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教育呼唤科学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4 18:4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color="#990000">教育呼唤科学精神 2004-06-24 12:57:06 龚明俊  <font color="#191919"><font face="宋体">《长城砖》收入六年制小学第七册《语文》有<font face="Arial">20<font face="宋体">多年了,文中说:“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不幸的是,这种说法已被一中一外两个宇航员明确否定。<font face="Arial"><font face="Arial"><font color="#191919"> <font color="#191919"><font face="Arial">10<font face="宋体">月<font face="Arial">16<font face="宋体">日,有人问杨利伟看到长城没有,他回答说:“没有。”自从这两个字的答案出来后,国人就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月球看见长城说大批判”。其实很早之前,第一批登月的外国宇航员奥尔德林就说了这样的话:“我可以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万里长城的,那是电视对答上产生的误解,和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font face="Arial"> <font face="Arial"><font color="#191919"> <font color="#191919"><font face="宋体">笔者更关心的是,“非权威”说正确的话怎就没这么大的震撼力?<font face="Arial">2000<font face="宋体">年高考语文卷中曾有阅读材料也是《长城》,也有这样的句子:“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考试的第三天就有人发文指出错误,新浪网、中新网、中华网、中青在线、网易、搜狐、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就予以转载,其影响甚大。<font face="Arial"> <font face="Arial"><font color="#191919"> <font color="#191919"><font face="宋体">太空肉眼看长城遭到质疑这不是第一次,有位老师就曾在某科普杂志上看过这样的评论。而我深信,人的肉眼在月球上能见到长城之说,遭到质疑或直接否定的,绝不是四五年前的事情,应当在更早的时间就有了。<font face="Arial"> <font face="Arial"><font color="#191919"> <font color="#191919"><font face="宋体">一个不用费多大事就能证实真假的信息,竟然花了这么长时间和人力?其实要得到正确答案却根本不需飞离地球,算起经济账来,是何等的不划算。自豪了<font face="Arial">20<font face="宋体">多年的东西是一场美丽的谎言,一场谁也不会认账的谎言。当寻到谎言的源头时,竟然是“电视对答上产生的误解”!如果课文作者依然健在,也会为自己以讹传讹感到异常难受。<font face="Arial"> <font face="Arial"><font color="#191919"> <font color="#191919"><font face="宋体">但在追寻错误线索的过程中,我却有这样一种强烈的不安感:在培养和教育下一代时,科学精神占多大分量?在肉眼看长城这个问题上,科学精神一直处于被扼杀状态。无论科学界还是教育界的证误力度有多大,无论媒体传播的影响有多广,教材依然冷冷地维护它的“尊严”,无半点反应,哪怕加点注释也不行!就这样让学生一直把错误的知识学下去,还让教师强化这一“民族自豪感”,甚至把这知识拿到高考试卷中,让错误的知识决定莘莘学子的命运。<font face="Arial"> <font face="Arial"><font color="#191919"> <font color="#191919">这个问题的对错,并非个别现象。目前的教育界,确实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固执。最为典型的就是应试教育,无论你怎么批,它都埋头做着它的事情,把素质教育撂到一边,实在不行了,就做做样子。有个老师真做素质教育,成果不断,结果学生的考试成绩迅速滑坡,不得不在家长会上声泪俱下地道歉。废除应试教育,力行素质教育,现实迫切呼唤落实这种教育理念,教育界的呼声也非常高。可是“教育”它理了吗?再就最近的高考错题风波,也是这回事,多简单的事情,弄得这般复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行起来如此地难,可见,“教育”从其宏观到细节,都表现出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顽固。 <font face="Arial"><font color="#191919"> <font color="#191919"><font face="宋体">  在太空肉眼能见长城,这不过是个例子,是个小小的漏洞,而顺着这个小洞口,我们能够发现更多更大的问题。以维护传播科学精神为己任的教育,自己却对科学精神出奇地冷漠。笔者甚至想,一个不尊重科学精神的教育,无论它做出什么奇怪的事情来,都是正常的。换种方式讲,一个把科学精神视为神圣的教育,无论它面对什么不科学的事物,都会立即改正。因此我们说,科学精神应当是教育的基础,当前的教育呼唤科学精神。<font face="Aria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1-15 09:11:4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地位似乎相当低, 可能与中国五千年的伦理优势有关. 人们更相信他们喜欢的, 而不是去相信合理的. 这就是那些伪科学在中国非常容易找到拥护者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21 10:11: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制度何时才能改呀,现在的做法是本末倒置啊。大把大把往大学里投钱,这明显是急功近利呀。教育的关键一是老师的素质,二是科学的理念。而这两样在中国是最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34 , Processed in 0.07062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