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流水无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作文 多大点事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7-14 13:22:17 | 只看该作者
真 不错啊,正在为假期孩子作文发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6:59:1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就来做一下小结。


前面我们从字讲起,一直讲到了词、句、块、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结构,是由对称表现出来的。好的结构,就体现在词、句、块、段的对称性上。

对称是文章表达的主线,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在辅导孩子的时候,要学会看主流、抓主干。
结构不是简单的写作提纲。提纲只是结构的一部分。而结构却体现在了段、块、句、词里。
就如盖座大厦,要有一座楼的整体结构,整体布局。

文章中,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 就如同每层楼与每层楼之间的配置。
在每一段里,就是块。块与块的之间的结构关系,就如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配置。
在每一块里,就是句。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就如同房间里墙与墙之间的配置。
在每一句里,就是词。词与词的之间的结构关系,就如同砖与砖之间的配置。

而在这些配置的关系中,对称,具有牢固性。对称,是占主导地位的。一个文章只有具备对称性,就具备了建房子一样的牢固保障,才具有了功夫。一个作文的功夫就体现在: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对称段。体现在:词服务于句、句服务于块,块服务于段,段服务于中心----这也就是作文的统一性、完整性。
理吃透,操作起来就简单。太极拳最后简单到什么程度?简单到站太极桩;同样的,形意拳简单到站三体式;八卦掌简单到走八卦步。从简练习,坚持下去,就具备了功夫。

什么叫功夫,功夫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在理上明白了,我们以后在读书赏文章时,就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方法来指导孩子,去发现、去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对称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0:19:34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散乱的病该怎么治 ----头身脚协调一致

前面我们讲的主要问题是结构,现在我们换个角度。一个文章,老师会告诉我们虎头、猪肚、豹尾,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问题。为了让孩子好消化、易吸收,我们就换个说法,换个角度来讲,把这个虎头、猪肚、豹尾分别换成头、身、脚。

这个头不只是开头的“头”,开头的“头”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只是说它在文章中的位置,但如果说这是开头的头,说明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得要领。这个“头”我们要理解成头脑的“头”,有头有脸的“头”。

举个例子。男女朋友约会,头一等大事就是收拾自己有脸面。我们看一个不熟悉的人,评价她漂亮不漂亮、是不是帅哥,初步的印象就是看头脸。所以男女朋友约会,一定会把自己的头发搞的一丝不乱,在头上打上发胶、摩丝,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吸引对方注意。

这个形象的比喻,说到作文上来,就是三句话:一、开门见山;二、开卷有益,三、开宗明义。往跟前一站,首先别人注意你的,就是你的整个头,别人注意你的这个头非常重要。

开门见山就是开头。开头一定不要啰嗦,不要在家里、在门厅转半天,门也打不开,门打开了还东瞅下西看下,跟鬼子进村一样,一定要见到山,堂堂正正。开卷有益,就是打开你的作文,看到你写的东西就有人有收益,就跟我们妈妈年轻的时候往男朋友面前一站,一定要让人觉得漂亮、舒服、大方,干净利落。我们也会讲,叫开卷有益,也是这个意思,打开书卷,就要有益,你往前一站,就要看出你是美女还是帅哥。这就是开卷有益。

我们看看毛主席的文章,便是开门见山的。


[ 本帖最后由 流水无声 于 2011-7-15 10: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0:21:55 | 只看该作者
比如说: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是这样开的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个头,开得多有力,开得很直接。

在《为人民服务》中,我们来看这个头是怎么开的:“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三句话把头开完了,哪里有什么啰嗦的话。

有一些教科书讲开头有设问法,假设法,这个法那个法。有这个开头,那个开头,统统的不要。让孩子起步写作文,一定是从简单处、从可操作处入手,不要搞花拳绣脚,你一说什么排比开头啊、设问开头啊,孩子头晕眼花。开们见山之法一路从简下去,随着以后他学作文功夫的深入自然就通。

老子在《道德经》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套用到作文上,用到开头上怎么讲?你四方步都不会迈,你怎么能跳探戈?一定要写求正,正到了功夫了,奇就随手而来。开门见山,开卷有益,开宗明义,一定是先求正。

先走正步,军姿有了,成功夫了,精神头自然就有了。这才是头,也就是我们说的虎头,千万不要把虎头当成是绣花枕头,看上去好看的意思。不要用文彩、用技巧,搞的好象很吓人。
这就是我们的头,头,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思想、见地、头脑,一定要把这个文章的头理解到这个高度上去。

我们头发上抹好了摩丝,眼上用涂上了眼影,嘴上涂上了口红,脸上搽上了粉底,我们现在就要讲身。这个身,不是男人的啤酒肚,也不是女人的小蛮 腰,这是外在的。我们要看内在的。一个人身体健康,不能说有啤酒肚小蛮 腰就叫健康,

要看到内在,内在的东西是什么?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这个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要健康,不健康,猪肚牛肚马肚也不行。怎么样叫健康?一是各自运行良好;二是互相之间协调。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既要成为一个整体,又要自发发挥各自的功能又要互相配合。这个身装的东西多,所以又要体现饱满、丰富,这是身的理解。

身子的良好运行是为了什么?为了头,为了脑壳的思想。

下面我们讲第三,脚,我们不讲尾。为什么?我们看孔雀开屏,前面开的好看,但尾巴不好看。尾巴就是一个腚,没什么好看的。要是虎头、猪肚、豹尾这样讲,孩子一叫劲,就会问你:妈妈,这个东西怎么是四不象啊?你不好回答。所以我们说是脚。

头是人之头,身是人之身,脚是人之脚。这个脚是用来干嘛的?是平衡的,站稳的,也是站定的。我们头上打摩丝了,身上打领带穿西服了,脚下无鞋穷半截啊,所以这个脚也要搞一下,要站得住站得稳。不然的话,头搞的好好的,油光粉面的;身上穿的西服洋装的,下面搞个白球鞋,不好看。一定要革履,革履还不行,还要搽亮,这样才可以约会。作文也是一样,作文的头有堂堂正正,不能搞歪脖子、眼歪嘴斜。身子要相互配合,还在充实饱满。脚还要与身、头一线,跟军姿一样,站得稳站的有力,这就是好文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7-15 17:24:48 | 只看该作者
天,太好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2:33:45 | 只看该作者
给自己的作文大厦立一块耀眼的霓虹灯。
  
   从技术层面上讲,什么样的立意叫好的立意?一句话——正知、正见、正思维。通俗的说,就是看问题要积极向上、正面。
  
   有一句诗能代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春天来了,百花好;秋天来了,月亮明;夏天到了,有凉风;冬天来了,赏雪景。不管什么季节,都有好看的,好听的,往正面的看,朝积极的去想,这是正知正见正思维。立意就要向这个方面提高。
  
   决不能爱上层楼、无语怨东风。无病呻吟,没病找病,都不是好的立意。
  春天来了,天啊,好大的风沙,不好玩;秋天来了,多凋零多肃杀啊,不好玩;夏天来了,苍蝇多、蚊虫咬,不好玩;冬天来了,天寒地动,手脚发麻,不好玩。这都是负思维,不能这样立意。
  
   我们来欣赏一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从根本上来讲,立意又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一个教育问题。什么叫立意?立胸中之意,立胸中之眼界,立胸中之智量。
  
   如果我们的教育,讲的就是考高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把眼光全盯在这些方面。“我要好好学习,为的是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这样的思想水准,怎么能把作文的立意提高?如果我们的教育,讲的是你打我一拳、我必回你一腿;如果我们的教育,不知孝敬父母、不知尊师重道,那还谈什么立意!没有胸怀,没有眼界,没有智量,还怎么立意?立的意全是假大空!。
  
   立意,是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国学与经典里长期的熏习,从中吸取养份。让孩子们从古今贤人大师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去学习立意,让孩子们在孔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情怀中懂得立意;让孩子们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情怀中了解立意。让孩子们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中去感受立意;让孩子们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中去体会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7:20:36 | 只看该作者
会说话的孩子都能写一手好作文!
为什么写作文是要从说开始的呢?文通则理通,理通则文通。语言表达与写作的表达在理上是一样的,在文上不同罢了。但理说通了,说的时候顺了,写出来必定是通顺的、符合逻辑的。

作文从说开始,这个方法太简单了,所以有的人就看不上了,这是个怪病。好多妈妈非要用大的说头玄的理论,才肯相信。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
大家听听小孩子的语言,多丰富、多精彩,我们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推销。让孩子把好的语言留下来。
只要孩子会说话,一定就能写作文。道理简单,但一定要培养。

写作文大致上有四个阶段:说作文,打腹稿,写草稿,修改精练----“文章不厌百回改”。

从说开始,说的关过去了,就不用嘴上说了,就可以在心里说,这叫打腹稿。
再下一个阶段,写在纸上,叫草稿。我们也不是培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我们也不是培养达人、文豪。不可能出口就成章,一落笔就成文。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孩子没上学的、还是在小学的、还是在初中的,要从这个方面训练起,先是嘴上说,接着是心里说肚子里说,最后是纸上说。

以前认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作文一团糟。第一次辅导他,作文题是《我的妈妈》。于是我让家长出去,我和孩子单独聊,问他的妈妈都怎么好,让他说而不是写。这个孩子说的太感人了。平时很淘气,但妈妈的付出,全记着呢。那个孩子的妈妈在外面偷听,听的哭啊!讲一遍,不行;再讲,两遍、三遍,讲的成形了。再让他写下来。这个作文,就成了全班的范文,感动一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大家喜欢不喜欢,喜欢就回贴鼓励下下,这么好的东东贴得死气沉沉,郁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7-16 11:39:12 | 只看该作者
頂 ~ 好文 , 請繼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21:54:55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的诀窍在哪里?
  
   记得有一年高考的作文题,讲的是挖井,有一个人挖的不深,但挖的数量多,结果一口水也喝不上,另外一个人,一门深入,结果打了井喝了水。读书,就跟挖井的道理是一样的。听说有的孩子,一个月能看好几本世界名著。这样子看书,能看出什么好效果?读书与看书的区别,一口井一定要挖出水来,不要今天挖一下,明天挖一下,看上去是博览群书,但所得有限。
  
  
   看书与读书就是这样的关系。看书,讲的是一目十行,读书讲的是字斟句酌;看书,是躺在床上或是上厕所的时候的阅读方式,读书,是要求我们坐下来,好好体会的阅读方式;看书,是一种消遗,是一种时间的打发,是我们上下班坐在车上的阅读方式,读书,不是对时间的打发,而是去追赶时间;看书,我们可以随意随性,自由放松,可以边看书边看电视,边聊天边看书,可以让自己的神志松散一些,读书,要求沉下心来,凝神静虑;看书,只是浅层次的感受,比如看看笑话,看看新闻,看看八卦,读书就要用心灵深处的东西去感受,去体会,去玩味;看书,是书看完之后,都会成过眼云烟,所能记得的东西自然也不了了之,读书,是去捕捉文字语言之中闪动的思想,精彩的章节、词句,深刻的思想内容,让你记忆永久;看书,最多也是知识的积累,是用来茶余饭后的谈资。读书,是能力的积累,是一经通而经经通的能力,这两个一定要区分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0 , Processed in 0.10905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