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原创】玩具总动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7 19:2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玩 具 总 动 员
这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特爱带玩具,而且总在上课时偷偷拿出来玩。我便在晨间谈话时对孩子提出要求:不带玩具入园,放在家中等放学后再玩,明天开始,带来的玩具一律没收。可第二天依旧有人带来,因此,课间老有人跑来告诉我“xx又带玩具了”,“xx把我的玩具抢走了”,因有些能干的孩子要去没收玩具而引起的争执也不少。把玩具收上来吧?家长放学时又会带着孩子来要,有的还会偷偷地拿回去。(对孩子来说,这是他的东西,拿回自己的东西是应该的。)即便没来拿,当天或最多一周老师与他谈话后一般也都会还给他,毕竟是孩子嘛。可好多孩子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过几天又带来了,早把对老师的承诺抛到了九宵云外。看来,“堵”不是办法,关键还在于“疏”。
如何引导呢?既要满足孩子的兴趣又要不影响正常的在园生活。对了,干脆给孩子一个尽兴玩耍的时间和空间!我为自己突然冒出的念头兴奋不已。由于周四下午的活动安排较少,时间上较灵活,于是我便与孩子商讨,一致决定:开展“玩具总动员”活动,时间就在星期四下午。具体安排为:孩子在每周的星期四早上可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入园,课间可交流玩耍,但是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不准参加周四下午的“玩具总动员”活动。一、上课偷偷将玩具拿出来玩。二、在周四以外的时间带玩具入园(老师要求的除外)。孩子们对此决议欢呼不已,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中一致通过。接下来的几天,带玩具入园的孩子竟然一个都没有。看来,“玩具总动员”的魅力还真不少。
第一次“玩具总动员”活动终于来了,点心后便是活动时间,我满怀激情地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可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全班37个孩子,只有4个带了玩具(严格来说还不能全算玩具)。问他们为啥没带?有的说家里没玩具,有的说爸妈不让带,还有的说是忘记了。这样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想,简直可以说是当头一盆冷水。我当时真有些生气,不让你带,你们偏带,让你们带吧,却又不带。本想狠很地批评他们一顿,然后取消这次活动以示惩罚,可是当我虎着脸用目光扫过全班的孩子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眼神,有内疚、有期望、有担忧、有无助,都默不作声地看着我,孩子的眼神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我怎么了?应该有比批评和惩罚更好的办法呀!想到这,我迅速调整了我的情绪和思路。开始了一次别样的“玩具总动员”。
我首先请带玩具的幼儿起立,给4个孩子每人贴上一个红五星表示奖励,并带领全班幼儿以热烈的掌声表扬他们,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4个孩子的脸蛋笑得红扑扑的,全班的气氛也在掌声中变得轻松、活跃了。接着我逐一请他们上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名称、来历、得到的时间、是谁送的、怎么玩等等,并由他主动送玩具到一些孩子面前,让他们摸摸、看看、试试。  
第一个上来的是晨晨,他带来的是笛子,在我的提示下,晨晨告诉大家这是妈妈在他5岁生日的时候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我适时地插上一句:“妈妈送你礼物,你开心吗?”晨晨重重地点点头。“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们,你们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吗?”孩子们响亮地告诉我:“爱!”“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也爱他们好不好?”“好!”孩子的回答清脆而响亮。接着我请孩子们对晨晨进行自由提问,孩子们的问题还挺多,晨晨认真地一一作答,真象是记者招待会。当有一个孩子问怎么吹时,我高兴地问大家:“你们想听吗?”“想!”“那我们欢迎晨晨表演一个,好不好?”话音刚落,孩子们的掌声已象暴雨般响起。在掌声中,晨晨鼓起腮帮用力一吹,嘿,还真的响了,听到清脆的笛声响起,孩子们忍不住再次鼓起掌来,晨晨高兴得又吹了几声。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脸,我的思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你们要不要也来试一试?”“要!要!”我转过身问晨晨:“可以吗?”晨晨使劲点点头。“那就由你来请吧?当然他首先应该是个上课认真的孩子,对吗?”这一下,就象遥控似的,刷的一下孩子们都把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小手叠放在桌上,眼睛充满期望地看着晨晨。晨晨快乐而自豪地走向他们。轮到的孩子开心得眼睛放光,也有一时吹不响的,我们就请晨晨当小老师教他,鼓励他再来一遍,终于吹响了,孩子们的掌声自发地响起,那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可爱极啦!
活动继续进行。我们逐一请上带口琴的刘善,带汽车的王一峰和带储蓄罐的琪琪。采用以下三步进行:1、欢迎幼儿介绍玩具名称、来历、玩法、用途等。2、幼儿自由提问。3、分享。孩子们在活动中既兴奋、快乐、又有序、有节制。如在听别人介绍时,一个个聚精会神,到了说用途玩法时,眼睛瞪得溜圆;自由提问时积极踊跃;特别是在分享时,孩子们的喜悦全在脸上,并自发地为请到的孩子鼓掌。在观看其他幼儿玩耍时,有时会忍不住站起来、凑上去,但开始下一轮的邀请时,又马上坐得毕恭毕正,根本不需老师的任何语言或者动作、眼神的提醒和暗示。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看着他们一会儿大胆地宣泄自己的快乐,一会儿又自动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时暴发出热烈而由衷的掌声。说真的,我也被这份快乐深深地感染了!一个小小的创意竟然能带给孩子这么大的快乐!我为自己也为孩子感到高兴。活动接近尾声了,我问大家“你们喜欢今天的活动吗?”孩子们争着表示今天很快乐,最开心了。“如果有很多玩具的话,你们会觉得怎样?”我接着问。“那肯定更好玩!”“下次我一定记住带最好玩的遥控车。”“我要带奥特曼。”“我带会说话的布娃娃。”……
我看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便添设了一个自由分组活动,由带玩具的孩子为组长,其他幼儿自由选择参与的小组,可轮换进行。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表示下次“玩具总动员”时要带最好玩的玩具。并快乐地介绍起自己家的玩具来。整个活动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孩子的投入程度、快乐程度都是我没有想到的,课后,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反思,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活动。
首先我觉得这次活动的成功得益于新《纲要》的学习,得益于各类幼教杂志、报刊的阅读,得益于我十多年的教育经历。我通过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分享玩具的快乐,从而自然地萌发我也要带玩具的强烈愿望,这是孩子自发的要求,没有任何强加的力量。同样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如果我当时因为孩子们大多没带玩具而批评他们、取消活动,那带与没带玩具的孩子情绪都会很低落。带玩具的孩子会因为无故受牵连而感到委屈,觉得不公平,影响下次带玩具的兴致;而没带玩具的孩子则会把下次的“玩具总动员”当成一种任务(是老师要求他们带的)。而有极少部分幼儿可能家里经济确实比较困难,没啥玩具而向家长吵闹……。这些都远远违背我开设这一活动的初衷。
其次,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动性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活动有效进行的保证。这次活动的内容来自孩子们生活中最为感兴趣的事。在活动中孩子是真正的主人,老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的机会、从中体验自豪感、培养自信心,又能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交流的乐趣。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许多玩具也许放在家中已被孩子丢弃许久,许多别人带来的玩具自己也有可是一到了集体中,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时,它们又会变得特别吸引人。我想这便是集体的魅力,魅力大小的开关就在你、我、许许多多的老师手中,只要你愿意,就能让它焕发出神奇的光彩!
  此活动今后须注意的地方:
1、        将开展该活动的有关内容公布在家园联系栏中,获得家长的支持。
2、        周三放学前提醒幼儿回家后先将要带的玩具放在书包中。
3、        教育幼儿带已有的玩具,不缠着爸妈买新玩具。[left][right]
4、        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护玩具,自己整理玩具的系列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1-30 13:09:35 | 只看该作者
你是个会动脑筋的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1-30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是个能随机应变的好老师!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00 , Processed in 0.09609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