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各科都100分这个学生基本上就废了
蔡笑晚/文
我在<<哈佛教授问我教子经>>一文中已写过一段话:
用科学方法指导早学、巧学,争取时间;培养自学能力,进行超前学习;发展优势,培养兴趣;掌握整体,解决局部;抓住要点,放弃细节,保证百分之八十五。
我当时提出"抓住要点,放弃细节,保证百分之八十五"这个教学理念并在孩子们身上付诸实施,既是一种大胆创新尝试,也是一种对以往教育实践的精辟分析的结果.
当我们孩子开始上学时,学校是用百分制来记分的,家长对优秀的孩子都在鼓励争取95分以上,甚至争取每次100分,这对优秀孩子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每次考试总是为那不可预测的几分弄得精疲力尽,其实如果不去争取那"不可预测的几分",孩子就会学得很轻松,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去培养自学,大胆向前走,进行超前学习,这过程本身就培养了孩子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就大大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另外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深切体会到大胆向前走的好处,因为对优秀学生来说差几分只是避错而已,根本不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把所有时间用在应付考试的避错上,最终会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独立创新能力,考试的避错是永远避不了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考试评分用五级分制,把学生成绩分为五等,仅仅一些小错误之差属于同一个等级,这样优秀生就能很轻松地拿到五分,不必要每次考试为5分10分之差而搞得精疲力尽.(我现在还保存着初中毕业那个学期的成绩单和作文本子,全都是五分).这样,优秀生就有大量的时间
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并进行超前学习.我的这些用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我孩子身上进行了全面的实施,并取得了大大的成功.
我的大孩子初三的时候已经学了高中课程和逻辑学,但分班考试时七门功课中五门在90分以上,有二门课只有86分而从重点班里被排挤出来,后来居然登上世界科学的高峰,获得统计学的最高奖---考普斯总统奖.并担任世界统计学的最高权威刊物的主编.试想,当年如果他在避错方面下功夫,去应付考试,把另外二门搞到90分以上肯定没有问题,不过这样的话,就会扼杀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在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中学教师.
1984年6月4日。丁肇中回母校清华大学演讲,在接受学生提问时.说:“据我所知,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还没有一位在学校里经常考第一:经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反过来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把高考的各科卷子给大学的对应专业的教授去做(并给他们相应的复习时间),也不一定都拿满分,而经过应试训练的学生反而能拿到比教授更高的分数.这难道说明这些教授还不够优秀,要他们必须重新学习高中的功课吗?
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我的理念得到印证和支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