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ngx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生活小百科-育儿类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23:22 | 只看该作者
29,纠正“小问题”儿童


  2岁大的小宝贝经常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有时简直让父母无法下台。在你就要勃然大怒的那一瞬间,请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下面是这么大的孩子常见的5种不良习惯,而研究儿童行为的专家提供的一些方法,也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习惯一:孩子总喜欢用手指抠鼻孔,而且还玩鼻涕。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对一些孩子来说,抠鼻孔是他们探索自己身体的一种有趣的方式。而对另一些孩子而言,这有可能是过敏的征兆,他们通过抠鼻孔来缓解自己身体的不适。

  你该怎么办?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不能改掉这个习惯,你最好请儿科医生诊断一下孩子是否患有过敏症。与此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孩子并不认为抠鼻孔是件恶心的事。而你所要做的是向他解释清洁鼻孔的最好方法是用纸巾,并告诉他如果要用纸巾擦鼻孔,可以向父母要。一旦他真的拿着纸巾擦鼻孔了,及时的表扬可以鼓励他再接再厉。除此之外,你们还可以为孩子准备儿童用的纸巾,这样有助于他改正自己的习惯。

  习惯二:你的孩子接连几天都不吃早饭和午饭。到吃晚饭时,他又坚持要吃某一种食品,而且在吃饭过程中把大部分食物都撒在了餐桌上。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专家认为,孩子2岁时,他们的成长过程逐渐放慢,因此他们的胃口也就随之减小。而且孩子通常喜欢忙自己的事,有时吃饭这件事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停下手头的工作,甚至在他们感到饥饿时也不会。

  你该怎么办?一方面为孩子多准备一些营养丰富的食品,另一方面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可以多一点,但每份食物的量不宜太多,这样他们可以有所选择。专家建议,吃饭时最好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地走到餐桌前,而不是在大人的催促下被迫用餐。另外,如果孩子午餐吃得不多,可以让他在晚餐时适量多吃一些以作为弥补。

  习惯三:你的小女儿一有机会就脱掉衣服,甚至在大商场里也不例外,而且还乐此不疲。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对2岁的孩子来说,所有他们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都会令他们兴奋不已,而且他们从不区分场合。因此,在孩子们眼里,在公共场合脱衣服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在公共场所吸引妈妈的注意才是他们最想做的。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喜欢当众脱衣服了。

  你该怎么办?孩子在家里脱衣服让她穿上就是了,但你应该让她明白,在某些场合,这种举动是绝不允许的。但尽量不要有大惊小怪的反应,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她在公众场合脱衣服,你该告诉她做这样的事情要分清场合,你可以对她说,“在家里脱衣服没有关系,但在这样的地方不可以”。如果孩子不肯听话,最好的办法是冷静地悄悄把孩子带离现场。这样,她很快就会明白当众脱衣服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想像中的结果。

  习惯四:当你的孩子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总爱与别人打架。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孩子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有挫折感。2岁的孩子词汇量非常有限,因此他们之间很难实现彻底的沟通。所以,当他们感到不满时便会拔拳相向。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导致孩子变得情绪暴躁,那就是幼儿的智力发育的速度通常快于他们的运动神经的发育速度。例如,如果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移动面前的积木,他便会感觉沮丧,随之会迁怒于周围的小朋友。

  你该怎么办?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先把孩子带到一边,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同时告诉他,不能打人,这样做会让别的小朋友感到疼痛,甚至受伤。为此,父母要在家里鼓励孩子多用词语表达情感和需要,多教给他一些常用的话语,以方便他在外面和其他孩子交流。此外,当孩子感到饥饿,而且没有休息好时,更容易被激怒。因此家长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适当调整孩子游戏的时间。随着孩子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打架的情况会逐渐减少。

  习惯五:你的孩子要你把某篇故事连续给他讲六遍。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一般来讲,重复可以对孩子起到安慰的作用。知道了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孩子就会有安全感。此外,重复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为孩子重新讲一遍故事或者为他重新搭一次积木,他们就会对整个过程有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艺。

  你该怎么办?如果孩子纠缠不休,你一定要有耐心,可以试着为他做点别的事情以扩大他的知识面。假如孩子对某本书很痴迷,你可以讲述一些有关书中主人公的其他的故事。如果他对此不感兴趣,你也不要着急。小孩子都是充满好奇心的,最终他们会发现一些其他的有趣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25:21 | 只看该作者
30,如何培养儿童的个性


  培养儿童的个性,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意志品质的培养,一个人能够有所成就,无不得益于坚强的意志。所谓意志品质是指恒心。为此,父母除了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办事情持之以恒、有始有终外,也要教育孩子这样做。要帮助孩子认真对待每件细小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帮助、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要注意对孩子的自制能力的培养,儿童期孩子的自制能力很差,父母除了自己为孩子做出榜样外,要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如坚持进行早锻炼,让孩子自己安排作息时间,鼓励孩子放弃看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去做作业等。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同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引导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养成对失败不气馁,多从积极方面认识问题的习惯。

  儿童期初步形成的个性,必须同时溶进社会对人所要求的共性。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按照社会的要求,依照社会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法律规范、行为准则来培养孩子。也就是说,要使孩子的个性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27:30 | 只看该作者
31,幼儿排尿训练法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都两三岁了,可是裤子常是湿漉漉的,这往往是因家长没有正确训练孩子养成排尿习惯。近年来,由于一次性尿裤具有方便、轻、干燥之优点,许多家长给孩子使用一次性尿裤。但随幼儿年龄增长,再用一次性纸尿裤会影响活动,而妈妈给孩子去掉纸尿裤,而孩子已习惯于往纸尿裤里排尿,这就常出现尿裤子情况。一般一次性尿裤应在带孩子外出或晚上睡觉时使用,且时间不宜超过6~8小时。因尿液太多,易刺激孩子皮肤,导致幼儿臀红或皮炎。所以,应教幼儿学会控制排尿,训练孩子排尿方法。

3~4个月 家长应给孩子把尿。把尿时,妈妈可发出嘘嘘声音。要训练几次,孩子就能形成条件反射。一般坚持3个月,在这种声音刺激下,孩子就会排尿了。且应逐渐养成习惯,孩子吃完奶后10分钟可把次尿,以后可每隔1~1.5个小时再把次尿。每次把尿时间不超过1~2分钟,时间太长,孩子会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情绪。

6~7个月 婴儿会坐时,父母应训练孩子坐盆排尿,但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起初训练时,孩子不习惯,父母不应强迫他们。孩子坐盆时,不要给孩子玩玩具,更不能让孩子边坐盆边吃东西,以防孩子转移注意力。让孩子排尿不宜过勤,一般1.5~2小时排次尿即可。频繁排尿会养成孩子尿频毛病,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习惯。

1~2岁 自己能排尿,也会坐盆,但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排尿次数和间隔时间,以掌握规律并提醒孩子坐盆。在习惯未养成前,孩子有时尿湿了裤子,父母不能因此而责备孩子;当孩子主动说要撒尿并坐盆排便时,父母要及时表扬“真是好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了。”等鼓励性话语。即使孩子养成了习惯,学会坐盆排尿,但有时也会因玩耍,忘了坐盆排尿,或有时尿湿裤子,此时父母应原谅孩子说:“不要紧,下次记住有尿自己去坐盆,就不会尿裤子了。”这样不会给孩子增加任何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28:22 | 只看该作者
32,怎样早期发现小儿视力异常?

幼儿的视力检查有时不能单靠视力测量表,因为孩子年龄小,不容易合作,测量结合易出现 误差,所以家长平时的观察对确定其有无视力障碍就十分重要了。一般来讲,1岁以上的孩 子能准确指出鼻子、眼睛等器官,并对天上的飞鸟、飞机等产生兴趣。走路时能很快躲避障 碍物,对电视也很有兴趣。2岁后视力能达到成人的一半。如果怀疑视力有问题,家长可有 意识地拿玩具或彩色物品引逗,看孩子能不能有把握地抓住;或者把东西不停地移动,看他 的眼睛是不是跟随物品转动。这样仅能大致了解视力的好坏,对单眼视力障碍者还难以测出 。家长可用手或其他东西捂住小儿的一只眼睛,然后再拿东西引逗,如果发现孩子看不清或 马上哭闹,不停挣扎,提示这一只眼可能有视力障碍,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另外,孩 子看物体时头的位置经常偏向一侧,则提示一侧或双侧的视野有部分缺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29:56 | 只看该作者
33,让宝宝吃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大家知道,婴幼儿的视力是逐步发展的。 正常新生儿两个眼球虽然成形,其视力并未完全发育。婴儿出生1周内视力为0.01~0.02,1个月大的婴儿视力为0.05~0.1。出生到3个月之间,眼球并不会固视,但会被脸孔、光亮或运动的物体所吸引。3个月时,大多数幼儿的视觉可以很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色彩、运动的物体都能吸引幼儿,而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视觉。直到婴儿1周岁时,他的视力才达到0.1~0.3。这时,婴儿已经开始乐意接受各种辅食了,新手爸妈们应该注意给婴儿添加一些对他眼睛发育有益的食物成分。这些成分主要有:

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组织的修补和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瘦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等含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而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

维生素a:人体在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还可引起眼结膜干燥。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蛋类,以及绿色、红色、黄色的蔬菜和橙黄色的水果。

维生素c: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分之一,如果缺乏,容易导致水晶体浑浊,患白内障。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有鲜枣、卷心菜、菜花、青椒、苦瓜、油菜、西红柿、豆芽、土豆、萝卜、柑橘、草莓、山楂、苹果等。

钙:钙具有消除眼肌紧张的作用。食物中的豆及豆制品,奶类,鱼、虾、海带、墨鱼等水产品,干果类的花生、核桃、莲子,食用菌类的香菇、蘑菇、黑木耳,绿叶蔬菜中的苋菜、香菜、油菜等含钙量都比较丰富。

希望年轻的父母多给宝宝吃一些有益于眼睛的食物,让我们的宝宝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32:17 | 只看该作者
34,儿童吃药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没有按说明在吃前摇匀药水。摇匀药水再吃是有原因的,因为药水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如不摇匀,开始吃的2/3药力不够,最后吃的1/3药力太大,会对孩子有害。

误区二:给孩子吃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不能给孩子吃阿司匹林是家长应有的常识,因为阿司匹林有可能会使孩子的脑部和肝脏受到损伤。要小心防范的是,有些药物虽然名字不叫阿司匹林,但是其中含有阿司匹林的成分,所以,最安全的办法还是由医生开药。

误区三:在不需要的时候喂孩子吃药。很多时候,喉咙不舒服、流鼻涕、少许咳嗽之类的小毛病即使不用吃药,也可以很快自愈。家长不宜胡乱给孩子吃药,为了安全,亦不宜储存大量药品,尽量减少孩子接触药品的机会。

误区四:孩子服用买回来的成药已数天,未见病情好转,家长却依然继续给孩子吃下去。这时必须尽快带孩子去请医生诊治,不要期望再吃一段时间,这些药才发挥作用。

误区五:将药物转换容器。有些药物的原装容器或许太大,略嫌占地方,但千万不要因此而转换容器,因为若忘记把药物的名称和服用说明记下来贴在新的容器上,或写得不清楚,便很容易导致喂错药或所喂药量过多或太少。

误区六:保留已过有效期的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它的安全有效日期,已过期的药物是有害无益的,必须养成经常看看药物是否已过期的习惯。最安全的做法是每3个月清理直气壮次药箱或药柜,丢掉已过期的药物。若不敢肯定是否已过期,为安全起见,宁可弃掉,不要怕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32:51 | 只看该作者
35,儿童反复感冒与维生素a缺乏

许多家长都会发现,从出生以后6个月起到3岁期间,孩子是最容易感冒的,而且是反复感冒,每月1~3次之多。有的儿童感冒刚好没有几天,不明不白的又会发生感冒,三天两头地跑医院。打针又吃药,家长着急,孩子受罪。眼看着孩子逐渐消瘦,家长们心疼不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当然,儿童反复发生感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因素与小儿本身免疫能力较差有关。从孩子出生到6个月时,大多数孩子都是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丰富,能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而6个月以后,母乳再也不能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有的添加辅食,有的逐渐断奶,营养跟不上,免疫能力一旦减弱,孩子就容易反复感冒。上海市某医院曾通过对200多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儿的观察,其中70以上有免疫功能的不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预防医科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a的缺乏有一定关系。因此,如果孩子三天两头患感冒,就应考虑是否维生素a缺乏所致。1993年有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报道,儿童服用维生素a可大大减少感冒的次数。因为维生素a可改善儿童的免疫能力。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稳定人体上皮细胞膜、维持皮肤和粘膜结构的完整、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当维生素a缺乏时,淋巴细胞不能正常产生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明显下降,红细胞的更新换代也受到抑制,在病毒、细菌的侵袭下,呼吸道粘膜这道屏障防线的功能就被削弱,发生呼吸道感染也就不足为奇了。据测定,反复感冒的小儿,血清中维生素a平均值比正常儿低下。为此,儿科专家建议,对临床反复发生感冒、气管炎、肺炎的患儿,应进行血清检查。凡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就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以改善患儿体质。对于那些营养状况较差或常有腹泻的孩子,更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注射时,一般可用维生素a 5万单位,每2个月一次,共6次为宜。早产儿或人工喂养的孩子,每天加服浓鱼肝油5滴,即可达到正常需要量,此外,还可适当给孩子多吃些动物肝脏、蛋黄、牛奶、新鲜蔬菜、红薯、玉米、橘子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人乳中维生素a含量明显高于牛奶,应当大力提倡用母乳喂养孩子。这对预防和控制小儿反复感冒,增强体质,颇有益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3 15:34:44 | 只看该作者
36,根据儿童体质进行饮食调养

  小儿体质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决定,与生活环境、季节气候、食物、药物、锻炼等因素有关,其中饮食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出生时体质较好的小儿可因喂养不当而使体质变弱,而先天不足的小儿,只要后天喂养得当,也能使其体质增强。因此,根据体质作饮食调养是很必要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邓雪梅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将小儿体质分为健康、寒、热、虚、湿五型。

  健康型:这类小儿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胃纳佳、二便调,饮食调养的原则是平补阴阳,食谱广泛,营养均衡。

  寒型: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不爱活动、胃纳欠佳,食生冷物易腹泻,大便溏稀。此类小儿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温养胃脾,宜多食辛甘温之品,如羊肉、鸽肉、牛肉、鸡肉、核桃、龙眼等,忌食寒凉之品,如冰冻饮料,西瓜、冬瓜等。

  热型:形体壮实、面赤唇红、畏热喜凉、口渴多饮、烦躁易怒、胃纳佳、大便秘结。此类小儿易患咽喉炎,外感后易高热,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清热为主,宜多食甘淡寒凉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萝卜、绿豆、芹菜、鸭肉、梨、西瓜等。

  虚型: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不爱活动、汗多、胃纳差、大便溏或软,此类小儿易患贫血和反复呼吸道感染,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气血双补,宜多食羊肉、鸡肉、牛肉、海参、虾蟹、木耳、核桃、桂圆等。忌食苦寒生冷食品,如苦瓜、绿豆等。

  湿型:此类小儿嗜食肥甘厚腻之品,形体多肥胖、动作迟缓、大便溏烂。保健原则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宜多食高粱、苡仁、扁豆、海带、白萝卜、鲫鱼、冬瓜、橙子等。忌食甜腻酸涩之品,如石榴、蜂蜜、大枣、糯米、冷冻饮料等。

(全文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4-11-28 15:08:49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给你加个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4-11-30 20:49: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9:03 , Processed in 0.11212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