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事发给我一个链接,是关于90后人大学生钟道然出书《我不原谅》,抗议中国的教育体制
http://edu.sina.com.cn/l/2012-02-21/1150212535.shtml
看了以后,感慨良多。尤其是其中两段摘录,让我想起了我家曾经上演的一幕,
虽已时隔数月,想起来心里还是有种撕扯的痛。
★“我没了想法”——这便是中国大多数学生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中国大多数学生十几年呕心沥血“被教育”的结果。我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在“说说你的想法”的题下默写出“标准答案”,然后在“姓名”栏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这是“我的想法”,然后屁颠儿屁颠儿地交卷子等着发回好成绩。
★老师对上课的理解从来就是“我把我的想法”输入你的脑袋。上课实际就是你当水桶,老师拿着水管往你脑袋里灌水的过程。说得露骨点儿,上课就是老师在做一个“大脑置换术”,把自己的大脑嫁接到各位同学的头盖骨里。
十分相似的,我家儿子曾经为了“说说你的看法”这样的阅读题目大发雷霆,
他说,我写的当然是我的想法,那评卷的老师凭什么给扣分,他能够判定这不是我的想法吗?!
起初我试图跟他辩论,还半开玩笑地说,题目的意思其实是“你猜,出题老师认为你该有什么看法”,
而评卷是有标准答案的,是老师们认为大家应该有主流的感受,
儿子的愤怒没有平息,反倒越来越激动,开始嚎啕大哭,当然这是个导火索,之前孩子已经积压了很多压力了,
“---为什么所有人的想法都得一样?为什么我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凭什么我明明写了自己的看法他却给扣分?!---”
他越是激动我反倒越是冷静了,孩子的诉求没有什么不对的,
在分数的重压之下他仍然不愿意妥协、仍然希望表达真实的自己这有什么不好?!
他这样做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支持他,我不希望他变成一个面对一张破纸口是心非的孩子
我告诉他,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这样做,但是你这样做也要承受后果,就是你的阅读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你可以坚持自我、可以不服从主流,但你选择了这条路必定要遭遇比别人更多的磨难。
看着儿子因为愤怒和激动而眼泪横飞的那张稚嫩的小脸,我心疼极了,就仿佛看到了两个不匹配的齿轮在转动中磨合得金光四射、血肉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