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平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阳一小学实施“愉快教育” 已经20年不留作业(附:愉快教育的资料)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2 12:15:45 | 只看该作者
早在80年代初,我们就发现学生负担重,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精神受压抑不愉快,因而影响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状况,我校开始研究实施愉快教育。我们提出,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幸福的金色童年。我们为幸福的金色童年作了描绘:学生们应该具有“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壮的体魄、活泼的个性”,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我们构建了愉快教育课程的四个板块:愉快教学、愉快活动、愉快生活、愉快的儿童组织;架起了课内与课外,学校教育与儿童组织的教育,以及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教育网络;提炼了愉快教育的四大要素———爱、美、兴趣、创造;逐渐形成了一种既让学生获得发展,又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教育模式。    愉快教学就是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把兴趣作为入门的向导,把课上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使学生喜欢学。唤起兴趣还只是一种动员,要让学生真正当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用启发、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实践,鼓励学生提问、开展辩论、提出自己有主见有创见的想法,把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投入学习,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    愉快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另一种形式,为儿童提供发展潜能的天地。学生在课内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迫切向往自己去扩大知识领域,向往自己去实践创新。学习新知是孩子们的需要,动脑动手创造也是孩子们的需要。创造力是蕴藏在孩子们身上最宝贵的资源。愉快活动就是把学与玩巧妙地结合起来,学校教育与少先队工作密切配合,在学校里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游戏活动、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健美活动等。    “减负”给学生愉快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减负”也给广大教师以更大的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动权。我们倡导教师要用爱的心泉浇灌学生美好的心灵,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    上海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倪谷音     《人民日报》 (2000年06月01日第十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2 12:19:44 | 只看该作者
倪谷音 女,1933年12月18日生,江苏无锡人。  1952年7月半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随即留在一师附小任教,先后任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副教导主任、校长、名誉校长。  1978年起任校长期间,致力于组织教改实验、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80年代初提出“愉快教育”的研究课题。经10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代表性论著有《论愉快教育》、《愉快的儿童创造教育》、《生活在教师和学生中间》、《我和愉快教育》。1964年当选为共青团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先后获上海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1986年获第二届樟树奖。19四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少先队工作突出贡献奖。现任全国小学管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      50年,对每一个人来说,几乎就是一辈子。从1949年9月,我进入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当准教师起,至今正好是50年,这50年里,我追求的以及实践的就是一件事:为孩子们编织幸福的童年,而我能一辈子为少年儿童服务,为儿童教育事业奋斗,自己也是幸福的。    走近儿童、认识儿童、热爱儿童    我的教师生涯是从走近儿童、认识儿童开始的。最初,陈鹤琴老校长创建的师范和附小,就在一幢教学大楼里。我进师范时,已超过了入队年龄,却因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耳濡目染,使我喜欢上了少先队。师范毕业后,我被留在一师附小,出于对红领巾的喜爱,主动要求当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附小,没有离开过孩子们。    我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感谢孩子们,感谢少先队让我念上了“儿童教育大学”,儿童世界绚丽灿烂、丰富多彩,我在其中充分感受到了儿童稚嫩又极其天真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童趣,了解到他们最喜欢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干什么,也看到了他们中间蕴藏着宝贵的创造才能。从儿童的希望与要求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好奇与追求,并且看到童年的梦常会影响他们整个人生,许多学生就是按照儿时的向往努力奋斗的。    1953年,中师大发展,附小被安排在一师原学生宿舍区,这里是一排排简陋的木房子,一条大道高低不平,每排教室之间的空地没有花和草,与原先就读的教学大楼区有天壤之别。我和孩子们商量,师生合作共建,一定要把校园建成花园。一年里,学校大道的两边种上了梧桐与黄杨,一片片的空地都利用起来,建成了玉兰园、月季园、腊梅园、木模园。为了浇灌这些花草树木,还在屋后的空地上开挖了浅浅的土井,建筑工地留下不少黄沙,值日中队每天蚂蚁啃骨头,齐心协力,一周就搬走一座小沙山。我在后来总结时,把这项实践与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联系起来,看作是少先队员参与五年计划的具体行动。在这样的实践中,一个个中队集体建设起来了,孩子们也成长了,他们更爱班级、更爱学校,也更爱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与活动。我也进一步认识儿童,他们渴望学习新知,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他们乐于集体活动,我还看到每个孩子身上都藏有一个创造潜能的金矿。    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玩自己创造的游戏和玩具,他们看了运动会,自己创造“小小奥林匹克运动会”,把排球、篮球、跳高、跳伞、花样滑冰,统统搬到了室内;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电影,他们也在室内模拟翻雪山、过草地;读了《西游记》,把孙悟空借芭蕉扇过火焰山都改变成了游戏……受孩子们的启发,又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名言: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1956年我校在上海市建立了第一个少先队创造性游戏节。    1957年,在开展一系列学习革命英雄榜样的基础上,创建了“红领巾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郭沫若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报告《科学的春天》,全国人民都受到鼓舞,孩子们也一样,我及时引导少先队开展“寻找科学的春天”的活动,接着,就在全国首先创建了“爱科学月”,从此在少先队的节日表里,又多了一个“科技节”,年年举行,年年发展,形成了传统,至今已是第22届了。    以上,仅是我举的几个例子,少先队建队50周年时,团市委颁发首创奖,我们获得了好几个,这些都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创造的。几十年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从走近儿童,到逐渐认识儿童,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教育事业的意义,也感受到当教师和辅导员的无限乐趣。我今天所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有不少是从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有不少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有不少是从众多的同行那里学来的,更有不少是从孩子们那里感悟到的,孩子们为我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生动的教材,我也总是想要为孩子们创建一个金色的童年,幸福的童年。    研究儿童,寻找儿童成长的规律    儿童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这是一门研究盲人的科学,它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的面也很广,循环的周期又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有好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比如说当代儿童的特点,新一代培养的目标,教育的方法,儿童智力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养成,儿童组织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    1982年,教育部提出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社会上纷纷议论“小学生学习太苦”。我像往常一样,带着问题向老师们作调查,向孩子们作调查,结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负担重、觉得学习苦,凡是他们喜欢做的事,他们都舍得花时间去做,花了时间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获得了快乐。如有一个同学在幼儿园里就喜欢画画,上了小学,学习的内容多了,每天课余仍然花一二个小时画图,还为少先队中队、大队出黑板报,他认为画画是乐事,从来都是自觉自愿的。还有个同学,刚上一年级时,在小科学实验活动里,不仅种下了蚕豆、绿豆,还天天作观察,一连观察了一个多月,写出了几十篇有趣的种豆日记,写不出汉字,就写上汉语拼音,有些内容还用图画来表示。其实这也是学习,这样的学习,孩子很快乐。    在少先队开展的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更让我得到了许多启示。有一次,我和辅导员小谢一起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和中队辅导员们访问金山石化城,无论在塑料厂、腈纶厂,在一座座大油罐旁,还是在新围起来的海滩上,孩子们都是那样有兴趣地看呀、写呀、画呀,在回校的列车上,孩子们仍然十分兴奋,与辅导员老师们议论出了几十个写作的题目,可以说,一次新鲜的活动,得到的收获真是太大,太多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真是太精彩了。从活动中,我看到了蕴藏在孩子身上的潜能,也看到了他们的需要。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工作停留在研究怎样教学生上,却很少研究儿童本身的特点和需要。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只有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从而乐于学、主动学,才能走出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路。学校应该给予孩子们的绝不能只是知识,更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仅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而看作是搞好教育的力量,从侧重研究对儿童的教育要求,转为研究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我们把传统的学习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定教育科研的主题为“愉快教育”,着眼于寻找儿童成长的规律,为他们编织幸福的童年,为他们谱写美好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让每个孩子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愉快地成长,并且让欢乐、串福的童年长留在他们成长的记忆中。    基于这些美好的愿望,站在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制高点上,我们制订了愉快教育的指导思想——“两全、两爱、两适应”。即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爱学生;全面贯彻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儿童成长的需要。教学生五年,为他们想五十年,为国家、为民族想五百年。表明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是为着儿童的,是为着儿童的今天,又是为着儿童的明天;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对他们的一辈子负责,又要对社会、对国家明天的前途负责。我们这个时代的儿童,天天沐浴着新时代、新事物的雨露春风,他们是朝气蓬勃的,他们是具有潜能的,他们又是各具个性的,教师的责任是启迪和引导他们去畅想,去探索和创造。我们把愉快教育定位于“个性”加“灵性”的教育,定位于让儿童“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发展,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发展中求愉快。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引发愉快,又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自主完美发展。    1985年9月2日,江泽民同志带领上海市府各位领导都来附小参加以“播种明天”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并欣然为孩子们题词:“你们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我们按照题词的精神,进一步制订了愉快教育的目标: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发展儿童创造的才干,锻炼儿童健壮的体魄,培养儿童活泼的个性。幸福的童年首先是欢乐的童年,学校应当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把“愉快”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目标,以促进儿童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是愉快教育培养目标之一。我们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勾画了美好心灵的基本内涵,把它具体化为五种精神:红星精神、春风精神、蜜蜂精神、大雁精神和水晶精神。闪闪红星在每个中国儿童的心目中象征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倡导红星精神,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红领巾,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春风精神启示学生学习雷锋,学习杨怀远,像他们那样尊重人、关心人,对人热情有礼貌,主动为他人服务。读书要像蜂采蜜,小蜜蜂爱劳动是孩子们从小就熟知的,我们以蜜蜂精神教育学生爱读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大雁群飞排成整齐的队列,引导孩子们遵守纪律、热爱集体,从小具有集体荣誉感。美好的心灵所包括的不仅是有形的行为,还体现在内心深处对人对事的态度——诚实、正直、勇敢、有责任心,我们用水晶精神赞美这种纯洁无瑕、晶莹剔透、表里如一的品德,陶冶学生从小养成水晶心。发展儿童创造的才干是愉快教育的又一基本目标,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愉快学习,从乐学、会学、爱学到主动学、创造性地学,培养学生具有动脑、动手,好奇质疑,能提出问题又勇于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学会自己实践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支配时间、自觉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既让孩子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锻炼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目标之三是锻炼儿童健壮的体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争取体育、卫生成绩达标,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目标之四是培养儿童话泼的个性,这是针对当前孩子们的某些不足,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弱点而制订的,目的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在学习、劳动、活动中,要情绪愉快,乐观向上;乐于合群,待人热情诚恳;兴趣广泛,喜爱动脑动手;勇于进取,敢于创新,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我们在学生中倡导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人人有快乐的追求,事事有奋斗的目标,天天有攀登的行动,时时有成功的喜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都需要有这种心理状态。愉快教育的实践,则是在教学与各种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这种积极的情绪和欢快向上的心理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11-22 12:48:0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媒体报导失真率太高只报喜不报忧.我个人的看法和安然紫晶相同
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4-11-22 14:51:32 | 只看该作者
那篇文章,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本是教学法的改革,变成了素质教育
本是让孩子自己去主动学,自己安排,这种难度更高的作业,变成了不留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4-11-22 21:19:1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往往同一件事,可以有正反两种见解。所以必须辩证的看。但不要针对对方进行攻击。你们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4-11-22 21:24: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小时候也有作业,那时候没有减负的说法。只是觉得那时的作业单调无比,都是抄抄写写。现在的教学观念确实要改了。但素质教育并不排斥作业,需要的是灵活的作业、吸引孩子兴趣的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2 21:48:57 | 只看该作者
redhome+-->引用:redhome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往往同一件事,可以有正反两种见解。所以必须辩证的看。但不要针对对方进行攻击。你们说呢?
<font color="blue"> 你说得真好,谢谢你的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11-22 22:04:13 | 只看该作者
redhome+-->引用:redhome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往往同一件事,可以有正反两种见解。所以必须辩证的看。但不要针对对方进行攻击。你们说呢?





其他谎言,我没时间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4-11-22 22:29:32 | 只看该作者
安然紫晶+-->引用:安然紫晶

一点没错,这里的每个人都可以谈他真实的想法。对别人看法中正确的部分可以借鉴学习,而认为不正确的部分,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一起探讨。

你也用不着与楼主动气,因为他转贴来的目的也是为了与大家交换意见。如果你有意见,大可平心静气地说(针对事,而不是人),一方面楼主并没有强迫所有人都接受这个观点,另一方面,不是还有许多人赞同嘛!

我们也是在与大家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认识的。从这个角度讲,起码楼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讨论的话题,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4-11-22 22:40:04 | 只看该作者
平凡+-->引用:平凡    上海市一师附小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愉快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8本教改经验文集。江泽民总书记、李岚清副总理等领导都曾亲自听取老校长倪谷音有关愉快教育的汇报,国家教委柳斌副主任赞誉“愉快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并把它作为第一批教改经验向全国推广,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高度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一师附小是名校中的名校”。

这好像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学校吧。起点不一样,我觉得不具有代表性意义。对于一个没有升学压力的学校来说,当然可以这样,也不用考试。这里的学生我想那个大学录取进一个都会感到一种“自豪”,因为他们又跟头头脑脑多了层关系。你没看过,上海市委书记亲自带着自己的孙女开学第一天去报到吧?

还有小学一年级用U盘提交作业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21:31 , Processed in 0.15889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