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中西医说法——2011年4月23日
2011年4月23日(农历三月二十一) 星期六 丽水天气:晴
天天这几天都一直在感冒中,前两天吃药有所好转,吃了3天就没再吃了,但还没有彻底好。昨天晚上睡觉天天总是喊热,不让盖被子,有时候等他睡着了,天妈有可能也睡着了,所以,有那么一些时间段是没有盖被子的。不知道是否昨天晚上冻去还是原本感冒了10来天的问题原本就没有解决?天天又状态不好了,有些温度不稳定,天天还喊喉咙疼。
天天的身体几乎是隔1,2个月,或者3个月就会感冒,真是令天妈忧心啊。希望下面朱老师分享的内容也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天妈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育心朱老師6M:
中医看发烧:保暖,捂汗,防风寒,忌饱食
●育心朱老師6M:
一、人体的温度
人体是恒温的,发烧就是超出了恒温的标准。
1. 新生儿期(从出生至满月):新生儿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成熟,有时体温高于37℃,但在37.5℃以下,仍为正常体温。体温以口温为基准,正常为36.5℃-37℃,腋温低于口温0.5℃,肛温则高出0.5℃。
2. 婴幼儿期(从满月至1岁):这个时期的宝宝比较好动不容易测得腋下体温,所以以测肛温为准,肛温标准:37.5度以上为发烧。1岁后基本都是以腋温为主。人体温度不受气温影响但腋温易受环境干扰,测体温时要求皮肤干燥,腋窝潮湿时应先擦干后再夹紧温度计,否则结果不准确。在冬季从室外进入室内后至少要半小时后测温才准确。
3. 1岁以上,腋下温度的发烧体温界限如下:
(1). 超过37℃可认为发热
(2). 体温在37℃-38℃为低热
(3). 38.1℃-39℃为中度发热
(4). 39.1℃-40.4℃为高热
(5). 40.3℃以上为超高热
二、认识发烧
1. 西医对发烧的认识,通过对临床的观察简单的归纳为:
(1). 无炎症性发烧。
(2). 有炎症性发烧。例如: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发烧就是有炎症性发烧。因此我们医院检查血液,就是看看是否有炎症存在。
2. 中医对发烧又是怎么认识的呢?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知道中医好,就是不明白中医对发烧认识的原理,所以才犹豫不决,宁可偏向西医治疗,也不模糊就医。
发烧在中医范围里分为两类:
(1). 内伤发烧:如有肾炎,肠炎,红斑狼疮,结核,肿瘤之类的发烧,发烧的特点是体温不高,基本上是处于低烧的范围,所以很容易辨认。
(2). 外感发烧:平时常见的高烧基本上都是外感发烧引起的。这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也是最容易出现后遗症的,如流脑。外感就是感冒,其原理是:受风寒风热之邪入侵,闭阻我们的毛孔,使得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出来,导致体温升高。往往发烧时,都是没有汗的,这就是毛孔闭塞的证明。如果本身体内的热量过多,一旦出现毛孔闭塞了,高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且体温会很快升高,
三,处理发烧:
1. 西医处理发烧
(1). 首选物理退烧,减少衣服,多喝水,身体擦酒精降温。
(2). 使用药物退烧,如:美林,泰诺,退热栓等。
(3). 使用激素,专门针对顽固发烧,高烧反复。
2. 中医处理发烧
(1). 捂汗,保暖,防风寒,忌饱食。
(2). 小儿推拿
(3). 针灸退烧
(4). 刮痧退烧(因较痛,7岁以下的不提倡)
(5). 药物退烧:解表发汗,祛风退热。如麻黄汤,葱豉汤,银翘散,四逆散,新加香薷饮
回想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发烧的护理方法,什么情况下退烧最快?普遍来说,吃美林或泰诺之类的,最终大汗淋漓,就退烧了。如果打吊针,也是边打针边出汗,然后慢慢退烧。而物理酒精擦浴,只是权宜之计,缓和病情。可见,退烧必须要打开毛孔、出汗。
前面解释过发烧的原理是:毛孔闭塞,使得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出来,导致体温升高。因此,要想退烧,必须毛孔要打开;要想退烧快,汗要出得来,出得多,出得够!烧没退尽,是因为汗没出够。
四、退烧的处理方法
1. 捂汗保暖,喝热水,只吃热稀饭青菜,其他饮食不吃。不吃生冷食品和水果,不洗澡,避风寒,避空调。无任何其他条件下,可以单独运用此法处理。(无论风寒风热型发烧都适合)
2. 风热型发烧:
有点怕风,口干,流黄鼻涕,舌红,唇红,起疹子,小便黄,大便干,口臭,咽喉痛。
处方:葱豉芦根汤:葱白3根,淡豆豉5克,芦根10克,加入2碗水,煮开后,换小火再煮1分钟即可,热服。当茶饮,不区分一天喝多少次,每次少喝几口,当茶频频服用。喝完一碗,没汗出,就再煮一副,2小时后再喝,直到手脚都有汗出。
3. 风寒型发烧:
怕冷,手脚都是冷的,口唇青,面色青白,眼睛白色地方有青黑色,舌苔白,小便清。
处方:麻黄汤颗粒(药店购买,按说明加倍量服用,一天3次,喝完药后喝热稀饭,使汗出)
4. 食滞型发烧:
四肢冷,舌苔白腻厚,大便臭,口臭,腹部热,腹胀,怕热,口干。
处方:柴胡(6克) 枳实(6克) 芍药(6克) 炙甘草(6克) ,加入3碗水,煮开后,换小火再煮5分钟。当茶饮,不区分一天喝多少次,每次少喝几口,当茶频频服用。多喝几幅烧可退。小孩时常腹痛冒冷汗的,也可服用此方,效果也比较好。
5. 暑季发烧:
怕冷,发热,无汗,舌苔白,大便烂,必发生在暑天。
处方:新加香薷饮(香薷5(后下)银花5连翘6厚朴8白扁豆9甘草1,加入3碗水,煮开后,换小火再煮5分钟,然后放香薷,再煮开后,换小火再煮3分钟,温服。当茶饮,不区分一天喝多少次,每次少喝几口,当茶频频服用。汗出则烧退。)
6. 小儿推拿法:
适应于5岁以下的小孩,根据临床经验,建议3岁以下的小孩使用比较合适些,年龄越小,推拿退烧的效果就越明显。
天天妈妈和天天一起跟读内容:
天天喊喉咙疼,今天就没有读经,休息
天天妈妈跟读内容:
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全部
天天妈妈诵读内容:(易经100遍的第13天)
易经-下经(三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