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隽轩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赖国全《大易教育:一场价值百万的儿童教育演讲》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0: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方法,不教不知道,一教很简单。有个老和尚得了道,有人想跟他学道,要拜他为师。老和尚说:“可以,先到我这里打工三年。”三年以后,那人说:“现在可以教我了吗?”“不行,要想学道,你以后工作,一半的工资要给供养师父。”这个人又同意了,可以,反正要得道嘛。那现在可以传道给我了吧?“不行,从今天开始,要斋戒,每天沐浴更衣,斋戒三日。”好了,这个人全都做到了,现在可以了吧?老和尚告诉他四个字,大家知道是哪四个字吗?
“阿弥驼佛。”(观众笑声,现场掌声)
因为老和尚就是念这四个字得道的,老和尚并没有骗人,所以说真正的得道方法,都是很简单的。
我们的方法也是很简单,虽然是千古不传之秘,《易经》、《黄帝内经》,都可以这样学习。从来没有人会把学习《易经》的方法告诉别人。所以方法很珍贵,需要有缘的人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1:0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告诉大家这个简单的方法,有四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只读原文。无数的人学不了《易经》,就是因为他没有遵守这条原则。他不是只读原文,他会去看解释。一本解释看不懂,又看第二本解释。我曾经问过听众:买过《易经》的举手,在我们这里买过《易经》的也请举下手。哇,好多啊,呵呵。读完一遍的举下手,读完了百遍的举下手,很少,一般都很难。因为我们以前没有遵守这样的原则,读《易经》会走进死胡同。《易经》原文总共两万四千字,一般人三个小时可以读完。可是无数的人一辈子也读不完这一遍《易经》。我在天津讲课的时候,请买过《易经》的人举手,现场全部是老总级别的听众,全都举手,有的人还举两只手,我问:“你为什么举两只手?”他说:“赖老师,我买了好多本《易经》。有十几部,一本比一本厚。”我又问:“那你有没有读完啊?”他说没有,全部都没读完,因为全部都是有解释的,读不完。《易经》原文只有两万多字,读一遍,几个小时。我们读得很熟,读一遍只要一个小时左右。佳佳这样熟悉的,50分钟就可以读完,而且读得很清晰,很快,像机关枪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2:0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条原则:不求理解。开始不要想到理解的事,因为理解是读熟以后的事。熟读、理解、应用这三者一定要分开。前面这两条原则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笨人法则”。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射雕英雄传》等小说里,武功练得最好的人,是最聪明的,还是最笨的?(观众答:最笨的!)是最笨。而《易经》就是绝世武功,《黄帝内经》就是绝世武功,所以,聪明的人学会不好。因为聪明的人喜欢东张西望,他会东看解释,西看解释,以为自己可以一下子搞掂,结果根本搞不清楚。而笨的人,师父叫他好好读,他就好好读。阿弥驼佛,他拼命念就行了,这就是笨人。但是最后成功的,往往就是这些笨人。笨人走的是直线,聪明人走的是弯路,甚至走的是反路。一遍都读不完,你还想读懂《易经》吗?一遍都读不完,你能弄清楚《黄帝内经》吗?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第三个原则是要正音识字。这里讲的是手段,学习的手段很重要。《易经》,很多人都买过,但是很多字不认识,对不对?一开始也许还有兴趣,买本字典查呀查呀,查两天就没劲了,哎哟,太累了!不查了,不看了。我们编的教材,给全文注上拼音。如果有拼音读起来还有困难,我们又给全文录好了音。现在我带大家读一段,大家看看这样是不是很简单。
(赖老师领着观众读了一段易经乾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3:0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已经读了一段《易经》了,各位,给自己鼓掌!(热烈掌声)
再笨的人,我这样一句一句带你读,你能不能读好?所以我们走这条最笨的路。我们所有的教材,都是这样录好了音的,并且还是童音跟读。读起来,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正音识字,这是手段,方法,入门走这条路,会非常简单,容易,否则也会走弯路。所以说,方法,教材,手段,都很重要,好的教材,手段,能够让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条原则,读到喜欢为目标。如果我们现在开始读《易经》,读到什么时候会喜欢《易经》呢?这方面我们有量化的标准,通过我们的实践,我们得出了这个标准。学习《易经》,跟认识人一样,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也许大家还不了解我。但是如果明天见我,后天见我,我们天天见面,大家想想,十天以后,你还会不认识我吗?读书也是如此。十遍以后,对原文就很熟悉了。读到三十遍,实践证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易经》。所以如果大家想学《易经》,就先读三十遍。每天读一遍,如果觉得有点难,那就三天读一遍,三个月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了,这是完全做得到的。我的弟子很多都是一个月就达到了。我有一个弟子,人称“读经狂人”,一天读《易经》七遍,真正用了十个小时,她读《易经》的过程,她也写在读经日记里,大家可以到网站上观看。
这就是我们提供给大家的,读《易经》、《黄帝内经》的四大法宝。很简单,对不对?我们把她作为珍贵的礼物,今天在这里免费赠送给大家。(现场热烈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3:25 | 只看该作者
去年,我发了一个大愿:有生之年,我要收够1000名学习《易经》的弟子。这是为了满足现代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渴望,这些培养出来的弟子,要派去世界各地,去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我们知道孔子为《易经》写了“十翼”,翼就是翅膀,孔子他老人家希望《易经》有一天能够起飞,飞到全世界。曾仕强教授也讲过,《易经》真正起飞的时候,就是世界大同到来的时候。现在,天时地利,各种因缘都到了《易经》应该起飞的时候了。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推广《易经》,弘扬《易经》的伟大使命。现在跟我学《易经》的已经超过了3000人,正式拜师的弟子也已经有几十个了。要正式拜师,做弟子,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条件,那就是先读够易经100遍。成年人如果下了决心,一年达到100遍是很容易的。读易经100遍,虽然不能保证你成为《易经》专家,但是我保证你一定可以入门,起码可以说,《易经》,我很熟了;《易经》,我很喜欢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对《易经》那么敬而远之,那么陌生。如果读了100遍,你有很高的智慧,能理解了,那么我会恭喜你,我愿意跟你学习。要是觉得自己还不够,还有很多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找我,我会把我对《易经》的所有的感悟,全部传授给你。
我们给大家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接收一部分成人弟子,最主要是接收一大批儿童弟子。这批孩子,从小饱读经典,特别是从小把《易经》、《黄帝内经》读熟、背完的孩子,未来的成长空间,将是非常远大,整个世界都需要他们。我们知道,中国政府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广泛成立孔子学院,那大家知道孔子学院最缺什么吗?对,缺老师,特别是短缺能讲解中国文化的老师。我们培养的弟子,将来会走向全世界。精通《易经》、《黄帝内经》的人,将来出则为相,入则为医,无论走哪条路,都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这就是我们推广《易经》的宏伟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3:45 | 只看该作者
我发了这个愿以后,经过这段时间的推广,事实证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学习《易经》的高潮。相信今晚听了我的讲座的,很多人回去以后也会开始学习《易经》、《黄帝内经》。即使你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你也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对不对?请大家珍惜,不要错过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
在推广《易经》的过程中,我们率先提出,儿童应该从小学习《易经》的观点。这么好的东西,我们竟然不学习,那是非常可惜!看到很多推广国学的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学《易经》,有的说《弟子规》最好,所以只学《弟子规》。有的说,《论语》最好,就强调只学《论语》。不是不好,都好,都要学,但是我们提出的是系统的学习国学的方案。按照我们的地基、结构、装修的教育理论,我们是地基、结构、装修,同时上。这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态度鲜明的方案,《易经》必须从小学起。
这里我们再提供一点思考给大家,比如说,我们学《易经》一年后,再去学《三字经》,这是一种方案;另外一种是先学一年《三字经》,再学《易经》,这两种做法?有区别吗?这两个人的收获,会有区别吗?一定是不同的,对不对?很简单,就如爬山,本来我们一下去把你抬到高山顶上,以后再慢慢下山,因为小孩子学习经典没有难易之说,所以可以一开始把他拉到山顶还是山脚,对他来说是没什么区别的。如果一开始让他学《三字经》,背儿歌,以后越学越难,等长到十几岁,已经有畏难情绪了,再要学《易经》,可能已经不能学了。这就是读经次第的问题,其实道理说起来很简单。
我们通过广泛的实践,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喜欢《易经》。我们成年人往往错误地以为,《易经》这么难,孩子肯定不喜欢。我自己都看不懂,都不喜欢,孩子怎么会喜欢呢?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小孩子不但能够学习《易经》,而且通通都会喜欢《易经》。个别孩子有一点假象,说喜欢《三字经》等简单的经典,那是因为家长一开始就让他读《三字经》。孩子熟悉了《三字经》,所以就觉得自己喜欢《三字经》。但是如果我们实践一下,一年以后也许就会发现,小孩子最喜欢的,仍然是《易经》。如果我们同时让孩子读《易经》、《论语》、《三字经》,就会发现,小孩子最喜欢的,是《易经》。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因为这个是我们育心经典发现的,所以没有任何奖项,呵呵。如果是政府科研机构研究得出的结果,我相信会得大奖。国家应该重奖,这是题外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4:14 | 只看该作者
儿童会喜欢《易经》,我们首次提出这样的论断,也是首次公开这样的学习方法。在中国,所有学《易经》的专家,基本上都不讲学习方法的,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知道,毛主席学《易经》,他有没有讲过是怎么学的?诸葛亮学习《易经》,他有没有讲是怎么学的?从来都是避而不谈。不但不谈,毛主席还告诉你,《易经》是大毒草,必须烧掉,我学的是《三国演义》,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才这么说的吧。总之《易经》、《黄帝内经》的学习方法是千古不传之秘,希望大家能够珍惜。
现在我们坚定不移地告诉大家,《易经》是真正的好书,所谓“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这部真经,就是《易经》。我们还把学习方法也同时提供给大家,并且史无前例地制定了一个宏传的《易经》培养计划,千人《易经》精英培养计划。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计划过,鬼谷子也只培养了几个弟子,搞得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我们培养这么多《易经》弟子的目的,可不是要把天下搞乱,我们是要让天下和谐,天下大同,实现真正的世界和谐,实现真正的中国文化一统天下,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
这里我补充给大家讲解《易经》的一个卦,来说明我们做的事业,我们从事的事业。我希望大家能从这个卦里悟到真正的人生价值,真正的大义所在。
这个卦叫做井卦,是《易经》的第四十八卦。大家看看“井”字是怎么写的?两横两竖。有几个方向?八个方向,它是四面八方的吸收,然后进行奉献。
井卦有四德。
首先,井是养人的。井水是养育万民的,对不对?所以井有养育之德。
第二,井是谦虚的。它像山谷一样,是空的,对不对?这叫虚怀若谷。我们经常叫一个人不要骄傲自满,就是拿井来说的,因为井从来不会自满。所以井有谦虚之德。
第三,井是坚贞的。有句话叫做离乡背井,我们人会因为种种原因,选择离乡背井,但井从来不会离乡背井,她一朝在那里,永远在那里,坚贞如一。不仅她的位置坚贞如一,她的水平高度也是坚贞如一。大家说打走一桶水以后,井的水平高度变了没有?打两桶水以后,水平还是这样高,对不对?还是坚贞如一。另外,她的水温也是相对恒定,冬暖夏凉,都是很坚贞。所以井有坚贞之德。
第四,井水是很甘甜的。喝过井水的,可能大家有这样的感觉,井水比自来水好喝,很甘甜。井冽寒泉,甘甜纯美,这是井的特性。所以井有甘甜之德。
如果把井换成人,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养育万民?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虚怀若谷?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坚贞如一?我们做事业,我们演讲,平时的说话,是不是甘甜纯美?如果我们都做到了,那么,这不就是圣人吗?是不是?所以井的这些品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4:32 | 只看该作者
在座有没有老师,请老师举一下手。还不少哦!我们老师讲奉献,有两句诗,叫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死干。”对不对?我们很多老教师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非常的了不起,但是非常的不值得。这个奉献,长久以来,千年以来,就这样要求我们老师,告诉我们的老师,应该这样做才叫奉献。但是这个奉献我们认为不是真正的奉献,这种奉献,前面要加三个字,叫做“自杀式奉献”,是不是?蜡炬烧了就没了,春蚕抽完丝就死了,需要我们老师这种自杀式的奉献吗?
真正的奉献,应该像井那样,井养而不穷。井的奉献,是源源不断的奉献,你来打水,打一桶还有一桶。她能够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吸收,经过自己的净化处理,然后奉献出甘甜的井水给大家喝,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奉献,这才是真的奉献,才是真正的大义所在!我们讲义,什么叫义,真正的义就是井德,所以易经里说:井以辨义,义是用井德来衡量的。我们是不是像井那样能够源源不断地奉献呢?在奉献的时候也不用伤害自己?这是井德。
我们回头来检查自己的事业,我本人做的这个事业——育心经典,是传播、推广经典教育的事业,我到处演讲,传播传统文化,介绍经典教育的好处给大家听,大家说我们这种介绍是不是源源不断的?是不是讲了就没有了?我们是源源不断的,是符合井德。那么我讲的内容,相信在座的听到现在,应该比较有启发,对不对?可以算比较甘甜吧,比较的好听,是不是?(现场掌声)
要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井是往来井井,无丧无得,义利相随,源源不断。幸福人生,要从哪里开始,就从学习井德开始。我们每个人学会做井,永远不断的奉献,这才是真正的大义。我们做的事业,是井的事业。我们编的教材同样也有这样的性质,永远也不会销售完,同样也是源源不断,卖完了我再印嘛。大家买教材的钱,到我们这里,经过我们的努力,变成更多、更好的教材,又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大家。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对不对?没有真正的井的奉献精神,要把经典教育这个事业做大做好,是不太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4:52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个培养孩子的总规划。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大结构,大格局的超级人才,怎样才培养得出来呢?
刚才我们列出了这么多的经典,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是很难学完的。我们的137学习方法中间有个3,即三线程。
第一个线程,学经,这是首当其冲,必需赶紧安排的。经有《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金刚经》、《诗经》等。
第二个线程,是典的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第三个线程,是基础类及装修类的。《三字经》、《弟子规》、《文学启蒙》、《诗词启蒙》等等。
根据这个三线程的安排,我们在经典分类中提到的内容,快的一年时间,可以学完了;如果觉得一年不够,可以再加一年,进行加强;如果感觉还不够,可以再加一年,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一生的基础和结构,用三年时间,可以轻松地完成,大家觉得这样做有没有价值?为了孩子的一生,愿不愿意付出三年时间?
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问题,有疑问,可以随时跟我们交流。不过有一个前提,这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向我们咨询,前提是必须是我们的用户。这也是社会通行的规则,我们想一想,如果买康佳的彩电,能不能找海尔提供服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对不对?如果用的是别的机构的教材,那我们就应该找相应的机构提供服务,用我们的教材,我们才能提供后续的服务,才能帮助大家做一个完善的指导,相信大家也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并不能面向所有的人提供有限的服务。
最后再用几分钟来讲解最后几个问题。我们讲了这么多,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大家能够具备一些基本的智慧,这方面我们再给大家梳理一下。
我们需要一些基本的智慧,帮助我们能够正确的处理生命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是基本的预见力。如果我们按现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去培养我们的孩子,我们不妨预见一下,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最后结果会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5:25:15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给大家看几张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对,人才大市场,这是深圳的,这是广州的,石家庄的,郑州的。如果按照现在社会上的教育模式去培养的话,我们的孩子,80~90%将来都要到这里来。这个现场我是去过的,看过的,现场的压力非常大。别说是孩子,我们自己也受不了,所以有当场发疯的,当场流泪痛哭的也不少。
这是公务员考试,很可怕的场面,现在这种竞争很吓人。所以我们要有预见,如果我们没有一套好办法,那么就是这么一个结果。所以我们要走第二条路,让我们孩子学国学,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其实真正国学学好的孩子,他文化课也一样会厉害。佳佳的成绩,从小学到初中,年年优秀,年年当班长,轻轻松松。而且她还利用学习上的余力,跑出来跟我们成人一起接受更多的培训,她来南宁上了5天营养课,然后悄悄地回去。她的班主任不知道她干什么去了,我们只说是回老家去了。事实上她是去参加成人培训了,她参加的这类培训还不少,有养生的,易经的,她喜欢我都会带她去参加。一个初中生能够利用学习的余力跟成人这样同步学习,这在全国估计又是一个纪录,应该是很少见的!孩子有这种热情,有这种能力。她回去后学习上还是第一名,一点都不会影响她的学业,所以我们要有基本的预见力。
第二是基本的判断力。大家听到这里,也要做出一种判断,一种智慧的判断,听到这里,大家觉得赖老师讲得好吗?说得对吗?(现场掌声)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串一串的判断组成的。我们生下孩子要不要教育,这是第一个判断;要怎么教育,这是第二个判断;要不要读经,要不要用一套方法,要不要一套好教材,都是判断。每一个判断都是对的,我们才能够成功,只要有一个是错误的,我们就要付出很惨重的代价,所以判断很重要。如果我们认为赖老师今天讲得有道理,自己有启发,那么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当我们把判断决定的时候,剩下是什么?就是行动。所以第三个智慧,是基本的行动力。有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大家听过没有?对不对呢?事实上这句话对了一半,因为知识要加行动才能变成力量,学了不动等于没用。学了一定要行动!老子把人分成三品:上品,中品,下品。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是上士,我们以前听到读经这么好的时候,我们是毫不犹豫的实施。当时教材还非常不好用,我们是经过艰苦努力,自动转换,才变成能够方便使用的,现在我们又通过艰苦的努力,制作成这种方便使用的教材。第二句是“中士闻道,若存若罔。”怀疑,到处去了解,验证,一下子不能相信,这是中士的表现。下士呢,“下士闻道,大笑之。”我不希望大家成为下士,做中士可以,了解了解再去判断,但是永远不行动,这个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我不希望我们这里有下士,希望多出几个上士,这是人生需要的基本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32 , Processed in 0.07414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