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去参加家长会,感受和总结记录如下:
1,很喜欢元元的班主任。
在应试的大环境下,他尽力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小环境,让孩子们在相对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我发现教室一侧的板报内容是“Happy Halloween!" ,各种生动有趣的南瓜图案让人一看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除了这个,老师还很注意孩子的能力培养,对孩子们的思想层面的引导也是很积极和正面的,尽量让孩子们阳光一些,再阳光一些。
2,元元就是元元班同学的一个缩影,元妈就是元元班家长的一个缩影。
元元班的成绩比初一整体有进步,但因为班主任的宽松政策,孩子们的成绩和另一个同水平实验班比没有优势(其实差别已经很少啦,总分平均分就差零点几分),但班主任对孩子们的实力很认同,说他的孩子们的潜力很大,基本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孩子们一使劲,成绩马上上来了。元元在我看来,也是后劲十足的孩子,和班主任对孩子有信心一样,我对元元也是信心十足,就是元元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和另一个班的家长相比,元元班的家长都很内敛,一般不去打扰各个任课老师。而另一个班家长的积极态度让我们觉得有点过了,平时晚上打电话追着老师问习题,在电话里一题一题地问,每个家长都这样,老师能休息吗?这次那个班的数学比元元班差一点点,家长们要求数学老师周六补课,元元班和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是一个人,她说要补两个班一起补才公平。统计后发现那个班除了一两个孩子的家长没报,其余全报名参加补习班。而元元班的家长相对冷静得多,到目前也没有几个要求参加的。
3,我总结的各科老师谈到的重点。
数学老师强调落实,即把平时学习到的知识点一个一个落实。对于实验班的孩子,她说要求高一些,想要得到好成绩,把《新思维》的题一个一个做完,弄懂就行了。
语文老师强调多阅读(多读原著,尤其和中考相关的原著:水浒,西游记,朝花夕拾),多感悟,把语文的底子打厚;她还强调平时孩子的笔头和口头的表达逻辑要清晰,不能不过脑子,信口开河。对平时的基础也要落实好,有些词句,光读光看不够,要落实到笔头,要写出来,写对了。
英语老师是班主任,他带的班的英语成绩很好,他说的也是平时多听多读多练一类的话。我重点记下来的只有一件事,即,每次阅读练习,他要求孩子们把阅读题的主旨大意写出来。这样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完成英语作业,不好好看阅读题,随便选ABCD的现象就会避免了。我觉得这个方法好。让孩子们从一大段文字中找出中心,对大脑的抽像思维能力也是一个锻炼。
物理老师讲得不多,他说物理初二的难度不大,是培养兴趣的阶段;还有不要乱报班,外面的老师即使水平高,对教学点的把握也不一定到位,还有些老师只讲结果,不讲这个结果的形成过程,而考试越来越注重能力,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
家长会回来,和元元也没多说什么,一切和原来一样:) 但我心里在想着,以后还得上点心,慢慢督促孩子落实老师说的重点内容。
[ 本帖最后由 hlp525 于 2011-11-11 15:10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