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232|回复: 1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小麦成长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 14: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其实在小麦2岁半起,我就开始为她记日记了,那会儿我和小麦正在美国陪他爸读书,我在家里做全职妈妈,整天24小时陪着她,跟她一起学习、一起成长。2001年底,小麦快4岁时,我们回到深圳,我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日记也就慢慢断写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天天与她在一起的日子非常值得,就是从那时起,我在美国教会图书馆翻看了很多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书,也从美国朋友的身上学到很多有效的管理方法。回国后才发现,在美国普遍实行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陆已经被提倡得热火朝天了。无数关于素质教育方面的书籍、许多的优秀孩子的父母们的自述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陈列。才离开中国短短两年的时间,变化真是大啊!
    现在小麦已经是快7岁的大女孩了,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看着她天天的变化,再次想起如果不把她成长的变化记下来,以后让她怎么了解自己的过去?就像我自己,总是希望看看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却除了妈妈零零碎碎地回忆外,什么都记不起来,过去对我成了永远的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14:57:08 | 只看该作者
补记:
2004/8/31,第二天小麦就是小学一年级正式的学生了。即将进入与幼儿园完全不同教育环境、学习环境的地方,我对她一点儿都不担心。从她出生开始,她就一直在老家重庆、深圳之间穿梭,后来又去了美国,回到深圳,几乎每年都会变换一两个地方,她的适应能力和独立能力已经很强了。2002年刚回国不久,我给她挑选了两家幼儿园,由她自己挑选了一家自己喜欢的,然后给她直接报了中班下学期。
    第一天送她到幼儿园时,她只轻轻地问我:“妈妈,你可以陪我5分钟吗?”那是她第一次进入新鲜的集体生活的环境,我征得老师的同意,在教室里陪她。我了解小麦,她独立性很强,只是需要心理有安全感。那几分钟里,我没有跟她说话,开始同她周围的同学打招呼,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并将小麦介绍给他们。还问他们喜欢上学吗?学校里好不好玩。那些孩子大多都是读了小班升上来或者读了一学期中班的,自然都是乐呵呵的。小麦就在旁边看着听着,过了几分钟,她问我:“妈妈,5分钟到了吗?你可以走了。”我知道她这下心里放心了,觉得安全了。那天下午去接她时,老师说她玩得很开心。
    现在她快上小学了,经过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她已经喜欢上了集体生活,各方面都成熟了很多。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她谈一次心。毕竟小学跟幼儿园有很大的区别。
    那天谈话的大意是:“小麦,明天你就上一年级了,是个大孩子了。小学和幼儿园有很大的区别,不过在小学里你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也可以和比你大的朋友一起玩儿,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在学校里,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好好学,一种是不好好学,你自己选择,不管你学得怎么样,妈妈爸爸都不会干涉你。你要知道,你学习不是为爸爸妈妈学的,是为你自己学的。学得好,老师表扬你,同学们喜欢你;学得不好,老师批评你,妈妈不能代替你受批评。所以以后妈妈不会陪你做作业,也不会给老师送礼物。你自己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7 13:26:20 | 只看该作者
2004/12/17:
这段时间有机会都会给小麦读一些教育、做人方面的文章与她分享。前两天在沃尔玛里看到一本别人扔在收银台附近的书<犹太人教育孩子枕边书>,翻了几下觉得非常不错,于是买回家。晚上找了其中的一节有关孩子的忍耐力、毅力的文字,读给小麦听。其中一段说到:如果孩子只是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学习的话,会造成严重偏科。对于自己不感兴趣又必须学习的东西,不光是要有毅力学下去,而且得学好。小麦听到这里,问我什么叫偏科。等我解释后,她很高兴地说:“我不会偏科的,我喜欢所有的课。”听了真让我很开心。

读完整篇文章后,我问她这本书是不是很好。她问我:“妈妈,那为什么别人不买这本书呢?这本书那么好。”我告诉她:“其实每个爸爸妈妈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但很多爸爸妈妈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爸爸妈妈觉得这本书太深,小朋友听不懂;有的爸爸妈妈觉得太麻烦,没有耐心读给小朋友听;有的爸爸妈妈觉得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没有必要给小朋友讲; 还有的爸爸妈妈怕小朋友觉得自己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求他们这样。”小麦问:“那你都做得到吗?”我回答:“妈妈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啊,不过妈妈觉得有义务告诉你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帮助你更好地成长啊。”小麦望着我说:“妈妈,我真幸福!”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03:30 | 只看该作者
从大班有少许作业的时候开始,我就要求小麦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天的作业完
成,然后才能到楼下去玩,且周一至周五不能看电视,为小学作准备。周末的作业要在周五
全部做完,不要拖到周六周日。要求她这样做我从不采取强迫措施,只是告诉她这样做的好
处:
   每天时间是固定的,比如4:30放学,7点钟得吃晚饭,吃饭后得练琴、讲故事、下棋、
散步。她的作业做得越久,占用她玩的时间就越久。作业完成得越快,她玩的时间也越多。
周五做完了作业,周末就可以放开了玩儿,不用担心没有完成作业。小麦是个爱玩的孩子,
所以她做作业很少磨磨蹭蹭。几个月以来,她有两次没有周五完成作业,终于明白我说的话
有道理。 另外,我要求她如果老师需要在作业上签字,必须在当天晚上10点以前给妈
妈签,过时妈妈不补签。而且她不主动给妈妈检查作业,妈妈也不会检查。她明白,学习只
是她自己的事,妈妈不过是帮助她而已。哈哈,我这个妈妈好偷懒。
   现在通过几次测验,发现她在班里的成绩还不错。几个月以来,她一直想换一双粉红色
的好点的滑冰鞋,我也答应,如果她期末考第一名,或三科100分,就奖励给她。因为她现
在已经有一双滑冰鞋了,虽然质量差点,用起来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不能就这样随便新买一
双给她。
   有一天她问我“妈妈,如果我考不到100分怎么办?”这样问是因为有几次测验中,因为
她的粗心,只得了99分、96分,所以她有些担心。我告诉她:“没关系啊,只要你尽力了妈
妈就高兴了。”她又问:“为什么呢?”“是啊,因为每个小朋友聪明的地方不一样,有的
小朋友非常尽力,也只能考二十几名,而有的小朋友稍稍尽力就可以考第一了。”小麦又
问:“那我考了最后一名怎么办?”我回答:“没关系啊,只要你尽力了,妈妈也不会说
你。但是如果你没有尽力,妈妈就得批评你罗。”她放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04:16 | 只看该作者
女儿会发短信了。
女儿这段时间特别喜欢玩我的手机,更改手机的铃声、壁纸,小孩子摸这些东西可真快,有些功能我都没搞清楚,她倒是先会了。
前段时间,为了提高她的拼音水平和认字的能力,我教会了她发短信(多方面提高兴趣),现在好了,常常发短信给我和她爸,发的多是“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圣诞那天给她小姨、干妈发了祝他们节日快乐的短信。
圣诞给她爸发的短信如下:“爸爸我爱你!和妈妈!”“爸爸你以后再也不能够抽烟了,我看到一次罚一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05:27 | 只看该作者
2004/12/24
今天是女儿学校的开放日。跟女儿约定了到学校去看看。
  看了第一、二节数学和语文课,发现现在的教育方法和我们当年真是完全不一样了。每个教室都配了一台背投电视,连上了电脑、幻灯机。数学老师的课“最喜欢的水果”上得生动有趣,将统计小知识的课上得跟游戏课一样,让孩子们轮流到黑板上贴纸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四个人为一组讨论,孩子们开心得很。语文老师则采用“开火车”的方法来教孩子们学生字。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令做妈妈的我非常放心。
  在上课期间,老师会不断地用到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红旗的方法,并在孩子每件事答题正确后让大家鼓掌表示鼓励,现在想来怪不得女儿那么在乎小红花、笑脸之类的奖励方式。现在孩子在物质上已经完全不缺乏了,精神鼓励于是变得非常重要。
  短短的一个半小时,让我更深地体会到:时常地表扬孩子,对他说“你真棒”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这就是现在最提倡的“赏识教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07:2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安全问题:
  其实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事啊,尤其是女孩,在安全方面真的比小马甲操心好多。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有没有用处。
  差不多4、5岁时,我就经常对小麦说不能让任何人接触她身体的某些部位(除了我帮她洗澡)。上小学后,我告诉她,只允许妈妈爸爸两个人亲她的嘴,包括爷爷奶奶在内的任何人只能亲她的脸。另外,我不断灌输给她一个概念,妈妈是她的好朋友,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希望她都能跟妈妈说,不管好事坏事,妈妈绝不会骂她打她,一定会帮助她的。(这是因为好多报道说孩子被侵犯后怕父母骂不跟父母说,以致于很长时间家长都不知道,而孩子内心的压力得自己承受,留下阴影)
  平时过马路,我还是会让她牵着我手。并坚持要求她不管有没有车,一定等到绿灯才可过马路,我们也尽量的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从二年级开始,我准备让她自己放学上学了,所以准备明年开始训练她一个人过马路,并帮她选择一条最安全的路(其实我还是非常不放心,深圳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无良司机太多)。在这里,也呼吁有车的家长开车时一定要在这里,也呼吁有车的家长开车时一定要小心,尤其在学校附近,以免酿成灾难。
  平时做完做作业,我都让她一个人下楼到小区里玩,但一定让她带上手表,要求她在6:30前一定得回家。并让她答应我不到任何人家里去玩(包括同学家),不能出小区。如果有同学约好,一定先同妈妈商量,取得妈妈的同意。关于这点是跟着在美国时的邻居家学的。邻居家有两个8岁、9岁的女儿,从来不到人家家里去,说是妈妈不同意,而且完全遵守约定。
  小麦曾有一次为了等我,到6:40都没回家,把我急得小区里到处找,深圳的治安那么差,真怕....等我快7点回家,她说:“妈妈,我下去等你了。”我担心得一下子抱住她,告诉她妈妈很感动,但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吗?并取消了她第二天的自由活动,同时告诉她,如果再这样,会取消她一周的自由活动时间。她知道我从来说到做到的,再没有晚回家过。
  关于爬窗户之类或者出去玩的安全问题,我一般不担心。因为从小就这样,我会告诉她哪些地方危险,不能去,然后将危险的后果告诉她。如果她去了,我会怎样地处罚她。我的处罚方式很少用武力,下贴再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08:36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惩罚孩子的方法叫“time out”。那是我在美国一个蒙特梭利幼儿园学到的。孩子如果上课调皮,在户外活动时,会将调皮的孩子留在教室里,而剥夺他到户外活动的权利。老美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惩罚孩子,因为在美国打孩子是要坐牢的。而且从效果来看,这种方法比打骂的方式更加有效,且富有人情味。
  所以,我对小麦很少采用打骂的方式(也有过两次实在太不听话,打过她)。一般我会取消她周末的电视时间,或者几天自由活动的时间。小麦是个爱玩的孩子,最怕我取消她的电视时间,因为周一到周五我都不允许她看电视,宁愿陪她讲故事、下棋。只有周六、周日各2小时的电视时间。所以一般她都会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
  关于看电视,有很多家长说孩子小,看看动画片挺好的啊。但看看现在电视里的动画片,要么是日本人拍的,大多充满打斗、暴力;要么一些非常幼稚的国产片,语言图像缺乏美感。我给女儿买了很多disney公司的动画片,画面美丽,大多宣扬善良、团结、互助或亲情等正面的信息。
  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登过一则新闻,说有个日本人完全模仿前几天正播出的<百变小樱>溺死了一个小女孩。我对日本人的动画片无比的反感。
  女儿很爱看每周六下午5:30南方6台的<艺术创想>和<小神龙俱乐部>,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节目,推荐给妈妈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0:0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我如何教女儿下水?

  其实学单车以及后来学很多新东西的经验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小麦2岁半的时候,她爸就读的学校里有恒温的游泳池可以提供给学生及家属使用。在此之前小麦还从来没有游过泳,但我知道一旦她习惯了游泳圈,以后就很难脱下来了。于是花了$1买了一对臂圈给她,第一天下水时,她好紧张,我和lg分别抱着她,在水里蹦来跳去的,让她喜欢上水,觉得游泳其实是件好玩的事,然后牵着她的手在游泳池里随便她乱蹬。
  第二天下水前,我将臂圈的冲气盖给悄悄打开了,游了半小时气差不多漏光,可小麦不知道,只觉得自己的头得越抬越高才不至于淹到水里去。然后我让她跳水,她哪敢啦?我就跟她站一起,让她爸站水里,然后把她抱起来往水里扔(当然,做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已经完全确认她会浮在水面了),一跳下去她爸就接住,完全没让她吃到水。这一下她觉得好玩儿了。
  第三天,小麦主动要求去游泳。继续戴着她那两只没气的臂圈,她划拉拉的游。这一天继续跳水,已经不用我扔,她一个劲地跳着玩,我们接她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终于可以游差不多5米了。那天她跳了半小时水,跳下来爬上去,跳下来爬上去,根本就不愿意休息。乐趣已经代替了害怕。
  第四天,我拿了lg电脑包上的带子,拴在她的肚子上,告诉她这是游泳带,可以保护你不会沉下去。她半信半疑,不过因为她其实已经会浮在水面上了,游起来根本和从前没什么区别。乘她上洗手间时,我取下了她身上的带子,扔到她看不到的地方。从洗手间出来她还问:“妈妈,我的游泳带呢?”我说:“你已经会游了啊,不需要游泳带了,妈妈把游泳带送给了不会游泳的小朋友。”。这就样,她一步步落入我的圈套,半个月下来已经可以独立游30米(我和她爸一边一个在旁边当她的保镖)。只是因为我和她爸的不专业,她只学会了“狗刨沙式”。管她的,只要会浮就行了。
  自那以后,我了解到孩子尝试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是她的心理,只要让她觉得安全了,再困难的事情她都可以去做。

题外话:小麦4岁回国后,夏天回老家,因为用了游泳圈,兼大了知道怕水,有差不多一年多根本不愿独立游,直到今年夏天她在我的坑蒙拐骗下才又恢复了勇猛。 呵呵,明年夏天我要帮她报正规的游泳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7 13:10:5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学游泳、单车的经验我已经普遍用于小麦的教育。
  3岁半学滑早冰时,因为我不会,她自己自学,偶而我或者邻居的两个女孩拉着她一起滑。开始常摔跤,我也不扶她,只告诉她,不摔跤怎么学得会滑冰呢?你学单车不也摔过几次吗?于是她咬咬牙爬起来继续滑。呵呵,直到现在她都这样,摔跤很少哭鼻子。两个月前一个晚上,膝盖摔出了血,还打了破伤风针,她也只是说“妈妈,我好痛。”让我背背她,她在我背上悄悄流泪。让这个做妈妈的都想哭。现在的她滑冰在小区里是同龄女孩中的NO.1,只跟男孩子一起比赛。
  前几天听说陈露在深圳万象城开了个真冰滑冰场,我问她想不想学真冰,滑真冰会摔跤,比地上疼,很累。她自信地说:“我不怕摔跤,不怕痛,不怕苦。不摔跤怎么学得会?我要学。”我这个做妈妈的听了好高兴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04 , Processed in 0.12689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