该作者
黄朴民新读《孙子兵法》 http://bbs.etjy.com/thread-11468-1-1.html
  
     喜欢这句:
     "《孙子兵法》它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

    虽然《孙子兵法》也说“兵者,诡道也。”   但还是极为讨厌“三十六计”之类小人的伎俩。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11-18 16: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6:42: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学兵法的实践,在论坛上只搜到了这篇帖子,似乎已经出了书的。

    男儿何不学兵法——对话录:《教儿子学〈孙子〉》(连载)     http://bbs.etjy.com/thread-174004-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4:33:51 | 只看该作者
    半年前就买了一本中华书局出的“中华大字经典系列之《老子 孙子兵法》,可是和好些书的命运相同:买回来就在书柜里蒙尘了。

    育灵童版的《孙子兵法》,也不知朗读者是哪位,读的真是铿锵有力,听的真带劲啊!
    10月份没事电脑上的音频就放着,听了一个月。
    11月开始自己朗读,学着朗诵者的调子,读着也一样的舒服。(我想对不熟悉的经典来说,读之前这个多听的功夫还是很有必要的,不只是对小孩。)

    一篇一篇地读,三遍五遍,十遍八遍,想读哪一篇就读哪一篇,一篇读够5遍就在标题那儿画个正字。这样前几篇读了二三十遍之后,拿出有注解的中华书局的书看,原来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些,当然有部分句子和自己理解的不一样,也有几句是感觉解释得不对味的。这些就暂时存疑。
    一篇看过注解,再接着朗读,同时思索。读到五六十遍,基本就能熟背了。


    现在1-3篇读到60遍,能熟背;4-6篇读到二十多遍,可以看注解了;后面的7-13篇只是听完,读时有个印象,还没开始朗读。

    可有哪位对兵法感兴趣的同仁,或者家有儿女喜欢兵法的,可以一起学习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13 , Processed in 0.09359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