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v在路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读经,快乐成长:叶子的教育历程(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3:20:25 | 只看该作者
点半接叶子,给叶子穿上雨衣坐车到超市买了吃的才回家。今天叶子玩雪花片的时候钢琴老师来接弹琴,小朋友闹别扭,后来还是宋老师送到琴房去弹琴的。我没有生气,只是跟他讨论下次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同时跟他说好回家先弹琴补过。
4点半开始弹琴。
5点开始读书,新概念53到65,genesis 到2.9
论语第九篇,周易大有、谦、豫、随卦
5点45,妈妈去做饭,叶子小朋友自由活动咯。
饭后叶子根据爸爸要求练习了珠心算。
7点45,小朋友再次完成任务。今天晚上的自由时间真多啊。叶子说,妈妈我们俩一起看我书柜里面的书好吗?
好啊。跟小朋友看了关于宇宙的书。
叶子问,妈妈有没有地食啊?
啊?妈妈没有明白
因为有月食和日食啊,是不是也有地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12-12 11:18: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读经已经2周了,一切顺利。谢谢你分享的宝贵经验。觉得自己很幸运关注到你们,因为很认同你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现有几点需要请教:
一。新概念:
1.我们刚买的新概念英语书,但看你们是打印的,打印的效果是不是比书好啊?
2.新概念第一册的偶数课文你们也练习吗?也就是说,是不是只让孩子熟悉奇数课文就可以了?如方便,能否详细介绍新概念的方法?
3.我现在主要是让她听,教的时候,让孩子用手指读吗?如方便,能否详细介绍新概念的方法?
二。圣经的材料,文本和音频是否可以提供下载地址。
以上多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23:53:10 | 只看该作者
抱歉,才看到。
我们新概念只是读,不做习题。偶尔会看视频,上面有双数的课程。不过我只是想通过新概念给叶子一点基本的英语概念,所以并不打算象汉语一样读个百遍。其中的单词即时没有完全理解也没有关系,就是培养他一点语感而已,所以今后也不会去学习偶数课程。
打印是因为字可以很大,保护他的视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0:00:54 | 只看该作者

借鉴读经法学习英语5个月的体会

很久没有来,读书一直坚持的,只是没有来报备,现在把英语学习的情况说一说,因为这个也是受汉语读经的影响的,所以想分享。
总结一下儿子这5个月的英语学习历程,供大家参考:
起初我对自己的方法也并非有十足的把握。事实上我的这个先听后读,反复听反复读的方法也并不是我的独创。
最初启发我的是王财贵的读经论,在儿子读了快一年的汉语经典后我发现这种读经法对于学习语言是大材小用了。因为语言的学习简直就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而已。之所以有信心借鉴来学习英语也是因为我自己就是学习语言的出身,深知语言是一通百通的。
同时我看了《辜鸿铭传》知道这位语言奇才的英语学习方法居然只有一个字:背。
接着是接触了七田真的超右脑英语学习法,里面虽然很多关于打开右脑超记忆回路的说法让我将信将疑,但是巧合的是,其中的打开右脑的钥匙居然也是大声反复的朗读和背诵。而其原理则是说人之所以在外语学习上有障碍,是因为有障碍了学习的耳朵的缘故。
看过了中国现代著名的将军钟道隆的逆向英语学习法之后,他所提倡的听,写,读,背的方法更是让我感觉到原来所有的外语学习的大家们都是殊途同归,用了相同的方法,找到了一样的窍门的。

现在中国外语学习的误区:为了学习外语而学外语。中国的教材到现在还是基本如此,为了让孩子认识生词,就用这些频率最高的词去编写一些教材,然后给孩子去学。有编写的好的,比如《新概念》,也有编写的不怎么样的,比如现行的中国学校的教材,至少我所了解的中国小学中学的语文和英语教材无不如此。学生学习到的单纯就是语言,而文字内容本身完全没有魅力可言。

言归正传,现在来说儿子的学习经历。在学习英语之前,儿子读论语大约40遍,同时读过道德经,大学,部分的诗经,笠翁对韵,还有《中华字经》的前面2000字。因为后面的2000字我感觉不太常用,就没有读了。所以儿子当时虽然只有5岁两个月,但是已经能够自己看不少书了,儿童的绘本几乎一本只有几个字不认识,就是大人读的书他也偶尔会拿来自己翻看。当然速度是比较慢的,但是自主阅读的能力已经基本具备了。
之所以要交代儿子的母语水平,是因为我一向认为语言学习是相通的,一般一门语言比较好,学习其他的语言也会比较轻松。

9月初,我开始下载新概念美音版本的mp3,开始每天给儿子听,只要他在家,在玩,在洗漱,在吃饭,除了读书弹琴之外的时间我都给他听,包括睡觉的时间(当然是跟汉语的经典在一起放给他听的)
9月18日,我开始正式打印了大字版本的新概念开始跟儿子一起读第一册。最初是每天读一到两课,后来慢慢变成一天读5到6课。最初是一课内容读个20来天,现在只读两个星期就换成新的内容了。很简单,每天读(至今为止只有除夕一天没有读),每次只读一遍,就是跟着录音读。录音读一句,我按下暂停,儿子跟读一句。一般读个一周就可以自己自主读不跟录音读了。现在已经读到了109课(一直忙,没有空给他打印后面的课本,所以就暂时读到这里

受中文经典诵读的影响,我选择了圣经的创世纪给儿子听。这个比新概念听的时间长,大概到10月18日,我陪着儿子开始读圣经。我目前还不属于任何宗教的信徒。也并非对基督教有特别的偏爱,之所以选择圣经,是因为英语语言收到了太多宗教的影响,就好像中国的语言受到了太多儒释道的影响一样。况且读了创世纪,了解一下一周7天是怎么产生的也挺好。
这个读起来比新概念实在对儿子是个挑战。不过儿子也因此决定读新概念是很轻松好玩的事情。我们开始几乎是一天一句的进度。因为我找到的语音材料语速比较正常,所以对儿子来说是太快了。我只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也出场了,如果儿子没有听清,就再重复一遍,直到儿子能重复整句为止。弄到儿子常常自己抓狂(他也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读的不好了,自己也在那里着急),我就安慰他说,这个真的是很难,能一天学会一句也是很棒的。这么坚持读了大概1300单词,到了创世纪第三节的时候,儿子开始找到感觉,一次就能学300多单词的内容,当然这个时候他认识的词也多起来了。要特别说明,我很少给儿子讲解,所以他所谓的认识单词,就是见到单词能够读出来而已,他到底是否真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那个词,我是完全不知道的。读到现在,我们已经读了关于上帝造人的主要情节,读完了前面的4节大约2500单词的内容,下一步我打算跟儿子一起读three days to see之类的散文了。

再说说关于教的问题。
我的日志里面有一篇关于学习兴趣的转载文章,是一位曾经的哈佛学子写的,大意是说,中国的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因为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看似给了学生很多知识量,但独独没有给学生一样东西,就是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太多的中国学生不会“学习”只会被动的接受而已。外国的学生之所以看起来知识量没有中国学生多,但是成人后都很厉害,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学校,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即使出错老师也不会阻止,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学习是终生的事情,我们太急功近利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学会一切。所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成人谋生后就完全放弃了学习,这是太可悲了。
我跟儿子学习汉语和英语都是用了不教的方法。如果儿子问,我就讲讲,他不问,我就完全不讲。比如新概念,每一篇都是一个小对话。第一次读完后,儿子都迫切的想要知道里面的意思,我总是在他读完了之后才简单的讲一遍给他听,而且从来不逐字讲解。如果是实意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我就偶尔应他的要求讲讲,而且每次都不是只讲一个意思,而是解释给他这个词代表的是哪一类的意思。如果是虚词,我就一笔带过不肯讲,比如of我就不讲,而是把他放到文章里面一个词组大概是什么意思说说,他再问,我就说,现在暂时不讲,以后你大了学的多了,妈妈再告诉你。所以我从来不说什么第三人称这样的语法的。是儿子自己发现一个词有不同的变化,他发现了之后告诉我。

圣经就更是如此了,我只是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从来不逐字的解释。所以儿子虽然读的很熟,但是里面的单词未必个个认识的。

读新概念和圣经每天大概要花半个小时的样子。除此之外,我们还一起亲子阅读一点课外书。
我最早接触的是raz,曾经给儿子看过一些flash
后来下载了harcourt和海尼曼的绘本,也大概看过一些
最后发现了加州教材,从此就固定下来。我为此专门买了台彩色连供给儿子打印加州教材。
儿子喜欢科学。所以我打印了第一册的科学,然后就开始边玩边读。
最初儿子完全是不懂英语的,要靠我读。我一般读一句英语,然后大概说说汉语的意思,碰到重复率高的单词,就不用汉语解释,而是直接强调重音重复那个单词,试探看儿子能不能听懂看懂,或者在汉语解释中加入英语单词,英语汉语混搭着解释。读加州科学大概也是10月下旬之后的事情了,寒假我们还出门旅游了半个月,不过即使如此,我们第一册的内容也学到了第六章。而儿子对做习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所以我又专门为此打印了加州的互动课本(interactive text),大概也做到了第三章的样子。
大概去年底,我发现儿子开始能自己读加州科学上的某些简单的句子了,我也开始很多的直接读英语,不解释或者少解释,发现他也是听的懂的,这样的进步让我很是意外。
对于儿子的英语学习,我从来没有速成的想法,只是想用另一种语言为他再打开一扇窗户。加州教材实现了这个最初的想法。因为里面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比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更大。只能说,我们利用英语,挖到了一个宝藏。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语言的学习,我觉得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很多父母都是很用心的在努力,不过我感觉多数都是选择绘本故事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这比起国内一些蹩脚的教材,当然是不错。不过我的感觉是,如果孩子能在阅读的同时,在他们幼小的头脑里面记住一些经典的深邃的能够让他们终生不忘又能影响一生的有人类大智慧的词句是不是更好呢。毕竟,任何的语言学习的目的都不仅仅是语言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0:03:22 | 只看该作者
0 今晚小朋友用25分钟读完4样:周易5个卦:8分钟,圣经一节600词:7分钟,论语第九篇:6分钟,新概念105-109(比昨天少一个卦):4分钟。现在小朋友对读书的时间开始有概念了。多谢外公,因为他的提醒,假期里面恶补了一下,现在小朋友会看表了,就是速度比较慢,呵呵。

晚饭前,喊叶子帮忙,小朋友就跑前跑后的端饭菜、摆碗筷,喊爸爸吃饭。晚饭开始的时候,叶子突然说,谢谢妈妈给我做好吃的扣肉;谢谢爸爸给我倒果汁喝,我很开心。

叶子爸和我的心都暖和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0:0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ppyfamily 于 2011-12-12 11:18 发表
我们读经已经2周了,一切顺利。谢谢你分享的宝贵经验。觉得自己很幸运关注到你们,因为很认同你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现有几点需要请教:
一。新概念:
1.我们刚买的新概念英语书,但看你们是打印的,打印的效 ...


另外圣经的下载网址:
http://www.audiotreasure.com/
文本,音频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22:55:19 | 只看该作者
半年过去,叶子已经背上书包上小学了。原本很担心上学后能否坚持读下去。现在一个月过去了,读书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如果说有什么不顺,那就是叶子还没有建立很好的纪律性,上课喜欢打断老师说话,目前正在想办法改进。
每天晚餐结束后,7点到7点30弹琴,之后读书。现在读书的内容比较多:
1.论语、老子、大学再复习当中,复习一轮一共31部分,每一部分(比如论语一篇,老子10章,大学全本)大约复习两周,直到小盆友能再次熟读至几乎能背诵为止;
2.周易两个卦,大约读三周以上(目前读到47卦)。这个比较难,很难达到背诵的程度。一般熟读就可以了;
3.英语ode to the west wind一节(不讲进度,读到小盆友会背为止才学习新的)
4.新概念第二册一课,每课大约读两周(目前读到第六课),一般读到会背为止;
5.加州语文一年级,目前学到第二单元(每周更新,这个比较简单,一周就会背诵了)
6.诗经一首,目前读到殷其雷,大约两周换一首(读到会背)
7.古诗一首,目前读到屈原的国殇,大约两三周换一首(一般读到会背)
8.笠翁对韵一节,目前读到六鱼,大约两三周一首(一般读到会背)
9.弟子规、三字经(先读弟子规,会背了后就换三字经,目前也会背了,下一步准备读百家姓,这个是小朋友自己要求的)
10.一首歌(从爱我中华,到中国娃,到说唱脸谱,都是我自己选择的一些儿子喜欢、同时又有点意思的歌曲,到完全会唱才换下一首)
11.唐诗一首
为了保证在40分钟内全部读完。我有意放慢了进新的速度,如果进新,也注意一次最多增加两三个新的内容。比如古诗、唐诗、诗经换了新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即使会背诵了,也稍微等几天儿子比较熟悉新学的内容了才更新新概念、笠翁对韵。负责一天新学的内容过多,就可能超时。
我的目标是,把读经常态化,如果可能一直持续到儿子高中毕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24 , Processed in 0.08380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