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悠悠冉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孩子打棒球说起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0-1 14:54:06 | 只看该作者
多参加棒球、篮球等的团队体育运动,对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很有帮助。个人英雄主义只有在团队的辅助下才能得到体现;而个体技能不佳也会拉集体成绩的后腿,从而督促孩子自觉进行技能的提高。

参加体育团队比赛,一方面是锻炼身体,一方面是学习团队精神。很有必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悠悠冉冉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4: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大凯小凯 的帖子

你说得没错。棒球还有个好处,就是它不是太剧烈的肢体碰撞型的活动,但又要求运用一定的策略。当然现在孩子初学,还不会有用到策略的时候——那是长远目标,现在啥也谈不上,玩开心了就好。


眼前孩子能在球场上放轻松,和一帮孩子、家长志愿者及教练跑来跑去,阳光正好,风清云高,运动的快乐不需要我说,他自己就感受到啦。


我之所以重视让孩子从小爱运动,一个原因是为了他将来即便工作繁忙,也还会安排出自己运动的时间(有个客户年近50了,每天早晨还驱车30公里去郊外的农场池塘里游泳,冬夏都不间断)。

另外一个,当然也有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考虑。——如果他有运动天赋,还能把球队组织好,当上队长,领导大家取胜,那甚至可以成为申请学校的一个砝码。不过这些都是空谈,就我们两家的遗传,都不太看得到这方面的希望。
不过,即便那个成不了,他在球队里的确也有不少进步,原来的只图自己争胜得分的想法,慢慢变得可以和别人配合,能把自己得不了分的球主动的传给队友,争取球队的最大利益了。
而且,和弱的队友在一起,他强,就猛扑到前面去打主力;和强的队友在一起,他弱,就安心呆在后方做防守。这些因实力导致的位置变化,他能够安然接受,而不会有心理上的落差,用流行的话来说,是不是可以叫做在实践中经历了“挫折教育”啊?

就我的想法,最好还能有一些不需要人组队就可以玩的运动,让他独处的时候能够自得其乐。——比如游泳。
可惜我儿子生性倔强,不服从安排。学校的游泳课他还比较喜欢,我课外请私教(稍许严厉了些),他就非常抗拒。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办法,先由着他的兴趣吧。
等将来学校真有要求了,估计他自己也会跳着脚找我请私教的,到时候看我怎么“报复”回来


总之体育运动这个东西,能带给孩子和家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坏处嘛,就一个,要占用一些孩子用来学习的时间:语文(作文)、数学(奥数)、英语(读各种书,上外教课)、才艺(画画音乐都算啊)。——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需要时间的,而孩子的一天只有24小时

根据我家孩子的智商、性格、目前显现的综合能力,我是选择多一点体育,少一点其他。
像他这种智力平平、性格偏偏又硬得很的孩子,我暂时容忍他的鲁钝,等待他开窍,恐怕要好一点。
否则我如果要求太高(包括有技巧的灌,我也试过很多次了),他对学习不但产生不了兴趣,反而学什么都觉得困难,将来为了安全起见干脆什么都直接放弃,我才是欲哭无泪,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如果 + 10 + 10 我家不开窍的小子跟你家宝贝很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00:02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经常在想,培养孩子要看长远,这个“长远”,长到多长,远到多远,才算是脱离了咱这个鼠版的名头了呢?

到进入国内外名牌高校吗?
到进入社会工作吗?
到他们也如我们一般,人到中年吗?
还是,影响他终身,直至他的后代绵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0-4 22:08: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悠悠冉冉 于 2011-10-4 15:00 发表
另外,我经常在想,培养孩子要看长远,这个“长远”,长到多长,远到多远,才算是脱离了咱这个鼠版的名头了呢?

到进入国内外名牌高校吗?
到进入社会工作吗?
到他们也如我们一般,人到中年吗?
还是,影 ...


我觉得也就到16岁,那时候他还需要的,你现在给他了,那就是长远。那时候它不需要的,现在强求了,基本属于短浅。

16岁以后,只有辅助,基本无培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0-6 20:53:31 | 只看该作者
我来热闹一下
推荐这个 (引用)
《虎妈的战歌》
作者 蔡美儿 Amy Chua
耶鲁大学法学院约翰.达夫讲座法学教授。

显露出东、西方教养世界观的冲突,然而归根究柢,这个故事说的其实是一个母亲对两个女儿所怀抱的希望,以及她心甘情愿为投资她们的未来所做的冒险。


...
  虎妈认为,童年就是训练期。对苏菲亚和露露来说,这表示要上中文课、练习数学,每天还要练两、三小时乐器(连出门度假也不间断,周末时练习时间还要加
倍)。然而得到的成果说明了一切:这两个女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有礼貌、乐于助人、成绩优异;露露赢得康乃狄克州小提琴神童奖,苏菲亚则十四岁就在卡
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奏。

[ 本帖最后由 victorpen 于 2011-10-6 20: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0-9 12:26:0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孩子的兴趣不般不会太长久,即使有些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很专注一件事,但坚持的品质却是更重要的,在兴趣的基础上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0-10 16:10:45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的是,兴趣是需要引导的,有时候,特别是在最初的时候,要使用逼迫的手段。

我家的宝贝原是不喜欢读唐诗的,但是唐诗读了100首以后,特别爱读。

以前是不太喜欢英文的,但是从2岁到5岁的英语亲子阅读,给宝贝极大的自信心,现在对英语的兴趣非常浓厚。

以前是不爱画画的,在我的引导下(威逼利诱),开始也爱上画画了。

原来是不喜欢游泳的,但是在教练的严格要求下,会游泳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爱上游泳。

孩子在接触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会有畏难情绪,但一旦他发现有成就感,他就会对此产生兴趣。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推他一下,必要的时候要严厉些。一旦兴趣养成,就要转而维护这个兴趣点,此时不可过分给孩子增加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0:07 , Processed in 0.08760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