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houmanl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oman推崇的早期学琴启蒙--铃木教学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11-11 04:03: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是好妈妈。
我还不知道我儿子将来学什么呢?是我给他选一样?不知如何选,乐盲呀。还是让他自己选某一种乐器?或者根本就不选?呵呵。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11-11 08:26:5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准备好好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11-11 15:24:0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在中国要两岁多的孩子学琴还是很困难。我们家的宝贝从两岁开始就老嚷着要我买小提琴给他,我也看过一点铃木的书,也做好准备买两把琴辛苦点陪孩子学琴。可一打听,人家都只收四岁的学生。中国没有铃木的学校,那些老师一听这么小的孩子学琴都说太超前了。有一个听我说了铃木就说很感谢我的提议,说我是第一个向她提出铃木教学法的,她说铃木教学法在中国也很难实行,因为这里的家长没有几个会和孩子一起学琴。她说两岁多的孩子学琴一定要集体学用玩的心态学才有效(我记得同同妈也说过三岁前不适合单独练琴)。但如果只有我们家一个孩子在那里学就会坚持不下去。我还得去找一些愿意学琴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加学琴班,这工程也太浩大了。最后她叫我等孩子三岁再来。不过我觉得中国的老师也难以领会到铃木的真谛。 三岁前的早教最大的收获是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学,从画画、音乐到科学知识等等都主动索求。不过这样子妈妈的也很累。如果不是孩子提出来,我并没想让孩子学琴(说实在并不想他做什么艺术家),那个小提琴老师也说得对:“学琴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事情。”我把老师这话问孩子:“这么辛苦你怕不怕?”他说:“不怕,杰杰要学。”有一次和孩子看到一个正在学琴的小学生在给老师批评,我的孩子盯着那个老师批评了很久,我说:“你看,姐姐拉得不好老师会批评的。你还学吗?”他说:“不怕,要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1 22:21:13 | 只看该作者
rainbow+-->引用:rainbow 我觉得在中国要两岁多的孩子学琴还是很困难。我们家的宝贝从两岁开始就老嚷着要我买小提琴给他,我也看过一点铃木的书,也做好准备买两把琴辛苦点陪孩子学琴。可一打听,人家都只收四岁的学生。中国没有铃木的学校,那些老师一听这么小的孩子学琴都说太超前了。有一个听我说了铃木就说很感谢我的提议,说我是第一个向她提出铃木教学法的,她说铃木教学法在中国也很难实行,因为这里的家长没有几个会和孩子一起学琴。她说两岁多的孩子学琴一定要集体学用玩的心态学才有效(我记得同同妈也说过三岁前不适合单独练琴)。但如果只有我们家一个孩子在那里学就会坚持不下去。我还得去找一些愿意学琴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加学琴班,这工程也太浩大了。最后她叫我等孩子三岁再来。不过我觉得中国的老师也难以领会到铃木的真谛。 三岁前的早教最大的收获是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学,从画画、音乐到科学知识等等都主动索求。不过这样子妈妈的也很累。如果不是孩子提出来,我并没想让孩子学琴(说实在并不想他做什么艺术家),那个小提琴老师也说得对:“学琴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事情。”我把老师这话问孩子:“这么辛苦你怕不怕?”他说:“不怕,杰杰要学。”有一次和孩子看到一个正在学琴的小学生在给老师批评,我的孩子盯着那个老师批评了很久,我说:“你看,姐姐拉得不好老师会批评的。你还学吗?”他说:“不怕,要学。”
早学琴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岁多与四岁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有太大分别,只是不要等到孩子7,8岁才开始。如果条件允许,当然可以早一点开始。条件不成熟,到四岁也不迟。 另外,我不认同那位老师讲的“学琴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事情。”从我自己从小学琴的经历来讲,虽然有大概一年不到的时间有几种有难度的技巧练习当时觉得比较辛苦(有些技巧需要时间的积累手的灵活性才能达到常人无法做到的程度),总的来讲学琴的过程是愉快的,享受的。记得初中时,音乐老师让我在学校表演,借以激发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当周围同学以羡慕和佩服的口气问我:“那琴看得我们眼睛都花了,你怎么可以弹得那么快? 你怎么可以做到一秒钟用琴竹敲击琴弦20几次?”以前的辛苦换来的是美妙的乐音和自我满足感。 另外,我以前的洋琴老师(屈连江,现已是北京很有名的洋琴教育家,开办了很多民族音乐学校)和同同现在的铃木老师从来没有为了琴弹得不好,批评我们。当你偶尔偷懒,练习不够时,回课时必定弹得不如其他勤奋的同学,这样的对比足以让你自己羞愧,何需老师再做批评?批评,打击孩子学琴积极性的老师,不是好老师。选择老师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11-11 23:53:41 | 只看该作者
同同妈妈你很幸运,我觉得在中国要找一个不批评孩子的老师还真不容易呢。我们得睁大眼睛找找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11-12 09:58:24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小宝倒是3岁半跟着一个不批评孩子的少年宫老师学了两年,手型都不纠正。小宝学了两年我就给他停了。老师忙着赚钱少年宫教完还要教家里,结果跟她学的越长的学生倒霉,想考一级都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11-12 10:04:19 | 只看该作者
zt:《莫扎特教育风暴》给我们的启示


    莫扎特小的时候就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成年后的音乐成就更是名满世界。如何才能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天才?即使一个普通的孩子也能成为“莫扎特”吗?

    《莫扎特教育风暴》一书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作者铃木镇一,1898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音乐世家,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致力于学龄前儿童教育。他根据自己一生的教育成就撰写而成这部作品。他的音乐才能教育法提升了日本数以万计学龄儿童的智力与才华。许多欧美有识之士对他取得的伟大的教育成果都深感震惊。并将之命名为“莫扎特教育风暴”。

    铃木镇一称自己信奉的理论是:“培育不出优秀的人才是因为没有采用优秀的教育方法;培育出了平庸的人是因为被平庸的人所培育的必然结果。”在书中,作者举了很多事例来证明这一点。比如,后来被誉为音乐神童的丰田根二小时侯非常好动,片刻都无法安静,简直是个多动症患儿。而且他对音乐的兴趣绝对没有玩泥巴的劲头大。通过铃木镇一的启蒙和教育,出现了奇迹,丰田根二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出色。

    但是,铃木镇一也深有遗憾,因为他认为这样一个简单教育的道理,却没有得到更多人的理解。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急功近利,关注的焦点永远是他培育出了几个所谓的神童,却忽视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显著的教育成果和他在教育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对此,铃木镇一深感忧虑。他写这本书,正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他提倡的并非是什么神童教育、天才教育,而是早期教育和才能教育。他在书中诚恳地说,“哪怕只有一个人通过这本书真正理解了我的教育思想,并依据这种思想从事教育;哪怕最后只有一个孩子能因为我的思想而受益,那么这本书就已经有价值了,而我也会由此获得深深的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2:16:15 | 只看该作者
小宝他妈+-->引用:小宝他妈  我家小宝倒是3岁半跟着一个不批评孩子的少年宫老师学了两年,手型都不纠正。小宝学了两年我就给他停了。老师忙着赚钱少年宫教完还要教家里,结果跟她学的越长的学生倒霉,想考一级都不成!
批评要有批评的艺术。不直接批评伤害孩子的学琴积极性不等于不负责任,不讲原则,不尽责。孩子学琴早期的姿势,手型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小时养成不规范的习惯,以后要花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纠正。同同的老师,在他们每次上课时,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个检查他们的持琴姿势和手形。没有批评和埋怨,只是变换游戏方法让孩子做正确地持琴练习。对孩子用的语言和教导方式也是适应儿童心理的,轻松,愉快的。每次逗得孩子们说:我还要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11-13 22:39:58 | 只看该作者
哈 ,我正好在图书馆借到这书了,正在看,我正纳闷,一本挺好的书目 ,怎么起这么个怪名,什么什么风暴,挺功利的名字。后来因为看到是铃木的才借回来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感动。大家可以到各大图书馆去借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11-14 00:51:21 | 只看该作者
同同妈的这些经验对我们都很有用啊!收藏了,加为精华了!
希望以后能在这个楼里继续看到同同学琴的进步和同同妈的经验啊!不过,同同妈还是要注意身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2:08 , Processed in 0.07837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