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子的面包房——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 10:3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样?
      昨天在群里和一些妈妈聊天,有家长让我推荐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坐在那里,呆呆的想了好一会。真是不知如何介绍?其实很多天了,天天看朋友们给我的留言,无形中面对了一群百般无奈的家长。。。。。。一群可怜无助的孩子,真是越看心里越沉重。所以几篇博文都写了一半,一点心思也没了。
      下面摘出一位妈妈给我的留言,就这个妈妈所说,讲一点孩子的现状。
      双子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儿子今年十一岁,读五年级。开学到现在,感觉他一点都没用心读书,而且现在他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你说字写错了,他说错了就错了,你说不好好读书,他说不得行就不得行,你说不吃苦怎么能学好东西呢?他说我没有这么傻,为什么要吃苦?总之,就是这样,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我无从教育。特别是语文,最不喜欢听写生字,但错别字很多,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他说,该讲的也讲了,真的没辙,很想你在百忙之中给我指点招,而且他很爱打游戏,现在家里的电脑都是上了密码的,我怕他以后会上瘾啊,多谢了。
     这个留言虽然极端,但非常有代表性。1、孩子不爱学习;2、孩子怕吃苦;3、孩子没有是非观念;4、没有生活中的朋友,只好到游戏,虚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我看了心里很痛: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来起去只有一句话:现在二十多岁以下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原本就是整个国家为了求得生存,求得发展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事。好像除了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过的事。事实最后演变成历史强加给这代孩子的,让其生下和成长中,大家统统没有兄弟姐妹。其结果:这是心灵孤独的一整代人。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全新话题:从小到大物质丰富,精神孤独而烦恼的独生子女。
      这些孩子不是一个人,一群人,是整整一代人啊。我们再用所谓的儿童心理学来套,如何有用啊?的确现在的孩子事太多了,烦恼太多了。为什么啊?
      群中有个妈妈说我们的童年非常幸福。我回想了一下,不得不说:这只是一个回忆。其实每个人的童年,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肯定一点幸福的感觉都不会有。
      而我的童年,回忆起来也会有幸福的感觉。为什么?
      1、难到真是我们当时读书少了?其实我们小时候一样要读书,要认真读,也要考试,为了学习,早上五点多起,晚上很晚睡。记得有个教师语重心长得说:你们不好好读书,将来要后悔的。事实也是如此。
      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记得姐姐不想读高中,从不打人的妈妈,一个耳光把姐姐打进了高中。这些我今天都不会忘记。
      可以说历朝历代没有哪个人真喜欢读书,真喜欢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学习都是为了长大能有生存的本领,这是地球人理所当然并且不得不去做得事。
      2、难到真是我们玩的多?其实小时候要做很多的事,睁开眼睛,就要做家务,烧早饭,还要上学。回家除了作业,还要帮助大人做更多的家务,承担很多,可以说,每个孩子几乎如此。老大可能要做更多。当然同学大都住一个院子,大家可以成群结队一起玩一会。
      3、难到是被大人理解,不打骂我们?其实我们一样可能为做错事而被打,被骂或被罚。几乎都有,多多少少而已。
      所以我们幸福吗?
      其实除了读书,家务。还要面临更多的事:读完高中,没得大学上,还要面对待业的困境。我十五岁就高中毕业,只能在家待业,当时想读书只有一条路,上工农兵大学。为此下了一年乡,大学生没推荐成,回来当临时工。不知受了多少气。招工排队等了很长时间,因为考的好,当了车工。天天三班倒,当时就发誓:一定要上大学。每天下班就是夜校,上班的空间就是看书。最后考上了大学。
      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磨难,所以才有了很多故事和回忆。才有了我们小时候的不开心,被强行的遗忘在了记忆的角落,留下了最最的美好。
      的确我们吃了许多苦,也有同样多的烦恼,为什么现在想想反而是幸福?想来想去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兄弟姐妹。
      我们这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有意外之事发生,兄弟姐妹会相互帮助,当然也会有相互拆台的行为,无论如何,大都是在孩子们之间发生,努力寻求也是大家一起。也就是生命的最初过程,无意找到了一个宣泄出口,并懂得了只有担当,才能共享。而成长过程及成年时期又有相亲相伴的兄弟姐妹,反而父母的教悔很少,有的只是他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就有了所谓的幸福。而我们的孩子反而问题多多。苦恼多多。
     写了一半,主要的没写到。朋友们先看,我接写上面的问题,写了再发上来。这个主题共四篇。有兴趣的家长可到我的新浪博客看看:几乎涵盖了小学校孩子的全部:
ht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双子的面包房
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427a80100mun4.html(一)至(四)


[ 本帖最后由 双子座99 于 2011-3-1 10: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0:42:05 | 只看该作者

双子的面包房——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

                     双子的面包房ht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
                               孩子为什么厌学并且没有是非观?
          昨天写了一个妈妈非常有代表性的留言,引出了很多妈妈们的感慨。其实我的本意不是想说社会。因为社会时时都存在,并不断向前发展。
      我想说得是:重复昨天的话“独生子女好像是除了战争,人类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的事。事实最后演变成历史强加给这代孩子的,让其生下和成长中,大家统统没有兄弟姐妹。结果:这是心灵孤独的一整代人。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全新话题:从小到大物质丰富,精神孤独而烦恼的独生子女。”这才是我想说的重点。
      有网友说孩子不好是家长教育不当的原因。如果真是家长教育不当,也是因为不了解独生子女的心理,才会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透过表象“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才能找到问题的出处,才能想出办法来帮到独生子女。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孩子的生存空间中,最重要的东西:情绪、感情释放的出口,被“现时”严严时时的堵住了。
      所以许多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就会出现,前面博文那个妈妈说得四种或更多的问题,当然是大人眼中非常不正常的事。
      先说一、孩子不爱学习:
      孩子们其实从上学前班就知道,小朋友都要学习,必需学习,而且学习好了,考好了,什么都好。考不好回家有可能男女混合双打。
      为什么要学习??他们一时不太会,也不可能知道,只知道没得玩了。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每一个小小生命存在于世的权力,可有了太多冠冕堂皇得,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的理由,这些天性就被剥夺了。
      孩子们年纪虽小,但个个是精灵。会想出许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天天只能是学习?为什么没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为什么啊?为什么?谁让你们生我来得?所
      孩子们太小太无助,想归想,但因为没有地方给机会他们来诉说和宣泄,更没有兄弟姐妹和朋友来聆听。所以偷懒、找大人出气,不好好学习的事,时时都会发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记得冬儿五年级时,为了一件什么事(现在想不起来了),牢骚满腹,不肯上学。更是抱怨我们养她。她泪流满面,大声地嚷嚷:为什么要上学?你们为什么要生我?我烦也烦死了,就知让我上学,学啊学啊......孩子厌学和对生活的不满一下爆了出来。我吃惊得看着孩子,久久无语。
      此时家长说出的任何话语,面对无助而脑子发昏,半大不小的孩子,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最后我无可奈何地说:“冬儿,不是我们非要逼你上学。国家法律有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其间,我们做家长的,必需要把你送进学校,要不我和你爸会坐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从小学习本领,长大才能建设国家,这个国家才会强大,所以法律规定孩子从小必需进学校学习。”冬儿一下子安静了,认真听我讲解法律知识。(看来她也不想爸妈坐牢。)我这样说服孩子虽然有点残忍,但也是无奈之举。
      想想冬儿和我算是沟通的很多了,许多事都会和我说,还有这样多的烦恼,可想其它的独生子女会有多少家长不知的苦恼和孤独啊。
      厌学的心态就太正常了。
      二、孩子为什么没有"是非观念"?  因为独生子女面对的:
      1、物质上充分享受,生活中没有玩伴;
      2、学前两代四人宠,上学为了分数全家逼;
,   3、祖父母的无原则关爱或骂吵;
      4、受过高等教育的双亲,天天照抄书养育唯一孩子;

      5、生活所迫疲劳工作一天,又没有多少文化,不知如何教育唯一孩子的父母;
      6、更有的,父母是80后,自己就是独生子女。等等。
     总之,孩子生下到上学,被无原则的放大来爱,玩具一样的爱。从小没有小朋友一起分享喜悦,共担苦恼的生命过程。而“是非对错的”观念,对他们而言;是说教,不是真正的体会。
      记得有个故事:一个上门坐客的成人,盛情难却,吃了一口孩子递来的苹果,孩子大哭,认为苹果理所当然只能是自己吃,成人只能是道具,要和平时家里人一样,配合着玩,来推让这个苹果,你大人竟然真吃啊?
      想想看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有“是非对错”的观念?有得只能是自私自利。
      上了小学,上了初中,谁又给过他们体会“是非对错”的机会?
      老师吗?孩子要想遇上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大多只要孩子有一点错,抓着不放。孩子如果分数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帽子就被扣上了。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学校,可想而知孩子会遇到什么?
      家长吗?总是盯着分数。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分数低,就是不认真。
      朋友吗?孩子们有吗?
      同学吗?小朋友有同样的烦恼,说来说去,反而放大了心里的焦虑。
      亲戚吗?几乎看到就会谆谆教导:好好学习啊,要对得起你父母。
      所以他们必然无法真正的理解什么是“是非对错”,只知道标准是学习好就行。
      冬儿有个同学,学习一直很好。幼儿园前,天天打保姆,拽保姆的头发。虽然出了这种事,也有大人斥责。但到了四年级了,还是照打不误。我和这个孩子聊过,他根本没想过自己有错,错得都是别人。我很清楚这个孩子实际上很孤独,没有亲情。(这又是一个问题)更没人可以倾诉,就知道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对,所以才会模糊了是非标准。这样的孩子结果如何不敢想。
      可以想像,我们唯一的孩子,既被家庭高度观注,过度关爱。承载了太多人为的希望。又被浮躁的社会利用,谁都知:只要是说到孩子的教育,家长可以掏尽最后一分钱。反过来掏尽钱财的父母更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对得起自己的付出。恶性循环啊!
      在这个生存空间里,家家高度紧张,孩子的好事坏事都被一群围着的“放大镜”,放大到失去真实,照得孩子无处逃遁,盯到孩子没了自己的空间,只好在空间中乱来
      这就是过度关注的恶果。明天写《帮助独生子女要从了解开始》(三)
      这真是一个越写越沉重的话题。我太想告诉家长们了:了解现在的孩子,只有了解,才能认识。有了认识,家长才能自己主动学习,才能站到更高的一个角度看待孩子出现的问题。才可能不向孩子的不良行为妥协(妥协是害了孩子)。而是想到帮助孩子的方法,来好好的养育你唯一的孩子。

这个系列共四篇。在我的双子面包房里,写了有一段时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ht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


[ 本帖最后由 双子座99 于 2011-3-1 10: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0 , Processed in 0.07361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