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9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o^)/~秦老师及学生们跟你分享♬钢琴学习♬的“酸甜苦辣”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8 20:3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乐感——是决定孩子弹奏质量的一大因素。

        就像学英语一样,有的人呆在中国却也能讲一口美语;有的人成年后去了美国十几年也是中国式的发音。 只不过语言主要是用来交流思维,至于它被审美的一面也就自然忽略了。

        音乐也是一门语言,这门语言却是“美感的语言”,包括了音高、节奏、和声、音色等。要体会这些要素,要有一种对美的品味与欣赏,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种感觉。其实这也是普及音乐教育最大的目的——美育。在经验中发现,审美、乐感纵然有遗传,但那些还在娘胎肚子里就听过大量的莫扎特、贝多芬的孩子同样有良好的乐感即使父母是丝毫不懂音乐之人。

        乐感不好的孩子,在弹一个新曲子的时候即使将两只手的音符一个个整齐的对下来,也弹得不好听,因为此时的他关注了左右手“对齐”,却没有办法去体会其中的节拍与节奏,因此听起来不连贯不好听

        节拍与节奏本质都是“数”,但音乐却让这些“数理”有了最感性的表现。

        乐感好的孩子,在弹奏一个新曲子时,听到老师的示范后会很快的就抓住这种节拍与节奏感,从而模仿出来。甚至有的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调性感也建立起来,比如当她弹E大调却忘了#D的时候自己会敏感的察觉并改正。可是乐感不好的孩子,对音高却没有这么敏锐,也就是错音了——调性破坏了,在他的耳朵里并没有什么分别。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乐感不好的孩子需要老师更加花心思去对他进行培养,例如边弹让他数“1,2,3,4”拍,用这种极其数理的方法去引导他找到节拍节奏的关系

        首先弹对,然后一直听到的是对的,建立良好的节拍节奏感。这种建立的过程却很慢很慢,年纪越大越慢。

        愿古典音乐成为所有孕妈妈最好的精神家园,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  


31604032.png (291.06 KB, 下载次数: 0)

31604032.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5:04:42 | 只看该作者

弹琴千万不要用僵硬的姿势哦!

怎么总是弹得不好听呢?

    今天来上课的璇,是刚刚从别的老师那里转过来的一个小女孩,今天是她来我这里上的第三节课。

    她特别乖,弹得很认真,妈妈也是非常的负责,差不多每天都陪她练一个小时。妈妈很奇怪为何这么认真,孩子已经学琴3年为什么还是弹得不好听呢,话说音也没错,节奏也是对的啊?其实,孩子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就发现她从肩膀到手臂都是僵硬的——这才是“不好听的”根本原因。因为孩子的手指很容易“站不稳”,往往要求站稳的时候又造成了手腕-手臂-肩膀的僵硬,所以触键方式很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弹奏的声音与音响。

    于是除了加入吊臂等练习给她之外,我还给她示范让她听听两种状况弹琴的区别,并且告诉她说我们不要有“机器人”的声音噢,再次上琴弹得时候她便好多了,将她的手臂肩膀放松了以后弹出来的曲子也是连贯的,她自己也说“好像好听多了”。

    弹得好听,当然还要有更多的要求,这只是其中一点最基本的。

    大部分转过来的孩子似乎普遍都会有这个“小毛病”,如果你的孩子或学生也有这样的问题那就要注意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2-17 11:12: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5 , Processed in 0.110285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