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坏习惯"如何改变?(一至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 11:0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子的面包房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

      天冷了,身体一直很多事,无法及时更新,请朋友们原谅。接下来会不断更新了。
      石头妈给我留言:望我写一点家庭和情感方面的文。昨天和朋友聊天,无意说到孩子的一件小事,想想是孩子的共性,征得朋友同意,在这和朋友们聊聊。
       朋友的儿子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有几个小小的坏习惯,放学到家,总发现橡皮会被切很一条一块。书本也会画的乱七八糟等等。。。。妈妈苦口婆心和孩子说了多遍,孩子一说就明白,答应得很好,道理也很懂,很聪明的样子。可放学回家,橡皮还是被支解,书还是被画坏。同时为了逃避妈妈的责骂,还说谎:“是同学让他做的。”妈妈知其说谎,和同学的对质时,孩子竟然面不改色。。。。。。家长怕孩子这样下去在德育上出问题。
      孩子上述所做的事,其实是低年级孩子的共性。朋友们可以回忆,小时侯:1、你们谁没有上课做小动做?(如:破坏橡皮或书上画东西。)2、没有为了怕家长的责骂而说谎?可又有多少家长知道孩子这样做是为什么?
      一、孩子从幼儿园到了学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这种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为熟悉。胆大的欺负胆小的,学习好得看不起学习不好的,每个孩子的表现,因为自身和外界的原因,会各不相同。不知老师和家长们注意没有?很多所谓听话的孩子,平时最喜爱做得就是小动做:为什么?原因有二:
      1、孩子们有个共性:精力只能集中二十分钟左右。现在科学发达,家长们都知道,小孩子的精力只可能集中十五到二十分钟。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是男孩,你让他一动不动45分钟,根本不可能。从开课到二十分钟一过,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事都来了:上课说话,前排转头到后排,后排用手戳前排。。。。。。再下来老师只有杀鸡儆猴,下半堂课才可能让孩子们提起精神。所以很多调皮的孩子就这样从一年级开始,一路被杀进入高年级。当然这种被杀未必是个坏事,有句古语:鞭策。大家查查什么意思?也是部分孩子后来转变的动力。不得不说,有的孩子还真给杀没了。
      2、、因为无法静心,所以孩子内心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试想一下,一节课过半,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又不能做别的。更多的孩子为了不被杀,所谓听话的孩子,就只能下意识的自己和自己玩。玩切橡皮,玩在书上画东西,有的把作业本一张纸撕成一条一条,有的用刀刻桌面,虽然表现方法不一,但都是在下意识的自己玩自己的事。
      3、这都不是孩子的错啊。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生理现象,由于无法宣泄,就用上述的方法表现出来了。冬儿小时候,她的橡皮,几乎每天都要被切或掰成几块。为此,我给冬儿准备了许多的橡皮。只是放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只要过几天她没橡皮了,或橡皮一点点小了,我就出去转一圈,回来给她一块,让她小心用,其它不多说。我想冬儿看我这样晚了,还给她买橡皮,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不会切橡皮了。其实孩子的这个“坏习惯”一直带到高年级。现在想来这根本就不是个道德范畴,只是个心理和生理反应。所以千万不能给孩子上纲上线,孩子大了自然会好。
      4、上面所说男孩,说谎只是为了怕妈妈打他,面不改色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心里怕得要命,孩子在这个年龄,把许多真实的东西和想象混为一谈,所以不是真真的道德上出了什么问题?特别是男孩,开巧更晚,很多问题出来,根本无法处理,更不知后果。家长不要高估孩子的心智,不要认为孩子很聪明就能做到他这个年龄根本无法做到的事。
      我弟弟的孩子,现在美国读书。记得小时,早上醒来听我们说昨晚地震,他马上跑去邻居家说:地震把他从床头震到床尾,差点震翻到床下。我们都笑他,我妈不让笑。说他根本就是把现实和想象搞在一起,一个正常的大人会不会说?这不是说谎。
      有的孩子才几个月,家长就会非常自豪的对朋友说:我这个孩子太聪明了,可以听懂我说话了。其实几个月孩子的聪明只是能听懂他妈说得话。
      所以幼儿和低年级的孩子,许许多多的事,对他们而言,和有没有道德?聪明不聪明?真是没有关系。只是孩子的鸵鸟行为。家长一定要明白啊,不能误了孩子。
      反之:家长把这件事拿来和孩子的同学对质。可能会伤到孩子......同学如何的举动?我们大人想也想的出。所以家长在这事上一定要反思......同时想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下面要说得就是如何解决?
      二、其实上述表现是低年级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是对外界的所给他们的过高要求,表现的正常反应。但如果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家长有可能既冤枉了孩子,同时发展下去还真让孩子在某些地方出问题。
      所以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在这个年龄的特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身的规律,小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在这事上,解决的方法就是:重视和淡化相结合。重视孩子出现的问题,淡化问题的结果。
明天写:明天写:孩子的"坏习惯"如何改变?(二)如何重视?如何淡化?这个系列一共有三篇,在新浪博客上,我没时间搬来,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找来看ht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

      双子的文章时时被新浪管理员推荐,登载在“新浪亲子”和“新浪少儿和育儿博客”等首页。双子从不会在博文中提及。现在此文又登载在“新浪亲子”和“新浪少儿博客”首页。双子说此事,是太想在此谢谢新浪管理员们。是你们让更多的家长能看双子的博文。因为双子太爱孩子们,更可怜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希望家长能明白并用上。这是双子的最大心愿。双子再一次谢谢了。

[ 本帖最后由 双子座99 于 2011-3-1 11: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00 , Processed in 0.14603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