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3-1 10:42:05
|
只看该作者
双子的面包房——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
双子的面包房ht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
孩子为什么厌学并且没有是非观?
昨天写了一个妈妈非常有代表性的留言,引出了很多妈妈们的感慨。其实我的本意不是想说社会。因为社会时时都存在,并不断向前发展。
我想说得是:重复昨天的话“独生子女好像是除了战争,人类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的事。事实最后演变成历史强加给这代孩子的,让其生下和成长中,大家统统没有兄弟姐妹。结果:这是心灵孤独的一整代人。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全新话题:从小到大物质丰富,精神孤独而烦恼的独生子女。”这才是我想说的重点。
有网友说孩子不好是家长教育不当的原因。如果真是家长教育不当,也是因为不了解独生子女的心理,才会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透过表象“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才能找到问题的出处,才能想出办法来帮到独生子女。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孩子的生存空间中,最重要的东西:情绪、感情释放的出口,被“现时”严严时时的堵住了。
所以许多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就会出现,前面博文那个妈妈说得四种或更多的问题,当然是大人眼中非常不正常的事。
先说一、孩子不爱学习:
孩子们其实从上学前班就知道,小朋友都要学习,必需学习,而且学习好了,考好了,什么都好。考不好回家有可能男女混合双打。
为什么要学习??他们一时不太会,也不可能知道,只知道没得玩了。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每一个小小生命存在于世的权力,可有了太多冠冕堂皇得,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的理由,这些天性就被剥夺了。
孩子们年纪虽小,但个个是精灵。会想出许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天天只能是学习?为什么没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为什么啊?为什么?谁让你们生我来得?所
孩子们太小太无助,想归想,但因为没有地方给机会他们来诉说和宣泄,更没有兄弟姐妹和朋友来聆听。所以偷懒、找大人出气,不好好学习的事,时时都会发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记得冬儿五年级时,为了一件什么事(现在想不起来了),牢骚满腹,不肯上学。更是抱怨我们养她。她泪流满面,大声地嚷嚷:为什么要上学?你们为什么要生我?我烦也烦死了,就知让我上学,学啊学啊......孩子厌学和对生活的不满一下爆了出来。我吃惊得看着孩子,久久无语。
此时家长说出的任何话语,面对无助而脑子发昏,半大不小的孩子,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最后我无可奈何地说:“冬儿,不是我们非要逼你上学。国家法律有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其间,我们做家长的,必需要把你送进学校,要不我和你爸会坐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从小学习本领,长大才能建设国家,这个国家才会强大,所以法律规定孩子从小必需进学校学习。”冬儿一下子安静了,认真听我讲解法律知识。(看来她也不想爸妈坐牢。)我这样说服孩子虽然有点残忍,但也是无奈之举。
想想冬儿和我算是沟通的很多了,许多事都会和我说,还有这样多的烦恼,可想其它的独生子女会有多少家长不知的苦恼和孤独啊。
厌学的心态就太正常了。
二、孩子为什么没有"是非观念"? 因为独生子女面对的:
1、物质上充分享受,生活中没有玩伴;
2、学前两代四人宠,上学为了分数全家逼;
, 3、祖父母的无原则关爱或骂吵;
4、受过高等教育的双亲,天天照抄书养育唯一孩子;
5、生活所迫疲劳工作一天,又没有多少文化,不知如何教育唯一孩子的父母;
6、更有的,父母是80后,自己就是独生子女。等等。
总之,孩子生下到上学,被无原则的放大来爱,玩具一样的爱。从小没有小朋友一起分享喜悦,共担苦恼的生命过程。而“是非对错的”观念,对他们而言;是说教,不是真正的体会。
记得有个故事:一个上门坐客的成人,盛情难却,吃了一口孩子递来的苹果,孩子大哭,认为苹果理所当然只能是自己吃,成人只能是道具,要和平时家里人一样,配合着玩,来推让这个苹果,你大人竟然真吃啊?
想想看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有“是非对错”的观念?有得只能是自私自利。
上了小学,上了初中,谁又给过他们体会“是非对错”的机会?
老师吗?孩子要想遇上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大多只要孩子有一点错,抓着不放。孩子如果分数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帽子就被扣上了。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学校,可想而知孩子会遇到什么?
家长吗?总是盯着分数。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分数低,就是不认真。
朋友吗?孩子们有吗?
同学吗?小朋友有同样的烦恼,说来说去,反而放大了心里的焦虑。
亲戚吗?几乎看到就会谆谆教导:好好学习啊,要对得起你父母。
所以他们必然无法真正的理解什么是“是非对错”,只知道标准是学习好就行。
冬儿有个同学,学习一直很好。幼儿园前,天天打保姆,拽保姆的头发。虽然出了这种事,也有大人斥责。但到了四年级了,还是照打不误。我和这个孩子聊过,他根本没想过自己有错,错得都是别人。我很清楚这个孩子实际上很孤独,没有亲情。(这又是一个问题)更没人可以倾诉,就知道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对,所以才会模糊了是非标准。这样的孩子结果如何不敢想。
可以想像,我们唯一的孩子,既被家庭高度观注,过度关爱。承载了太多人为的希望。又被浮躁的社会利用,谁都知:只要是说到孩子的教育,家长可以掏尽最后一分钱。反过来掏尽钱财的父母更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对得起自己的付出。恶性循环啊!
在这个生存空间里,家家高度紧张,孩子的好事坏事都被一群围着的“放大镜”,放大到失去真实,照得孩子无处逃遁,盯到孩子没了自己的空间,只好在空间中乱来
这就是过度关注的恶果。明天写《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三)
这真是一个越写越沉重的话题。我太想告诉家长们了:了解现在的孩子,只有了解,才能认识。有了认识,家长才能自己主动学习,才能站到更高的一个角度看待孩子出现的问题。才可能不向孩子的不良行为妥协(妥协是害了孩子)。而是想到帮助孩子的方法,来好好的养育你唯一的孩子。
这个系列共四篇。在我的双子面包房里,写了有一段时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ht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
[ 本帖最后由 双子座99 于 2011-3-1 10: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