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挑错教育增长孩子的负情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3 11:5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些家长,一味地给孩子挑错,即使孩子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都是一无是处,总能挑出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比如,孩子学习已经很努力了,考试成绩全班第二,他们马上会说,人家怎么能第一,你怎么不能第一!
  家长以为,孩子像小树,只要把他身上的枝枝杈杈全去掉,就长直了,只要把孩子的错全挑光,孩子就完美了。同时,更直接的原因是他们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这一望、一恨、一挑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不懂得,小树的枝杈也不可以全去掉的。否则就没有光合作用了,树就会不再生长,甚至会死掉,是的,这也就是现在孩子心理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又会引起一些儿童心理疾病。
  这种挑错教育有几大弊端:
  一是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孩子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尤其是小学生,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即使是中学生也是“他评”占重要的地位。家长认为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结果孩子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个笨蛋,是个什么也不行的人。没有了自信,没有了自尊,或者说自尊与自信受到打击。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了。
  二是孩子前进没有了动力。很多孩子之所以很努力,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老师表扬,为了家长夸奖,同学的赞美。正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为了母亲的微笑”。老师、家长都一味地贬低他,看不起他,他会怎样呢?他会破罐子破摔。甚至用恶作剧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是说我不好吗,我就给你来个不好的,让你见识见识。
  三是孩子容易同家长顶牛。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没有主见,对家长高度依恋,有时候家长批评完了,他们委屈地哭两声就完事了。到了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反抗心理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也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向主观化时期转变,他们对待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主见。
  于是,开始与家长乃至老师对着干,你说我们不好,我还认为你不好呢!尤其是初中的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的前期,他们在问题的归因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切好事愿意归功于自己,一切失败和不好的事情,他们愿意归因于别人或者客观环境,因此,孩子同家长顶牛现象很严重。这时家长在一味地挑错,那就加剧了矛盾。轻则亲子之间冷战,重则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四是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家长的一味挑错,孩子始终处在负情绪中,久而久之,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诸如自卑、焦虑、孤独、冲动、嫉妒,或者儿童抽动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26 , Processed in 0.13490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